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一些人是从灵马县出发前往扬州的,车上带的全部都是药材,到时候将这些药材卖掉,然后再用这些银两贩一些丝绸布匹拿回来卖。
刘老爷虽然主要做的是票号,但其他的生意也都会做,毕竟做生意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只有拿着这些钱出去进行钱生钱才能让钱越来越多。
从扬州买回来的那些丝绸回来会在本地以及附近县城消化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则是要拿到太原府去消化掉,至于剩下的一大部分都会弄到京城去卖。
毕竟那边是最繁华的地方,有钱人多不胜数,可能他们一身衣服花的钱就够普通人吃好几年了。
只是就在这一天,本次商队的领队也就是刘老爷手下负责丝绸生意的大掌柜找到陈年:“陈年,你会不会做炒不烂子?大家伙儿有点儿想吃,到时候再随便弄个鸡蛋汤什么的。”
“炒不烂子啊。”陈年知道这种食物,他在根柱面馆的时候,高根柱以前做过。
虽然外表看起来清淡,但吃着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
“没问题,这个我会做,不过咱们明天中午是不是也进不了城了?”
“嗯,这段路比较远,要进城怎么着也得到了日落,反正等一下我们住了店之后,其他人收拾马匹,看东西,我跟你出去,咱们买点儿菜。”
“好。”
陈年点了点头,随后便跟着众人进了县城找了家店住下。
其他人喂马的喂马,打水的打水,收拾屋子的去收拾屋子,陈年则是跟着大掌柜出去买菜。
主要买了些土豆,然后又买了七八斤的韭菜,还买了五六斤鸡蛋,面粉的话马车上还有,估计还能再吃两三百里路,所以不需要再买。
到了晚上陈年和另外三个人负责在这边看东西,因为这一次也轮到了陈年在他们这一支队伍里,除了负责赶车的马夫外,其他人都是歇着的,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都是躺在车上闲聊。
所以到了晚上他们就得轮流值夜班,看着这些货物。
如果有谁实在困的不行了就稍微睡一会儿,其他人帮忙盯着点儿,到了后半夜再换过来。
反正睡眠不足也没事,等第二天出发上路,他们自然有着大把的时间去睡觉。
哪怕车上颠簸的不行,但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就这样一直到了第二天,他们在这边吃过了早饭后便又牵来了马,将马车套在马上出发,继续朝着扬州而去。
而陈年则是躺在车上呼呼大睡。
很快时间就到了中午,陈年感觉到马车停了下来之后便翻身起来查看。
他们现在在一处路边的空地上。
于是陈年直接跳下马车就准备做饭。
昨天晚上都已经说好了今天要做炒不烂子,所以陈年先把昨天夜里从客栈那边水井里打的水弄出来一些,将土豆洗干净,然后又把土豆削去了皮。
紧接着又拿了一个擦子出来,开始擦土豆,这个擦子要比做土豆丝的那个擦子孔洞大,陈年先将土豆切成两半,然后再从这上面擦,擦出来的土豆已经变成了约莫小拇指一个半指节那么长的宽长条。
陈年返回车上将面粉拿了出来,开始把面粉往盆里放,一边放一边抖,直到这些土豆的外面全部都均匀的沾满了面粉,彼此之间也不再有所连接。
而放面粉的其中一个原因也正是如此,如果直接就上锅去蒸这些土豆中含有水分,到时候肯定会互相粘在一起,但放了面粉就会好很多。
