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的一声李瑜狠狠的一拍大腿,他终于恍然大悟,开大会前一天他去大伯家,还决定搞定学校里的事,就赶快想办法改善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
可是斗倒海家父子之后,因为安然的脚伤,他就想等安然脚好了再说,结果这几天跟安然关系有所突破,他沉醉于温柔乡中,彻底把这些都忘在了脑后。
“这事怪我了,明天咱就开始弄磁带。”
埋怨了自己一句,李瑜又有些好奇的转头看看薛冬至二人:“你们,就没先弄起来?”
“弄啥啊弄,我俩倒是把老王那改的三轮车整回来了,就在我家院里放着呢,别的我俩也不会弄啊。”
说到这里薛冬至满腹委屈,原来他和老姜把三轮车弄回来以后,看李瑜一直上课也没找他俩提搞生意的事情。
两人不好意思影响李瑜学业,毕竟他已经高三了,和高考比起来,这点小生意就不值一提了。
所以两人按照之前李瑜说的思路,想先弄起来,虽然李瑜说的磁带和小说一直没着落,不过他俩也没一直闲着。
多少也打听出来点东西,结果两人去贩卖磁带那联系货源,人家零售十元的磁带,批给他们要九元五。
这明显就是欺负人了,不过人家卖磁带的说的也明白,我这磁带不愁卖,你们想挣这份钱就是和我抢食,我还不乐意批给你们呢。
这样一来两人就彻底没办法了,合计来合计去,还是得找李瑜想办法,毕竟这小子是他们认识的所有人里脑子最好使的。
所以就有了今天在巷子口薛冬至等李瑜的一幕,但是薛冬至对于李瑜把他和老姜,彻底忘在脑后有点情绪,就闹了点小别扭。
听薛冬至说完这几天的遭遇,李瑜笑笑安慰:“没事,回头让那卖磁带的来你这进货,到时候咱卖他九元六!”
尴尬的摸摸鼻子,姜世勋接口道:“我实在不是搞生意的料,还得麻烦小瑜操办起来,不会太耽误你的学业吧?”
虽然对于自夸成绩的事情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为了安两人的心,李瑜还是说了自己成绩好的很,现在学校已经让他自主复习。
然后姜薛两人,又把最近一段时间的准备,都和李瑜又细细的说了一下。
第五十九章 去省城
“情况大概就是这样,现在还是货源的事情解决不了。”说了一阵,两人满脸期待的看向李瑜。
“嗯,翻录机和三轮车已经到位,我爸邮寄的磁带应该也快到了,现在这邮政也真是坑!”说到最后,李瑜的声音不由有些悻悻。
想想后世快递的效率,再看看现在邮政的龟速,李瑜真的有些欲哭无泪,半个月了竟然还没有到货,这也太耽误事了。
“这样,咱们不能干等着,姜老师……”
“哎,小瑜,不要老是姜老师、姜老师的叫,我就是教了你一段时间足球而已,你带着我和冬至做生意,以后叫老姜就好,要是过意不去,我年长几岁,叫个姜哥也成啊!”
看姜世勋满脸的诚恳,李瑜也不坚持,以后要在一起搞事业,还是分个主次比较好,只要自己心里记得姜世勋上一世的恩情,到是不用总体现在嘴上。
想到这里李瑜就势改口:“姜哥,我和冬至去省城联系一下空白磁带,咱们自己翻录需求很大,还有小说也要去省城找找货源。”
“这怎么行?我和冬至去吧,总不能还麻烦你。”
“姜哥,你在雪城也有事,邮局的包裹一直没到,那些磁带才是最重要的,你辛苦下,每天去我家巷子口的小卖铺收一下。”
听到李瑜的安排,姜世勋心里暗暗的感动:“小瑜这是怕淑英没人照顾,把最轻松的工作留给自己了。”
重重的点点头,姜世勋就像当初在南疆跟首长保证攻下山头一样:“放心吧,我知道轻重,包裹到了,我肯定第一时间收好!”
