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刘主任想来,李瑜本身就是靠着创作主旋律歌曲作品,才进了部队高层的法眼,现在却自毁前程,说什么主旋律电影拍的假,万幸这个李干事没有往心里去。
谁知刘主任刚刚感叹李瑜“福大命大”,庆幸于李瑜保住了前程,这小子却继续开启“作死模式”。
就见李瑜吃了一口菜,然后一脸郑重的继续说道:“我没说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假,我是觉得那些电影拍的假!”
“啧!”砸吧了一下嘴巴,李文博心里多少有些腻歪,他觉得自己这个本家有点不上路啊,原本看着百精百灵的一个小伙子,现在怎么一根筋了呢?!
“你说说,到底是怎么个假法?!”李文博的语气有些生硬了,而且脸色也阴沉了下来,他是想表现的生气一点,让李瑜“知难而退”,不要继续作死了。
而李瑜是什么人,他稚嫩的皮囊里面可是年过五十的老油条,当然领会了李文博的好心,不过已经在心里有了打算的李瑜,却不想按照李文博的想法走。
清了清嗓子,李瑜很有那种年轻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势,声调稍稍提高了一点说道:“英雄也是人,也应该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我觉得不管在什么时候,应该以人物出发……”
原本很恼怒于李瑜“给脸不要”的轻浮,李文博就想站起身甩手离去,这也是他对李瑜这个本家小后生最后的保护。
毕竟有些话要是听到李文博的耳朵里,他想装不知道也不行,这小子两首歌质量这么高,又这么贴合主旋律,可是有着大好前程的。
李文博不想因为一点点理念之争,葬送了李瑜的前途,可是不等他站起身,就听李瑜的语速很快,却又吐字清晰的说了起来。
稍稍听了几句,李文博却又将已经离开椅子的屁股坐了回去,没别的,就是李瑜说的很有道理。
听着李瑜滔滔不绝的说着,李文博发现这小子不是随口乱讲,他说的很是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谁说革命先辈就要伟光正,先辈们也是人,也应该有自己的“苦乐哀思忧恐惊”,面对必死的局面,坦然面对的是英雄。
可是泪流满面却依然牺牲自己就不是英雄么?一个英雄首先应该是一个人,人就有趋吉避凶的本能。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确实豪气干云,可是知道山上有虎,人的第一反应不该是大义凛然,第一反应肯定是想绕过去,或者回去不上山了。
而先辈们应该也会有这种犹豫才对,可是在他们的理想和信念支撑下,不得不继续走向那座大山,虽然痛哭流涕却选择奉献自己,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感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被一起颠覆的李文博,心里不得不承认,不知不觉的自己这个搞广宣的,竟然被面前的小后生“洗脑”了。
一旁的张绍军听李瑜的“演讲”告一段落,马上一拍大腿说道:“说的太对了,我家老爷子当初就说过,他第一次上战场打小东瀛,漫天子弹飞着,他裤子就没干过!”
端起“酒杯”狠狠的灌了一口,张绍军脸色也不知是酒意冲的,还是兴奋激动,总之是红的发亮。
“那会我也小,以为自家老子不是好汉,那时候还笑话过他,觉得他不是英雄,可是我老子没当逃兵啊,虽然裤子湿了,可是他一直都是往前冲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绍军的眼睛红红的,不过他用力的眨巴了两下眼睛,很快就将眼里的雾气收了回去。
听到发小给李瑜站脚助威,李文博有些无奈的笑笑,他和张绍军都是大院出来的,父祖辈当初都是战场上杀出来的。
对于真正的战场,和真实的革命先辈们是什么样子,他们其实才最有发言权,李文博又哪里不知道,李瑜说的都是对的。
一边鼻涕眼泪往下淌着,一边嘶吼着往前冲,这才是真正的实际情况,电影里面冲锋号一响,我军战士们争先恐后满脸坚毅往前冲的情况,反正李文博没听自家老子说过。
仔细回忆了一下,李文博到是记得老爹说过,刚入伍的战士腿软站不起来,被他在屁股上踹了两脚,才歇斯底里的冲出战壕。
见李瑜一番话将两个大校说的连连点头,刘主任觉得自己应该给李瑜这小子,重新在心里做个评估。
往日里看《三国演义》里面说诸葛孔明舌战群儒,刘主任一直觉得是戏言,现在见识李瑜的舌头,他觉得弄不好真有这种口才超群的古先贤。
这个时候李文博和张绍军两个已经顾不得理会李瑜和刘主任了,他们两个被李瑜的一番话,勾起了小时候听父辈谈论往事的记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高谈阔论,什么某某的老子当年打某场阻击战的时候,缩在战壕里面嚎到战斗结束。
或者谁谁看起来五大三粗,第一次上战场哭的像个月子里的娃娃,这些人有名有姓,应该都是他们父辈的战友。
刚开始的时候两个大校说话还有点节制,毕竟还有李瑜和刘主任这两个“外人”在,可是说到兴起处总是以酒助兴,喝的上了头以后说话就口无遮拦了。
听了一阵李瑜突然用筷子,在装红烧肉的大盆里蘸着酱汁,然后就在雪白的桌布上,飞快的记录着两人偶尔的谈话内容。
“东一个西一个的撩在野地里面,万一让炮给轰碎了可就粘不到一块了。”
“都是一个村里出去打仗的,凭什么那两个就是烈士,就能分七百斤小米,轮到我哥就说失踪,就只有两百斤?”
