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能够让陈年安心做实验,李絮在让陈年于户部就职之后,又直接把宋青舟也调了过来,让他就待在这边教陈年厨艺,什么时候把手里的东西都教完了再回到宫中。
如果宋青舟能圆满完成这个任务,到时候就会擢升宋青舟为御膳房三品官员。
“徒弟,你说我这算不算是跟你一起升天了?”
“前后也不过才一年的时间,现在我已经能看到三品在向我招手了。”
“师父,这怎么能是你徒弟我带着您升天呢,应该说您是慧眼如珠,我顶多就是一块儿璞玉。”
“那你这块玉可太珍贵了,那可是三品啊,当初咱们的祖师爷在朝中也就做到过三品官。”
“师父,三品就三品嘛,说不定你以后还能做得更高呢,但哪怕咱当了一品官,回到谭府之后,师公想骂咱们那也能张口就骂。”
“这倒是,师父就是师父,不管官至几品,这做人都不能忘本。”
“没错,师父说的对。”
但是宋青舟这时又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徒弟,现在陛下是要你做实验的对吧,为了能够让你安心做实验,所以特意跟你说到时候你想和谁学厨,想学什么菜系,他都会让人安排过来教你……”
陈年听出了宋青舟的意思:“师父,我太喜欢做厨师了,你也知道我现在除了咱们谭家菜之外,也会很多别的地方菜系,我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学会全天下的所有菜,只是不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您都是我心目中最为重要的师父。”
宋青舟亲眼看着陈年从自己身旁的一个小小帮手到现在得到陛下绝对信任。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直把陈年圈在身边是不可能的,谭家菜虽然不少,但也没有那么多,还没有那个能耐把其他所有的菜系都含括进来。
陈年在大多数时候都很温和,对于所有人都很客气,宋青舟和陈年接触的比所有人都要多,所以他能感觉得到,有时候陈年的野心真的是太大了。
每一道经过手的菜都必须要学会。
除了那些一看就能明白的菜,只要稍微有一点复杂,在看的时候没看明白,过后陈年就会直接拿来提问。
所以现在他要的只是陈年的一个态度。
不管以后陈年学了什么菜,但只要出去陈年就是谭家菜的传人。
“嗯,陈年……好好干吧,多学点东西。”最后宋青舟如此说道。
“谢谢师父,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再之后陈年还是留在这边做研究。
现在,他手上的课题一共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还是继续培育土豆和红薯,因为他知道这两样如果开发成熟的话,亩产达几千斤根本不是问题。
而第二个方向就是食品调料这一块。
现有的盐和糖还是都有些粗糙,里面的杂质较多,所以陈年现阶段做的就是将这些调料进一步提纯。
反正需要什么材料就跟工部那边要。
第三个方向是开发新的作物。
陈年根据自己的了解又大致的画出了好几种作物,这些都是可以作为后世主要粮食的。
如果收集到了之后,陈年便会开始研究怎么样才能让这些作物提高亩产。
因为只有自己源源不断的拿出研究成果来,自己的实验室才能得以保存。
又是一年之后,经过了陈年的培育和研究,土豆与红薯的产量再次增加。
这一次整个皇田之中都种满了这两样作物,可就算如此,最后仓库里还是剩下不少。
但如果把这些土豆和红薯拿去卖的话根本卖不了多少钱,可要是拿出来种植就不一样了。
于是李絮召了海少文、陈年以及宫中负责这几个部分的主要官员聊了会儿。
最后定出来的结论是将这些土豆的块儿茎免费下发到百姓们的手中。
而且不光是种植免费,只要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在自家地里种了土豆或者是红薯,不光来年的赋税全免,甚至还可以得到一些粮食作为补偿。
