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食从麻婆豆腐开始-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截止到早上的时候,妙妙巫的视频播放量已经两百多万了。
  就算其中有三十分之一的人是成都人。
  那也有六万左右。
  就算其中只有两三千分之一的人会过来,那也有二三十个。
  在加上之前每天中午过来的人,今天估计得有一百多个人过来买饭。
  所以陈年不论是麻婆豆腐还是红烧肉都买了很多。
  还好陈年有在双喜饭店十年的工作经验,陈麻婆饭铺三十年的工作经验,所以对于这种大批量顾客完全能够应付的过来。
  只要提前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就足够了。
  而这些东西,陈年早就做了上万遍。
  其中环节根本不会出错。
  到了大概十一点的时候,陈年就已经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完毕。
  而这个时候,已经有一些顾客陆陆续续的过来了。
  其中大部分都是新面孔。
  但是陈年注意到,其中有一个看起来大概六十多岁的老者。
  对方戴着眼镜。
  穿着一身白色的衬衣,下身则是灰色的西裤和布鞋。
  桌上摆放着一个大概300ML左右的保温杯,外表有些掉皮,中间还有一些红色的字样,只不过也因为老旧的原因,掉的只剩下几个字能看清了。
  也就是现在客人不是很多。
  所以陈年依稀看到上面的吴秋舫同志……师范……学,这几个字。
  而这附近的学校也就是个川省师范大学。
  老人家头发虽然花白,但发量相比于其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依旧相当茂密。
  这气质,结合一些蛛丝马迹,陈年猜测对方很有可能是师范大学的教授。
  名字大概就叫吴秋舫了。
  对方坐下之后,看了看墙上的菜单,由于只有两个菜,所以这看菜单并没有让其多耽误功夫,只是几秒钟,就确定了自己想吃的菜。
  “一份麻婆豆腐,一份米饭。”
  点完菜之后,冯红红看了看对方,走过去善意的说道:“你好,咱们这麻婆豆腐有点辣,要不给你少放点辣椒?”
  而吴秋舫听到这声音,看着冯红红用极其标准而又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一边微笑,一边和蔼的说道:“没关系,我能吃辣,正常放就行。”
  可冯红红显然不信这个老人家能吃这么辣的豆腐。
  但对方依旧坚持,冯红红只好说道:“那行。”
  然后飞快的在纸上记好菜名以及桌号,然后去给陈年报菜。
  看着对方点好菜回来之后,陈年就开始热锅。
  豆腐焯水。
  炒牛肉。
  下调料。
  下豆腐。
  等等工序一气呵成,而吴秋舫原本只是好奇陈年那里的玻璃设置,但是看着陈年的举动,越看就越觉得熟悉。
  这小子……
  但他并没有说什么。
  几分钟后,冯红红把麻婆豆腐和米饭都端上桌:“你先尝尝,这豆腐有点烫,还有点辣……好好吹一吹,或者是在碗里把豆腐用中间破开,不然里面容易烫到嘴巴……要是吃着太辣,就叫我,我让我儿子重新给你炒一份不太辣的。”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觉得太辣可以免费换一份不辣的。
  这也是冯红红一贯以来的作风,是非分明,为人大气,可是该出门买衣服砍价的时候,功力一点也不比陈年弱,虽然上了年纪,但从来都没有被骗,一次都没有。
  陈年也非常欣赏老妈的这种性格。
  一份麻婆豆腐不算什么,或许对方吃过这一次之后,也不会再来吃了。
  但这样做会让食客心里很舒服。
  “好嘛。”吴秋舫看着冯红红,用方言回了一句,显然他觉得这个小姑娘看起来人还不错。
  “没得事。”冯红红笑着说了一句之后,便又继续忙活去了。
  吴秋舫看着这一盘麻婆豆腐。
  心中疑惑无比。
  因为,他曾经在华西日报的采访部工作过七八年,后来才去了川省师范大学任教。
  而华西日报的采访部的主任,正是车辐。
  因此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当记者的那几年,自然也常去陈麻婆饭铺吃饭,那个时候陈麻婆饭铺的掌厨虽然已经换成了薛师傅的徒弟,但若是有熟人来此的话,薛师傅也还是会主动下厨做一份麻婆豆腐给他们吃。
  所以大家关系也都十分不错。
  有时候,他们去的时候并不是饭点。
  所以经常可以去后厨看看。
  从刚才开始,吴秋舫便看到陈年的手法居然和薛师傅一般无二!
