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着吃的时候您就知道了,这种菜腌出来的酸菜可以说是和羊肉是绝配!”苍海笑着来到了板车的旁边,伸手抚了一下买回来的白菜,满意的点了点头。
三婶魏琴说道:“我跟你说,这菜可不便宜,比咱们这里腌酸菜的白菜贵了四五毛一斤,少了人家也不卖,听说都是供应省城超市的,你三叔找了朋友才帮你弄了这么一大板车。”
苍海不以意地说道:“今年贵一点就贵一点吧,等着来年地里的花生一收,我就自己补种这种白菜,还他们明年还死赚我的钱不!”
钱不钱的苍海也无所谓,谁让自己懒了没有种呢,只要是能买的到,那今年冬天猫冬的主菜就差不多有了。
“三叔,三婶,你们家准备腌多少咸菜?”苍海问道。
三婶笑着伸手指了一下板车:“我们家腌的不多,三十来斤的样子,就我和你三叔两口子能吃多少?”
顺着三婶手指的方向,苍海看到有两捆子雪里蕻身上找了红色的塑料绳子,便明白三婶家今年腌的咸菜还真的不多。
苍海家腌的菜可真不少,不光是份量还有种类,大份量的就是三种,咸菜、萝卜响和酸菜,至于小的那就不说了,像是什么辣椒啊,酸笋啊,酸萝卜啊都腌了几坛子,只不过这些东西份量都少,苍海家里的菜园子就可以解决了,并没有去集市上购。
平安抹了一下脑门顶上的汗,冲着苍海问道:“二哥,接下来怎么办?”
“怎么办,当然是卸货了,你们歇一会,卸货的活我来就行了,你们俩歇一会回回体力,等会儿就要开始洗菜、烧锅,后面的活还多着呢。”苍海捋起了袖子说道。
雪里蕻的腌制要先把雪里蕻洗一洗,洗去了上面的泥土同时把老叶子枯叶什么的摘掉,等着晾干了水份之后,再把雪里蕻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放到坛子里,每放一层菜便铺上一层盐,用的盐最好的还得是井盐,像是海盐腌出来的味道比井盐就差了一层。
这样一层菜一层盐,紧实的压在一个瓷坛子里最后在封上口,大半个月之后咸菜就可以吃了,这种咸菜炒白豆干那是下饭的美味,至于烧冻豆腐那味道想起来都馋人。
酸菜就不能这么腌了,酸菜不用洗,把上面的泥土拍拍就行了,这时候的白菜也没什么枯叶,用刀子把白菜根切出个十字花刀,然后菜根向下放到锅里煮,煮蔫了之后,码进缸里压上石头就成。
腌雪里蕻的是坛子,也就是小口并且还要封口,酸菜就不同了,必须要敞口的缸这样才利于白菜发酵,同时在缸口要放上一块干净的石头,压住菜才行,差不多一个月左右,如果腌的好的话酸菜就成了,至于腌的不好,那整缸菜也就烂掉了,浪费掉。
吴惠和平安都是属于闲不住的娃,苍海说让他们去休息,他们怎么可能休息,继续帮着苍海卸菜,等着两板车的菜卸下来之后,师薇和吴惠两人开始捡白菜,平安和苍海呢则是开始洗石头。
村里是没有石头的,压缸的两块石头还是苍海从修桥队伍那里买来的,并不是什么名贵的石料,就是普通的大青石,每一块都有三十来斤的样子,差不多比小手磨的磨盘子略显得大一些,用来压缸那是最适合不过。
洗好了石头,苍海自己用干布子把石头抹了一下,放在外面晾干,平安则是回到了厨房生火烧灶。大灶小灶同上阵,苍海直接在锅里加的是兑了一定份量空间水的井水,等着锅里的水烧开了,再把师薇和吴惠捡好的白菜根部朝下立在锅里,开始的时候锅盖子自然是盖不住的,不过等着菜软了,锅盖也就能盖上了,只要锅盖一盖上那就意味着一锅白菜已经煮好了,可以起锅摆缸了。
就这么着师薇和吴惠理菜,平安和苍海两人煮菜摆缸,从下午一直忙活到了太阳落山,第二天又接着干了大半天,整整一板车的白菜便成了差不多五缸酸菜,压上的石头腌酸菜的活儿这才算是正式完成了。
酸菜腌完了,第一批雪里蕻也凉干了,大家继续捋起了袖子开始腌制咸菜,威菜的活儿更累人一些,因为要洒盐还要把坛子给压实,大家伙一起捋起了袖子干,花了差不多三天的时间,这才把大半车的雪里蕻给腌上了。
