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就在安然陪着家人吃饭的时候,林平此时正现在北校的校长办公室,跟校长一起吃着刚刚从食堂里打来的饭菜。
“林大企业家那可是出了名的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情让你能跑到我的办公室?我好像记得,现在研发中心项目进展一切顺利。游戏开发人员的培训也是颇见成效,甚至考古队那边又有新的发现。就连你做的饮料厂以及牛奶厂,各种农业专业的老师们都在辛苦的帮你开发新产品。
我实在想象不出来你来我办公室到底意欲何为?”校长笑眯眯的看着林平,顺便把自己饭菜里的一块红烧肉放在林平的餐盘里。
在这一刻,不像是校长跟历史系教授之间的谈话。
也不像是一校之长跟一名企业家之间的午餐。
倒像是长辈跟晚辈之间的难得相聚。
“在不远的将来,我很可能得到一条铁路的专用线。你也知道我们公司现在所生产的街机,所采用的外壳并非塑料而是实木。
这些实木的来源地是大兴安岭的公司林场,我们公司打算从大兴安岭到京城附近修建一条专用的货运铁路。
为了这条货运铁路,我们打算研发一点新技术。”林平看着校长一边吃饭一边随意的说道。
而校长看着林平这毫不在意的神情,却瞬间没了吃饭的心情。
从大兴安岭到京城附近上千公里的路线,这投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要研发新的技术?货运铁路需要什么新技术?
难道是说一次性运送几万吨的木材,需要高性能的机车头?
否则的话几万吨的木材几百节的车厢,恐怕绵延数公里之长。
这么长的火车,启动慢刹车也更慢。
路上一旦出现什么状况的话,需要提前几十公里进行刹车。
看来的确需要一套新的系统来帮助这些货运火车规避风险。
校长简单的想了一下之后,觉得这对于铁路交通系统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项目。
毕竟这年头想要搞点新项目,研发一点新的科技,所需要的资金,都需要一层一层的向上打报告。
只有上面批准了,然后第二年召开了预算会议之后才会批复下来。
即便批复下来一些研发资金,体制内的资金量跟林平这样的大公司显然不可相提并论。
更何况体制内的报告,就会让人感觉到崩溃。
即便打上去报告能不能得到批复还是未知数,即便上面有批准的意思,还要召开专家论证会议。
而专家论证会议之后才会正式批准。
至于专家论证的会议开几年,这事谁能说得准?
恐怕也只有林平这样的私人公司由他一个人说了算,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公司旗下不是还有一家航空航天公司吗!
只要他有钱航天飞机都可以造,更不要说在铁路系统上搞一些新的发明。
利用林平的资金帮助国内的铁路系统得到研发的机会,这对校长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当初学校冒着那么大的风险支持林平,现在林平做大做强,一次又一次的回馈学校回馈国家。看来当初冒的风险非常值得,如果当初畏首畏尾不敢与林平签订合同,林平也没有今日的成就。
而没有今天成就的林平,心中有再大的抱负,也只能是脑子里想想而已。
根本不可能拿出真金白银,如此大力度的支持国家的各种项目。
“好!既然你提出要求,那么我就用学校的名义向全国各所院校发出协力请求。请求所有的相关专业,配合你演出货运铁路的危险监测系统。”校长答应的非常痛快。
“嗯?我说要搞这东西了吗?也对,我想搞的东西也包括这套系统?”林平突然间停下吃饭的筷子,看着校长疑惑的说道。
而校长看这林平的神情,似乎猜到自己可能预判错误。
“那你小子想要搞什么新科技?”校长彻底的放下筷子好奇的问道!
“搞,就搞大的!咱们造一套磁悬浮铁运输系统。让火车彻底抛弃那些笨重的轮子,去拥抱磁悬浮这样的黑科技!”对于磁悬浮列车林平非常有信心。
只要不追求速度极限,这个年代造这样的东西完全不成问题。
唯一成问题的只是速度。
每小时一百公里的磁悬浮,跟每小时五百公里的磁悬浮,那科技含量肯定天差地别!
