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的潜艇往岸边丢去,火焰升腾中,孟楠晕了过去。
随后天上的科特战机也被百慕拉发出射线扫落,在这危急时刻,孟楠从晕厥中醒来,离开潜艇后看着走出龙泽湖正大肆破坏的百慕拉,摸出了棒子!
Biubiu!
奥特曼闪亮登场!
出场的姿势很帅很经典,右手握拳高举上方,左手握拳放在头部附近。
这种姿势后来也被多部奥特作品所引用,成为奥特系列作品中最为经典的出场动作。
当然,七爷不在此列。
毕竟是队形破坏者,人家都高举右手,只有他高举双手……
初代皮套演员为杨军,皮套依旧是经典的红白配色。
只是少了硫酸脸、足尖上翘等特征。
硫酸脸太丑了,虽然被奉为经典,但谁都知道那种话纯属调侃。
真做成硫酸脸,观众不买账呀。
初代的皮套款式极多。
前十集是最经典的A型脸,也就是俗称的硫酸脸。
制作到一半时,圆谷意识到问题所在,又制作了B型脸,随后在拍摄最后几集时,又对B型脸做了修正,最后形成了沿用至今的C型脸。
孟浪直接做了经典的C型皮套,从观看体验上来说,绝对要优于原版。
奥特曼与怪兽相继登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互相扭打。
但负责设计战斗动作的穆杰,却提出了一个问题。
“孟总,既然设定中奥特曼具有超强力的光线技能,为什么一开始不能用呢?”
淦!
这个问题他也想知道答案呀!
不止是穆杰,相信任何看过奥特系列作品的观众,都会产生类似的疑惑。
奥特曼既然有必杀技,为什么要等到红灯亮了才用呢?
关于这点,猜测有许多。
有人说奥特曼通过格斗技来积攒怒气,怒气条满了才能放出大招!
还有人说奥特曼的大招带有“斩杀”效果,敌方血量越低效果越好!
靠谱一点的猜测是能量有限,大招使用需要瞅准时机。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圆谷给出解释之前,这些猜测听起来都有点道理。
那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这是奥特定律!
所谓奥特定律,对波(对踢)左必输、开大怪兽必定身、三分钟别当真、起手开大必吃瘪……
从实际角度来说,奥特曼这部剧,精彩的部分在于奥特曼打小怪兽,要是这部分内容缩水太多,除非剧情够精彩,不然很难撑起收视率。
打戏也不能太长,打戏太长会破坏剧情完整度。
结论就是,打戏必须有,太长太短都不合适。
这才是最合理的解释。
当然,圆谷英二和金城哲夫当时的想法到底如何,谁也说不清楚。
可能他们的想法,正如网友们猜测那样也说不定。
这个问题,孟浪也有自己的看法。
“奥特曼的设定是来自光之国奥特警备队的战士!既然是宇宙战士,那他必然懂得一个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
他比划道:“遇到一个陌生的对手,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一击必杀时,先通过格斗技试探对手,消耗对方能量后再一击必杀!”
奥特曼的胸口灯叫彩色计时器!
既然是计时器,当计时器亮起红灯时,就代表着战斗时间不多了,奥特曼没有时间去试探怪兽。
那这时候,不管有没有把握,都得拿出压箱底的杀手锏试一试。
孟浪的解释偏于设定向,属于那种听起来“不明觉厉”实则全是狗屁的理论。
但穆杰却当真了!
这可是孟总说的,那还有假吗?
穆杰抱着刚听来的理论,开始给杨军和李勇安排动作。
还别说,孟浪瞎扯的“先试探后必杀”理论,被穆杰应用到动作设计中,效果还挺不错!
原版的奥特曼打斗,不管是昭和奥还是平成奥,都是前期用力过度,后期逐渐吃瘪,直到被打得灰头土脸了,才站起来放个大招解决怪兽。
不是说这样不好。
有来有回的打戏才好看,如果奥特曼一出场就碾压怪兽,那就失去原本的味道了。
秒杀王战力无双,基本都没怎么吃过瘪,但小孩不愿意看呀!
吃瘪不可耻!
