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剑武的书房非常宽敞,几个人坐在里面也不显拥挤,同时藏着很多书,有以前老版的《四书五经》,《隋唐演义》,《资治通鉴》,《三国志》,有现在的《资本论》,《信仰》……
周洋甚至还看到了一本名为《霸王》的书籍。
华夏电影圈最具有时代意义的电影《霸王》,就是改编自这本书。
安剑武亲手给所有人泡了一杯茶,似乎是受方才《金色的鱼钩》的影响,杨老情绪依旧处于低沉,喝了一口茶以后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想说点什么,但却憋在心中,怎么都说不出来。
“老杨……想说什么就说吧。”
“姜财同志在前几天走了,我帮忙收拾姜财同志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日记本,日记本里写着一个关于140团4营9连的故事,看完故事以后,我觉得心里特别难受……这应该是在那个特殊时期,有人将日记本交给姜财同志,因为一些原因,姜财同志来不及看,后来就被叠放着的,这故事,我看了很难受……我曾经,亲眼见过那些老同志们,并目送他们离开……”杨老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布包的整整齐齐的东西。
小心揭开布包,露出一本老旧的日记本,封面破损,纸张泛黄,瞧着有些历史了。
杨老眼圈变得很浑浊,却强忍着那股悲痛的情绪,将日记本递给了周洋。
“啊?”周洋愣住。
“小周,你看看这个故事,能搬上荧幕吗?”
“好!”
日记本里的字迹已经开始有些泛黄,有些字,大体已经看不清楚了。
“1948年,淮海战役,我跟着张大牙、张晓平等同志接到了一项名为“狙击”的任务……”
“我记得那一天的天气很冷,冻得人直打哆嗦,我被领导叫到了办公室里……”
“我隐约间听到了领导跟我说,这一次任务很重……”
“……”
“我的战友们,我的指导员们……”
“战斗很惨烈,敌人的数目是我方的好几倍,就算我们占据地形优势,我们仍旧抵挡不住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我看着他们死在了我的面前,我亲眼看到张大牙被烧得焦黑,下半身炸了一半,却死死地抓着我的手,在拼命说着什么东西……”
“但是,我听不到他在说什么东西,因为我耳朵被炸聋了,眼睛也看不太到了,只感觉周围都是一片血红……”
“有人拉着我的手,好像让我离开阵地……”
“但是,我知道我不能走,我没有听到号声,我也无法确认到底吹号了,或者没吹,我只知道,有人打着手势比划着说吹了,而有人则说没吹……”
“……”
“五十个同志,除我以外,全部丧生在这场战斗里,他们被埋葬了一个洞里,我新指导员,在最后一刻拉着炸弹的引线,然后,被埋了进去……”
“我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能让尸体被敌人找到……”
“我走了出来,我用一门炮,打了一辆坦克……”
“只有我一个人了,我肚子很饿,我开始渐渐看不清楚任何东西,但是我知道周围都是敌人,于是我换上了敌人的衣服,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多么愚蠢的决定……”
“……”
“我找不到140团了,很多人打散了重组,然后又被打散,我活了下来,但却没人知道我到底是谁,我们的队伍到底在哪里……”
“很多人成为了烈士,而我的兄弟们,我的同志们,却变成了失踪人口……”
“……”
周洋默默地看着日记。
心中仿佛压着一个巨石,仿佛无论怎么喘息,他都喘不过气来。
他从日记里看到了绝望,满篇都是绝望。
他想到了原先世界一部名叫《集结号》的电影,日记里描述的内容,跟《集结号》竟是如此的相似。
只是……
《集结号》的结局好很多。
至少那些失踪的人,都被追封为烈士。
而日记里的主人,似乎被人当成了疯子,然后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冻得手瘦骨嶙峋,但怎么挖都挖不出那些深埋在地底下的同志们。
“杨爷爷……日记的结局,怎么样了?”
