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激情年代-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市时,周坚强手里的原始股直接就涨了100倍。    所以,眼下的原始股就跟在首都各个自由市场里打游击的古董一样,买到就是赚到,不用多问。    200万对童建国手里的这几家企业来说,根本就不够分的。    但光是红星皮具一家吃下去难免惹人微词,干脆就分散点。    200万股票红星皮具拿走120万,剩下80万,盛京分厂30万,蓝都拉链厂20万,红塔罐头厂20万,白沟分厂10万。    都分完了,童建国才想起小义那边两个厂子还一点没分呢。    过了两天,童建国碰到童建义,她果然好大不乐意。    “哼!这么好的事儿也不带我。”    “着啥急?好饭不怕晚!”    天桥股份1000万股票想卖光且得些时候呢。    童建国就再跟张继斌要了60万。    童建义两家厂子吃掉30万,剩下30万童建国、刘清涛他们几个高层以个人名义瓜分了。    7月份,天桥百货正式变身为天桥股份时,董事长张继斌特地邀请童建国到首都参与庆贺。    鞭炮声中,天桥百货的大牌子换下来了,张继斌也异常激动,走到前台时忍不住说:“以前我的权限是7块钱以下,买张桌子都超标了。现在我打算花7毛钱买把扫帚”    “哈哈哈哈!”    与会代表一起哄堂大笑。    主管单位的领导也跟着皮笑肉不笑。    张继斌说得是实话。    天桥百货虽然规模够大,但级别很低,属于科级。    张继斌的权限当然很有限了,超过一定额度就得左请示右汇报。    要不怎么说童建国当初死活不让企业变成全民所有制。    张继斌这下从张经理摇身变成张董事长就方便多了。    别说七块钱,七万块都不算个事儿。    当然,庆贺股份公司成立也不能举办酒宴,甚至连茶水都没有。    大家就站着寒暄几句。    “对亏你啊!童老弟。”    童建国正四下打量几眼,准备溜走时,张继斌连忙凑过来挡住去路。    “呵呵客气,恭喜你张董。”    “私下里叫老张就行了。”    “对了,你们股票卖出去多少了?”    “快到一半了,财办和市里的领导打算让我们面向全社会销售。”    “好事,这就相当于上市了。”    寒暄几句,童建国还想溜,张董却拉住他:“着啥急,给你介绍几个人。”    张董向不远处招招手,两男一女三个中年人走了过来。    “这位是王府井百货钱经理,这是菜百袁经理,这是西单商场的向经理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红星皮具的童总。”    “你们好!”    童建国一一跟他们握手。    虽然红星皮具的产品在这些商场都有销售,童建国却并不认识这些人。    哪怕跟他们这些商场打交道的老牛也未必认识他们。    因为首都这种地方,各个百货公司、商场都有上千种畅销产品,一把手哪有时间跟厂家代表打交道。    不过,他们显然都听说过童建国。    “童总啊!早有所闻!幸会!幸会!”    “是啊,等下次我们公司也那啥,也希望你能支持哦。”    “一定,一定。”    “对了,童总你们最近有什么新产品啊。”    “是啊,童总你们最早推出拉杆儿箱产品,曾经在我们商场霸榜大半年啊。”    其实,童建国的书包早就铺到首都的商场了。    但各大商场都是店大欺厂,并没重视这一新产品,所以销路一直很一般。    “哈哈,我们新推出的双肩背儿童书包不错啊,可以矫正孩子身姿。”    “好想法!现在孩子的课本越来越多了,背着斜挎书包确实比较累。”    “看来你们红星皮具又要开创一个新时代了!”    “其实我们的货在你们各位的商场里都铺了小半年了。”    “呵呵,没注意到。”    “没关系,这段时间首都电视台就要播放我们的广告了。”    “好!我们会密切关注!”    红星皮具去年推出的双肩背书包并没像拉杆儿箱当年一样,东北、华北各地全面推广。    而是先在蓝城当地慢慢推广,然后再扩展到整个辽省,眼下连东三省都还没开始大张旗鼓的推广活动。    两种超越时代的新品之所以采取不同的策略,是因为书包这东西面对的是孩子、未成年人。    市场大,但又敏感。    所以,都是一边销售,一边及时回馈市场反应。    