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1980小人物-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你说要让一套人马,为两家公司工作。
    这样来看,我们这些航天人,肯定要带着之前的经验为新公司效力了。这么说来的话,的确也没有必要买一套火箭的全部技术。”林湖这话前后矛盾,可能是受到的刺激太大一时间有些语无伦次。
    “我的确是要研制全新的火箭,现有的技术太浪费了!每个国家的火箭都是一次性产品,我想要的是可重复发射的火箭。比如说捆绑火箭,两个助推器在与火箭主体脱离后,可以二次点火慢慢降落到地面。
    这样一来,在助推器这个产品上,我们就可以节省一大笔钱。
    而之后在主火箭一二级分离之后,我们依旧可以选择回收其中的一个部分。
    除了整流罩这样的东西,能回收的我们尽量都要回收!
    前期来看,我们面临的技术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可是这件事一旦做成之后,放眼全球没有人会比我们的发射价格还便宜。
    到时候别人三千万美元的发射费用,我们一千万别可以发射而且还能挣到钱。
    当然了,我可不是为了进入国际市场抢生意。
    我未来规划中要发射的卫星超过几万颗,如果每一次发射卫星都是使用一次性产品。即便我是全球首富也恐怕没有这样的财力去糟蹋。”林平想要gps全球定位,想要全球的卫星网络。
    只要自己的网络建成,在未来二十年内,都是网民的上网首选。
    在没有光纤普及的年代,林平相信自己可以抢占市场。
    如果现在光线已经普及,林平断然不会搞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
    卫星上网在后世普遍都是船舶这种不能拉光纤的用户,而卫星上网的价格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
    正是因为全球市场互联网还没有建立,加上林平不可能从容的进入西方世界拿到所在地的网络经营许可。
    华为提供基站都会被全世界排挤,更不要说整个互联网全部掌握在林平自己的公司之中。
    西方世界无法容忍绝不会同意。
    只有天上的卫星,林平才能绕过这些人的监管。
    就算这些人想要干扰自己的信号,可是一旦卫星数量达到上万颗。
    想干扰信号的投入恐怕就要让很多国家承受不起。
    毕竟这种投入可是见不到丝毫的回报,花几十上百亿美金就为了屏蔽卫星信号,显然纳税人不会同意。
    更何况这种投入,针对的居然是纳税人的上网权利。
    这些人怎么可能会同意这样的项目得到批准。
    谁要是敢提议屏蔽信号,这些人立马就会失掉所有票。
    林平不指望卫星网络坚持几十年,只要能够坚持到二零零五年之后,变就已经完成了他所有的使命。
    到了二零零五年,相信互联网上所有的中大型企业都是林平的产业。
    即便接入到各个国家的光纤系统之中,这些企业也已经大到无法让这些国家一刀切。
    只要林平的股权划分合理,不把所有股份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吃肉的同时也让其他伙伴得到利益。
    就可以让自己的所有企业从容的在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可回收的火箭?”对于可回收的卫星也才在刚刚掌握不久,现在居然要开发全世界都没有的科技。自己这儿子可当真是野心勃勃!
