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1。如愿以偿
韦亦辰带着陈艳兰离开安全局不久,安全局的人就连夜对那两个挟持陈艳兰的混子进行了突审。
在二号的密切关注下,他们哪敢有丝毫的懈怠?
没多久,整个案件来龙去脉就被查得水落石出。
陈艳兰的父亲陈大海欠下巨额赌债,无力偿还,债主就想拿陈艳兰抵债。
陈艳兰看到家里突然来了几个混子,她就害怕的躲了起来。
得知他们要拿她抵债,顿时吓得陈艳兰爬墙从后院逃走了。
听到后院传出的动静,那些追债的混子立刻向陈艳兰追去。
从家里逃出来的陈艳兰悲哀地发现,天下之大,竟然没有她的容身之处。
这一刻,她那个曾经温暖幸福的家,却成为了可怕的地狱。
陈艳兰决定先找个地方躲起来再说,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如愿以偿。
她不敢向附近的那些街坊邻居求助,害怕他们告诉陈大海,然后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一家人。
同样的,陈艳兰也不敢打电话报警,怕他们会把她送回家。
无路可走的她只能朝学校方向逃跑,其他的地方都不熟悉,更加不敢去。
谁曾想,陈艳兰还是在小巷子里被后边追赶的混子给抓住。
两个挟持陈艳兰的混子到了安全局,丝毫不慌,就像是到了自己家一样,还关心的问起那个倒在地上的同伴,他们甚至还想告韦亦辰。
他们只是去帮忙要债,又没有对陈艳兰做什么,这点小事,还能抓他们?
就算安全局抓了他们,用不了两天,就能出去。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进来,没有十几年二十几年,就别想出去。
那个撞墙的同伙更惨,脑袋受重伤,想要治好他要很多钱,医院不是什么慈善机构,安全局不可能给他出钱,债主也受到了他们连累,不找他们算账就很不错了,还想让他拿钱出来医治,根本不可能。
至于倒霉同伙的家属,更不用说了。
全家都因为他被别人看不起说闲话,巴不得他早点死外面,别说没有钱,就算有钱,扔到河里,也不会救他。
多年后,韦亦辰才从别人口中得知,两个挟持陈艳兰的混子判了十七年,那个撞墙的混子成了傻子横尸街头,总算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陈艳兰的命运还算好,韦亦辰知道她的情况后,收留了她。
韦亦辰当天晚上将她带回了出租屋,让她在沙发将就一晚,也没了趁机报复的心思。
陈艳兰非但没有嫌弃,反而对韦亦辰更加信任,还对他说什么无以为报、以身相许。
她现在根本无处可去,有家不能回,想去岭南找自己打工的母亲又没钱,也不知道具体的地址。另一边,二号确认晚上发生的案件是巧合之后,立刻给京城打了个电话,随后连夜赶回了省城。
既然韦亦辰说的时间、地点、案情都没有差错,又不是人为刻意安排的,那么有关大红水的事,很有可能真的会如期而至。
这可是关系到无数人民财产和安全,二号哪敢有丝毫放松?
