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呢,你们厂的现有磁带,我们可以用作高端产品,这样现有规格的,一样提供一些样品,然后一个月内给我们定制三十万‘专用’型号的,可以么?”
“三……三十……万?!!”
听到这个数量,王领导嘴里的烟都掉到桌上了,他愣愣的看着李瑜,目光涣散没有焦点,就像傻了一样。
“嗯?有问题?”奇怪的看着姓王的,李瑜诧异的反问。
“啊!”的惊呼一声,王领导尴尬的把烟捡了起来,放进烟灰缸,他琢磨一下,踟蹰着说道:“我们厂……没那么大的产量啊!”
“啧……”
咂咂嘴,李瑜沉默了一下,然后若有所思的看向姓王的:“那你们能满足多少?”
咬了咬牙王领导竖起了一根手指,满脸坚定的样子,好像使出了浑身力气。
“十万?也好吧,剩下的我去奉天看看,那面也有厂子产磁带,哎,实在不愿意折腾!”
听到李瑜说十万,王领导满脸通红的吭哧半天,才说道:“这个,我的意思是一……一万!”
“一万?真是耽误时间!”
第六十三章 来日方长
气急败坏的说完,李瑜一下站起,转身就要往门口走去,一边的薛冬至都听傻了,一下没反应过来,等李瑜都走到门口,才跳起来追上去。
结果王领导从办公桌后面正好绕过来,一把拉住了薛冬至,然后急急的对李瑜喊道:“小兄弟,小兄弟……别急着走,咱们好商量不是?”
站在门边背对着几人的李瑜,嘴角一丝笑意渐渐扩散。
被王领导拉住的薛冬至,两眼一瞪就要动粗,他脾气本来就不好,刚才一进办公室,电缆厂这些人对自己和小瑜还爱答不理的样子,薛冬至早憋了一肚子气,现在要走竟然敢拦阻,这一下他就暴躁了起来。
拉扯着薛冬至的王领导,一见这小伙子两个鼓眼泡一凸,也吓的一个激灵,连忙松开了手,却紧跑几步,拦在了办公室门前,去堵住李瑜说话。
“小兄弟,咱慢慢谈嘛,你看连价格你都没问,就着急走什么啊?”
“这价格不价格的意思已经不大了,一个月才一万的产量,我和你们厂没法谈,难道我等你们厂生产个三五年才发货?”
像是赶苍蝇一样的挥挥手,李瑜就要拨开王领导出门,王领导一见哪里肯放人走,现在那些“沾油水”的心思,已经被他放在一边了,他想的就是这种“大客户”不能放走。
要是能把这笔大单攥在手里,以后在厂里他就是太上皇,什么厂长书记的全都得看他眼色行事。
到了那个时候,他在厂里想干什么不行?整个厂都任他予取予求啊。
“小兄弟,小兄弟,别急着走,咱慢慢聊!”
生拉硬拽的,王领导好不容易把李瑜又拉回了待客椅,李瑜满脸不情愿的坐了下去,薛冬至奇怪的看看,心想:“小瑜力气没这么小吧?怎么就被拉回来了呢?”
蒙头蒙脑的,薛冬至也坐了回去,反正跟着小瑜就好,如果小瑜一定要走,打也打出去。
“小兄弟,我们厂产量是不高,可是质量有保障!”
“切……我又不要质量!”
“额……是是,但是价格可以谈嘛!”
“你价格再低,量上不去也是白搭,我还不如找一个产量高的,三十万都在一家出货的价格低,还是分给三十家的价格低?再说我也没那么多时间一家家谈。”
听到李瑜的话,王领导也一时哑口无言,三十万的量要都在一家厂子走货,价格肯定压到底了,工业生产肯定是量越多单价越低。
沉思一阵,眼见李瑜满脸不耐就要起身,王领导突然眼睛一亮:“小兄弟,你不也说你们要质量好的做高端产品?”
“那是试水,我们主要是想做低端市场,以大量的廉价产品冲击市场,咳,我跟你说这个干什么?”
好像一下醒悟过来一样,李瑜连忙不满的停下话头不再说,不过眼神似乎有些慌乱的左右晃动。
听到李瑜的话,王领导心里最后一丝疑虑也消失不见,他笑笑说道:“哎,我们就是生产工厂,也不做市场销售!”