就连最后长出来的土豆,朝廷也会派人拿钱来收。
但这样的活动也只会持续三年的时间,等到三年过后便没有这种奖励了。
可在这样的政策之下,依旧有不少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选择种之前的作物,但还是有些人想要碰碰运气,跟着朝廷规划的方向走,在自家地里种了土豆或者是红薯。
每一块种了土豆和红薯的地都有人去检查,看看种植的距离是否符合标准。
在后续的过程中,朝廷也会派人来抽检,看看这些土豆红薯苗是否会遭受到虫害的侵袭。
这些策略都是陈年、海少文以及李絮他们一起商定出来的。
因为现在土豆的长势确实如同陈年说的一样,也在往好的方向上发展。
现在朝廷根本不需要多付出些什么,让百姓们种土豆并免去他们身上的赋税,说实在的根本没有多少。
因为剩下的土豆就那么多。
至于最后要奖励给那些农民们一些粮食,并且花钱从他们手中回收土豆,这也只是相当于朝廷出了一些钱让他们去种植土豆而已。
依照现在所种下去的块儿茎数来说,来年回收几十万斤土豆绰绰有余。
到时候拿出来一部分卖,然后再拿一部分出来让那些有意向的农民们去种,至于最后还能剩下一部分就继续拿到京城周边的城镇继续搞这样的模式。
到时候收土豆和给出去的粮食的钱完全可以靠卖土豆赚回来。
因为在这个时候土豆是稀罕东西,卖的贵一点也正常。
等到什么时候土豆在市面上大规模泛滥了,价格下降,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上之后,朝廷也就不需要再花钱去推广种植了。
那个时候尝到甜头或者是想要入伙的人们自然会自己想办法。
甚至到时候当陈年这边培育出了新的产量更高的土豆时,还能反过来为朝廷创收。
看着实验室中为了今年土豆大丰收和把土豆推广出去种植而开心的实验室社畜们,陈年的心已经想到了别处。
“现在大夏朝主要用的还是银子和铜钱交易,这两种金属本身倒是挺稳定的,但就是开采有限。”
“到了现在一般都是用黄金本位或者是石油本位,而这种资源也一般都会被那些强权国家所控制。
现在大夏朝有了这么多土豆,不知道能不能搞成土豆本位?然后拿着这些东西和外国进行贸易……
他们来买东西就收他们的白银,如果来卖东西就拿土豆和他们作为交易。”
可陈年在想了一会儿之后,感觉这里面太难了,土豆这玩意儿到最后只会越种越多,而且这也不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别人拿回去之后同样可以种植。
如果真把土豆和货币绑定的话,那到最后还不如现在这样呢。
但是……土豆本位?
“哈哈哈,我真是个天才,居然能想到这种东西,可惜就是不太实用。”
就这样陈年继续留在这边,虽然已经脱离了御膳房,但他的工作量只增不减。
每天都要在实验室里研究各种各样的古代所没有的调料,除此之外他还打算在食品上研究一下添加剂,如果能把添加剂发明出来,就可以极大程度上增加食物的保质期。
在另一边的实验室里,陈年也还得每天去研究新一代土豆和红薯的改良品种,争取早日能够达到让红薯亩产八千斤,土豆亩产四千斤。
也就是当初陈年有认真看过这方面的东西,而且有朝廷的支持,他也有试错的资本和空间,否则单凭陈年是很难进行这些改良的。
另一边的宋青舟没有了御厨的工作之后,每天想的也是如何把自己会的菜都交给陈年,现在这已经变成了他最主要的工作。
而除了这件事之外,他只要每天帮这些户部的官员们做做饭就行。
可他每天本来也就要教陈年做菜,每天学好几道,做出来的这些菜正好也就让户部的众人一起分了。
反正现在李絮给了陈年极大的权限,在学菜上只要是陈年和宋青舟提出来的食材,当天早上就会被送过来。
只是陈年这边在忙,陆柯那边也没有放弃她的点心铺子。
虽说已经嫁给了户部尚书之子,以后不便抛头露面了,但她还是能够作为幕后老板在后面把控的。
