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董,按照项目可研报告,建设6代线的总投资大约在145亿元左右,咱们准备把项目落地在哪里?”
李龙斌知道深圳方面有点不敢赌,而这么大的投资让时代光电一家承担,的确是风险有点大了。
“我想去一趟H肥市,我猜他们大概有兴趣。”
萧白去过H肥市,对于当地政府的魄力深感震撼。既然在深圳这边得不到有力的支持,那么可以去边看看。
会议定下了建设第六代TFT…LCD生产线的事情,尚连成就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
一方面搭建生产线需要不断的消化吸收那条3代线的经验,另一方面,在生产线开始建设之前就要确定产品线。
时代光电的6代线,从一开始就是为液晶电视服务的。虽然也可以兼顾电脑显示屏,但这里面有个主次的问题。
鉴于液晶电视发展的现状,6代线同样可以切割小尺寸电视屏,完能满足未来几年国内液晶产业的发展。
业界公认的经济切割片数一般为至少6片,也就是说,一张玻璃基板必须切割出6片或6片以上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才具有最起码的经济效应。
相对于5代线,6代线的经济效益显然更优。
位于深圳的3代线,如今是热闹非凡。
生产线几乎每天都是在连轴转,让公司的技术人员充分熟悉设备、生产线、生产工艺等,俨然成了一所人才培训学校。
尚连成带着公司的技术精英,正在研发建设第六代生产线的方案。有很多想法也需要在这条3代线上进行验证,所以这条线又是技术验证线。
生产的产品源源不断的被一些生产监视器的厂家拉走,虽然利润很微薄,但大家都乐此不疲。
这就等于是人员培训和技术升级都有人买单,对于刚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时代光电来说,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就在萧白计划亲自去一趟H肥市的时候,魏建军打来电话,时代集成电路制造(浦东)公司,研发成功了新的先进制程工艺,并已经初步得到了验证。
“小文,你通知航空公司,我要尽快去一趟上海。”
萧白随即改变了行程,决定先去一趟上海然后再去H肥市。
两天后。
萧白从香港出发,直飞上海。
“萧董,我们的制程工艺还在做进一步的优化,但技术已经差不多成熟了,完全可以建设一条新生产线。”
魏建军从接到萧白之后,就一直滔滔不绝的和他说技术上的事情,搞得萧白头很大。
具体的技术细节他不需要掌握,他这次来其实是和上海方面谈条件的。
“老魏,新生产线只要通过论证就可以上马。但建设资金可不是小数目,我这次来就是向有关部门来求援的。”
萧白的手上自然是有足够的资金的,但IC生产线投资巨大,他同样需要别人为他分担一部分资金压力。
“萧董,我和有关部门初步的接触了一下,想让他门出血恐怕是不容易,不过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倒没有任何问题。”
魏建军不是很看好萧白的上海之行。
萧白笑着摇摇头,没有接这个话茬。
到达的当天,吃过午饭之后萧白就去了IC工厂。目前魏建军他们开发的是基于CMOS工艺的130nm制程工艺,在当下来说,属于先进制程。
萧白打算在浦东扩建一条8英寸的生产线,除了可以为友达微电子生产对于制程要求较高的IC产品之外,还可以外接一部分订单。
当然,时代系的集成电路产业是一个闭环,并不是像台电那样以代工为主的企业。
萧白在工厂转了很长时间,还没等他走出工厂大门,上海方面打来了电话,说晚上准备宴请他。
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刚好他也想和对方接触一下。
现在还算不上正式的谈判,但无论是私底下的接触,还是以后谈判桌上的较量,最终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这条先进制程的8英寸生产线如果建在浦东,那么上海方面能投入多少资金?
第489章 豪赌
萧白希望的是当地能以参股的形式投入资金,而不是提供银行信贷支持。这其实也是一个风向标,看看当地政府对于此项目的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
“萧董,你应该不缺资金吧?说实话,我们能拿出来的资金很有限啊,这件事咱们再商量,再商量!”
