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金融巨头-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通大众和主流媒体不知道也没关注,但与资本市场相关的财经媒体很快就关注报道,国内的众多投资者也都陆续看到了这个消息。
    晚上八点左右,几大行情软件弹出了一个小窗口实时快讯:
    【高盛集团副总裁约翰·布雷恩现身宁州,与高盛集团一并前来的包括摩根斯丹利、凯雷投资集团的数名高管。】
    消息随着时间传播扩散,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华尔街的几大知名的资本机构的总部高管直接跑到宁州去,关注者出奇一致的想到了天盛资本。
    约翰·布雷恩这些人跑到宁州去,好像除了去找陆鸣,似乎也没有别的人能让他们从总部派一个副总亲自过见面了。
    毕竟天盛资本现在的名气摆在那里,其如日中天般的发展势头大有成为国内第一、亚洲第一的资管机构与投资集团。
    但布雷恩等人具体来干什么,那就没有人知晓了,神奇的消息人士也没有得到相关消息,或者得到了没有出来爆料。
    这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各种猜测,境外资本机构这是看好国内投资机会?还是看好天盛资本的投资能力?各路机构都不禁开始猜测起来。
    对于高盛集团,投资界没有人不知道这家在1869年的时候就已经成立的资本集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零八年金融海啸反手自己做空自己的存在,堪称臭名昭著,名声虽然不咋地,但高盛自己觉得不寒碜。
    摩根斯丹利是最早进入国内的投资银行,主要投资领域是制造业、食品行业、饮料行业、家居建材、房地产等等。
    凯雷投资集团也是比较早进入国内的投资公司,在国内也有不少的投资基金,主要投资领域有IT服务软件行业、电信通信网络、电子半导体芯片等等。
    ……
    “陆先生,35%的业绩抽成太高了。”
    说这句话的人是高盛集团派来的副总裁约翰·布雷恩,此时此刻,在天盛资本的这间会议室里,陆鸣亲自接待三家华尔街机构的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双方在见面之前就已经有过联络,此次双双面谈也是很快就直入正题进入实质性的谈话磋商。
    三大境外资本机构对于陆鸣提出的受托资金要拿走利润的35%作为超额业绩提成不答应,理由是天盛资本已有的LP机构都是20%的比率。
    超额业绩提成就是赚了多少,利润要分成,100个亿赚了50个亿,天盛资本得拿走17。5个亿,受托资金每年还要给稳定的托管费,包括认购费、赎回费都不能少。
    “我能为LP带来丰盛的回报,当然提成得拿多一点。”陆鸣淡定的说道:“天盛资本的第一位LP伙伴,前前后后交给了80亿美元左右给我管,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为他创造了240亿美元的投资回报,并且这个利润数字还在持续的放大。”
    言外之意就是,没35%的业绩提成免谈。
    天盛资本的业绩表现的确是没的说,虽然陆鸣的投资风格以激进著称,但与之相匹配的收益率也是相当惊人,问题在于时间上并不长,天盛资本成立至今也没几年,能不能长期稳定的带来高回报这需要时间去验证。
    这里最大的问题是时间不可逆,如果验证了陆鸣确实能够像巴非特那样稳定且收益率要远超于巴非特,也就错过了最佳的时间窗口了,这也是关键的风险窗口。
    天盛价值成长混合基金牛笔的一塌糊涂,从2015年3月16日以来,最早上车的基民投资者在这两年时间获得了六七十倍的投资回报率。
    现在谁都知道天盛妖姬牛笔,但想要两年几十倍的魔幻收益却再也不可能了。
    道理是一样的,若是要五年、十年的时间来验证陆鸣的投资回报的稳定性,到时候验证成功了反而是为干看着几年而悔不当初。
    但话又说回来,在场的几家境外资本机构仍然可以通过陆鸣的投资成功率这一指标来判断他的投资水平,不看不知道,一看着实吓一大跳。
    高盛的分析师通过能找到的数据统计发现,陆鸣的投资出手那么多次,迄今为止还没有亏损过一笔钱,数据是从他当初还在淘吧混的时候开始统计的。
    出手频繁还维持不败的战绩,这就相当之恐怖了,堪称魔幻。
    “OK,我们承认陆先生你的投资水平确实相当出色,也相信你能为LP带来丰盛的投资回报,多拿点抽成比率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退出机制要缩短时间,十五年的锁定周期对我们来说太长太长了,最多三年。”约翰·布雷恩如是说道。
    凯雷投资集团派来的高管赞同布雷恩的话说道:“没错,这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十五年的时间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三年?你开什么玩笑?