商量完所有事情,吃过饭李瑜二人就要告辞,姜世勋一把拉住李瑜,手脚麻利的把十多张饼卷在一起,用细麻布仔细的包了。
装在一个绿布军挎里递给二人,又回身从墙上摘下一个军用水壶,从一个大盆里小心倒了一壶山楂水。
“小瑜,你们去省城,我也帮不上什么,这点干粮路上吃。”
想着现在出行吃喝都不方便,有干粮有水壶能解决不少问题,李瑜也没客气,接过水壶和军挎。
“放心吧,姜哥,家里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两人和姜世勋告别,一路赶回家中,李瑜和薛冬至约好,明天一起去三中“请假”,然后去火车站买票。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两人吃过早饭,赶到三中正好是第一节课下课,进到班级和安然说了最近有事要忙,可能没法来学校照顾她。
拜托了两个和安然住的近的女生,每天早晚接送一下,经过上次大会,李瑜在学生中的威望极高,两个女生连连点头应承。
出了三中,正等在三中门口的薛冬至招呼一声:“这么快就请好了假?”
学校里的事情,李瑜没有和薛冬至说过,要不然以薛冬至的脾气,肯定会私下去报复海家父子。
事情已经过去,他们也受到了法律的惩罚,李瑜也不想再多事,只是含糊的回答已经请了假。
两人说说笑笑一路,赶到雪城火车站询问票务,九零年时的雪城每天有早中晚三趟火车发往省城。
早上的车次到省城就是晚上八点左右,坐这个车还需要在省城住一晚,两人直接排除,中午的到了省城更是半夜,什么都干不了。
“买晚上的那个吧,咣当一晚,早上正好办事!”对于这个年代的火车,李瑜是深恶痛绝的,不过还是决定咬牙克服一下。
因为薛冬至是火车站大集体装卸工,虽然办了停薪留职,不过工作证还没有上交,所以还能占占公家便宜。
不用买票可以免费坐车,等到明年工作证失效,因为薛爷爷还是铁路职工,薛冬至还可以用铁路家属证半价坐车。
可惜李瑜就没有这份优待了,李国安离职已经有几年时间了,他只好老老实实去排队买票。
花六元买了张全价的坐票,李瑜看看排队的人这么多,又要过薛冬至的工作证,加了一元买了张座号。
见李瑜要多花一元买座号,薛冬至肉疼的反对起来,毕竟一元钱可是他以前半天的工资呢。
不过李瑜还是坚持买了张座号,穷家富路,如果站了一晚,累的惨兮兮的,第二天什么也干不了。
买好了车票,两人结伴回到薛家,准备收拾一下去省城的东西,虽然心里已经有了打算,事情顺利第二天就可以回来,不过李瑜还是做好万全的打算。
盘点了一下最近的“收入”,见义勇为的一千五百块奖金,刨除一千的翻录机和随身听货款,还剩五百。
加上国庆后海丰“还账”的五百块,最近花了一部分,李瑜手里还有九百四十多,之前也没有存银行,李瑜用一个牛皮纸袋,小心的把九百块封好。
把牛皮纸袋用胶带缠在秋衣腋下的位置,剩下的四十多块自己分几个兜放了三十元,还有十多元交给薛冬至收好。
“至于这么小心翼翼么?去趟省城而已,有这么多小偷么?”见到李瑜这么谨慎,薛冬至语气怪怪的询问。
苦笑着摇摇头,李瑜只是感慨一句“小心无大错!”不过心里暗暗嘀咕:“我总不能说上一世,考完大学去报道,在火车上就把生活费和学费都丢了吧?!”
看看时间不早,李瑜和薛冬至也收拾好赶去火车站,随着乌泱泱的人潮,两人好不容易挤上火车。
“呜……”火车汽笛声划破沉静的城市,蒙昧的睁开双眼,李瑜看着车窗外急速略过的零星建筑。
冰城已经到了,推推靠在自己肩头,睡的口水横流的薛冬至,李瑜从身前的茶水架上,拿起军用水壶喝了一口山楂水。
看着身边被推离肩头,又侧过头去睡的薛冬至,李瑜无奈的摇摇头,放下水壶一把拉住薛冬至的脖领子,要不这家伙就滑到地上了。
被李瑜一拉,薛冬至一个激灵就醒了过来,吧嗒两下嘴,他迷迷糊糊的询问:“到站了?”