做好这个之后,那边的人们也帮着陈年生好了炉子煮好了开水,这时陈年将笼屉放在上面,把充分包裹了面粉的土豆洒入其中。
为了做这个陈年足足撒了三笼。
现在这个土豆要上锅去蒸。
等蒸的差不多了之后陈年将这笼屉又一个一个的取下来,叫了个人帮忙把里面的那些土豆再弄到盆里。
此时锅中还有不少的开水,陈年则是叫来了众人把这些开水灌进他们各自带的水壶里面,避免浪费。
将锅中的水都舀出之后,陈年又烧了一会儿,直到锅上面的水分全部蒸发,陈年才下入油进去,等到油微微热的时候,先是炒好了鸡蛋,然后把炒好的鸡蛋盛出来,陈年又把刚才蒸好的土豆一股脑的倒入锅中,开始不断的翻炒起来。
在翻炒的时候,锅中也开始散发出阵阵的香味,其中有土豆的香味,也有面被炒过时的香味。
这一次陈年用的是大锅,锅铲也是一把巨大的好像铁锹一样的铲子,将土豆炒的差不多了之后,陈年又把切好的韭菜放入其中,然后继续翻炒,一边翻炒,一边开始在里面撒入各种各样的调料进行调味。
不断的翻炒之间,锅中的油完全不见,被吸附在这些土豆外面的面身上,随着不断的翻炒上面的水分也在飞快的流失,但陈年的目的不是把这个炒硬,而是炒干即可。
等陈年停手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胳膊都开始有一点发酸了,但在看锅里已经做好的炒不烂子,色泽金黄,期间还点缀着韭菜的绿色。
但在高温的翻炒之下,韭菜的颜色微微变深。
众人拿着大碗过来盛,每人都盛得满满的,最后陈年也给自己盛了一碗,但他没有着急着吃,而是又在锅中倒了些开水,将剩下的鸡蛋打好搅散后,倒入锅中去煮鸡蛋汤。
紫菜和虾皮车上也都还有一些,陈年也又放了进去。
虽然这个时候火没有那么大了,但陈年也懒得去管,直接在一旁端着碗开始吃了起来。
炒不烂子虽然是炒出来的,但也只是把外面的一层水分炒干,里面还是带着一些软的,先前经过了蒸的土豆,此时变得绵软。
吃起来完全是外面的那些面在提供着口感的方向。
味道调的恰到好处,所以这一刻吃起来也特别的香。
但陈年吃着吃着却开始叹气,要是再能有点油辣子就好了,和这些炒不烂子拌在一起,那肯定会更香。
只可惜他们这次出来并没有带这些,而陈年事先也没有想到。
越吃陈年就越开始想念家里的油辣子,开始想念老干妈老干爹……
不过想归想,再想陈年现在也变不出油辣子来。
等到吃完之后,锅里的汤也都煮好了,陈年放下碗开始给众人盛。
不得不说,炒不烂子和紫菜蛋花汤简直就是绝配。
炒不烂子虽然好吃,但光吃这个难免会干,吃完后再来一碗紫菜蛋花汤,别提有多舒坦了。
在这蛋花汤里,陈年没有多放别的调料,就只是放了少许的盐,白胡椒粉进去。
等到快煮好的时候,再往里滴一些香油。
淡淡的蛋香和紫菜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又加上调料,一口喝下去又解渴又鲜美。
“喝汤还得热乎乎的喝,就好像是乏了一天之后,用热毛巾擦把脸一样,浑身上下的毛孔都会张开。
在吃饭的时候还不至于,但每次喝完汤后身上都会出不少的汗。”
紧接着就是各自洗各自的碗,陈年则是要在这边把锅和先前用过的各种厨具清洗干净。
当陈年清理完毕之后,众人也都开始休息了。
马车上拉着钱箱子,他们就直接在钱箱子的上面铺开铺盖,脱了上衣直接躺在上面。
再把衣服往脸上和身上一遮,直接开始睡觉。
至于身上可能会出汗,他们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毕竟出门在外哪有那么好的条件?
