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海揉揉眼,拿起望远镜,看了过去,果然,有亮光出现,即便是隔着很远,依旧看的到。
关键是,那边只有一艘船,显然是跟自己这边一样,是个独行侠。
目标终于出现了,王海也是精神一震,下令,慢慢的靠过去,不用距离太近。
王勇等人,也都醒了,开始做一些准备工作,这一次可是准备从岛国人嘴里抢饭吃呢,一定要快,而且,提前做好准备。
岛国的渔船,一侧灯光大亮,把海面都照的雪白。船身是西北东南走向的,王海感觉,鱼群应该也是这个走向,不过渔船还在做着准备工作。
王海打算亲自下水探查一番,要提前得知秋刀鱼的到来才行,那样,才能快一步出手抢得先机。
鱼群是从北方来的,自然是从北面勘察,放下了小船以后,王海启动推进器,水流潺潺喷射,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朝着北面而去。
王海前进的同时,开始探测,只要拉成直线就能探测到上千米的距离。
然而依旧没有,看样子,是秋刀鱼群还没有来到,怪不得那渔船,在不停地准备着,时间充裕啊!
王海继续朝北进发,这鱼群迁徙就好像人类行军打仗一样,要派出斥候的,都是一些雄壮的鱼,游在最前面。
这些鱼一边进食,一边为大部队开道。
“咦,竟然会是那边”?王海一愣,这根岛国船只的走向,不大一样啊。
“艹,这些柜子可真是谨慎,还留了一手啊”!王海感叹道,要不是自己有这个探查的功能,这截胡,根本是不可能的。
那岛国的渔船走向,根本就不对,不是准备捕捞时候的走向,而且迷惑别人的,怕有人尾随跟随,进行截胡。
只有等秋刀鱼群来了,渔船才会摆正姿势,直接开始捕捞,那样,即便是你在周围,也不可能截胡了,做不到了。
不过,伪装的是很好,却难不住王海的,而且现在,已经被发现了。
王海快速的返回渔船,然后指挥者王浒,走什么样的路线,他已经探测到大部队的存在了。
第153章 抢了
海王号全力前进,乘风破浪,虽然关闭了所有的大灯,但是方向明确,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两张渔网先后洒落下去,一个是标准拖网,另一个是表层拖网,两张网同时作业,进行互补,全方位的捕捞。
标准拖网的拽纲是三百米,网口高度二十米,拖速五海里,下网拖拽一个小时,可以对鱼群的主力进行捕捞。
而表层拖网只有二百米,上层带有漂浮带,可以使得拖网上浮,主要是捕捞那些被标准网惊吓跑掉的鱼群。
这一个鱼群不小,两张网同时作业,很快,源源不断的肥硕的秋刀鱼,就到了船上。
这些鱼身躯修长而细圆,上半身是青蓝色,下半身是雪白色,整体上来看,是棒子形,就好像一个个小火箭。
王海很是满意,这样的秋刀鱼,乃是质量上佳的秋刀鱼。
秋刀鱼鱼刺多,它最大的优势就是鲜嫩可口,所以优质的秋刀鱼要足够肥硕才行,这样才能保证鱼体内脂肪的含量。
收获多多,众人也是跟着兴奋起来,热火朝天干着的同时,刚才的沉默也被打破了,嚷嚷不断。
“哎,王勇,快一点,冰舱打开的这么慢,晚上没吃饱吗”?
“云明叔,拉起来,别拖”。
“王浒叔,慢一点,船的速度快了,有不少的鱼都跑了”。
。。。。。。
“艹,真带劲,以前都是柜子去咱们那里抢东西,这一次,咱们也来抢一次”。王云生最近抗战片看多了,看柜子就是不顺眼。
“哎,叔,你这话可是说错了”。王勇抹了把汗,笑着说道。
“你小子,说说,我哪里错了”?王云生不满的说,柜子看着就讨厌。
王勇笑着说:“这秋刀鱼可是大海的,不是柜子的,咱们是正常捕捞,什么时候抢了,嘿嘿”。
王勇的话,惹来大笑一片,的确啊,这里可是公海,你能来我也能来,你能捕捞我也能,谁先开始捕捞的就归谁。
王海探测了一下,这鱼群,可是被自己捕捞的七七八八的了,只要再加把劲,就能收工回家了。
王海准备收工了,可是后面的岛国渔船却是有点失望和疑惑了,怎么回事,今年的鱼群,怎么来的这么晚,不对劲啊,不可能改变路线啊!
