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白,你也来租书呀?”
  萧白在三家书摊转了转,没想到还碰到了熟人。打招呼的,是他的同班同学,姜伟。
  这家伙留给人的印象很深刻,个儿不高,偏胖,戴着一副度数很深的近视镜……课堂之外,手里永远捧着一本厚厚的武侠小说。
  “是你啊!我不租书,就是刚好转过来,随便看看。”
  萧白和姜伟不太熟,两人打过招呼就没什么话好说。
  姜伟点点头,走上前把手里的小说还给书摊主,然后很快又从书摊上抓起了另外一本书。
  “萧白,我先走了……”
  姜伟冲着萧白笑笑,倒是很客气。
  “嗯,我也要走了,一起吧。”
  萧白在书摊这边转了转,心里倒有了想法。
  改开之后打开了国门,老百姓对于各种精神文化的需求,简直是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
  气功热、养花热、文学热……都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产物。
  如今,电视机还没有完全普及,尤其是像新屯县这种偏远的地方。而书刊,刚好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缺。萧白觉得,可以帮着小姨从这方面切入,自己也顺便赚点零花钱改善一下生活。
  萧白和姜伟一起离开了电影院,二人住的地方相隔不太远,刚好可以同一段路。
  “姜伟同学,像你每天这样看书,也得花不少钱吧?”
  一路同行,总不能都不吭声,萧白就随便找了一个话题。
  “花钱?不不不,我看书不用钱。”
  老实孩子姜伟,问一答十,很快就把自己卖的干干净净。
  原来这家伙的父母都在文化局工作,他父亲还当了个小官,这些小书摊主都认识他,他看书还真没人收钱。
  “哦哦……那个,我到了,要不要去我屋里坐会儿?”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没多久就到了剧院的门口。
  “坐就不坐了,我跟你去认个门……”
  姜伟感到很意外,萧白从高一开始,就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全班的同学,除了岳桐还真没别人踏入过这家伙的住处。
  傍晚。
  萧白踩着饭点来到了小姨家里,刚进门,就看到小表弟和小表妹正缠着外婆给他们讲小人书里的故事。
  “外婆,满姨夫……”
  小姨在灶屋里做饭,小姨夫在天井里摆弄他的加重自行车……萧白笑着和他们打了声招呼。
  外婆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冲两个小伙说道:“你们两个也不知道喊人,快喊表哥。”
  两个小家伙闻言,反而往外婆的身边靠了靠,然后才怯生生的喊道:“哥哥好!”
  那边在清洗自行车链条的小姨夫,忍不住笑了:“白伢子,彬彬和媛媛都蛮怕你的呢……”
  彬彬、媛媛是两个小家伙的小名,男孩儿叫彬彬,女孩儿叫媛媛。
  “满姨夫,瞧你说的,我又不是老虎,他俩怕我做么子?彬彬媛媛,表哥今儿给你们带了糖炒粑粑,赶紧拿去吃……”
  萧白尴尬的笑了笑,两个小家伙和他不亲,问题肯定是出在原身那张冷脸上。
  好在今儿过来的时候,他买了一些吃食。
  糖炒粑粑,顾名思义,就是用糖炒制的糯米糍粑,很是香甜可口,是当地的一种传统小吃。
  两个小家伙看到萧白果然从袋子里拿出了美味,也顾不上害怕不害怕,呼啦一下就凑上前。
  “马上要吃饭了,又吃零食。白伢子,以后莫花钱给他们买东西,他两人呀,就是一对馋死猫。”
  小姨夫说是这么说,但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薛刚,赶紧去洗手,吃饭了。妈,你也给彬彬媛媛洗洗。”
  梁家的老宅不大,大门进来就是一个天井。大门正对着的是堂屋,东西厢房加起来有三间屋。厨房在堂屋的东侧,堂屋兼有客厅和饭厅的功能。
  小姨从灶屋端菜出来的时候,刚好看到这一幕。不过她没说什么,只是喊大家赶紧上桌吃饭。
  

第7章 书报亭
  “外甥崽,你明天不上课,晚上陪我喝几杯米酒……妈、玉琪,你俩也喝点……”
  各自洗完手,在堂屋的饭桌前坐下,小姨夫薛刚笑眯眯的从厨房提出来一壶温好的米酒。
  米酒和黄酒一样,喝之前温热一下,口感会更佳。
  外婆和小姨也不反对,于是除了两个小家伙之外,大家都边吃边喝,一家人难得的有了一种祥和的气氛。