如释重负一般的舒了一口气,李瑜感激的笑笑,然后安安稳稳的坐在椅子上,摆出一副可以再谈谈的样子。
“这小子还是嫩啊,一着急就说出自己的营销策略,可惜我们厂确实不做终端,他们这思路确实不错啊。”
心里琢磨了一下,王领导诚恳的说道:“小兄弟,如果你们每月分我一万的量,高端试水的所有样品,我们厂包了!”
“这……”
故作迟疑的沉吟一阵,李瑜缓缓点头:“这倒是也可以,不过高端市场,我们虽然是试水,可是需求也不小,你们有那么多库存么?”
做作的傲然一笑,王领导说道:“刨除小型的录音专用和音轨大盘,其余五种规格,每样五千以上的量!”
不过王领导心里却暗暗庆幸:“幸亏之前的科长下海去了,之前半年一直没好好出货,要不哪有这么多的库存!”
听到这个数量,李瑜却心里狂翻白眼:“你们厂咬牙一个月才一万的产量,这起码两三万的库存,这是多久没出过货了?”
不过脸上李瑜却不动声色:“录音专用和音轨大盘,这才是高端市场的主打产品啊,你们剩下五种产品也就是做歌曲磁带用,这正是我们要走的低端市场!”
听到李瑜这么说,王领导也暗暗叫苦,原来剩下那五种磁带,说是五个规格,其实差异的就是录音长短的区别。
按歌曲数量算,从能录十首歌到二十五首左右的量,实际算起来应该都是一个规格五个档次而已。
“这样吧,你们厂两个月生产三万的五种档次的磁带,外壳要薄一些,包装方面不需要塑封,成本能压到多少?”
“两个月三万啊?这个……也好,我们厂开个动员会,肯定按时完成,至于成本……我也不给你弄虚的,分什么档次,所有磁带统一单价,一元一!”
听到这个价格,薛冬至眼睛闪闪发光,之前那个价格表上,这五种磁带的价格从一元八,随着档次递增一角钱,最高一直到二元二,这么算来却是便宜了不少。
可是李瑜却缓缓摇头:“这价格一点诚意没有,我这相当于包揽你们厂所有生产任务,而且我要的是‘质量’一般的定制产品,你们成本起码下降四分之一。”
“这样……最低一元整,否则根本过不了生产会议,大不了样品的押金,我一分不收,怎么样?”
迟疑着点点头,李瑜有些嫌弃的说道:“那就这样吧,样品我也不要你太多,既然你们录音专用和音轨大盘没多少库存,我就不拿你们厂样品了,剩下五种每样给我拿两箱!”
看李瑜终于点头,王领导满心欢喜,他笑呵呵的拿起电话通知库房送样品过来,然后对李瑜说道:“这个……定制产品的定金……”
“哦……定金!”
沉吟一阵李瑜笑笑,把事先放到兜里的现金拿出来,他是很注意细节的,如果从腋下现场拆胶带,从牛皮纸袋里拿现金,实在太跌份。
第六十四章 定金和订金
果然,看到这年轻人随意就从口袋里掏出一沓现金,王领导心里更是笃定对方财力雄厚。
点了六百块钱,李瑜轻轻按在桌上推了过去,王领导看着桌上的钱满脸疑惑:“这个……三万的货,这些少点吧?”
“呵呵……我们公司是有财务制度的,定金一般走的是电汇入公账,原本我们打算的是在一家走三十万的货,现在要分几家走,这财务不好处理啊!”
对于李瑜的解释,王领导认可的点点头,可是看着桌上对于个人而言不算少的六百块,他还是有些迟疑,对于公家来说,三万的货和六百的定金实在不成比例。
“这个定金因为不走财务,我想……就不用算在总货款里了!”看到姓王的迟疑,李瑜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
刷的一下,王领导的眼睛就亮了起来,原本猜到对方有背景,他已经对“好处”不报什么希望了。
后来听到对方要货数量惊人,更是只想拿下对方,恨不得自己掏些“好处”给李瑜,没想到啊,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这可怎么说的?好吧,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哈哈!”
