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公司优先照顾十里八乡的村子。
毕竟以后我们公司在这里落户服装产业园,以后咱们这十里八乡就是邻居。
只有十里八乡的劳动力不够用的时候,我们才会像其他地区发出用工需求。
当然了,如果你们愿意把工作岗位让出来,让给自己家里的亲戚。
我也会对你感到佩服,并且赞同你这样做。”林平给这件事画上了句号。
还是让县里面去头疼,这些细枝末节自己就不参与了。
只要派来的劳动力,能够正常的干活就行。
但是林平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万一县里派来的人,压根就没有什么劳动力。
万一有些人,家里个个都身患疾病。
唯一一个能下地走动的人,被派到这边参与劳动。
目的就是为了挣点工资,可是这种患有重病的人,怎么可能有体力去干愚公移山的工作。
希望这样的人尽量少一些,如果这样的人太多,只要身体有病就可以明目张胆的混工资。
恐怕整个工地气氛都会大变样。
偷懒耍滑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每个人都喊着自己身上有病。
而一旦这些人喊自己身上有病,负责监管的人似乎也不能说些什么。
毕竟现场就有人身上有病,可以明目张胆的混工资。
别人可以,为什么他们就不可以?
如果处罚这些偷奸耍滑的人,这些人一定要求公正与公平。
要处罚他们也可以,这些人一定会咬着那些身上有病的人不放。
希望负责筛查的县里的干部们,少派遣一些这样的人过来。
毕竟悠哉悠哉的工作,自己不可能安排那么多。
如果一个人会写字,还可以给他安排一个点名查勤的岗位。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岗位,林平完全可以交给那些村长们去做。
如果这样的人太多,恐怕只能派遣他们去烧火。
烧火这份工作,每天最多也就工作四五个小时。
而且坐在那里一直添加柴火,似乎也没什么劳动量。
可是这样的岗位又能有多少?
自己在工地上,能支起多少灶台!
总不能为了给这些人安排工作,强行增加灶台的数量。
扶贫,终归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
稍微有个细枝末节没有处理好,不但得不到好名声,甚至还会惹得一身骂名。
第449章 服装产业园用工需求
林平的担忧对于全场的人们来说毫无感觉。
毕竟大家所处的位置不同,林平能够想到的东西,这些人却很难触及到这个领域。
就连一些村长们,仅仅是觉得这件事很棘手而已。
大家不知道这件事一旦办砸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对于县里的领导们来说,他们要做的就是保证绝对的公平。
这个世界上只有绝对的标准,没有绝对的平公。
人们更能感受到的,是拿在手中的20张大团结。
“哎呀,老天爷呀!终于可以过个富足年了。”有人拿着钱对着上天感恩戴德的说道。
然而这一幕却被身边的人不耻。
“你感谢老天爷做什么?忘了你家穷困潦倒的时候,你是怎么骂老天也不开眼的?
别忘了你这工资可是人家林先生发给你的,要感谢你,应该感谢林先生才是。”对于这些老天爷之类的东西,便是物资匮乏的年代,也并非所有人都相信他们的存在。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看透这个世界的本质。
似乎也只有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才能感受一切。
尤其是遇到灾年,当人们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恐怕心生的怨念,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会不满。
再虔诚的信徒,当他眼睁睁看着家人饿死的时候。
即便曾经在相信的神灵,此时此刻在他眼中连屁都不是。
或许这印证了一条理论。
那就是人性禁不起考验。
一对恩爱的夫妻,无论女方多么漂亮。
如果女人想要考验一下老公对于自己的忠诚度,想要让漂亮的女闺蜜勾引老公测试一下他的底线。
这个时候,结果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如果说大灾之年,是神明对于信徒的考验。
那么这些神明会输的彻底。
人类的求生欲望跟本能,绝对凌驾于任何道德束缚之上。
“是应该好好谢谢人家林先生。他即便不给咱们发这么多的工资,即便是按照之前说好的每天十块钱。那也是咱们这些庄稼汉想都不敢想的工资收入。
现在一次给了这么多钱,一家人节省一点的话。
只要不遇上灾年,只要家里人不闹病闹灾,这200块钱足够大家伙个四五年。”毕竟农民有土地,大家不担心吃不上饭的问题。
这200块钱节省着花,也并非不可能。
“我媳妇儿要是知道有了这么多钱,想必那娘们儿肯定会哭的。
跟我结婚这么多年,没过上一天好日子。
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口肉,甚至有六七年没买过布做过新衣裳了。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这日子过得越发紧张。
这钱,说是救命钱也不过分。”说这话的时候,把钱放到了最贴身的口袋。
而且用手紧紧的捂着这些钱。
这一刻,这些钱已经不仅仅是钱那么简单。
是一家人对新生活的憧憬与希望。
是一个丈夫对妻子多年的愧疚与担当。
同时也是一个父亲对子女最无私的爱。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又何况一个普普通通的能力。
这里没有江湖的打打杀杀,也没有恩怨情仇。
有的只是普通人,渴望过上平凡生活的愿景。
“哎。。。”然而看着别人欢喜的时候,有些人却发出了无奈的叹息声。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只有相对。
毕竟这是最伟大的理论。
当人们拿着200块欢天喜地的时候。
有些人却知道,这200块早已经不属于自己。
“我那倒霉媳妇儿,要是知道有这200块钱。
我敢对这天发誓,绝对这200块钱全部会倒腾到娘家那边去。
我真的很想知道我们家祖宗18辈儿做了什么孽,怎么让我摊上这么一个倒霉媳妇?