  外婆和两个小家伙先吃完,随后就去了东厢房。
  萧白一边喝着米酒,一边听小姨和小姨夫两个人聊天。
  他觉得,小姨两口子的相处方式比较有意思,看得出来,五大三粗的薛刚同志貌似不当家。
  “玉琪,剧团的情况也不太好。现在拨付的经费在逐年减少,都说以后团里要改革,究竟怎么改,大家的心里都没有底。”
  小姨夫薛刚喝酒上脸,哪怕是几杯低度数的米酒下肚,马上就变成了红脸的关公。
  “哎,你们还好点。像我们建筑社已经半年没发过工资了,都不用等以后,现在就够呛。社里有技术的男人都跑外面挣钱,剩下像我这样的只能喝风。好了,外甥崽在这,咱们不说这些了。来,外甥崽,再喝起一杯。”
  小姨发了几句牢骚,适时终止了这个话题。
  她所在的建筑社是个大集体单位,眼看着就要凉了。她以前在单位搞统计,没什么手艺和技术。
  有手艺有技术的男人,出去以后总能找碗饭吃。小姨比较悲惨,一个月32元的工资都没了。
  而小姨夫薛刚一个月满打满算也就60元的收入,他还要管乡下的父母,一大家子人的日子的确过得紧巴巴的。
  “咳咳,满姨,有没有想过自己做点生意?我觉得吧,以后的政策会越来越好,干个体也不丢人。”
  萧白原本就打算找时间和小姨谈谈自谋出路的事儿,今儿刚好有机会,于是他就挑起了话题。
  纵观整个八十年代,虽然个体户和万元户已普遍成为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在八十年前期,社会上的很多人,其实是不怎么看得起个体户的。
  从85年以后,也就是到了八十年代的中后期,个体经济发展迅猛,人们的观念才逐渐有了改变。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开始给附着在户口本上的各种限制松绑。
  1985年元旦,国家的一号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从1985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也就意味着长期被包括粮票在内的各种票证捆绑的城镇居民,在就业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粮食及副食品的逐步放开,制约人员流动的关键因素也就会慢慢消失,所以个体经济才能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活跃起来……
  1985年,是整个八十年代很重要的年份。当然,随着各种政策的宽松,个体经济的蓬勃发展,物价从85年底、86年初开始,也随之出现了改开之后的第一次上扬。
  听完萧白的话,薛刚放下酒杯叹了一口气:“我和你满姨其实也想过做点小生意,可一来呢,不知道干点啥能赚钱,二来呢,我们也拿不出多少本钱……”
  薛刚并没有因为萧白的年纪小就轻视人家,二姐的这个儿子,从小就有主见,又是从大城市出来的,读书还读得好,薛刚和梁玉琪一直都把他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对待。
  小姨没有拦着薛刚,任由他把话说完,她其实也想听听外甥崽有什么高见。
  萧白微微一笑,心说,这点事可难不倒自个儿。别说做点小生意,就是帮小姨快速致富,也不过就是一两年的事情。
  做生意嘛,需要考虑的无非就是“投入产出”的问题,中间的差价就是利润。
  小到一个个体商贩,大到一家大型商贸集团,都不例外。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究竟选什么项目,如何具体经营……等等,不仅考验人的智慧,更考验人的眼光。
  但这些对于某大佬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
  “满姨,满姨夫,我觉得眼下可以考虑搞个书报亭。对于有些人来说,饭可以少吃一顿,书却不能不看。我今天去电影院那边转了转,几家小书摊租书的生意很红火,想必书刊杂志也不愁卖。”
  萧白没办法讲得太透,他有印象,八十年代是书刊杂志的黄金岁月。只要你真的入了行,赚起钱来和印钞票差不多。
  当然,一个小小的书报亭是无法担此重任的。这个项目只是为了让小姨他们练练手,如果经营的不是太差,萧白未来还会鼓动他们走出小县城,去面对更广阔的舞台。
