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春秀也不是很抵触,毕竟这是一项临时性的工作。
  “萧哥,你是打算在京城过年了呀,看来今年过年见不到你了哦。”
  刘小玲有点不开心,但也不好说什么。
  “嗯……也说不好,等到时候再看。”
  萧白没有把话说死,他现在和两个妹子之间的状态很微妙,谁也没有揭开最后的那一层面纱,都在小心翼翼的维护着什么。
  但有些事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终究还是要面对的。
  但现在明显不是说这事的好时机。
  刘小玲和田春秀见萧白突然之间的情绪低落了下去,两人都以为自己说错话了,赶紧变着方哄对方开心。
  第二天。
  萧白返回了深圳,带着文琴、黄德财、韩卫国等人,再加上友达微电子派出的一位技术顾问,一起乘飞机抵达了京城。
  韩卫国、何长风跟着萧白住进了四合院,文琴、黄德财和技术顾问就在附近的酒店安顿了下来。
  晚上,萧白回家陪父母吃了一顿饭。梁玉芬提前接到了儿子的电话,今天是特意从津门赶回来的。
  “阿白,你的事情我听说了,报纸上有报道。你真的准备在京城投资那么大的项目?”
  饭后,一家三口坐在一起聊天,萧天放问起了友达微电子投资生产线的事情。
  “这件事还没有最后谈成,报道就出来了?”
  萧白听的一愣,他这次过来才会和当地展开正式的谈判。新闻报道怎么就提前出来呢?他没想明白。
  梁玉芬坐在一旁“噗嗤”一笑,道:“人家也是为了宣传需要嘛,新闻报道我看了,说的是意向,意向懂不?”
  萧白这才恍然大悟。
  不过也好,从这个细节就可以得知当地对于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接下来的谈判或许会比自己预想的要顺利一些?
  “爸,我们这一次的投资数额很大,预计要超过40亿元(人民币)。”
  萧白回答了老爹的问题,心里却在想明天的谈判。
  事实证明,有些事是萧白想多了。
  当地对于项目投资的渴求是没错,但绝不包括有人想要空手套白狼。在有些人的眼中,萧白张口就要30亿元的信贷支持,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嘛。
  

第360章 人生的赢家,包机
  “罗主任,我们不会凭空贷款,这样吧,我方愿意质押友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股票,你们再给予一部分信贷支持,这样可以不?”
  这个问题来来回回的谈了5天,一点进展都没有。
  萧白有些急眼,当着开发区管委会罗主任的面,抛出了最后的撒手锏。这要是对方还不同意,萧白还真就打算不谈了。
  “哦?萧董,这个可以谈谈的。程行长,你是行家,你说说你们的意见吧……”
  罗主任这些天也是焦头烂额的,他是真心希望能留下这个项目,但信贷支持的事情他只能协调,自己说了也不算啊。
  “股票质押贷款是可以的,如果无抵押张口就要30亿元的信贷支持,我们也很难办不是?”
  程行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友达微电子是在香港整体上市的。这些天为了谈判,他还特意关注过对方的股价,当时看的时候好像是11。63港元。
  没错,友达微电子的股票最近略有回升。
  目前,香港盈盛投资公司、时代科技集团公司以及徐长青团队,合计持有友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9亿股股票。按照当前的市值计算,价值在百亿港元左右。
  这还是因为公司的股价较上市之初跌了一半还多,要不然市值起码也有200多亿港元。
  说起这事,萧白就把李豪威和山本恨得牙痒痒的。要不是因为他们,公司的市值何至于跌成这样?