至此,苍海家的一窑老窑就成了咸菜窑,而另外一个老窑则是成了粮食窑,一窑咸菜一窑粮,让苍海觉得哪怕是明年颗粒无收,自己一家凭着这些东西都能活上几年。望着一坛坛的菜,一围围的粮食心里那叫一个踏实啊。
第288章 冬天来了
十一月过了一半,山沟里的温度便一天冷似一天,别说了和县城里比了,就算是和镇子上比,就算是大白天外面出着太阳,温差最少也得在五度以上,夜里就更不用说了,差不多得冷个八九度的样子。
虽然现在还没有下雪,但是早上起来坡下的小溪已经结冰了,只有过了中午,小溪的冰才能化,没有化完全呢天又黑了,所以小溪里的冰一天硬过一天,眼看着就要封河了。
好在四家坪村现在也没什么农活了,乡亲们也到了一年中最闲的时刻,以前从这时到明年开春这段时间叫做猫冬,也就说是正式进入了冬天,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大家一般都在家里猫着,打打麻将什么的。村里进入了一年中最闲散的时候。
这时候再早睡早起已经没什么大意义了,因为就算是早起的话去外面溜跶也不是什么好体验,原本夏日的时候山谷里蹿出来的小风是凉嗖嗖的,现在小风再刮到脸上那可就不是凉嗖嗖的了,那就像是用并不太锋利的刮胡子刀拉脸,生生的疼啊。
所以村里人家全都是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晚上早早的凑在一起聊天打屁,玩麻将,到了十来点钟回家上坑睡觉,这才四家坪村冬日的作息时间。
苍海一家人起床,洗洗脸刷刷牙什么的,开始做早午饭,早午饭的意思是早饭带着午饭一块解决了,由一天三顿饭变成了两顿。
出了门,平安和吴惠两人早起来了,于是让平安和吴惠两人拎着篮子去大棚里面摘菜,苍海则是看着三叔和三婶正忙着糊窗户,于是抬脚走过去和三叔三婶打招呼。
“吃了没有?”三婶魏琴看到苍海走了过来,笑呵呵的问了一句。
苍海回道:“还没吃呢,您老两口吃了没有?”
苍世远回道:“我们也还没有呢,昨晚上睡的着实是有点儿冷了,觉得坑上都不太管用了,也不知道这天气是怎么了,好像是比以前冷的时间提早了,以前十一月份烧个炕晚上睡觉都嫌热,现在到好,十一月初居然坑都不怎么顶用了。”
村里大部分的窑都是木框子,是木框子就有缝隙,天气不冷的时候这些缝隙还没什么,不过等着天气一冷下来,那小透隙的风一吹到窑里,吹到人的身上立刻就让人不由的打激灵。要是不把这缝给糊起来,晚上睡觉就不是那么舒服了。
像是苍海家的窑和平安家的,或者是村里的新窑都是铝合金的框架,原本在装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防风的因素,窗门一前自然就秘封了,所以糊不糊窗什么的没那个必要。
但是乡亲们的老窑全都简单的木制门架子受不了啊,必须得糊窗,用牛皮纸把缝全给封起来,这样的话才能保证窑里的温度一整天都直维持着。
苍海听着三叔抱怨,笑呵呵的把地上的浆糊盆子托在的手上,伸到了三叔的面前。苍世远拿起了盆子里的刷子,仔细的把刷子的浆糊扫在了缝隙上,然后小心的把手中的纸条子贴在了缝上,然后仔细用手把牛皮纸条子给抹平了,最后还有些不放心还用手掌从上到下拍了两个来回,直到边角有些许浆糊透出来这才算做罢。
“等明年的时候,咱们也把家里这两口窑给修一下,全都换成花海家那样的铁框子,不光是透亮还保温,这木制的太差了。”魏琴说道。
“明年再说这事!对了,海娃子,你家的那个什么暖气使起来到底怎么样?”苍世远关心的到不是门头,而是关心苍海家的暖气。
不论怎么说,暖气都比炕要好多了,虽然说土窑保温效果远好于砖混的房子,但是外面的温度在摆着,凭着火坑的温度还不足以让家里温暖到适舒,乡亲们在窑里烧了坑照样要穿着厚衣服才成,除非睡觉的时候,贴着坑才能穿上单衣,不像是苍海家里一进屋哪个角落都是热乎乎的直接一件单褂子就抗住了,关键是还能调温度。
以前大家都能忍的了,那是因为所有人都这样啊,现在苍海家远比自己家舒服,大家心里就有点儿燥动,谁不想日子过的舒坦呢。