一个月后,韦亦辰以全省文科状元的身份考上了江南大学,足足超出了今年青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五十多分。
他明明可以考上清北,却偏偏选择了江南大学,让整个学校都引以为憾,年级主任、班主任均是受到了波及。
不止如此,还一度引发了媒体热议,迅速地将韦亦辰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没过多久,又传出韦亦辰早已经获得清北保送资格的消息,再一次让他回到所有人的视野之中。
与青华大学失之交臂的崔清雪得到这个消息后,感动之下,便投桃报李终于让韦亦辰得偿所愿,结束了这一世处男的身份。
高考之后,韦亦辰和尹益富在郴县合伙开了一家怡丽超市。
这个时候,开网吧、游戏厅、歌舞厅都很赚钱,不过要说未来发展前景,还是超市更加有前途。
他们在郴县创办超市,是为了走向省城打基础,准备充足才能走得更远。
陈艳兰在怡丽超市做服务员,工资不高也不低,包吃包住,让她有了一个容身之处。
韦亦辰本来想让家人都从乡下出来,然而韦昌平和欧阳明秀却故土难离,他们家老房子让农村信用社拆迁后,就另外找地方再建新房。
拆迁补偿了一万块钱,再加上韦亦辰给的五万,足以让他们建一栋很不错的房子了。
如果没有钱也就罢了,既然不缺钱,谁都希望能吃好一点,也住好一点。
尤其是五一放假那次,韦亦辰带了四个漂亮女生来他们家,不体面不说,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现在想起来,都过意不去。
虽然韦亦辰和崔清雪她们都不在意,可是他家里的人却觉得很没有面子。
无论如何,他们都不希望下次谁带同学或者朋友来家里玩,再出现上次那样的情况。
经过一家人反复商讨,最终他们决定用三万块钱建一栋一百二十平方的两层红砖房,再拿一万块钱用来装修,另一万买家具以及家电。
决定以后,欧阳明秀便给韦亦辰打了一个电话,说好听点叫作征求意见,说不好听就是通知他。
再怎么说,这些钱都是韦亦辰给的,真要用掉,好歹也总该告诉他一声。
他们拿到拆迁款当晚,欧阳明秀猛然想起了寒假里韦亦辰打电话说的话:“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再过几个月,我们家房子可能会拆迁,记得早点找一个地方住!”
她很疑惑,韦亦辰怎么会几个月前就知道这事,欧阳明秀有种感觉自从打电话以后,韦亦辰就跟以前不同了。
写小说跟出版社签约,炒股、买房,才几个月,他就莫名其妙地赚了二百五十多万……
如果不是五一回家时,韦亦辰没有哪里不对劲,欧阳明秀都怀疑他不是自己的儿子。
韦亦辰接到家里电话,也没有反对,只是表示房子必须按照他的设计建。
要是按照韦昌平和欧阳明秀的想法,这一栋将会分成两户,准备将来分别留给韦亦辰和韦家乐。
这种设计,既不好看,又不太实用,韦亦辰怎么可能喜欢?
42。家喻户晓
虽然韦亦辰没想回老家长住,可是他也不希望浪费钱浪费资源。
于是他依据记忆中的独栋别墅设计出一套建设图纸,又让尹益富帮忙从县城找了一支优秀的建筑施工队,顺便将各种需要的建筑材料一起带回了乡下老家。
乡下什么都缺少,唯独就是山多、地多,韦亦辰让人找了个风水不错的地方,由韦昌平找相关部门申批。
他们村里有个人听说韦亦辰家发了大财,就暗示韦昌平要好处。
韦昌平无奈之下,只得答应,给了一千。
托人办事给好处,这很正常,要是不给,一直拖着,最终吃亏的人还是他们。
那人见这么容易就赚了一千,便故意卡着不给申报,想要更多。
韦昌平不懂内情,还以为很快就会通过,哪知道一直没有回应。
直到韦亦辰问起,才知道那人故意卡着。
韦亦辰不认识老家村里、乡里相关的人,只好找县尊帮忙解决。
早前县尊就从李秘书那里知道二号非常重视韦亦辰,因此特意地给韦亦辰留了自己的号码。
他接到韦亦辰打过来的电话,二话不说,一个电话打到乡里去,当天就解决了韦昌平农村宅基地的审批。
不久,那个故意卡着的人就离开了岗位,一退到底。
从此,韦亦辰乡下老家再也没有人敢故意跟他为难。
韦昌平找人选好了良辰吉日,鞭炮一响,开始动工。
他们之前是打算建个一百二十平方左右,现在韦亦辰把人手和材料都搞定了,还做好了房屋建筑图纸和装修效果图,韦昌平和欧阳明秀还能说什么?
以韦亦辰的设计,占地面积翻了近一倍,从一百二十增加到了二百三十平方。
建筑装修的预算,更是比之前翻了几倍。
听说韦亦辰家里最近发了财,以前的旧房子要拆迁,各路亲戚好友纷纷上门。
有了先前的教训,韦昌平和欧阳明秀哪还会轻易地借钱给别人?