眼下,就已经基本成熟了,可以向东北、华北、乃至华东各地推广了。    众人寒暄几句纷纷散去了,西单商场的向经理却留下来。    “童总,正好我有点事跟你商量。”    “有事您尽管说。”    这向经理是个女的,40来岁,从营业员干起来的,为人精明强干。    “是这样,我们商场准备推出厂家进店活动!”    张董还不太明白:“你们商场的产品不是厂家的啊?”    “是让厂家派代表进店自己推广产品。”    童建国点点头:“这主意倒是不错。”    “是吧,”向经理有些得意,“咱们可以合作一下。”    “我还有个更好的想法。”    “你说说看。”    “我们红星皮具品种比较多,不如我们就在你们商场里设置专柜好了。”    “可这得收你们管理费哦。”    “没问题。”    “好!我们回去商量一下。”    两人互相交换了名片。    离开天桥商场后,童建国就回到东单驻京办这里。    到了二进院子的大屋子里,段永平正跟一个小青年在电脑前鼓捣着。    童建国进来他们都没察觉到。    这电脑是童建国特地给段永平买的。    花了他5万块钱。    虽然这钱不是童建国个人出的,但也把他心疼的不行。    这ibm真是个大流氓啊。    128k内存,160k软驱,没有硬盘。    一台竟然要5万块钱!    童建国屋里的一个瓶子花50块钱买的,30年后能变成5个亿。    这破玩意花5万块买的,30年后50块都没人要。

091、风云际会
    “童总你过来了?”    段永平好一会儿才发现童建国,连忙站起来了。    “这是小求,他在帮我编程。”    段永平介绍身边更年轻的小哥们儿说。    这小哥们儿看起来比段永平还小几岁,像个大学生。    “你好啊!在哪上学?”    “哈哈,他已经上班了。”    “这么小就上班了?”    “不小了,都20岁了。”    年轻人有些害羞地说。    “我去!又一个神童。”    这小哥们儿叫求伯君,比段永平还小三岁。    跟段永平一样,他也是十六岁上大学。    学的也是电子专业。    段永平学的是硬件,他学的是软件    不过,求伯君大学分配有点惨,分到冀省一个县城里的仪器厂。    童建国低头看一眼他们面前的电脑屏幕,那上面竟然飘起两个汉字:信息。    不由得大喜:“好啊!你们研究出中操作系统了?”    “不是!不是我们弄得!”    求伯君连连摆手。    段永平也说:“这叫dos,是六研的严老师做出来的。”    “厉害啊!这个严老师是何方神圣啊?”    “好像跟您一样,也下过乡,后来上的工农兵大学。”    “嗯,真是为我们知青争光啊。”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严援朝应该算是华夏计算机行业开创者了。    在微软操作系统出来以前,pc操作系统都是dos,是严援朝首开先河,研究出dos,这才令pc开始更大范围推广。    而且,他这个dos的源代码完全开放,谁都可以拿来使用。    这个道理就像bj130小货车一样,全国各地谁想学就尽管过来要图纸好了,不存在山寨盗版。    反正专利是国家的,也就是大家的。    “哎呀,啥时去拜访一下这位知青兄弟。”    “明天我们正好要去向严老师请教源代码的事,您可以一起去。”    “好啊。”    第二天,童建国开车带着段永平和求伯君来到中关村。    一年不见,中关村似乎又发展了一点,街上的店铺、公司好像多起来了。    不过,绝大多数都不是童建国上一世见过的。    走过了两趟房子,童建国终于看到一个有些眼熟的公司四通新兴产业开发公司。    “这公司是干啥的?”    童建国问段永平和求伯君,他们却都摇摇头。    “是家才开业的小公司。”    “嘿嘿,那可不一定,我进去瞅瞅。”    童建国推门进去,果然是家很小的公司。    展柜里只有一种产品,那就是打印机。    童建国刚瞅了几眼,留着平头,身材结实的中年人就过来打招呼:“先生,您想买什么?”    “随便看看。”    “嗯,有需求随时过来。”    说着,他递过来一张名片。    上面写着:四通新兴产业开发公司经理万润南。    听着挺耳生的啊。    看来,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只是惊鸿一瞥。    