渔船开动,刺目的灯光照来,他们终于发现了,有一艘渔船,在前面,在不停地捕捞作业呢。
这一下子,可是把船上的渔民气话了,老子精心准备了那么久,竟然别截胡了,于是全速前进,追了上去。
“小海,那边发无线电了,问咱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截胡他们的秋刀鱼”。王浒喊道,东窗事发了啊!
王海道:“别管他,全速捕捞,拉了这一网,咱们就撤”!
你问我就答啊,那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岛国渔船上一干人要被气死了,截胡了,还不敢承认,真是岂有此理。
过了一会儿,无线电里传出来一句话:“你们的,只纳人的吗”?
“艹,小柜子骂人”。
“奶奶的,叫谁呢,找死”。
“干他丫的”。
“王勇,去,开水炮,揍他丫的”。之前被岛国的大渔船追着打,王海早就憋着一肚子火了,现在正好,还给你们。‘
岛国船上,猜测这边是华国渔船,于是在无线电里大骂不已,还有的船员,在甲板上对着骂,要知道两船之间的距离,不是很远的。
“砰”。第一发水炮,可是把这些人打蒙了,什么情况,一言不合就开打吗?
一个个闭嘴了,不闭嘴也不行啊,水流从头流到脚,浑身湿漉漉的,一阵风刮来,浑身打颤,都起鸡皮疙瘩了。
这船是专门来捕捞秋刀鱼的,平常都是不出国境线的,也不会远洋捕捞,根本就没有安装水炮,因为在国内,会有什么危险?有摩擦,也只是叫骂一阵就完了。
可是现在,面对海王号的水炮,可谓是,毫无还手之力啊!
岛国渔船想要后撤,可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又不是小渔船,谁掉头就掉头,结果,一发水炮接着一发,一个个被打的东倒西歪的,关键是还冻得浑身发抖。
于是,一个个的都坚持不住了,往舱室里面跑,再不跑,就要冻成冰棍了。
“别跑,王浒叔快追啊,痛打落水狗”!王勇兴奋大喊着,奶奶的,过瘾啊,我打得到你,你却打不到我,很爽。
王浒才不会听他的呢,见捕捞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加速,准备离开这里了。
忙活了半个晚上,大家伙都精疲力尽的,可是精神头很好,一个个喜气洋洋的,不光有了渔获,还痛打了一番。
东面的海面上,发出泛红色的光晕,显然是,太阳快要出来了。
忙活了一个晚上,王海煮了米粥,做的鸡蛋灌饼,一人吃了五六个,然后躺在宿舍里,呼呼大睡。
“小海,你回去也办个证件得了”。开船还是比较简单的,王海实际上是已经会了,跟王浒轮流着开呢,只不过,没有驾驶证而已。
“回去再说,我问问海警那边”。王海回答,的确,有了驾驶证也是方便。
一直到了午后,海王号才到达村外的码头上。这也是海王号第一次远洋,前前后后可是有五六天的时间,虽然提前通知家里的,但是担心和想念是少不了的,一个个下了船,归心似箭,跑回家报道。
“哥,我来接你喽,高兴不”?王薇喜滋滋的,她很想听听外海的情况,这一次出去五六天,一定很精彩吧。
“走,回家”!王海也是高兴不已,这一次出门这么久还真是有点想家了呢。
“咦,李姐,来的这么快”?到了近海的时候,王海就给李丽去了电话,毕竟秋刀鱼到了岛国的市场,及格才会高一些的,而那边自己可没有熟人。
“哎,回头跟你细说,收获怎么样,我跟你说啊,这一次如果量的的话,你可是赚翻了”。李丽都忍不住问道,胆敢去东瀛海抢渔获,小子,够厉害。
殷雅也来了,看到王海回来了,也就放心了,这几天,着实有点担心呢。
第154章 价格
“李姐,今年的秋刀鱼价格怎么样”?王海忍不住问道,之前电话里,说的不是很清楚。
“只能说很贵,今年的价格,可是比去年涨了四五倍呢”。李丽欣喜的说,都说猪肉涨的厉害,都要吃不起了,可是看看秋刀鱼的价格就知道,那只是小儿科,而且,现在的价格,还在往上涨。
“这么贵的吗”?殷雅问道,好像,去年买过,最贵的,也就二十多一斤吧,也有便宜一些的。
“嗯,是的,国内的便宜一点,到了岛国,价格聚会贵上一倍不止的,况且今年特殊情况,在北海道厚岸渔港,今年的捕获量,才零点九吨,你知道去年多少吨吗”?李丽反问道。
“多少吨啊”?王薇好奇的问,差很多吗?