虽然看上去都是利用相同的科学原理。
就像蒸汽火车发展到高速动车,无非是铁路加上轮子,然而速度却差了十几倍!
而这十几倍,全都是一项又一项的黑科技叠加起来的成果。
林平不追求超级速度,只不过想要给这个时代的个研发人员,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去积累相关的开发技术。
争取在二十年之后,开发出国产的超过五百公里时速的磁悬浮列车。
第286章 重复投资得罪人
校长听到林平的脑洞之后,居然整整七八秒钟都没有说话。
“我没听错吧?你真的要搞这东西,这可是一个无底洞。什么时候才会有成果,没准儿等你想用的时候,这东西连研发的一半进度都没有。”校长真的是非常吃惊,虽然并不是此专业的专业人士,可是作为一个校长,对全球最顶尖的科技都略知一二。
毕竟学校每一个学系想要申请经费的时候,都需要校长的签字盖章。
作为一校之长如果连这种报告都不仔细审查过问的话,那岂不是演变成了一个只会签字盖章的傀儡。
虽然所知所晓只是皮毛而已,可是对于校长这个职务而言,已经完全的够用。
校长虽然没有专门了解过磁悬浮列车,可是对于高速列车确实申请过经费。
而在研发高速列车申请经费时的报告中,有提到过磁悬浮列车等相关技术。
这些技术并不是最近才被人类广泛的研究,早在一九二二年就有德国的工程师提出了构想,以及完整的规划设计。
可是限于没有研发资金,这项目只停留在小范围的研发之中。
一直到七二年,霓虹国成功地实现了二点二吨的超导磁悬浮列车实验。
这仅仅是十年前的事情,而在那时候,国内连最基础的铁路网还没有来得及建设。
即便现在,很多地区还需要铁路进行联通。
至于是高速铁路还是磁悬浮铁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铁路连通各个地区,有了路才能够让百姓们出行更加方便,经济才能彻底的连接盘活。
只是这十年过去了,校长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居然可以参与到国内的磁悬浮研究。
“等一下!我好像记得,国防科技大学前段时间似乎开了磁悬浮的课题。”校长听到林平的这个消息之后太过于震惊,甚至忘了前段时间自己听到的这个小道消息。
虽然消息来源于口耳相传,可是这却是实实在在的确凿信息。
国防科技大学的确是联合了铁道部,西南交通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电气工程研究所一同开展磁悬浮列车的研究。
“哦,是吗?”林平这个穿越者似乎触碰到了知识盲区。
没想到国内的研发,居然在八二年就已经展开。
只不过林平不知道的是,八二年开始的研究,一直到八九年,才制造了一条长一点二米宽零点五米高零点五米的小型模型。
而到了一九九四年,研发进展才来到四个座位四吨重的迷你客车进行试验。
整整十二年,进展极为缓慢。
其最大的原因并非是难以突破科技技术障碍,而是没有经费让很多实验无法开展。
只能进行一遍又一遍的理论验证,可以说这就是在纸上造车。
“既然如此,有人牵头的话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校长是否可以用北校的名义,参加到此次研发团队之中。如果可以的话,最好用北校跟清大两家的联合公司进行参与,这样的话有公司作为背景,将来便可以把拿到手的专利权进行拍卖或者转让。
而我会专门成立一间新公司,用于投资此次磁悬浮列车的研究。在充足的资金之下,希望项目一切进展顺利。”有现成的团队,而且还是国字号的队伍带头,这对林平来说省了很大的力气去挖那些科学家。
而且有清北两家名校作为牵头人,相信有更多的学校参与进来。
到时候在不缺研发资金的环境之下,相信很快便会有所突破。
一旦磁悬浮技术提前大规模商用,恐怕便省去了走高铁这一路科技树。
虽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叫铁路,可这却是两种完完全全不同的技术。