  成品端上来之后,那种熟悉的感觉再一次传来。
  吴秋舫小心翼翼的舀起一块豆腐,然后十分熟练的吹了一会,紧接着等到微凉之后,再把豆腐放入口中。
  这方法还是当初车先生教给他的。
  可是这味道……
  他吃的出来,其中的一些调料似乎和当年的不太一样了,但是那麻婆豆腐最深处的灵魂七字却让他重新找回了当年的感觉!
  这就是薛祥顺的麻婆豆腐!
  不会有错的!
  随着他慢慢的吃着,麻婆豆腐、米饭、保温杯里面的水都渐渐的见了底。
  此时,吴秋舫更加无比确认这一点。
  要知道现在的陈麻婆饭铺,做饭的一些手法哦都已经变了,毕竟三十多年过去,继任者肯定也有了自己的做菜方式。
  吃完之后,他付了三块钱,然后离开。
  陈年就在厨房里面,一边做菜,一边看着这个老先生。
  对方的表情变化尽在眼中。
  但随着对方离开,店里的客人也渐渐的多了起来。
  陈年的注意力也就开始专心放在了做菜上。
  中午大概卖出去一百一十份红烧肉,直接把陈年早上好不容易搬回来的那些猪肉全部卖光了。
  出乎意料的累。
  陈年原本以为自己体力还可以,但是今天中午,却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疲惫。


第46章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该找个人帮忙了啊。”陈年如此想到,现在还只有两个菜,要是等到以后菜渐渐的多了,自己铁定忙不过来。
  虽然店面就这么大,但是大家点的菜多了,自己势必就不能只做同一种菜。
  而且到时候还有白案,要卖面,自己就更忙不过来了。
  但至少现在还可以。
  而且陈年现在还没有赚到钱,请不起帮厨,再说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要是技术不行,在厨房里面不仅帮不到自己,甚至还会添乱。
  但如果别人技术能过得去,又看不上自己这小店。
  “算了,最近还是先凑合着吧,累就先累一点。”陈年如是想道。
  但她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让老妈到厨房里面来帮自己。
  虽然平时上菜、收账也很累,但这种累是不一样的。
  厨房里面油烟、炙火、高温,而且洗菜洗碗势必要长时间沾水,到时候手肯定也会泡坏掉。
  被老陈养了一辈子的小公主,现在就算是陈年的老妈,陈年也得把她当作老公主养着。
  就在陈年休息的时候,忽然,之前陈年特别关注过的那个老者又回到了店内。
  “大爷,我们中午已经休息啦,要吃就只能再等到晚上了。”陈年说道。
  “大爷……”
  吴秋舫愣了一下,因为他基本上从来都没有被这么称呼过。
  在学校被人叫老师、先生、到了外面最起码也是个老人家、爷爷……今天居然被人叫了大爷。
  随后吴秋舫摇了摇头,想起这次自己过来是有要事做的,于是说道:“我不是来吃饭的,我从刚才吃完饭以后,就在对面的阴凉下面一直等到现在……其实就是想问你个问题,不知道可以吗?”
  吴秋舫并没有因为自己年纪大就咄咄逼人,反而在和陈年说话的时候都十分客气。
  陈年根本不认识对方,但也没有立即拒绝:“大爷您想问什么?”
  “你的这手艺……是跟谁学的?”吴秋舫问道,可随后又连忙补充道:“如果这涉及到你的个人隐私,不回答也没关系,我就是中午从这豆腐里面,吃出了一些熟悉的故人感觉,只是那位故人已经故去四十六年了,今天又吃到了这种味道,所以……”
  四十六年。
  陈年心中大概估算了一下。
  那不就是1974年?
  这一年陈年记得再清楚不过了!
  秦皇陵兵马俑横空出世。
  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被迫辞职。
  SMX大坝在这一年建成。
  薛祥顺薛师傅,在这一年去世。
  熟悉的味道,难道这家伙在这个世界的时间线上吃过薛师傅的麻婆豆腐?