君不见某无瘪不吃的……咳咳算了不黑他。
穆杰的动作设计,贯彻了孟浪的思路,充分展现出怪兽的凶恶。
变身吃瘪!
科特队帮忙,好起来了!
怪兽放大,灰头土脸。
怒气蓄满,来自M78的正义铁拳伺候!
怪兽挨打嗷嗷直叫唤,斯派修姆光线!
怪兽GG!
流程就这一套,打戏新增了更为凌厉的闪躲反击。
爱的抱抱难以避免。
只不过这次从奥特曼主动索抱,变成了怪兽索抱。
穆杰的解释是:“怪兽想勒死奥特曼!”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奥特曼的打戏就这样了,初代而已,没必要弄成雷欧那样。
好东西全给初代用上了,回头还出不出新奥了?
第105章 必不可能亏
第一集 的拍摄,持续了三天。
奥特曼的拍摄计划,孟浪定为单集责任制。指的是拍完一集再拍下一集,中间不会穿插别的戏份。
这种拍摄方式适用于单元剧,符合最初“边拍边放”的工作模式。
对演员来说是一件好事。
如果是连续剧,场景集中化拍摄,可能上一秒需要演出恋爱的甜蜜,下一秒就得演分手的撕心裂肺。
单元剧则不用担心这点。
演员拍得舒服,导演也省心。
拍摄工作稳步推进,初步估算出杀青时间后,孟浪接待了一位客人。
还是老熟人。
陶主任笑着说道:“没想到吧?我调到综合频道来了!”
确实没想到!
孟浪还以为,陶主任就算升职,那也是升任少儿频道的台长。没想到居然平调去了综合频道。
级别上属于平调,但从少儿频道转到综合频道,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升职了。
都是老熟人,说话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陶主任很直接地表明来意。
江川综合频道,愿意购买《奥特曼》的首轮播放权。价格好说,只要孟浪不是狮子大张口,他们都能接受。
江川综合频道在国内的省级卫视里收视排行不低,仅次于中海卫视与湘南卫视。
还是老顾客……
孟浪也没藏着掖着,说出了自己的心理价位。
陶主任面露难色:“这个价太贵了吧?儿童剧没这么多……”
“谁说这是儿童剧了?”
陶主任愣了愣,反问道:“难道是成人向特摄剧?”
孟浪撇嘴道:“全年龄向!”
奥特曼不是特定的少儿向作品,准确来说,这是一部全年龄向特摄真人剧。
少年看打斗!青年看剧情!
岁数再大点,享受合家欢。
合家欢才是奥特曼的观众基础,根本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儿童剧”。
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奥特曼第一次出现在电视中,霓虹万人空巷!最高峰值收视率超过50%!全霓虹每两台电视机,其中就有一台播放奥特曼!
无论老人、上班族、家庭主妇、孩子都是忠实观众!
虽然初代放映后期收视率出现下滑,但平均收视率任然维持在36。8%的超高位!
那时的盛况放到现在来看,会觉得难以理解,奥特曼不是只有孩子才会喜欢的儿童剧吗?
但这就是“巨大英雄”的魅力!
如果还是不能理解,那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第一次看到奥特曼的瞬间!
那是什么?
怪兽!巨人!
居间惠说:“当我第一次见到奥特曼,我以为我见到了神!”
这句台词说明了一切。
可能国内与霓虹存在文化差异,每个人对英雄的憧憬,对宇宙的好奇,对怪兽的反应都是一致的。
这就是奥特曼的成功原因!
陶主任不清楚这一切,对孟浪说的“全年龄向”有些怀疑。
孟浪也不想逼他。
他给出了另一份方案。
“对赌协议?”
陶主任差点没坐稳,惊讶地问道:“你就这么有信心?要知道你之前创造的最高收视率也才这么多而已……”
那是《巴啦啦小魔仙》在央视少儿频道创下的记录!
“我有信心!只看你们敢不敢赌了!”
废话!
赌输了卖低价,又能亏多少?赌赢了能赚钱,传出去也算一段佳话,为什么不行?
孟浪不觉得会输。
初代的辉煌或许难以超越,但作为史上第一个奥特曼,成功几乎是必然的!