  银行既然答应了萧白的方案,双方再谈就很顺利。
  最后双方达成一致,萧白将持有的友达微电子5亿股股票质押给银行,银行方面给予友达集成电路制造(京城)公司30亿元的贷款,外加10亿元的授信额度。
  30亿元属于股权质押贷款,10亿元属于信用贷款,二者的情况并不一样。
  对于股权质押贷款,徐长青等人没有意见。
  香港盈盛投资公司、深圳时代科技集团公司以及徐长青团队,三个大股东按照比例分担了需要质押的股票。
  2月上旬。
  友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京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投资协议,正式在当地上马一条IC生产线。
  生产线的经营主体是:友达集成电路制造(京城)公司,属于友达微电子的全资子公司。
  萧白出席了签字仪式,但他没有上台,上台签字的是从深圳赶过来的徐长青。
  “萧董,我打算让魏小楼负责第四条生产线的建设。”
  签完协议,徐长青和萧白谈了他自己的想法,想让魏小楼负责这个项目。
  “小楼负责倒是没问题,问题是李总去了上海,小楼再离开,深圳那边的生产线怎么办?”
  这么些年下来,魏小楼已经彻底成长起来,他和李东是公司IC制造领域的两张王牌。
  萧白也知道公司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人才济济,但害怕找不出来另一个能挑大梁的人。
  “不要紧,不是还有我嘛!再说了,小楼当初在丹市,还不是锻炼成长起来的?我们要给后来者机会,他们当中一定会有人脱颖而出的。”
  徐长青笑着解释了几句,他觉得只要肯给机会,公司在成长起来几个“魏小楼”甚至是“李东”都完全有可能。
  萧白想了想,觉得有徐长青在那儿坐镇,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深圳的两条生产线,第一条线早已成熟没什么问题。第二条线已经完成了良品率的爬坡,目前正在进行产量的爬坡,问题也不是很大。
  于是,他就同意了徐长青提出来的方案。
  徐长青返回深圳不久,魏小楼就来到了京城。
  “萧董,人生有时候就这么奇妙。当初我和阿虎从单位上下来,坐着硬座就到了特区。
  当时我就在想,等哪一天衣锦还乡了,一定要去原单位好好显摆一下。但真当我回来了,我却早已没了那个心思。”
  魏小楼是京城本地人,可他已经把家安在了深圳。
  谁知道风水轮流转,公司决定派他来主持京城这个项目(第四条生产线)。
  “行啊,我现在就答应你,京城公司这边可以买一辆好车。回头你坐着豪车去原单位转一圈,多少年的憋气就算出了吧?”
  萧白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他对于各公司的办公条件向来比较重视,也不会在诸如车辆等方面要求太严格。
  “我可是记住了啊,回头就买一辆好车!不过出气就算了,那样做的话会显得太幼稚。”
  魏小楼哈哈一笑,从此心里再无芥蒂。
  徐长青那边,很快就在香港公布了京城项目的进展,公告里说明了协议书的内容,也说明了贷款的有关情况。
  或许是利空出尽的缘故,在当初抛出这个项目计划的时候,市场反应强烈,股价也一路下跌。
  再加上豪威科技等机构的恶意做空,友达微电子的股价曾一度跌破了10港元大关。
  但真当项目落地了,市场的反应居然是一片叫好的声音,友达微电子的股价也随之涨到了每股15港元的上方。
  在这种情况下,徐长青就没有急于抛出业绩快报。
  萧白在京城忙活完手上的事情,就带着魏小楼去了一趟清北微电子所。这里是魏小楼的“娘家”,他读书的时候可没少在清北所的生产线上捣鼓。
  两人受到了张彦名等人的热情接待,尤其是回到母校的魏小楼,感受比萧白要深刻得多。
  “萧董,你们在京城建设IC生产线,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支持。小楼也不是外人,到时候我会派他的学长(师姐)学弟(师弟)们,去给你们义务帮忙。”
  张彦名很上道,知道该怎么回报萧白的付出。
  他甚至都想好了,如果生产线的建设遇到什么问题,他一定会请求所里的老专家去帮助解决困难。
  “张所长,真的是万分感谢!”