以前,我们家遇到紧急的事,你们没有人愿意借钱;
现在,知道我们家赚了大钱,就来借钱,门都没有。
他们也不得罪人,就说最近在建新房子,哪有余钱,还想找别人借点钱用用。
吓得那些亲戚好友落荒而逃,有些人更是碧莲不要,吃了顿饭,就连份子钱都不给就溜了。
原本村里和附近一些搞建筑的人见到韦亦辰从外面找人建房子,还颇有怨言。
然而,没过多久,他们看到城里施工队建好的房子,才知道根本没办法去比。
人家不止更专业,更有效率,还更坚固,更加美观。
等到房子建好后,韦亦辰又找了一家专业的装修公司负责装修。
他们家房子建筑再加上装修,一起花了将近二十万。
这钱,韦亦辰没有找别人借,更没有从股市里转账,而是用东南出版社转给他的小说分成。
他写的小说《王子变身记》,光是五月,就销售了八百多万册,拿了一百二十多万的分成,剩下来的钱,韦亦辰全都买了合金投资。
尽管东南出版社猜到了这本小说肯定火,可是也没料到这么火。
早知道这样的话,直接买断,他们就可以赚更多钱。
六月,销量下降,一起只有五百多万册。
七月前面半个月,销量更惨,居然还不到二百万册。
不是小说不好看,没人肯买,而是小说火起来以后,盗版太多,挤掉太多正版的销售市场。
就在东南出版社一筹莫展时,他们得到了一个消息:韦亦辰成为了高考状元,以超过青华大学录取分数线五十多分的成绩考上了江南大学,此前貌似还得到了清北大学的保送资格……
在得到韦亦辰的亲自确认后,又征得韦亦辰的同意,东南出版社以高考状元写的小说作为喙头大力推广,使《王子变身记》又掀起了一股销售狂潮。
随后,韦亦辰作为江南省高考文科状元受到了不少媒体的采访。
面对记者的提问:“韦同学,你明知道自己可以考上清北大学,为什么却要选择江南大学?根据消息你早就已经拥有保送清北大学的资格,会不会放弃?”
“不考清北大学,却选择去考江南大学,是不是你觉得江南大学比清北大学要更加的优秀?还是你本身对清北大学报有偏见?”
面对责问和刁难,韦亦辰表示绝无此事,他只是一个念家的人,很少出远门,之所以最终选择江南大学,主要就是觉得这里离自己家里近。
说完,他顺便推广了一波自己写的小说。
立马有记者追问:“这本小说最近很火,我也看了,感觉还行,就是很多情节都有描写少儿不宜的东西,恐怕会对青少年造成不利的影响,不知道韦同学有没有考虑过这一点?”
为了提高收视率,很多记者问得很尖锐。
“这点我不否认!”
韦亦辰话锋一转:“不过《王子变身记》再怎么样,也是比不过《金瓶梅》,连伟人领袖都说不可不看,难道说改革开放了,还不如以前?”
他这话说得很重,没有一个记者敢作声,之前追问的记者更是憋得脸色通红。
很快,举办方便结束了采访。
记者说韦亦辰的小说很多情节少儿不宜,非但没有让读者厌恶,反而是让小说的销量剧增。
几乎是一夜之间,韦亦辰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有的人推崇备至,认为他不仅才识出众,而且大胆地敢于尝试。
有的人嗤之以鼻,觉得他以黄色博眼球,哗众取宠。
众人的议论之声,越来越多,小说也变得越来越火。
甚至,有不少人找东南出版社和韦亦辰,想把小说拍成电视剧。
韦亦辰名利双收,不但拿到大量的分成,而且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小说著作家。
很多杂志、出版社都来找他,想要约稿,条件优厚得让人咋舌。
东南出版社就更是大赚特赚,销售分成他们拿大头,韦亦辰一分都赚那么多,毫无疑问他们会赚得更多。
他们听说当时韦亦辰还给其他的几家出版社投了稿,却因为对方条件太苛刻,而最终选择了东南出版社,不禁暗笑那几家出版社有眼无珠,白白错失了大好机会,便宜了他们。
43。掌控雷电
为了让宣传和推广效果更好,东南出版社不仅在每一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