“还在调查,不过听说冻死了,有人在他身上看到了日记,多年以后才交到了姜财的手里,又过去了很多年,才被我们找到……”
“……”
第308章 小周是个好孩子
“他们被埋在……”
日记一页一页被翻着。
最终翻都了最后一页。
最后一页在没有写完的话中被戛然而止。
战争年代,马革裹尸从来都不是最悲剧的事情,最悲剧的事情是牺牲了,但最终却因为找不到尸首,而被迫变成了“失踪”。
尽管《集结号》是原先世界主旋律电影中为数不多的高票房电影,尽管曾经看这部电影也看得眼圈泛红,觉得心中悲哀,但是随着年岁渐长之后,周洋逐渐开始对这部电影的一些细节开始充满着困惑,甚至不乏想到了很多阴谋论调。
曾经的那一份感动到最后深思其立意以后,开始变得有些细思极恐。
譬如,电影那些高层领导……
譬如,字里行间里那些细节透露着欺骗与抹黑……
譬如,刻意强调了烈士与失踪人口的区别……
央视网站曾有一篇文章爆料过,《集结号》曾经是韩方某人拍摄,裤子只当监工,裤子方对此也没有作出回应,只是辟谣这是假消息。
如果将日记里面的内容编成剧本的话,将那些刻意的,潜移默化的东西得删减掉,除此以外,不能和《集结号》一样夹杂一些想当然的私货……
再次翻看一遍日记以后,周洋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方向。
随后,他抬头,却见杨老默默地看着窗外的月亮发呆。
“那个年代,队伍打散了编、编散了又组,档案遗失不全,司令部人员都未必能有跟着一直走……”
“很多人被埋在了深不见底的世界里,再也见不到阳光,成了无名英雄……”
他喃喃自语。
他仿佛在回忆那一段段悠远的岁月。
仿佛回到了那个枪林弹雨的世界,在生死边缘中,徘徊怅然。
随后,他低下头,又变得沉默。
漫长的沉默之中,所有人的眼神都挺复杂。
“算了。”他突然听到杨老仿佛想到什么东西一般摇了摇头:“本想把这个故事搬上大荧幕,但是现在想想,好像这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是手心和手背,不管怎么打都疼,而且,那些人,曾经也是保家卫国的人……”
周洋看到杨老小心翼翼地收回了日记,放在胸口,最终幽幽一叹:“算了,算了……不好拍,怎么拍都不好……”
周洋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股极为复杂的情绪。
随后,看到他坐回了凳子上,喝了一口茶,这才让这种复杂的情绪稍微散开一些。
屋子里。
两位老人依旧在聊着天,聊的内容如方才一样,都是那段光辉燃烧的岁月。
聊着聊着,便聊到了晚清,聊到了鸦片战争,聊到了八国联军。
泪眼婆娑之中,有无奈、有妥协、有不甘、有怒其不争、更有那么一丝的愤慨。
小辈们则安静听着,安志斌听着听着,不自觉就握紧了拳头。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
期间安筱去外面接了一个电话。
当安筱接完电话回来以后,目光却变得分外复杂,她的手里拿着几本书。
“爷爷……”
安筱打断了这一次的聊天。
“怎么了?”
“这是孩子们学习的内容。”
“我看看。”
安剑武接过安筱递过来的那本书。
很认真地翻开着书里面的一篇篇课文。
他没有笑容,表情变得非常严肃,翻书的速度开始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周洋突然觉得有一股寒意,身体本能地起了鸡皮疙瘩。
窒息感。
是的,那是一种大气都不敢喘的窒息感,仿佛阴云密布而又压抑的虚空中,随时都会响起一道道闷热的炸雷。
然而,那一道惊天炸雷终归是没有在自己面前响起。
周洋看到安剑武默默地放下课本,脸上的表情分外严肃,眼神深处散着一丝骇人的肃杀感,紧接着那一丝肃杀感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错觉,随后脸上又恢复了那一丝慈祥的笑眯眯模样:“大概知道了,喝茶,呵呵,老杨,再不喝茶要凉了。”
“首长,年纪大了,熬不了夜,有些头晕眼花,要不今天就算了吧……”杨老喝完茶以后,看了一眼安剑武。
“啊,好的……志斌,送送杨爷爷吧。”
“好。”
周洋看着杨老起身离开,他下意识地也想站起来,但刚站起来的瞬间,就又被安筱的手轻轻地压在了腿上。
“枪林弹雨下,很多人都站着不倒,就算是倒下了,也希望子孙后代能昂首挺胸地站着……”
“现在反而是和平年代,却有一些人站不起来,站不起来也就罢了,甚至还希望孩子们也跟着一起跪,有时候真想问问一些人现在到底是鸦片战争时候,还是晚清?还是火烧圆明园的时候?”