“头上枪子飞着,脚下手榴弹滚着,别说人了,就是神仙也得尿裤子……”
越写李瑜越觉得这些话眼熟,拧着眉头看着桌布上的这些记录,李瑜琢磨了半天才一拍桌子。
这些台词不是跟《集结号》里面的台词差不多嘛,虽然用词多少有些差别,可是意思基本都是那个意思。
看来前世“小钢炮”拍这部片子的时候,没少收集真实情况,这些台词应该都是被加工过以后,直接用在了电影里面。
桌上突然安静下来,李瑜有些迷茫的抬头看向三人,发现刚才自己太专注,拍桌子的声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见李瑜回了神,李文博也没有了刚才的反感,他很是和善的开着玩笑说道:“这桌布可是公家的,你就这么糟蹋?!”
不好意思的笑笑,李瑜腼腆的说道:“听两位说的兴起,我觉得你们说的,才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手边没有纸笔,所以记录在了桌布上面!”
原本只是顺口开的玩笑,听到李瑜这么说李文博却来了兴趣,他将椅子搬到李瑜身边,探头去看桌布上的记录。
上下扫了一眼,李文博对李瑜把握重点的能力很是欣赏,桌布上的字迹不多,却总是记在了点子上。
“怎么?这些东西给了你灵感?能不能再写首歌子出来?!”看完以后李文博语气略带调侃,眼里却冒着期待的神采。
在他想来李瑜这种“文艺青年”,如果在生活中碰到某些勾起他灵感的事情,肯定会有感而发,万一真的能再写首好歌呢。
如果不是对自己和张绍军谈论的事情感兴趣,李瑜肯定不会这么紧张的往桌布上面写,加上刚才李瑜的一番话,证明他本身就对这些比较真实的,先辈们在战场上的情况感兴趣。
现在要是李瑜能够写出首歌,那可真就是一场佳话,弄不好这张桌布都能成为以后的雅趣呢,多少有些文人意气的李文博,不由得如此想到。
“写歌不如拍成电影,这些东西缩减到一首歌里,怎么也体现不了所有的内容!”李瑜眼里流光闪动,貌似不经意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第三百一十九章 欲罢不能的两个大校
原本李瑜只是想要找一个话题,引开张绍军这个酒疯子的注意力,谁知道三说两说,就好像几人开了一个头脑风暴一样,《集结号》这部电影就出现在了李瑜的脑海之中。
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不断的在李瑜的眼前闪现,虽然李瑜知道再过十几年就又能看到这部电影,他却不想再等下去,所以才有了拍电影的提议。
“拍电影?!”听到李瑜的建议,李文博和张绍军异口同声的惊呼一声,而老刘主任也不知道是不是酒意上头,早就迷迷糊糊的开始了打坐状态。
两人彼此对了一眼,又一起将目光投注到李瑜的身上,似乎想从他的身上看出一朵花一样,那堪比x光的眼神,看的李瑜浑身不自在。
过了好久李文博才似笑非笑的说道:“小李啊,你知道拍一部电影,都需要准备什么吗?这可不是你自己写歌,有了歌词和曲调,自己一个人就搞得定的!”