走之前,她就把手上的那些技术都交给了原本铺子里的那几个手艺还不错的师傅。
并在两年的时间中于京城又开了三家分店,又招了不少的伙计过去。
这三家分店的大师傅也就是当初从陆柯那里拿到点心配方的人。
他们原本就是傅新派过去的,但到现在他们已经完全变成了海家的人,也没有人敢背叛,毕竟得罪当朝户部尚书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就算人家不出面,随便说一句话,都有的是人来整自己。
另外陆柯也在姜白的建议之下招揽了不少人,在整个长安初步支起了四十个早餐摊子,这三十个早餐摊子的分工也很明确,十个做鸡蛋灌饼,十个做汉堡,另有十个摊煎饼,最后的十个则是卖油条和烙饼这种传统早餐。
在前三十个早餐摊子上除了卖各自的特色早点之外,便是提供豆浆,但让他们自己来熬制豆浆太费时间了,所以陈年就搞出了中央厨房模式,开了一家豆浆工坊,这里什么都不做,每天的任务就是做豆浆,供这四十家早餐摊子来用。
而这还只是陈年的初步构想,过后他还想搞出更多的早餐种类来。
然后再把这些摊子渐渐的都变成一家又一家的店面。
现在的这些店面就是他们自己的直营店,以后其他城市的人想要来学技术,或者是完整的把这个模式搬过去,就需要加盟。
同时等到这一套商业体系成熟之后,就可以往其他行业发展,而这些也都是姐姐手中所掌握的力量,虽说姐姐现在是海家人,但自己手上有钱和只能花海家给她的钱那是不一样的。
哪怕现在海明贤特别宠爱姐姐,可难保以后海家的其他人会不会对姐姐有什么其他说法。
这些商业体系最后也不光是姐姐在做,陈年还打算让傅新以后也去搞一搞,一个人如果只是做官,那他最后也只能去赌孩子同样可以成才。
但只要家里有了足够的产业,就算以后的孩子不适合当官,转头去经商,也能够活得有声有色,女子可以和朝廷联姻,但男孩这方面只需要等到日后出现一个同样适合做官的人就能再一次崛起。
先从小的世家开始,最后渐渐发展成为大世家。
第870章 谭家菜(终)
“宿主在谭家菜中进度已学至百分百,七日后回归。”
这天,菜谱上突然出现这么一行字样。
在看到这几句的时候,他放下手中的工作。
把手中的实验丢给傅皓去继续主导进行,而他则是走出实验室。
现在距离陈年进入大夏朝副本已经有十五年了。
彭长海等的老前辈也相继去世,这一代谭家菜传人中,辈分最高的便成了宋青舟。
虽然当初宋青舟在教完陈年之后就回到了宫内继续做御厨。
但做了六年之后,他的师父彭长海去世,他便告老辞官回到了谭府。
同时,李昭也将宋青舟的另外两名徒弟,也就是陈年的大师兄和二师兄送了回去。
毕竟人老了,身边总要有些小辈。
傅新也官至从一品少师,距离成为正一品也仅剩下了一步之遥,而他的儿子也长大了,样貌堂堂,只是由于傅新从小的照顾,所以傅皓现在也知道,在他所认识和不认识的所有人里,最应该尊重的人便是父母,随后就是陈年,再之后才是陛下。
而自从傅皓开始读书,傅新便没有给他请先生,除了自己教导一些诗书文章之外,便是送到陈年那里去学习数学。
再长大一些,便开始学习物理、生物、化学等等。
傅皓也展现出来惊人的天赋,所有的只需要一点就通。
而越和陈年学习,傅皓也就对于陈年正在做的事情越感兴趣。
在十三岁那年,他加入到了陈年的实验室中。
现在傅皓十六岁,但朝中的那些大臣,也都发现现在傅皓已经隐隐的成为了陈年的传人。
陈年现在也官至二品,但他和从前一样,每日里除了学菜就是做实验,整个朝野上下,唯独陈年是那个另类,从不涉及政治,可偏偏对于天下之事了如指掌。
也从不参与任何派系,可不论哪个派系都与他的关系不错。
甚至陈年与皇帝都相交莫逆。
这还只是在朝野之中,但若是拿到朝堂之外,陈年已经成了某种近乎圣人一般的存在。
自从朝廷那三年开始大力推广种植土豆、红薯,现在亩产已经可以高达4000斤和7000斤。
百姓们也无需再为食物的事情而发愁。
后来陈年又研究出了鸡精、蚝油、辣椒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