    陆鸣摇头道:“大资金必须要有长周期才能确保稳定性,否则我投资一个产业,才两三年时间你们突然要求大面积的撤出,谁来承接你们的撤离资金?”
    退出机制和锁定周期这两点陆鸣一点都不退让,宁可不接对方的钱也不会降低标准。
    显然,这三大机构要是决定投钱,那肯定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若是几个亿的小数目到也无伤大雅。
    不过话说回来,小资金陆鸣也不接,他要么就只接几十个上百亿规模的大机构资金,要么就只接普通老百姓的资金,比如天盛价值成长混合,最多800元人民币一天都申购金额,正好满足月收入3000~5000左右的非特定群体的大众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所以有投资需求的中等收入或接近财务自由的这类群体反而是对陆鸣不怎么感冒,
    这批投资者甚至抱怨的,妖姬800块一天的申购顶格没欲望,想成为LP又不够格儿。
    但其实他们依然有一个渠道可以从陆鸣这里获得收益,那就是投资天盛控股,买这家公司的股票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由此可见,社会的各个阶层群体其实都能在陆鸣这里找到属于他们的投资渠道。
    只是能不能抓住机会,那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这时,陆鸣看向布雷恩等人说道:“诸位,不管怎么说天盛的LP准入门槛我们不会有丝毫的降低,底气也是来源于我们有足够的信心为LP带来超预期的投资回报,如果你们担心时间周期过长不能承受其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我倒是有个法子能解决掉你们的疑虑。”
    ……


第227章【陆鸣的建议,高盛直呼内行】
    在场的几个老外一听不由得好奇了,约翰·布雷恩说:“陆先生有什么办法能解决长周期不确定性风险?”
    闻言,陆鸣说道有条不紊的说道:“很简单,你们只需要开发这么一个金融衍生品工具就行了,就是把你们投资给我的钱打包起来做成一个次级证券产品,你自己给一个估值,给多少我不管,这是你们的事情,然后到证券市场交易,潜在的风险就转嫁给资本市场了。”
    约翰·布雷恩等人一听都愣了下,直呼好家伙,有当年次级房贷那味了,这法子听起来怎么就这么熟悉呢,但又和当年的次级房贷不大一样。
    这个法子,简单的说就是,比如高盛拿出了100亿美元的资金交给天盛资本打理,按照协议锁定期有15年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带来不可预测的潜在风险,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把钱挣了,又能把这种风险给化解掉呢?
    答案是有的,把这笔投资进行再证券化。
    于是高盛把这笔投资打包起来给一个估值,然后证券化分成N股投入资本市场,大家都来炒,本来天盛资本LP的高准入门槛阻挡了绝大部分人进来,即便是几千万上亿身价的人也没资格进来。
    高盛这么一顿骚操作之后,不但几千万身价的人可以买,就连普通人也有机会间接成为天盛的LP了,比如高盛推出的这个衍生品种,买一股只需要10美元,普通人当然也能买到,钱多的人就多买几股,钱少的人就少买几股,且随时可以交易。
    这就跟买股票一样。
    如此一来,等于是把普通人的碎片资金、散钱都集中起来了,等于是大家伙众筹了100亿美元,然后通过高盛资本代理人的身份拿着这100亿美元找到天盛资本,把这笔钱交给陆鸣管理,然后他们在另一个箩筐里一起赌这100亿美元未来能涨多少。
    对于天盛资本来说,他们怎么爆炒那是他们的事情,天盛资本接了这100亿美元,锁定了15年,到期之后拿完抽成完成清算之后,连本带利给高盛,至于这笔钱最后分到了哪些人、哪些机构手里跟天盛资本没有半毛钱关系。
    此时此刻,约翰·布雷恩等人在听到陆鸣的这个建议之后,先是错愕了片刻,反应过来时全都出奇一致的眼冒金光。
    “陆先生,不得不说你这个想法既大胆又让人欲罢不能!”回过神来的布雷恩忍不住惊叹的说。
    几个老外心中已经直呼鬼才般的点子,他们本来就是玩金融衍生品的好手,陆鸣这么一说,他们分分钟就意识到打包证券化的能够带来暴利。
    一旦证券化,就意味着可以提前透支未来,因为打包证券化本身就含有杠杆了。
    为什么说能提前透支未来呢?