只能是到了一个地方后就借用人家客栈里的水洗一洗身子和衣服。
在睡觉的时候,陈年还在想自己中午做的那一顿午饭,炒不烂子只是这边用土豆做的其中一种菜。
高根柱曾经说过,在吕梁那边有一个县的特产就是土豆,那边的土豆吃法才叫多,土豆在那边就像是面在山西一样,都能做出花来。
“陈年,你的手艺可以啊,做的饭有我们灵马县的味道,出门在外能吃上这么正宗的不烂子,真的是太幸福了。”一旁躺着的老哥说道。
“嗨,都是和根柱哥学的,他的手艺才是厉害呢!不过,我还没有都学会,不烂子也是因为根柱哥给我做过,而且特意教过我几次,我才会的,不过当时我听根柱哥说,不仅土豆能做不烂子,槐花,榆钱什么的也可以做,只是我还没有吃过……”
“对对对,槐花做不烂子也很好吃,但每年只有春夏交接的时候才能吃到。”
第800章 归来
现在这么一说起来,陈年也忽然有一点想尝尝槐花和榆钱做的炒不烂子是什么味道了,但这两种做法只能是季节限定,也只有在那个季节才能够吃得到。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陈年每天都会变着花样给他们做面吃,偶尔路过一个城镇买些米和菜回来,也能炒一炒菜什么的。
一个多月后,他们终于到了扬州,在扬州这边他们也有分号,把车上的药材卸下来交到这边的铺子里。
然后清点好数目,计算好价格,这边的铺子又拿了银票出来,陈年帮着搬了搬货物,之后就没什么事情了。
因为接下来大掌柜要带着人去绸缎庄买布料,而陈年自然用不着前往,到了那边买上布料绸缎,装的人自然会把这些绸缎装车。
不过今天这事也办不成,他们要买的绸缎不少,哪怕是绸缎庄也得调一下货才行。
因此这几天的时间里他们就一直住在扬州,这边有刘老爷的宅子,他们就在大掌柜的带领下住进了这一处大宅子中,不过陈年看着这边的宅子可比灵马县那边的气派多了。
别的不说,光是在里面转一圈半个小时都下不来。
这让陈年不禁想到了自己当初在扬州时逛过的何园以及个园,说起来那规模和这也差不多。
“果然有钱人在哪里都有钱,穷人在哪里都穷。”陈年不禁感叹道。
但扬州这个地方陈年也算是很熟了,不光是在现实中去过两次,就连在梦境空间中陈年也有两次是在扬州的,第一次是在这边学文思豆腐,当时陈年在这里认识了傅新。
第二次是来学糕点,自己还是在扬州城的家中,醒来之后才前往京城长安。
但这一次陈年沿着以往的记忆,找到了自己原先的豆腐店,发现这里却已经物是人非了,街道虽然还是那几条街道,但两边的房子却有些不同。
而且自己原本卖豆腐的店铺此时也变成了一间普通的民房。
又沿着当初的路来到了天宁寺,这里面的和尚也换了一茬,问了问这里以前确实是有过一个文思和尚,对方早已经逝去上百年了。
于是陈年又留在这里吃了顿斋饭,斋饭的味道没有变,和以前一模一样,也算是让陈年找到了一些归属感。
吃过之后,陈年拿了一些银子出来放入功德箱中后就离开了。
从天宁寺走出来后,陈年又去到了当初小牡丹所在的那个戏园子,这里的戏园子还在,而里面也正在唱着戏,陈年进去点了一壶茶,要了些点心便坐下来听。
上面的戏倌唱的还可以,但没有小牡丹唱的好,但不过就算如此陈年还是不住地跟着台下的那些看客们时不时的拍手叫好,但没有像他们一样把铜钱和银子扔到台上去,因为陈年身上带的这些银子还有用。
不能打赏给他们。
最后到了晚上,陈年来到了如意楼,这边的老板已经不姓杨了,而是姓傅,听店小二说这家店在很多年前老板是姓杨的,但后来这边的杨老板出了点事,然后这里就一直没落了。
虽然这里的位置好,但由于前任老板的特殊,所以一直都没有人接手,直到几十年后有个姓傅的年轻人到这边把这个楼接了下来。
名字也没改,还叫如意楼,然后就一代一代地干到了现在。
陈年也没有问那个姓傅的老板叫什么名字,只是在这边点了一份文思豆腐,又点了两个菜,要了一小壶酒,做了个靠窗户的位置,一边看着下面游船,一边吃着饭菜。
这边的饭菜味道也还不错,和当初在如意楼吃过的差不多,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初的那几个师傅又被傅家的人重新雇了回来。
吃完后陈年留下了钱后就回到了刘家的宅子。
回来之后,那些人正在这边一边摇骰子赢钱,一边喝酒吃点小菜。
见到陈年回来之后便叫陈年一起来玩,但陈年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会这些,然后就回屋去了。
如果光吃饭喝酒的话,陈年倒是可以陪他们喝点,但打牌陈年就不太乐意玩了,虽然他会,但会跟愿意玩儿是两码事儿。
除非是过年回老家,一家人坐在一起,陈年可能还会和他们打打麻将,打打扑克牌,就算手气不好,一晚上下来输十几块也就那样了。
但让陈年拿更多的钱出来玩儿,赢了陈年倒是觉得还好,但输了陈年可是会心疼的。
在扬州待了三天,陈年也跟着他们又出去逛了逛,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