从四通公司出来,又穿过一条窄道,没一会儿就来到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了。    大办公室里乱糟糟的,大家都各忙各的。    求伯君冲一个低头忙碌的中年人喊了声:“严老师!”    那人立刻起身过来了。    “是你们啊!来,坐会儿。”    这人看起来比童建国年龄大些。    但实际却未必,因为他不修边幅,显得有点老。    段永平介绍说:“严老师,这是童总,他听说您研究出dos特地来探望您。”    “哈哈!客气!”    严援朝双手伸过来跟童建国握手。    段永平说:“童总也下过乡”    “哦,童总您在哪下的乡?”    “昭乌达盟。”    “哎呀,咱们离得不远啊。”    “您是哪里?”    “我是呼盟啊。”    “哈哈,其实也不近。”    聊了会儿,童建国才知道,这位严老师果然比他还小两岁,是1951年生人,下乡也晚两年。    不过,人家半路去上工农兵大学了。    虽然没学到什么东西,但他把扎实好学的精神带到了地方,自己自学了软件编程方面的技术。    得知童建国这些年创办企业的情况,严援朝敬佩不已:“你真是好样的,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是咱们知青中的典范啊。”    “别客气,您做的也不错,您这算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了。”    “哪有,哪有,您过奖了!”    “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您算是国内pc行业的吹哨人。”    “哈哈,吹哨倒可以算是。对了,童总看来您对计算机行业很感兴趣啊。”    “嗯,是有点兴趣。”    “好啊,这个时候切入正合适。如果您有这个打算,我可以帮您斡旋斡旋。”    “这个,个人计算机嘛,我觉得还是早了点。”    “不早!米国个人计算机行业眼下已经开始龙争虎斗了。不光有ibm公司,还有苹果公司,王安电脑,都发展的不错。”    “他们有群众基础。咱们怎么还得培养个五六年。”    “嗯,也有道理。就像四通老万的策略,他们就是从周边开始做起。”    严援朝说得老万,童建国估摸就是刚才那个递名片的中年人。    他们的本意可能也是想做计算机,可考察一番后觉得时机不成熟,就先做打印机了。    “那您眼下想从哪方面入手?”    童建国四下看看压低声音:“应该是游戏机方面。”    严援朝想了下,连连点头:“童总你脑筋挺活啊,游戏机也是简易的计算机,寓教于乐,让孩子们从小掌握计算机操作的部分技能。”    “嗯,只是难度有点大。操作系统捡了您的便宜。”    “哈哈,别客气。”    “但我还是觉得,这学习机不从外部插入显示卡的话,很难发挥它的作用。”    “哈哈,看来您又得占我的便宜了。”    “莫非您就在研究这方面?”    “是啊,我去年到瑞士参加展览时就想到这个问题。咱们的个人电脑cpu性能不够,处理汉字时速度太慢,显示的也不够漂亮,我就一直想做一个汉字显示卡。”    “嗯,这个办法不错。”    “下个月我就准备到香港一趟,到时候再跟那边的技术人员详细研究研究。”    “好!祝你成功!”    童建国跟严援朝聊了会儿,段永平和求伯君又向他请教些源代码方面的问题。    最后,严援朝热情地把三个人送出来了。

092、全家福
    “童总,你不是想在中关村买套宅院吗?”    到了门口,段永平突然说。    “是啊,哪里有卖的?”    “嗯,我知道,离北大东门那边不远就有一处。”    上一世,童建国来过首都两次,到过中关村这边一次。    30年后的模样童建国自然知道。    可眼下的模样童建国却很难对的上了,分不清哪是哪。    什么海龙大厦、鼎好电子商城、方正大厦等等。    跟着段永平、求伯君走了几步,童建国才勉强认出30年后依然会存在的几栋楼了。    那几栋楼都是三层的,灰砖、黑瓦、红色窗格。    楼前还站着持枪的警卫。    这就是当下人说得特楼。    里面住的都是国宝级的专家教授。    而且,这楼看着不起眼,比童建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