等到杨老离开书房以后,突然安剑武突然淡淡地说出了这一番话。
周洋再度感觉到了一阵刺骨的寒意,虽然表情上没有任何变化,但这一丝寒意周洋让周洋本能地想逃离这间书房,逃得越远越好。
他呆在这里非常不自在。
“这件事我会处理。”安筱听到安剑武的话以后回答道。
“嗯。”
半小时以后……
周洋终于从书房里走了出来。
走出来的时候,他心中长长地喘了一口气,只觉身上的压力骤然变轻,有一种重新活过来的感觉。
随后目光不经意间看到不远处的地里有一排长缸豆杆子歪了,下意识地走过去,将杆子扶正,并且绑上了一根绳子,当绑完以后,又看了一眼那些刚种下的番薯苗,在检查没什么问题以后,这才回来。
“小周是个好孩子,以后多带他过来……”安剑武和安筱出来的时候,看了一眼周洋,笑着说道的。
“嗯,会的。”安筱点点头。
“对了,带点豌豆和玉米给他,这些都是自己种的,比市场上买得要好,吃得放心点……”安剑武随后仿佛想到什么一般,看了一眼旁边的杂物间说道。
“好。”
…………………………
夜色缭绕。
月明星稀。
周洋终于坐上了回去的车。
不过,当他提着东西的时候,他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尴尬感。
自己来时候空手过来,回去的时候,提着一大袋东西,这多多少少给人一种不地道的感觉。
“爷爷对你印象不错。”安筱看着窗外,突然说出了这句话。
“哦,哦……那就好,那就好。”周洋点点头,随后半天都憋不出一个屁来。
说实话如果不是手中提着沉甸甸东西的话,到现在周洋都是处于懵逼状态的。
莫名其妙地来到了安总爷爷家,什么都没准备,一时间竟是手足无措。
“《金色的鱼钩》这个故事,我会跟那边去协商的,新一轮的教材,正在编,应该能录入教材里……”
“嗯。”周洋点点头。
车离开了军区大院,开到了繁华又热闹的大都市里。
周洋看着远方,心中想起了今天听到的一些话和内容。
“本来想帮忙让你写个本子,拍个电影的,上头也正在扶植这方面的内容……现在想想,其实相比于电影,孩子们的价值观才是最重要的导向……这些课文,问题很大。”安筱将课本递给周洋。
借着月光,周洋看着一篇篇课文。
课文里面的主旨都是宣扬各种高尚品德的内容。
不过仔细看,你能看到里面很多内容都是胡编乱造,特别是很多老美的很多人物在课本里都是正面的形象,虽然没有《爱迪生救妈妈》,但是却又类似《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正能量故事,除了这些故事以外,一涉及到华夏人名,譬如丁丁、譬如冬冬之类的人物,基本上都是懒惰、懈怠、愚笨的代名词……
真正深思下去,每一篇课本都很正常,但是每一篇文章里面却隐约充斥着四个字“崇洋媚外”。
又短暂地翻了几篇文章以后,周洋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原先世界稍微好点而这个世界似乎更扭曲。
“七八十年代的人,经历过西方文化的侵袭,开始变得自卑……他们歪曲的价值观和导向,极有可能影响到孩子……除了这些东西要改以外,其他方面也要改,一部电影,恐怕改变不了什么,事实上,孩子们的动画,要么都是日本的,要么就是老美的……”
“我们自己做一部动画片?”周洋脑海中回忆起两位老人聊起晚清、聊起民国、又聊起了近代史后,不自觉便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