已经在心里打定了主意要拍电影的李瑜,现在听到李文博这么说,他自觉这个事情应该是有门,否则李文博不会是这种语气,直接告诉自己别白日做梦就好了。
这么一想李瑜马上坐直了身子,语气很是诚恳的说道:“李叔,嗯……我这么叫您没什么问题吧?!”
虽然有些打蛇随棍上的感觉,可是李瑜也是没有办法,这种金光闪闪的大金腿,不想办法抱住可是对不起自己的两首好歌。
李文博和善的笑了笑说道:“那有什么不可以的?你小子也姓李,我也姓李,五百年前是一家嘛,不叫叔叔还想叫大哥?!”
多少有些为老不尊的开了一个玩笑,李文博自觉有些不够稳重,心里暗暗嘀咕:“酒还真不是好东西,今天有点放浪形骸了!”
没有接李文博叫大哥的话头,李瑜继续刚才的话题往下说:“李叔,拍电影我是没拍过,不过我也多少知道点,首先要有剧本,其次是构建剧组,剩下就是投资和演员呗!”
听李瑜说的头头是道,李文博觉得面前自己刚认的这个“大侄子”还挺有意思的,不由得稍稍打起了一点精神。
虽然李瑜说的这些都没错,拍电影这些东西都是要准备好的,不是拍个脑门说拍就拍了,可是很多事情说来容易做来难,他倒要看看李瑜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见李文博更加认真的听自己说话,李瑜摆出一副小孩子耍赖皮的架势说道:“剧组应该不难解决,咱华夏那么多制片厂呢,不说别家,李叔起码能搞定八一制片厂吧?!”
正满心期待想看李瑜笑话的李文博,没想到李瑜竟然玩这么一手,一下子就被弄的哭笑不得。
“哎呀呀……真是终日打雁今儿个被雀儿啄了眼,你小子原来在这等着我,可是就算我搞定了制片厂,你的投资和剧本在哪?你有演员么?!”
撇了撇嘴李瑜嘀咕着:“我好歹快二十了,李叔别用哄孩子的把戏骗我好不好?有了制片厂,投资和演员还是问题么?!”
被李瑜这个问题弄得哑口无言的李文博,不由得好笑的连连摇头,沉默了一阵才说道:“就算你说的有道理,只要有制片厂接了这个电影,演员之类的都不算问题,可是剧本呢?”
没有马上回答李文博的问题,李瑜站起身就小跑着去了食堂的窗口,和里面的大师傅要了一个记菜单的小本本,又拿了一支炭笔。
见李瑜一声不吭的就离席而去,李文博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穷追猛打的问话方式,让小伙子脸上挂不住了。
后来见他拿了本子和笔回来,他酒意上头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直到李瑜坐回自己的位置,刷刷点点的就开始写了起来,李文博的两眼一下就瞪得滚圆。
坐在桌子另一边的张绍军见状,不由得好奇心大起,站起身稍一摇晃,便步履稳定的绕了过来。
探头看了一眼李瑜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偶尔一两副素描的图稿,后面又是蝇头小楷的注解,还有类似刚才他们交谈说的一些话语。
像是什么,尿裤子的怂包小学教员,上了战场满嘴脏话的连长,就为了混出个人样的突击手。
这些完全迥异于往常战争戏,很是真实的形象一个个跃然于纸上,他们的台词也大多都是刚才自己和李文博聊天时讲出来的。
往常对于文字类的东西,张绍军其实一直都很反感,毕竟从小被老爹逼着读书落下了后遗症,谁知现在他看李瑜写的这些,却越看越投入。
等到李文博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张绍军整个人都要趴到李瑜背上了,那种恨不得把眼珠子掉到本子上的样子,看的李文博又好气又好笑。
站起身就过去想把发小拉开,李文博已经猜到李瑜是在现场写剧本,不过他可不对李瑜的作品抱有什么期待。
谁知拉了一把张绍军,却没有拉动,李文博不由得加大了一点力气,却让张绍军很不耐烦的一挥手,差点把李文博甩飞出去。
“嘿呀……”以为自家发小是想练练摔跤,李文博捋胳膊挽袖子就想上前,他们从小玩到大,小时候没少练过手。
上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