    不过也正是因为全世界都没有,再加上不需要体制内批款,相信上级领导会同意这个项目。


第181章 第一家民营企业
    当林平陪着夫妻二人吃完饭,来到招待所休息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钟。
    然而林平不知道的是,就在此时此刻,在京城正在召开一场紧急的会议。
    这场会议的层级之高,林平无法想象。
    即便想象得到,也不会认为在这个时间点。领导们日理万机,即便听到了自己想要设立航空航天公司的消息,也不会在晚上紧急召开会议。
    按照正常的逻辑,应该是许多部门联合商讨,至少拿出几个观点之后,才会轮到领导们审视这些观点。
    会议参加的人数不少足足有二十个人,每一个人脸上都是饱经风霜的沧桑。
    “相信来的路上,大家已经从秘书处了解了基本情况。这件事大家有什么意见不妨畅所欲言。”看着所有人落座之后,有人极短的开场,宣布这场足以改变历史的会议正式开始。
    “这件事会不会太急了一些?”刚一开场就有人表示这件事可能操之过急。
    听到有人议论这件事操之过急,不应该这么快召集如此之高的会议时,马上有人附和道:“我赞同这个观点。我们之所以要召开会议,很显然是希望落成这件事。就算我们所有人达成意见一致,大家都是投赞同票。可是也至少应该充分的详细的了解整件事,以及这家公司未来的架构,更重要的是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
    我觉得这件事应该由下面的同志,详细的与对方谈判几场之后。事无巨细的了解清楚之后,咱们至少也有了更详细的资料。只有有了更详细的资料,咱们的会议才更有意义。毕竟就目前而言,仅有的了解之下,我们无法做出赞同或者拒绝。”
    老同志的话刚刚说完,马上又有人接着话头说道:“我个人支持利用外资,当初要决定七机部是否走向国际,接受国际发射服务时。我个人是投了赞同票的,而且至始至终我的态度都非常明晰,我都是非常的赞同。
    可是今天这件事我个人目前持反对意见,在现有的资料之下。我觉得对我们没什么好处。如果仅仅是为了这点外汇,我觉得我们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大家试想一下,这家公司可是私人公司,很多决策由不得我们说了算。在将来的某一天,一旦这家公司的决策与我们相左,到时候要听谁的呢?
    还记不记得在去年五月份,我们向南太平洋发射了运载火箭。这枚运载火箭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东风五型。
    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可这毕竟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们不可能永远不做这样的实验,这种洲际运载火箭,势必要在公海上检验成果。毕竟我们的国土面积,相对于洲际运载火箭来说还是有些小。
    万一将来有一天,这个叫林平的突然间心血来潮,也要表面上搞什么运载火箭,其实背地里。。。
    到时候我们是阻止还是允许呢?
    一旦我们阻止的话,我们要采取什么手段呢?直接查封这家公司吗?还是找这小子约谈?
    如果我们的话,这小子就当作耳旁风,死活听不进去。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但我们撕破脸,使用雷霆手段。那么到时候肯定影响非常不好,甚至会影响到其他的私人企业。没准大家会非常的担忧,觉得私人经济将不被允许。
    我的意见是,我们得到的好处与风险不匹配。我个人反对让私人企业进入这个领域。”
    一番详细的发言,引得全场绝大多数人默默点头。
    只不过这番发言之后,有人马上笑着说道:“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可是在源头之上,我们便会限定它的发展。虽然运载火箭跟洲际导弹从技术上来讲没什么区别。可是,我们完全可以在合作的协议中明确指出这一点。
    而且要规定,这家私人企业的任何项目。都必须接受我们的审查,不可能做到他想造什么便造什么的地步。
    如果关起门来,什么都由他说了算。那这个世界岂不是要乱套?
    只要我们详细的规定好每个环节,而且每隔一段时间便审查一下他们公司的项目,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把握风险。
    就算这小子将来脑子一热,想造什么‘大玩具’至少我们能扼杀在摇篮之中。
    这小子是个聪明人,前10年所有的研发成果与我们共享,就这个表态足以表明他不会乱搞。”
    听着有人为林平辩驳,而且说的话不无道理,大家也是纷纷点头。
    “开饭馆的还有卫生部门去管,造汽车的也会有质检部门去查,造火箭的自然也有相关部门进行管束。只要我们定好规矩,就算他是个孙猴子,也容不得他能跳出手掌心。”有人嘻嘻哈哈的做着比喻。
    “我觉得早些定下规矩最为合适,为了表示我们公平公正,以后华夏航天也一并受这些规矩的制约。
    如果我们所有的规矩只是为了针对这家私人企业,恐怕这只会吓跑这小子。”有人提出不要故意针对,至少让这家私人企业感受到,他与同行享受同样的监督力道。
    “照这么说的话,原本我们打算要把八机部并入七机部,如今看来这合并恐怕要拖一拖了。”一想到八机部所担的责任,大家觉得如果七机部受到如此严厉的监督,恐怕八机部将不适合在合并到七机部之内。
    “即便有严厉的监督,防止这小子发展与民用航天所不同的东西。我个人也表示坚决的反对,火箭跟导弹相通的技术太多了。
    谁能保证这小子会不会把一些机密的技术卖到国外。我承认,就算这私人企业用自己的钱研制的技术,那他也不是想卖就能卖的。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任何一家掌握着顶尖技术的公司,都会受到本国法律严禁出口的管制。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理由让我选择反对,假设这小子发射的火箭一次又一次失败。
    到时候谁为这样的失败负责?