  还是那句话,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人少钱少,不足以支撑萧白的计划。他在选定书刊这个项目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以后一系列的操作。只不过有些事儿没必要太早和小姨他们说就是了。
  薛刚想了一会儿,又和小姨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说道:“卖书刊杂志,倒是一条不错的路子。这玩意虽然转不上什么大钱,挣份高工资还是有希望的。”
  小姨刚才没怎么言语,这会才嘟囔道:“你说的多稀奇,谁不知道卖书刊杂志能挣钱……问题是,做生意的本钱从哪儿来?搞这么个玩意,本钱可需要不少呢。”
  薛刚并不示弱,说道:“家里没钱我就出去借!照你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那就啥也别做了。”
  萧白在一旁看得哈哈一乐,别看小姨夫薛刚平时不当家,真遇到了大事,还得靠他拿主意。
  “满姨、满姨夫,搞个书报亭也不需要太多的钱。这样,我手里还有600块钱,你们先拿去用吧。”
  说到这儿,萧白还得感谢他的原身。
  那家伙的性格虽然不好,整天冷着个脸,但对自身的要求却很严。他一方面在学习上从不要人操心,另一方面也很会规划自己的生活。
  父母每个月给的钱可不少,他几乎月月都有剩余。再加上从上初中以后的压岁钱都由他自己保管,这么些年居然有将近700元的存款。
  现在这年月700元是啥概念?
  700元是薛刚同志一年的工资收入,差不多可以买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或者买三辆凤凰牌自行车……
  只不过,前世的萧白是见过大场面的大佬,他自然不会像守财奴一样,死死抱着这点钱不放。
  小姨和小姨夫诧异的对视了一眼,小姨摇摇头道:“我不能拿你的钱,说出去让人笑话。”
  薛刚也随之说道:“白伢子,你么替我们着急。实在不行,我还可以从团里的互助金借出来一些钱。”
  

第8章 手续卡壳了
  互助金这玩意,在六、七十年代的单位里很流行,说白了那时大家伙都不宽裕,谁要是碰到点难处,也能救救急。但随着改开以后,单位上的互助金也开始慢慢消亡。
  萧白清楚,薛刚之所以要这样说,也是为了照顾自己的面子。
  “要不这样,这600元也不算我借给你们的,算我合伙做生意总成了吧?我还等着小姨帮我赚零花钱呢……”
  萧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小姨和薛刚才不再多言。
  接下来几天,薛刚两口子就开始找有关部门申请书报亭。之所以不找门面开书店,一方面是因为书店的手续办起来麻烦,再就是租门面的费用也要高出不少。
  萧白不需要操心这些具体的事儿,他依然老老实实的上课下课、写作业看书。
  最近一周,姜伟明显和萧白走进了一些。以前的高二三班的“绝代双骄”,现在变成了高二三班“三人组”。
  田春秀倒是让刘小玲过来传过两次话,一次说想去看电影,一次说想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爬宝塔山……不过吗,都让萧白委婉的拒绝了。
  有些事,像田春秀这样的小姑娘可能考虑不到,但像萧白怎么可能不清楚?越是小地方,是非才多呢。屁大一点的县城,不少人都沾亲带故,保不准就有人看见,然后又会传到田春秀老娘的耳朵里。
  八十年代可不像后世,人们的观念相对比较保守。有些话好说不好听,他自然犯不着让小姨他们跟着添堵。
  不过在学校里,他偶尔也会利用课间的时间,和田春秀站在操场上聊几句。
  反正每次刘小玲都在场,甘愿充当背景墙。
  今天做完课间操之后,刘小玲又跑了过来:“萧同学,秀秀在那边等你呢……”
  萧白看了她一眼,心里忍不住发笑:这个妹子当狗腿子也是当到了一定的境界,不知道小田到底给了她什么好处?
  “哎,小玲妹子,你说你总是帮小田传话。知道的夸你对朋友够意思,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追我呢!”
  最近这几次,不知为何,萧白逮着机会总喜欢逗逗刘小玲。或许只是单纯的想看到对方难为情的样子。
  好在大家都是同班同学,萧白开玩笑很有分寸,还不至于吓坏了人家小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