嘴上说着不好意思,王领导手却不慢,瞬间就把桌上的钞票扫进兜里,摸着钞票那不同于普通纸张的质感,他欣喜的大笑起来。
“不过……这定金,还是需要准备一些的,要不然也……”
美滋滋的笑了一阵,王领导还是迟疑的发话,虽然拿人手短,可是一点定金没有的话,开工生产三万“定制”磁带,他也很要背些干系。
听到王领导这么说,李瑜马上作色变脸,微眯着眼睛盯视姓王的,好像在说:“拿完钱你就说这个?”
看到对方变颜变色,王领导又打个哈哈说道:“哈哈,小兄弟……不是我难为你们啊,嗯,这样吧,样品算是我们厂无偿赠送的,也不算在总量里,你要的五个档次,一样多给你拿一箱走?!”
上一世跑业务时,李瑜了解过电缆厂磁带的包装,一箱是一百二十盒,五种产品每种多一箱,这就是六百盒的量,按照一盒一元,王领导这也算是损公肥私了。
而且这些样品还不用算在总量里面,那就是相当于白送十五箱样品,这个价值可是远远大于六百“定金”的。
听王领导这么说,李瑜的脸色转好,心里却嘀咕起来:“你就是把样品算在总量里也没用啊,哥们没想真定三万的货,不过多五箱磁带也好。”
想到这里李瑜就要点头应承,不过目光一扫,却看到王领导办公桌后面的书架,他快速的扫了一遍书架,顿时满心欢喜。
“嗯,这样也好,哎?王领导这里书不少啊?”
勉勉强强的点头同意姓王的说法,李瑜话题一转指着书架询问,那姓王的听李瑜答的勉强,也有些挠头。
毕竟人家是给自己好处,而自己还回去的是给他们公司的好处,对李瑜私人是没什么用的。
虽然他心下猜测李瑜是自己家的生意,不过自己家的生意和自己兜里的好处,那是两个概念。
听到李瑜问他书的事,他也回头看了看,他刚到这办公室两三天,这书架都是上一任科长弄的。
打量两眼,发现确实不少书在那里,顿时王领导眉毛一皱,他平日最喜欢的就是打麻将,这么多“书”在他身后,怪不得任命下来,他手气就不顺。
想到这里,王领导就琢磨着回头让人把这些书都弄走,不过他转念一想:“这小子问我这个干嘛?”
侧头看看还在捧着“小人书”看的侄子,他眼睛一亮:“我干脆废物利用得了!”
“哎,随便看看,小兄弟喜欢,待会库房送样品过来,你一起拉走!”
“这就多谢王领导了,定金的事情你放心,我跑完奉天找好别家工厂,到时候财务会一起打款。”
看到自己用一些原本就要扔的“书”换来对方定金承诺,王领导心里不由得意万分,感觉自己简直是“陶朱”一般的商圣。
“不过,我们要货的时间还是很紧的,您最好催一催,先动起来!”
此时正在自得不已的王领导,很是慷慨的点头应诺:“放心,元旦前肯定能发出三万的货。”
双方刚达成协议,不多时库房送样品的车就到了楼下,李瑜起身和王领导握握手,满脸诚恳的说道:“那我们就告辞了,咱们来日方长!”
冰城电缆厂在八五年转型生产磁带,足足风光了十年之久,在九五年磁带市场萎靡,却没有资金再次转型,才轰然倒地。
厂子虽然倒了,负责销售的某王姓领导,却全家移民美帝,在星条旗下宣誓成为自由世界的一份子。
站在送货车边,李瑜仰视着业务科的窗户,眼睛里一缕寒光闪过。
“三万的‘定制’产品虽然会对电缆厂造成些损失,不过现在磁带市场还是火爆期,如果能把你拉下马,可能这国营厂还有机会再次转型。”
一旁的薛冬至听着李瑜的喃喃自语,他奇怪的看看兄弟,又转头看看正在把书打包装车的司机,他才压低声音:“你嘟囔啥呢?咱们用的了三万的磁带么?而且哪有那么多钱啊?”
“没嘟囔什么,两个月后会用到的,我对雪城的市场有信心。”
“那可是三万块啊,要是有三万块,咱们还折腾什么啊,早在家躺着吃了。”
听到薛冬至要拿着三万块在家躺着吃,李瑜哭笑不得的摇摇头,张嘴想说些什么,却欲言又止。
他总不能和自己兄弟说:“冬至啊,三万你就满足了?现在三万能买三套楼房,十年后就是一套,二十年后是一个卧室,三十年后你连厕所都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