怪兽诶!巨人诶!
这么新奇的题材,是个人都会感到好奇的吧?
事关重大,陶主任不敢擅自做主,将孟浪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综合频道的台长大人。
台长听完笑了笑。
“答应他!”
台长/孟浪:“你可能血赚,但我永远不亏!”
这事就这么定了!
收视率低于4点,单集10万!
每增加0。1%的收视率,单集价格上升10万!
按40集来算,如果收视率没有破4,那鹏达影视只有400万保底。
可只要破4点,每增加0。1%收视率便能多赚400万!
假如收视率破5%,总价就是4400万!收视率来到14%,总价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四个亿!
听起来很赚!
但收视率破4已经能争夺年度收视冠军了!
收视率破14%?
放二十年前那都是爆款!
假如真达到这种收视率,江川电视台也不吝啬这四个亿,毕竟……
有这收视率,随便插播一条广告就能标价四五亿,堪比春晚标王!
什么?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
若是早期春晚,那标王确实效果挺棒!毕竟那时候,大家看春晚的态度都很认真。
可现在嘛……
现在的春晚收视率高是高,但又有几个人会认真看?大部分人都是开着电视充当麻将背景音乐。
而《奥特曼》如果收视率真的超越14%!那广告效果绝对堪比如今的春晚标王!甚至超越标王!
就好比如今热门的几款综艺,哪个“独家冠名权”便宜了?
台长敢接这个赌,自然是不怕亏本。
同样,孟浪敢打这个赌,自然也有充足的信心。
赌输了出“纪念版”,赌赢了也出“纪念版”!不管输赢如何,都有小钱钱进账。
孟浪早就算计好了。
而且奥特曼制片预算不过千万,大头还全是模型和道具。
就算赌输了,首轮播放权400万贱卖,可二轮卖100万,网络独播权再卖个500来万,照样回本了嘛!
更别提,这部剧还能出口海外!
孟仔的好兄弟TBS和FOX美元日元一应俱全,那能亏吗?
就算以上这些全算还是亏本,那孟浪还有别的手段啊!
压光盘卖DVD蓝光碟,各种联动衍生品以及玩具销售。
这要是还能亏……
孩子别怕!
孟叔叔还有后手准备!
要是播放权亏了,衍生品也亏了,那PD限定“UItraman”悠悠球、爆丸、陀螺、魔仙棒、异化小樱手办很快就有了……
后手齐全,在孟浪的操作下,别说这是初代了,就算是收视扑街的奈克瑟斯,那也亏不了钱啊!
只能说圆谷作死,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要不是后期请了个万姓代练,怕是早就输光筹码了。
“圆谷桑,我将继承你的意志,决不会让你的悲剧在鹏达重演!你就放心的去吧……”
第106章 全产业链的想法
离开江川电视台后,孟浪刚回公司,马腾又急急忙忙找上了他。
“孟总!咱们被人骂了!”
被骂了?
孟浪摸着脑壳回答道:“那不是常事吗?没人骂才是怪事吧?”
“不是这样的……”
马腾一通解释,孟浪才明白过来,原来这次真的挨骂了,而且还被人写成了书……
哦不对!写成了童话故事!
某位知名儿童读物作家,在新作《睡前故事》里,写了一篇讽刺意味很浓的童话文章来批评孟浪与鹏达集团。
骂他坑钱?
不不不!这位作家先生早年丧偶,膝下也没个一儿半女,他又没花钱买玩具自然不会骂孟浪坑钱。
他骂的是鹏达玩具害人!
马腾买了一本《睡前故事》,顺手递给孟浪。
孟浪接过来,按马腾的指点翻到第28页,看到了一篇名为《兔先生》的童话小故事。
这篇故事讲的是勤劳能干的兔先生在劳作时捡到一块亮晶晶的镜子,镜子里不断浮现出奇怪的画面,有人在玩一种模样古怪的小球,用绳子挂着可好玩了。
兔先生做了一个同样的球,每天都在玩,也不给田地拔草了,地里逐渐长起了野草……
后来,镜子里出现了一个旋转的陀螺!
兔先生又做了一个陀螺,按照镜子里的方法将其发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