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款,正式开播时再打剩下一半。” “好啊,就剩几个穷省不能买咱们的剧了,这还没拍完呢,就回本了。” 省台20家全款就是600万,瓜棚柳巷的投资也就500万,杂七杂八600万也足够了,另外还有市台呢。 “有十来家市台想跟省台同一轮播放。” “可他们出得起钱吗?” “所以说啊,他们想跟咱们商量商量” 市台第二轮给他们定的价格是2000元一集。 眼下全国各地的电视观众们一般能收到三个台。 央视、省台和市台。 一般电视剧要是让央视先播的话,省台就只能啃骨头了,市台也就能喝点汤。 但顿顿有汤喝也不错啊。 那些擅长运营的市台多多少少还能赚点。 省台和市台同时播放,市台肯定是吃亏的,当然就不能按照省台的价格。 童建国想了想:“你觉得他们能接受多少钱?” “我感觉他们也就三四千吧。” “这恐怕不行,省台要不高兴了。” 省台和市台一起播放同一部电视剧的话,就会影响到彼此的收视率。 省台之所以愿意接受一集1万的价格,是因为他们独享全省的收视率,随便经营几下就能赚回购剧的钱了。 这要是跟市台一起播放了,省台的利益就会大大受损。 想来想去,童建国突然灵机一动:“有个办法可以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 “嗯,你说说看。” “咱们实行双轨制。一个就维持眼下的价格不变,一个降低售价。” “降低售价?什么意思?” “有一些省市电视台没有经营能力,咱们就以半价向他们卖剧,但我们贴片广告的时间再涨一倍!” 崔新想了下,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好办法!” 眼下,童建国的经营策略是每集剧前后各贴一分半钟的广告。 剩下的时间段就让各个电视台自己去经营。 眼下的电视观众忍耐力超强,你贴5分钟的广告他们都得乖乖坐在电视前观看。 加一倍的话,就等于每集前后各贴3分钟的广告。 经营能力强的电视台依然还能赚点。 经营能力不强的也可以少花点钱。 想了下,崔新又皱起眉头:“好是好,可那二十家已经准备全款了” “没事,不是还没到账吗?都跟他们打个招呼,他们选择哪种买剧方式由他们自己决定。不过,我觉得这20家电视台都是经营能力比较强的那种,他们未必会选择价格减半的方案。” “是啊,跟他们打一下招呼也算尊重。” 崔新稍后跟这20家电视台联络一下,结果有18家电视台坚持原方案。 只有两家电视台答应考虑考虑,尽快给答复。 剩下的支付一半费用的电视台也有4家愿意接受原方案,剩下两家接受半价。 同时,崔新手下跟其它省台联络,又有3家愿意半价购剧。 再跟市台商量一下,他们更是踊跃。 市台二轮买剧一集才2000元,半价的话就是1000元,随便运营一下都能凑齐这点钱了。 而且在3分钟之外他们照样可以经营。 至于那十来家想上一轮的市台,童建国就把他们踢给他们本地省台了。 只要省台没意见,就由他们好了。 反正市台上第一轮的影响局限于他们本省。 发行解决了,广告销售应该也问题不大了。 童建国拿着合同来找童建波。 童建波看也不看合同:“根本不用这个,去年那些客户一大半都想继续。除非咱们涨价” “不能涨价,起码得坚持三年。” “嗯,那就没事儿。” 童建波眼下仍然在红星集团这边办公,可她的业务已经完全放到蓝都化发展公司这边来了,索性就搬出来好了。 童建波还有些舍不得:“哎呀,在这工作这么多年了,大厂子多舒坦啊” 童建波有大厂情怀童建国能理解。 他自己也有这种大厂情怀。 万人大厂就像一座小县城一般。 食堂、宿舍、洗澡堂、小剧场、图书馆 小县城拥有的它几乎都配备了。 而且,这万人大厂发展还不到10年,到眼下的这种规模也就两三年而已,啥都是新锃锃的,不喜欢才怪。 “化公司在部队大院,离咱妈家也近。” “那倒是。