    这很好理解,证券化之后流入资本市场,大家一起来看这100亿美元15年后能赚多少钱,A投资者认为能赚200亿美元,市场现在给它的估值只有100亿美元,A投资者觉得未来有一倍的涨幅于是花了10万美元赶紧买入它的证券持有。
    没想到最后过了两年居然就赚了300亿美元,手里的证券份额价格暴涨,当年10万美元买的证券现在涨到了40万,涨了三倍。
    此时A投资者不贪,于是把手里的证券抛出去,正好B投资者认为未来能涨到500亿美元,愿意接这个盘,于是就用了40万美元买下了A投资者手里的证券并持有……
    这不就是跟股票交易一模一样嘛,不就是和炒股没区别嘛,所以才叫再证券化。
    对于高盛来说,这100亿美元交给陆鸣打理,本身还没带来投资收益呢,但高盛通过将之打包证券化,只要市场把资产价格炒上去,比如炒到5倍、十倍,高盛完全可以提前抛售掉把钱挣了拍拍屁股走人。
    至于最后陆鸣能不能为这100亿美元带来5倍、10倍的利润,关心的只有买了证券的投资者,而高盛反正已经把利润抱在手里,把风险转嫁到了资本市场的其他投资者了,哪怕炸雷了,最后陆鸣不但没挣钱,反而亏了50亿美元,而市场已经炒到了1000亿美元的市值,为此埋单的就是接盘侠们了。
    此时此刻,约翰·布雷恩等人很兴奋,因为他们意识陆鸣给他们出的点子是百利无一害,最差的局面就是市场没人买这个衍生品证券,但这并不妨碍这笔投资的巨大操作空间啊,将来陆鸣赚钱了,改赚的一分都不会少。
    但只要是市场有人认可买了这个衍生品证券,并且炒作好几倍的估值,那高盛就能提前卖掉让别人接盘,风险转嫁出去,高盛不但回笼了资金和利润。
    要是高盛再狠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把回笼的资金比如150亿美元又以LP的身份委托给天盛资本管理,然后再进行证券化放到资本市场……疯狂套娃。
    这杠杆倍数叠加起来还不得嗨翻天的节奏?
    至于里面到底叠加了多少倍的杠杆,只有鬼知道了,因为别的买家的资金是否也叠加了杠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但管它呢,反正是别人接的盘,我高盛赚了钱跑了比什么都重要。
    “陆先生,高盛本来打算拿15亿美元委托贵机构管理,但我觉得太少了,请给我一点时间,我和总部打个电话商量一下。”约翰·布雷恩如是说道。
    15亿美元绝对嗨皮不起来,必须加倍、必须超级加倍,不然都对不起这波骚操作。
    “无妨,请随意!”
    陆鸣笑眯眯的点头表示没问题,钱越多越好,他提议的这个点子是LP们自己要搞证券化等同于另外开了一个新的赌桌拉了一批新的赌徒一起赌投给天盛资本的钱未来能赚多少钱。
    天盛是完全不受影响的。
    不只是高盛的约翰·布莱恩给总部打电话了,凯雷投资集团和摩根斯丹利也纷纷表示借个洗手间打电话跟总部谈谈。
    大约二十分钟左右,约翰·布雷恩等人与自家总部的临时联系结束了,同时也获得了最新的安排。
    “陆先生,高盛集团决定拿出45亿美元的资金委托给贵机构管理。”约翰·布雷恩说道。
    “完全没问题。”陆鸣微笑的说,旋即看向另外两大机构。
    “凯雷也出45亿美元!”
    “摩根斯丹利一样,45亿美元!”
    两大机构派来的负责人也先后表态,三家机构一共加起来就是135亿美元了,不计汇率变动约合926亿元人民币。
    “那就……签协议吧?”陆鸣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