  面对这问题,陈年无法肯定不能说自己是个穿越佬,每过一段时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去梦里面向那些名家名厨学习做菜。
  若果放在十年前,这种话说出来之后,说不定还会引起国家重视。
  然后再让走近科学来对自己做几期专题报道。
  可放到现在。
  人们只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小说看多了,看的走火入魔了。
  所以,陈年只能如此说道:“我就是把自己带入那些名家的做菜过程当中,然后再一遍一遍的尝试。”
  “是啊,我儿子每天十点多关门歇业,但每次关门之后,自己都要留在饭店里练习很长时间。”冯红红这时说道,给了一个很棒的助攻。
  但实际上,她说的也都是真话。
  没有人比她更懂儿子能有多努力。
  如果不是熬夜太久会伤身体,得不偿失,估计陈年都能独自一人在厨房练习到两三点。
  现在这个作息时间,也是陈年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到利益最大化的成果。
  “自己研究……”吴秋舫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要么就是陈年说瞎话驴自己。
  要么就是陈年是个天才。
  一边在脑海中带入名师身份,一边自己根据联想练习,这不就是武侠小说中的左右互搏?
  至少在吴秋舫听来,这是有些扯的。
  但除此之外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做。
  陈麻婆现在的后人做法都有些变了,但陈年居然还是几乎和薛师傅一般无二。
  只是陈年并不知道吴秋舫在想什么。
  毕竟自己才刚刚从麻婆豆腐的世界出来一个月,那麻婆豆腐现在的传人距离薛师傅去世都过去四十多年了。
  谁更接近一目了然。
  随后,吴秋舫在得到答案之后就离开了。
  陈年也觉得对方可能是有些察觉到什么,不过这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应该还没人能够察觉到菜谱的存在。
  一边回忆着,陈年一边看了看自己脑海中的菜谱,少帅红烧肉的进度是【648/3000】
  还差两千多份。
  但现在也不过过去了四五天而已。
  吴秋舫似乎就只是发生在【红红饭店】中的一支小插曲,在那之后,吴秋舫又来过几次。
  而安红豆和妙妙巫都没有来过了。
  陈年虽然每天也都在听安红豆的歌,也会经常看看妙妙巫的新视频,贡献出自己的【推荐票、月票、收藏】一键三连,可大多数时间,陈年还是都花在降服那一团面上。
  一边根据每天面团的软硬程度和柔韧程度,不断调节自己的力道和放入水与面粉的比例。
  一边把每天的面粉再当做午饭和晚餐处理掉。
  冯红红现在甚至每天都不在饭店吃饭了,中午点外卖,晚上回家自己熬粥喝。
  这也是无奈之举。
  看儿子这么做,她大概也能知道儿子估计要做面了。
  可是,这红案白案之间……
  可谓是隔行如隔山。
  等于从头开始。
  儿子现在每天连面都和不好。
  这得练到么子时候去?
  而且现在好不容易在红烧肉上赚了钱,按理说应该再学几个利润高一些,客人下单率高一些的菜。
  可她也知道儿子的性格倔强的就像是一头驴,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想办法去做成。
  其实,她打心底里也想让陈年早点学会白案。
  毕竟,她是真的不想吃面了啊!
  ……
  人类的本质就是跟风。
  虽然很多人都自诩反其道而行之,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反向跟风?
  赵利就多么想大家都反向跟风。
  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客人们就该来自己这里吃饭了。
  赵利,老赵饭馆的老板,同时也是厨师,由于水平平庸,所以味道一直上不去,因此客人也不多。
  自从红红饭店再一次火了以后,他这里的饭店生意就更惨淡了。
  正所谓利令智昏……


第47章 到底几碗粉?
  正所谓利令智昏,赵利觉得自己店铺生意不太好,主要原因就是红红饭店。
  当然,从老陈时期,红红饭店和老赵饭店就有一些不对付。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老陈为人也很强势,所以老赵也不怎么敢招惹,而现在剩下了孤儿寡母,赵利一时之间就动了心思。
  但是让他当面去,他现在也抹不开这个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