可我这边的人怎么办?” “你挑3个业务骨干带走吧。” “唉,就相当于重新打天下啊。” “哪有那么夸张。” 其实,童建国早想把老妹儿调出来了。 红星皮具厂销售部门有三员女将。 一是童建波,二是牛金花,三是苟爱华。 牛金花嫁给铁维顺以后,常年住在雄城县,主战场也在华北地区。 本部这里只剩下童建波和苟爱华。 两人的业务都很强悍,一个是老妹儿,一个是老同学。 老牛担任销售部门经理,但也干不了几年了,得让位给少壮派了。 可到底该提拔谁呢? 别说童建国为难,老牛更为难。 正好童建波这一年来把主要精力放到化公司这边了,干脆就顺水推舟了。 童建波不仅带来了三员大将,还把五十铃皮卡开过来,这下化公司装备就更齐全了。
203、老弟你来了
童建国回到公司办公室,秘书小吴迎上来:“童总,有个南方人找你。” “南方人?” “姓王,瘪瘪嘴,脑袋也有点扁” “我知道了。” 童建国来到会客厅一看,果然是王石,他正和另一个人坐在茶几前喝茶。 “老弟,你来了?” “童总好!” 王石连忙站起来。 “坐!有日子没见了。” 童建国跟王石属于不打不相识。 83年在常春,童建国买玉米时跟王石发生一点小冲突,后来冰释前嫌。 他帮了童建国一把,童建国回头又帮了他一把。 盖老干部楼时,东风建筑公司技术水平不过关,也是王石帮忙,从深镇找来一个施工员,帮着把大楼盖起来,还让郭子他们学到了技术。 刚坐下,王石便掏出一张名片双手递过来。 83年,王石倒玉米赚到300万后就迅速成立了一家“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军火啥都倒腾。 这才两年功夫,又改名了“深镇新一代实业有限公司”。 “你这是又整什么业务了?” “唉,还跟以前一样,就是想摆脱国有企业的僵化体制” “准备搞股份制了?” “是啊,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 童建国手里的两个集团红星集团、益新集团都是股份制。 但其实只是表面而已,并没有面向社会发行股票,更没有未来的上市计划。 王石恐怕就不一样了,毕竟身处前沿。 “打算什么时候上市发行股票?” “两年内吧。” “还是你丫牛逼!” “呵呵,主要我们是国营的” “是啊,我们民营企业没法跟你们比。” “童总客气,你们的机制更灵活,全国都没几家公司能跟你们比。” “一般,一般啦。” “等我们将来上市了,童总能不能支持一下” “咋支持啊?” “那个比如认购点股票啥的” “没问题,最少认购500万,怎么样?” “真的啊!太谢谢童总了!” 王石激动的都有点眼泛泪光了。 换谁都一样,两人虽然有交往,但交情并不深。 童建国却连眼睛都不眨巴一下,就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 可童建国心里说:应该我感谢你才对! 深市0002号股票,拿下原始股,30年后怎么也有千倍的收益吧。 “童总,我这次过来也很想向你们取经啊。” “取精?我这岁数了,哪还有多余的给你?” “就是想学习学习你们的管理经验。” “经验谈不上,不过,正好我们下午有股东大会,你可以过来旁听一下。” “好啊!这是我的荣幸!” 下午,童建国把红星集团的二十个股东、十个高管叫过来,在大会议室开了个会。 虽然在财务方面不如正规的股份制企业,但在管理方面,红星集团还是很现代的。 不然得把童建国累死。 王石在一旁听着、看着,大气儿都不敢出。 晚上,童建国又盛情招待王石一番。 王石在蓝城待一天,又跑到旅大忙他的事去了。 童建国则再次赶往首都。 这会儿,李翰祥已经从日苯回来了,据说还带来几位日苯朋友。 下了飞机,童建国来到四合院这边,李翰祥已经把日苯朋友带过来等了一会儿了。 看见童建国进来,三个日苯人一起站起来,深深地鞠躬,就像对遗体告别一般。 “我去,这也太夸张了吧” “哈哈!给你介绍下,这位是角川映画创作室课长辻翼健先生,这位是” 三个人中,两男一女。 除了辻翼健外,另两位年轻男女穿着打扮都有点嬉皮士的感觉。 女的个子不高,也就一米六左右,身材十分苗条,长着一张圆脸。 男的长的有点丑,长脸、长头发、三角眼。 “艺术家是吧?” “嗯,可以算是。中岛美雪女士、长渕刚先生都是新一代艺能人。” 李翰祥说。 “听着有点耳熟” “那当然了,谭咏麟、邓丽君、张国荣都翻唱过美雪的很多歌曲” “原来是养活了大半个华语圈那位!” 中岛美雪也听不懂童建国说得什么,就在一旁“嘎嘎”直乐。 “确实是大咖啊,久仰久仰!” 这回轮到童建国对遗体告别了。 “这位长渕刚也是唱作达人啊,他对你那首李香兰尤其感兴趣。” 这里说着,中岛美雪在一旁忍不住点头哈腰,跟李翰祥说着什么。 李翰祥点头对童建国说:“美雪觉得你的艺术造诣很高,这首李香兰是她听过的最优美的歌曲。” “呵呵” 童建国不由得有些尴尬。 “她问您有没有在日苯的生活经历,因为这首歌曲和日苯音乐很贴合。” “呵呵,住在日苯房算不算生活经历呢?” “哈哈哈哈!” 几个人都笑了。 李翰祥看看中岛美雪,再看看长渕刚说:“他们二位都很想唱这首歌。” “这个” 这半天一直没说话的辻翼健在一旁说:“我感觉他们能很好地诠释这部电影” “呵呵” 李翰祥连忙在一旁解释:“辻翼健老弟只是建议” 童建国老早就跟李翰祥交待了,我们跟日方只是合作,主导权必须在我们手里。 “我知道,只是” “对了,长渕刚最近写了首歌曲,你不妨听听。” “好啊。” 这家伙背着把吉他显然就是想献唱一曲。 长渕刚弹着吉他唱起来。 “每次我咯噔咯噔用力踩着柏油马路,我的愿望只是想靠我自己继续存在,看着那些口是心非,还有数不清的夜晚,在无法逃避的黑暗里,我今天也假装睡去,我对花之都大东京无比憧憬” 咦,这旋律怎么听着耳熟啊? “我拎着单薄的旅行袋一直向北向北,咀嚼着粗糙苦涩的尘土,我的正直的心被现实按倒在地,现如今浸透骨髓。啊,啊,幸福的蜻蜓,你要飞往哪里?” 我去!这不小虎队唱的那首红蜻蜓吗?风格完全不一样啊! “啊,啊,幸福的蜻蜓,正伸着舌头笑着” 长渕刚唱着唱着忍不住声音都有些哽咽了,童建国听着也头皮发麻、热泪盈眶。 这也是个大咖啊!丝毫不逊色于玉置浩二。 等长渕刚唱完了,李翰祥连忙解释:“长渕刚老弟这些年过得不太顺利。” “可以理解,愤怒出诗人嘛。你问他愿不愿意把这首歌的华语翻唱版权卖给我?” 李翰祥说了下,长渕刚顿时激动万分,不停地鞠躬。 “他说他愿意把这首歌送给你。” “别,别,要给钱,我给他10万!”
204、泡沫年代
童建国买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版权,其实就是翻唱权而已。 花10万买个翻唱权,李翰祥不惊讶才怪。 就连经济泡沫严重的日苯,这笔钱都不算小数目。 长渕刚直摆手:“雅蠛蝶!雅蠛蝶!” 童建国板起脸:“艺术是无价的,这钱是赠予你的,感谢你创作了这么好的作品!” 李翰祥和辻翼健也在一旁劝说,长渕刚这才眼含热泪答应了。 “不过,”童建国话锋一转,“李香兰这首歌曲还是不能让你们唱啊。” “这个” 李翰祥和辻翼健面面相觑一脸尴尬。 童建国只好实话实说了:“其实,这首歌曲属于玉置浩二” “啊?”李翰祥有点听出童建国的意思了。 但他看看其他三个小日苯鬼儿的神色,又不由自主跟着他们的思路走了。 “建国你是说这首歌你是给玉置浩二准备的?” “呵呵,是这个意思。我创作的时候,脑海里想的就是玉置浩二在演唱。” “可这” 李翰祥有些愧疚地看向长渕刚和中岛美雪。 没想到他们都有些激动起来,不停地鞠躬。 “您才是真正懂艺术的人!您才真正尊重我们艺能人!”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