“嗯,已经进了市区,再有三五分钟吧。”李瑜话音刚落,车上的广播就开始报站:“冰城是华夏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六十章 初到省城
随着下车的人流,两人昏头昏脑的从出站口挤了出来,一路上李瑜紧紧的夹住腋下的牛皮纸袋,上一世的教训可是印象深刻。
出了冰城站,站前广场比记忆中要小了三圈,两年后才会搬迁过来的客运站位置还是一个三层小楼。
广场边上相对客流量狭窄的四车道上,聚集了二十多辆昌河面包,起码三年后省城的出租车才会换成松花江。
“不愧是省城啊!人多、车多、这道也宽敞……”
听着薛冬至由衷的感叹,李瑜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十年后老家雪城都比这繁华,要是跟他重生时的三十年后比,现在省城都不如一个县级市。
“咱找人打听一下路吧?磁带厂应该挺有名的对不?”薛冬至有些怯懦的询问李瑜,这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语气里竟然带了些许颤抖。
“那面不是有出租么,咱打车过去。”知道兄弟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有点人离乡贱的不自信,李瑜语气轻松的回答了一句。
“打……打车?香江电影里倒是见过,可是应该挺贵的吧?好像还得给小费?咱……咱不用那么奢侈吧?”
“今天事不少,打车省时间,争取一天把事情都搞定,晚上就回雪城了,要不住一晚咱俩的开销也不少。”
说完话,李瑜不由分说的拉过薛冬至,就走向了出租车聚集处。
“大兄弟坐我车,起步两块三公里,超出一公里一块,送你到家。”
“哥们我这就差两人,全是陶瓷厂附近的,走不走?”
见到二人直奔出租车这里过来,等客的司机都大声招呼,现在出租车还是比较新鲜、奢侈的服务,一般不打车的都不会靠过来。
“南湖大街、新阳路,两人五块谁走?”
靠近李瑜二人的五六个司机,听到这个报价沉寂了一下,互相瞟了两眼,一个三十多岁的瘦高个笑笑:“哥们这钱少点,给七块,现在就走不耽误你功夫。”
“没人走我俩坐公交去了,中途换两趟车的事,两人一块二,我还省钱了。”
原本就对打车有些肉疼的薛冬至,一听公交一块二就能到,马上兴高采烈的拉着李瑜就走,他刚才四下打量已经看到马路对面有个公交站了。
“哎哎……大兄弟,坐我车吧,你这讲价也忒厉害,不过说好,我先送车上这几位去邮政路,成不?”
眼见这两个小年轻一言不合转身就走,搭话的瘦高个马上紧走两步拉住李瑜,虽然五块少点,七块多点,既然人家这么熟悉道路和行情,蒙不了,那也只好认了。
本来就是做个样子,李瑜被拉住也不矫情扯回薛冬至就上车,公交是便宜,可是看那站点人山人海的,想挤上车可不容易。
两人下了出租,看着李瑜递给司机的五元钞票,薛冬至的嘴角抽动了半天,恋恋不舍的看着“黄面的”远去,薛冬至叹了口气。
“哎,还是省城钱好赚,这半个小时不到就赚咱五块?加上刚才那几个,这就是小二十到手了。”
“以后有钱了,给你买辆路虎,咱天天出去拉活!”
紧盯着昌河面包消失的方向,薛冬至懵懂的点点头:“好啊,到时候可就风光了,哎?路虎是什么东西?”
“额……一个车的牌子!”
无语的摇摇头,用路虎开出租,是前世李瑜中年时跟同事开玩笑的一个梗,他倒忘记了现在夏利都是“豪车”,“路虎”对大家来说更是闻所未闻。
听到李瑜的回答,薛冬至点点头也不深究,而是四处打量周围的环境,双车道交汇的一个十字路口,两旁都是两三层的小楼。
此时两人站在一栋三层小楼前,看着这占地半亩多些的红砖楼房,薛冬至挠挠头疑惑的询问李瑜:“磁带厂就在这?看着不像啊?”
“厂子在郊区呢,不过那是生产的地方,这才是销售的地方。”指着楼门旁的几个牌子,李瑜肯定的回答。
七八块白底黑字的牌子,竖着挂在木框玻璃门两旁,上面白底黑字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薛冬至上前两步仔细辨认。
“开关厂销售处、电缆厂业务科……这都啥玩意?没看到磁带厂啊?”
“电缆厂业务科就是了!”看到薛冬至回头想要询问,李瑜连忙接口:“你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为啥电缆厂生产磁带,我就是知道确实是有磁带。”
不过他心里却在暗暗嘀咕:“谁知道这些国营厂子搞什么飞机,开关厂还生产过大衣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