  萧白自然不会让人家白帮忙,离开清北所之后,他还特意给魏小楼交代了这件事。
  “萧董,你放心吧,我会处理好的。”
  魏小楼踌躇满志,他如今的职位是友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友达集成电路制造(京城)公司总经理。
  妥妥的公司高管,人生的赢家。
  萧白去看过开发区给项目划拨的土地,感觉很满意。之后的事情他就不管了,全部都交给了魏小楼。
  忙完这些事情,转眼就到了春节前夕。
  春节前,安然还来了京城一趟。京城是北方销售的重点区域,他这两年也没少跑。
  “阿白,去年的年终决算报告我也没催他们,现在真的是太忙了,公司所有人都连轴转,力争做好春节市场的销售。”
  安然只见了萧白一面,吃了一顿饭就去忙了。
  他要萧白别着急,等年后再召开四海电子的董事会会议。
  其实萧白也压根没催他,又不是等着分红过日子,年终决算报告的审议,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关系呢?
  腊月二十八。
  梁玉芬才从津门回来,家里的年货都是萧白和萧天放两人在准备。
  “妈,你们公司进来咋样?”
  萧白还是挺关心老娘的事业的,倒不是关心她的收益如何,主要是怕她创业失败心情不好。
  “还不错呀,我们初期的工艺流程方案已经出来了,正在进行技术验证。就是生产比较麻烦,我们目前还没有自己的工厂,但谈妥了一家单位可以让我们公司承包……”
  梁玉芬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几乎是事无巨细想到什么说什么。
  GaAs单晶制备工艺很复杂,对于工艺流程的要求很高。但目前国内的设备相对比较落后,这就更增加了生产的难度。
  “慢慢来吧,我觉得你们公司发展的不错。”
  萧白说的还真是心里话,能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做到这一步,的确是很不简单。
  “儿子,我其实是想回去过年的。今年你外婆和满姨她们都会回星城。可我这边走不开呀,今儿都到了腊月二十八了,想回去都买不上票了。”
  从京城开车回去可不是啥好事,这年月可不比未来,哪有那么多高速公路?
  而春运期间火车票和机票都很紧张,所以梁玉芬才决定留在京城过年算了。
  “妈,你要是真想回去,我可以托人想想办法。”
  萧白其实很想包机,但目前国内的公务机市场还未形成,包民航客机还不知道人家答不答应。
  不过看着老娘可怜兮兮的样子,他决定托人去问一问。
  他也懒得再去找别人了,就直接给开发区的罗主任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去了他的办公室。
  对方不是说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他吗?包括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那就去找他试试吧。
  “你不知道?其实在1992年,国内就有了第一家民营包机公司。不过他们专营温城航线,没有从京城到星城的航线。”
  罗主任笑着给萧白倒了一杯茶,说起了一段往事。
  “哈哈,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呢。”
  萧白一拍脑门,从记忆中翻出了与之相对应的那一位大佬。
  准确的说应该是三位大佬,因为这家公司是三兄弟一起创立的,这家企业后来发展成了大名鼎鼎的君瑶集团。
  

第361章 心结,百亿元大关
  如果说君瑶集团有人不熟悉,那么三兄弟名下的国内首家廉价航空公司吉祥航空就广为人知了。
  不过也有令人惋惜的事情,三兄弟的灵魂人物、老大君瑶,于2004年因病早逝,时年38岁。
  “萧董,你稍坐片刻,我打电话问问君瑶。”
  罗主任很快就收住了话头,然后起身去打了一个电话。
  通话结束以后,他走过来说道:
  “我问了一下,他们的确没有京城到星城的航线,只有星城到温城的航线。不过目前个人也可以申请包机服务,等会我帮你联系一下。”
  罗主任很热情,一点都不推诿事情。
  “那就谢谢罗主任了!对了,听口音罗主任也是温城人?”
  萧白随口问了一句。
  “你猜对了,我是温城人,老家和君瑶是一个村子的,所以你一问我我就想到了他。”
  罗主任笑着回答道,随后就帮着联系了民航局。
  萧白就坐在沙发上听着对方打电话,刚开始电话那头好像还有点不愿意,后来罗主任提了君瑶的名字,那边的态度才有了变化。
  “萧董,事情办妥了!不过包机的费用可不低,这个事儿我就没有办法喽!”
  罗主任笑着告诉了萧白结果,让他去民航局找一位张处长。
  “罗主任,太谢谢你了!至于费用,就按照人家的规矩来,我没什么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