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通风上,苍海家里的空气好远好于烧坑的窑的,因为有通风系统啊,想想看关上窑门闷上一冬天那窑里的空气就算是时不时的排上一次,也好不到哪里去,远不如苍海家里住着舒坦。
“舒服当然是舒服了,不过每个月光是油钱少说也得两千多块起。”苍海如实说道。
苍海家的供暖直接选的燃油锅炉,这玩意是有电的,但是乡下用电一度一块多,而且里压有的时候还不怎么稳,供暖用电的话远不如燃油的省钱,而且更加安全不怕漏电。当然了无论是燃油还是用电,小村里用这玩意的费效比远远比不上城里集中供暖来的省钱。
光是苍海家和平安两个窑一个月供暖就得三千来块钱,如果不是苍海口袋够深一般家还真顶不住。
“啧,那是太贵了。”苍世远一听苍海家那几口新窑就要两千多块,有点舍不得了。
苍海笑着说道:“大家先将就一冬天,等着明年村里赚了钱了,咱们说不准直接把村里都改成供暖,集中起来费用也低上不少,如果村里的条件好的话一整个冬天不收供暖费也不是不行。”
魏琴笑道:“如果像你说的,那可就好了。”
叔侄仨正说着这事呢,胡师杰带着他家的大黑狗,走了过来。
“什么好了?”胡师杰见仨人聊的开心随口问了一句。
魏琴把供暖的事情说了一下,胡师杰听了点了点头:“这个想法不错,不过咱们首先要把明年的瓜给种好。然后才能想别的事情,对了,我来问你们一下,你们两家有没有在水塔里放咸菜坛子?”
魏琴摇了一下头说道:“我们家没有,两坛子酸菜都放在厨房里呢。”
见胡师杰望向了自己,苍海连忙也摇了一下头:“我们家的东西都放在老窑里呢。”
胡师杰听了点了点头:“那就好,等会我再去问问别人去,水塔里大家可以放些保鲜的东西,像是咸菜什么的就没有必要放进去了,那玩意儿要保的哪门子鲜。”
现在全村唯一能保持一两度低温的地方就是水塔了,里面常年几乎都是一个温度,就算是外面零下了,水塔里因为井水的原因温度也保持在一两度最适合保存食物的温度,要不怎么说是村里的天然冰箱呢。
这时节肉菜什么的自然是不怕坏的,这个温度一盘子肉放在外面一周都不带变味的,但是如果说想吃个新鲜的,还得是把肉吊放到水塔里,鲜肉进去拿出来还是鲜肉,二十来天都不带变质的,所以乡亲们除了苍海家现在用冰箱之外,其它家连冰箱都省了。
胡师杰说完,冲着苍海问道:“对了,海娃子,你们家的几头猪什么时候杀?”
“我们家的猪,过年吧!怎么问这个。”苍海望着胡师杰。
胡师杰说道:“你们家要是不杀的话,这两天我和你李二爷家准备把家里的两头猪杀了,我们几家商量了一下准备做些咸肉留着过年的时候吃,到过年的时候,你家杀猪给我留一扇。”
“哟,杰大叔,您这今年是准备过个肥年了?”苍世远一听乐呵呵地说道。
以前过年,一家也就是十来斤猪肉,最多加上几斤咸肉什么的,现在胡师杰一张口就要一扇,那这年过的肯定肥啊。
胡师杰笑道:“大家今年该怎么花怎么花,到了三月份,从育苗开始村里给大家发工资,每人四千的底薪,多劳多得,只要是成了年的都可以到村里来干活。”
“哟,老抠叔,你怎么突然一下子大方了起来,怎么着,这是看够了日本人给的钱,不想看啦?”苍世远开玩笑地说道。
苍海的注意力没有放在工钱人,他从胡师杰在口中听到了育苗,于是张口问道:“育苗?”
胡师杰点了点头:“对育苗,我问过了专家了,咱们要想西瓜结的快,长的好,育苗这一茬子是少不了的,等着苗出来还要经过筛选,强壮的苗子再移到瓜田里,这样无论是产量还是存活率都要比你远来的放任长要好,我这边资询了一下左教授,他同意明年帮咱们村好好的指导一下。”
苍海听了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对于什么育苗苍海是很不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