    表面上看它是一家私人企业,任何的发展不受我们管控,只要他不犯法,我们管不着他想做什么。
    可是一旦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会不会影响我们华夏航天在国际上的声誉?
    这对于咱们好不容易在航天事业上建立起来的自尊心,是不是严重的打击?
    那些老外会怎么看?他们可不觉得这是一家私人企业,他们会说咱们华夏航天的航天事业烂透了。
    这让华夏航天出国找订单的任何努力都会面临外国人的嘲笑,甚至让同志们的工作化为泡影。”有人几句话简直锁死了这件事的可能性,毕竟这样的大帽子扣下来,任何人都招架不住。
    果然,这话一出,全场安静了下来。
    “咳咳。。。”可能是现场沉默的比较久,有人用咳嗽打破了沉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家名叫洛克希德马丁的公司。这家公司造的战斗机可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我们有无数的同志丧命在这家公司所研发的战斗机之下。
    这家公司就是一家私人企业,这家公司不但造飞机,还造了任何能想象到的军事物品。
    私人企业的研发效率,在二战的时候已经得到了印证。所有的参战方,很多重要的武器装备。都来自于民营,甚至是私营企业。
    虽然咱们现在还没有放开这条路,可是试想一下,将来一旦咱们国家的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以后。
    我们会不会开放一些军用车辆的指标给这些私人企业?士兵的头盔,会不会放给一些钢铁厂?靴子,水壶,匕首之类的物品一定会开放给民营企业。
    现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我们将来会不会有一天也开放一些私人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的研制?放眼全球,很多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单兵轻武器,可都是来自于这些私人企业。
    过去几年之中,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西方装备展览的报道。很多警用装备,单兵武器装备,都来自于民营企业。
    这些企业会在招标之中投标,如果在国内拿不到订单,他们可能会转向国际。毕竟市场经济就是一个适者生存的环境。如果手上没有两把刷子,就算我们开放容许私人企业进入,他们也活不下去。
    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莽撞的私人企业,才有可能让市场进入竞争环节。只有良好的竞争,才能有更好的产品出现。”有人说话时居然扯到了单兵武器的研发上。
    面对这个话题,大家没什么争论的意见,似乎对于民营企业进入轻武器的领域并没有多么反感的态度。
    看到大家都不说话,于是继续说道:“无论民营企业生产什么,只要我们做好管理监督,大问题绝对不会发生。
    至于说到这家公司,将来有可能连续失败。完全就是市场经济的范畴,与我们的自尊心毫无关系。
    看看发达国家的那些大企业,哪一家跨国的大企业不是在市场经济中大浪淘沙才存活下来的。
    如果我们只能接受胜利,不能接受失败,那么未来的市场经济,恐怕这条路走的将会异常艰难。”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现场的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毕竟现在提出的两个态度,可是完完全全的截然相反。有争论固然是好的,本来会议的召开就是要让大家畅所欲言。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只有听取更广泛的意见,才能在一件事情上做到尽善尽美。
    “我们现在对于市场经济没有多少经验,如果起步就走的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