“好,我现在就打电话。询问一下我们是否可以参与?”校长现在已经彻底没了吃饭的心情,也不在意林平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大吃大喝。而是把电话拉到一边,拿出了一本通讯录,开始详细的拨打电话询问项目的进展,以及上级部门的态度。
虽然林平跟校长只不过是口头协议,真金白银一分钱都没有见到,但是校长信任林平的话,相信林平说出的话不会轻易反悔。
只要林平说投资的项目,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任何的曲折,更没有反悔这样的先例。
有了这样的默契与信任,校长打起电话来自然是游刃有余。
只不过,随着校长电话打的越来越多,林平发觉校长的脸色越来越沉闷。
校长在一个半小时内,打了有十几通电话。
林平全程没有参与,而是吃完饭之后默默收拾了一切,坐在沙发里随手拿了一张报纸默默的打发时间等着消息。
“怎么说?”当林平发现校长沉默了三五分钟都没有再打电话的时候,林平忍不住好奇,放下了手中的报纸看着校长询问道。
“上级领导那边回应,说这个项目还在理论论证阶段,恐怕未来一年内都不会进入实质性研发。
而国防科技大学那边,更是拒绝了我们的商业合作。如果清北两家学校想要参与的话,他们非常的欢迎。可是带有商业性质的话,尤其是想要占有一定比例的专利,这事儿他们不能接受。
而且他们那边把话挑明了,他们现在不缺资金。似乎有人特别支持他们,批复了一千万的起始资金。有这一千万的研发资金,至少未来两年甚至是三年内,他们未必会需要外部的资金。
而且上面有人支持,可能他们后续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研发资金。”校长打了一圈电话没想到是这个结果。
上赶着给别人送钱,居然还被人言辞犀利的拒绝。
这对于从来都没有手头阔绰过的校长而言,这种体验真的是破天荒的头一回。
以前都是到各部门哭着喊着要研发资金,然而当自己手上有钱的时候,上级领导居然也是同样的嘴脸。
不过校长也能理解,对方不缺资金,而且还想要把磁悬浮列车的所有专利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管是某一个人,或者是上级领导的意思,这恐怕短时间内都无法扭转。
除非突然间发生什么变故,上级领导的这笔研发经费不能再批复下来。
不过这样的事情极为罕见,尤其是在大环境越来越好的当下。
“既然如此,那就打电话给清大的校长,看看清大有没有意思跟我们联合搞研发。这一次将是纯粹的商业研发,同时给全国各大高校发出邀请函,只要有能力参与的学校,我们都给予资金上的支持。
这一次我们公司将独占所有的专利权,或许他们不允许我们参与,对我们来说也未必是坏事。至少将来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吵闹,既然对方如此看重专利是否集中在自己手上,恐怕将来收取成果的时候,我担心我们公司投了资未必拿到想要的结果。”既然自己手上有钱,对方又不同意自己参加,那干脆就另起炉灶自己玩自己的。
更何况,有了竞争之下,相信对方也会明显感受到压力。
如果自己这边捷报频传,作为上级领导自然不希望他们那边默默无闻。
如果一直拿不出成就,恐怕这后续的经费就会无疾而终。
毕竟作为领导总不能无限度的支持那些拿不出成就的人,一旦受到的压力过大,领导自然不希望最终有自己背黑锅。
然而对于林平的提议校长有些犹豫,这很明显有些对着干的意味。
而且这件事无论结果好坏,都会有难以预料的未知结果。
如果清北两家名校连同国内其他高校组成了联合研发中心,而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就,那么国防科技大学的项目势必会受到影响。
到时候谁批复的这个项目一定会受到问责,甚至会调查今天自己所打的每一个电话。
因为这很明显是重复投资,虽然林平的钱并不计算到财政体系之内,可是林平投资过的项目,即便林平是在之后投资的项目。
一旦重复之后,前面的项目势必会造成重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