市里的卢主任听到萧白的要求,没敢接这个话茬。
当然他也没有拒绝,这件事回头还得开会研究一下,总之是务必把这个项目要留在浦东。
萧白也是点到为止,大家推杯换盏,气氛还是很不错的。
吃完饭,萧白就直接回到了东方花园。
他坐下刚喝了几口茶水,就陆续接到了徐长青和李东的电话。
就在萧白刚离开深圳不久,金陵方面派出了一个联络小组找到了徐长青和李东,希望时代IC制造公司能把新项目落在金陵。
“徐总,我暂时是不会考虑金陵的。咱们和上海方面的合作一直都很不错,而且这里明显有产业集群效益,你先把对方打发回去吧。”
萧白建厂有他自己的考量,金陵暂时还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他随后给李东的说法也是同样如此。
第二天。
萧白吃过早饭就来到了时代金融大厦,他在这里有一个专门的办公区,可以很便捷的处理公司的各项公务。
“萧董,市里刚给我打过电话。卢主任说,市里可以考虑参股我们的新生产线项目,但他们的出资额最多不超过20亿元。”
快到中午的时候,魏建军来找萧白,告诉他市里给了回话,同意参股时代集成电路制造(浦东)公司,新建(8英寸)生产线项目。
这条线,魏建军已经做过初步的预算,总投资在70亿元左右。之前为了验证技术进口的部分设备可以用上,实际建设资金可能还用不到这么多。
“可以啊,20亿元不算少了,卢主任昨儿还向我哭穷。老魏,就让他们出资20亿元,股份嘛最多不超过20%。”
萧白不会亲自去和对方进行谈判,他在电话里定下了基调,随后时代科技集团会派人和魏建军共同组成谈判小组,去和上海方面谈。
然后他就依次给徐长青、李东以及尤文森打电话说了这件事,大家都很赞同萧白提出来的方案。
萧白在上海总共呆了五天,然后就去了H肥市。
H肥市方面显得很热情,萧白在当地的系列考察活动,市里安排了一名副职全程陪同。
其实,时代系在H肥市也有不少企业的,比如像康嘉电子的彩电生产工厂,科隆电器的制冷设备工厂等等。
这一次,萧白之所以考虑把第六代TFT…LCD生产线建在这边,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想找人分担建设资金,而是当地已经有了相对比较完整的家电产业集群。
这才是最最关键的,这里的生态好、产业链完整。
就在萧白到处参观的三天时间里,H肥市方面连续召开了几次重要的会议,讨论如何才能留住这个项目。
和深圳方面的谨慎相比,当地的胆略就显得非同寻常。最后H肥市决定从市财政拿出来70亿元的资金,参股时代光电的第6代TFT…LCD项目。
这是一个大胆至极的决定,要知道如今当地每年的财政收入才只有300亿元。
这个项目要是搞砸了,估计市财政就到了破产的边缘。
“罗市长,我真的佩服你们的胆略和眼光。啥都不说了,我现在基本上倾向于把这个项目落在H肥市。”
具体的项目落地还有很多繁琐的工作要做,萧白回去之后还得召开一系列的会议。
但他这个表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已经决定了项目的走向。
“萧董,谢谢你能这么信任我们H肥市。我觉得这个项目一定能做成,不仅能做成,还一定会成为行业内的一个标杆!”
市里和萧白达成了口头意向,虽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但大家心知肚明,这件事差不多成了!