李丽伸出四根手指,说:“四十吨呢,今年才零点九吨,物以稀为贵啊,你说说,这价格能不上涨吗?一公斤的价格,二百六十,在筑地市场那边更贵,每公斤四百多了,很多居酒屋,寿司店,特别是以前专门经营秋刀鱼的店铺,都要倒闭了,买来就这么贵,卖出去都没人吃得起的”。
王海点点头,怪不得在海上的时候,抢夺的那么激烈啊,简直是要疯了。
殷雅道:“今年的疫情也有影响吧,还有气候的变化使得很多秋刀鱼群过于分散,没有那么聚集了”。
“回头我联系一下岛国那边的朋友,问问价格,合适的话,可以出手的,价格比国内贵得多”。李丽说道,其实,国人还是不怎么喜欢秋刀鱼的味道的。
国人吃鱼,一般都是清蒸,红烧,干炸这些,最多的也就是带鱼,鲅鱼,沙丁鱼这些,而秋刀鱼要烤着吃,才是最美味的就感觉,有点不上档次了,况且秋刀鱼的内脏带有独特的苦味,很多人是不喜欢的。
“要是刀鱼,还是咱们的长江刀鱼,那还是说无上的美味呢”。李丽说道,她之前有幸吃过一次,那味道,真是难以忘怀,而且价格比这秋刀鱼贵上数倍,八千多一斤,而且还是有钱都不一定吃得到的。
“哇,那么贵”!王薇惊呼,八千多一斤啊,太厉害了。
“嗯,长江刀鱼味道鲜美,价格昂贵,所以捕捞的人就多了,导致这种鱼越来越少,以至于现在,你就是有钱,也不见得能够买得到”。殷雅解释的说,别说八千了,你就是给一万也没用。
王海不得不佩服国人的消耗能力,如果某一个鱼类或者动植物被贴上滋补,美味的标签,那么,不节制的话,就能一口气吃到绝种。
不过既然捕获了秋刀鱼,自然是要尝尝的,王海带回来一些肥硕的,准备把烧烤炉弄好,然后烤来吃。
秋刀鱼两边划开,慢慢的烤制,刷上油脂,滴上几滴柠檬汁,撒上辣椒面和孜然面,等秋刀鱼烤到外表金黄就可以吃了。
烤制的秋刀鱼,外酥里嫩,配上白酒的话,倒是还可以,闻起来有淡淡的腥味,但是,吃起来的话,就感觉不到了。
“味道还不错,就是有点刺多”。殷雅尝了尝,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吃。
“大哥,我感觉跟沙丁鱼有点像,就是比沙丁鱼刺多而已”。王薇吃了一口,也发表自己的评论。
只有李丽感觉还不错,吃了三个。王海也表示,吃不惯这种,小柜子喜欢的食物。
当天晚上,李丽就联系了岛国的朋友,结果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人家就到了。
“这也太快了吧”。王海有点惊讶,这是什么速度,昨天晚上立即就赶来了?
其实王海猜得没错,的确是昨天就赶来的,沧江就有机场的,有直达的航班,然后早上就来到了村里。
李丽道:“你是不知道岛国那边市场的需求是多么的严重,只要是有货源,别说你有这么大量,就是一千斤,都会有人抢着要”。
“你好,你就是王海先生吧,幸会幸会”。来人是个眼镜男,看起来倒是斯斯文文的,就是感觉,有点不像岛国人。
“坐吧,我就是王海,请问你怎么称呼”。王海问道,这李丽出去了,真是巧了,刚刚出门,她朋友就到了。
“我叫李佳明,我是华国人,只不过是在岛国做生意而已”。李佳明自我介绍的说,他知道这里的一些情况,这里的人,对于岛国人,不怎么友好的。
“嗯,来,喝茶,你还真是厉害啊,异国他乡,还可以做得风生水起”。王海佩服的说,关键是,人家年级并不大。
“你也很厉害啊,听李丽提起过你”。李佳明笑了,果然是,得知自己是华国人以后,王海就热情多了。
“来这么快,怎么没给我打电话”?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