萧白在当地也没有多呆,很快就返回了深圳。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原则问题就不要讨论了。在会议上,李龙斌谈到了股份的分配。
“萧董,各位,我的意见,对方出资70亿元,股份占比可以给他们30%。”
项目总投资是按照145亿元计算的,但考虑到时代光电为了技术所付出的成本,李龙斌提出来的30%股份,其实还是很厚道的。
杨学成却摇摇头道:“我觉得最多给他们25%的股份,不能再多了。”
“那就按照25%到30%的股权进行谈判吧,尚总这边的工作很多,还是让尤总带队去和当地谈。”
尤文森现在已经变成了谈判专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可以代表萧白。
所以,尤文森出马是最合适的,时代光电这边出几个人加入谈判小组就可以了。
散会之后,萧白把尤文森喊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尤总,你这次去有两个任务。你先去H肥市,和当地把第6代TFT…LCD项目敲定下来。
然后你再去一趟上海,和魏总一起去和上海方面谈新建IC生产线的项目。”
萧白把两个项目的谈判主导权都交给了尤文森,尚连成和魏建军会积极地配合他。
尤文森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准备各种资料,然后就带队先去了H肥市。
尚连成这边加班加点在研究生产线的建设方案,产品线已经确定为小尺寸液晶电视显示屏和电脑显示屏。
目前公司有南韩籍的技术人员21人,从国外回来的留学人员18人,本土技术人员135人。
这批人构成了时代光电的中坚力量,而且有一条3代线为依托,相互间的技术交流又促进了共同的技术进步。
在待遇方面,公司的待遇和岛上企业的待差不多,从某些方面来说,时代光电的待遇还要好一些。
尤文森带队和H肥市方面的谈判很顺利,最终H肥市方面出资70亿元,获得了时代光电(庐州)有限公司26%的股权。
时代光电出资75亿元,股份占比为74%。
尤文森等人在H肥市呆了不到半个月,就和对方签了约。工厂的土地由市里划拨,项目的前期工作,尚连成已经派人正式展开。
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再加上友达微电子、时代集成电路制造公司等兄弟单位的无私援助,尚连成等人三易其稿,终于拿出来了最后的(第6代TFT…LCD生产线)设计方案。
时代光电董事会批准了这个方案,H肥市6代线项目正式进入了建设阶段。
王斌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很吃惊。
东方科技目前正准备上马一条5代线,而时代光电直接跨越了当前主流的5代线,搞6代线。
说实话,业内大部分人都不看好这个项目。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步子迈的太大了,容易扯着蛋。
目前,时代光电的各种工作已经进入了正轨。生产研发、人员培训等等,都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每个人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
尚连成便带着公司的一部分技术骨干来到了H肥市,驻扎在了建设现场。
萧白按照尚连成提供的设备清单,已经从R本、南韩等国订购了所需的一切,这些都会陆续到达H肥市。
尤文森等人在签完了协议之后,就飞往了上海。
半个月后。
尤文森和魏建军与上海方面签订了协议,共同出资建设时代IC公司的第五条生产线。
在这之前,时代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就已经向浦东公司注资6亿美元,并获得了公司50%的股权。
浦东IC制造公司的股权结构由此发生了变化,其中时代集成电路制造公司的股份占比为50%,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友达微电子公司的股份占比为32。50%,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时代国际投资公司的股份占比为17。50%,为公司的第三大股东。
公司也随之正式更名为“时代集成电路制造(浦东)公司”。
这一次的新项目就是由时代集成电路制造(浦东)公司和上海政府签约,共同发起成立时代集成电路制造(浦江)公司。
其中上海方面出资20元,股份占比为16%。时代集成电路制造(浦东)公司出资6亿美元,股份占比为84%。
新生产线的建设由魏建军全面负责,两家公司采取一体化运作的模式,浦江公司的高级管理职位都是由浦东公司的人员兼任。
“萧董,我们接下来还要招聘人员,要不然人手不够用。不过好在技术骨干可以分流一部分过去,不会影响未来的生产。”
魏建军等尤文森等人离开了上海之后,给萧白打电话说了目前的情况。
总体来说,浦东公司会把专注于先进制程工艺的技术人员,全部都调往浦江公司。
两条生产线就等于是公司的两座工厂,土地都是挨在一起的,日后管理也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