家里有任何的东西都要给娘家带一份儿过去。
前些天我在山上设了个套,好不容易套住一个兔子。
本想着给孩子们做顿肉吃,毕竟孩子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
谁曾想,我就去公社办个事儿的功夫。
回来之后,那只兔子就已经被送到了娘家。
那怕两条后腿留给孩子也好,那可是亲生的孩子。
放着自己家孩子不管不顾,非要拿回去给她娘家的侄子们去吃。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最终就换来了一句,这姑姑真好。
我丈母娘也说了一句,这闺女没有白养活。
这样的事儿简直太多了。
去年玉米刚下来的时候,我一个人整整干了一天,把玉米用村口的磨盘压成玉米面。
我为了心疼她,都没让她干活。
一个人累死累活,谁叫咱是爷们儿。
可是她到好,我前脚压成玉米面儿,后脚这娘们儿就把弄好的玉米面儿给她娘家送去了。
甚至总担心她娘家粮食不够吃,偷偷摸摸从家里偷粮食送到娘家人。
可是今年,我在她娘家的库房里看到。
那么多粮食长了虫,活活的被糟蹋。
最后这些生了虫的粮食,要么喂鸡,要么喂猪。
可是我们家粮食却不够吃,孩子们长身体的时候只能吃个半饱。
为了这事儿,我跟她没少吵架。
可是好说歹说就是不听。
娘家人一句这闺女好,她恨不得把自己亲生儿女都给活活饿死。“说起自家的糟心事儿,那男人居然红了眼眶。
而身边之人皆是同村。
大家对他们家的情况也有所了解。
村子里人人点都在背后议论他们家的媳妇。
一般放在平日,一个媳妇儿被全村人议论。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花边新闻。
整个村子都看不过去,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人家自己两口子的生活,别人也没办法去干涉。
“要我说呀!你这人就是太好欺负。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要换做是我,找他妈打着她门都不敢出。
她要有本事就回到娘家别回来。
反正这种女人都不把自己孩子当回事儿,你还真指望着这样的人能改过自新?
要么干脆离婚算了。
这次就是最好的机会,手上有了200块钱。
而且更重要的是,咱们接下来还能挣这样的高工资。
就算没有现在挣的多,哪怕是跟工厂工人一样,每个月四五十块钱。
那一年下来也差不多有500块钱。
有500块钱的年收入,什么样的娘们儿娶不到。
何必在她身上浪费时间?
你要是当断不断,以后家里有钱反而日子过得更糟。
就拿眼前来说吧!
如果你媳妇儿真的把这200块钱送到了娘家。
你是不是恨不得要杀了她?
在没事情没有那到最坏的结局之前,刚好明天下午要放假。
回去把事情跟她说清楚,这日子能过就过不能过拉倒。
还有,咱们村的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工资这事儿必须严格保密。
回去之后就跟你老婆把话说清楚,她要是不想跟你过干脆离婚,这200块钱还能保住。”有人也是看不下去,干脆对村里所有人提出要求。
让大家伙儿务必保证不泄露秘密。
这是关系着一家老小的生活,所有人也是默默点头。
看着大家伙儿同意保守秘密。
那人却是一脸的愁容。
“怂货,咋的?还舍不得?
你要是真的没种,就别在人家背后说你媳妇儿的不是。
一边要到处抱怨装可怜。
回到家里乖乖的看着你媳妇儿把东西全部倒腾走。
你这不是贱吗?
反正大家伙儿帮你保守秘密,这是你要是办不好,以后也就别出来干活了。
辛苦了大半天全给了人家娘家人。
你是一点好处都没落到手,那你还干个屁呀!
躺在村口的草剁上晒太阳不好吗?”看着那人一脸发愁的样子,有人去嘲笑的说道。
或许有一百一千一万个理由舍不得离婚。
可是这种日子过的人不人鬼不鬼。
常此以往下去,家底被掏空。
眼睁睁看着要过好日子,别人家一天比一天好。
自己家还是老样子,甚至一天不如一天。
这注定会成为全村上下嘲笑的对象。
一个男人活成这般模样,怎么为人父?怎么为人子?
要不如血性一把,换一个人重新开始过自己的小日子。
亲生母亲都不把自己的孩子当人看,找个后妈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只要后妈不把家里的东西全部倒腾走。
这就已经比前任强太多了。
这事儿你要是不解决好,到时候可别怪大家看不起你。
听到村民们的斥责与建议,男人凝重的脸色似乎更加难看了些!
“你们说的没错,我回去之后会跟她好好说说。
如果日子一直如此没有变化…”话没有说完,但是男人的目光似乎变得坚毅。
仿佛内心已经做出了决定。
当天晚上,林平打电话通知了县里。
面对林平在一次给的利好消息,领导们格外的开心。
毕竟,在任一方,如果能让治理之下的百姓彻底脱离贫困,发家致富奔小康。
这样的成绩单,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值得骄傲一辈子的人生履历。
“林先生你放心,我们一定搞好甄别选拔的工作。
一定会推选那些真正有困难的人到你们的工地去工作。
两天之内,我们就能拿出一个推荐工作的名单。
最多三天时间,这些人就能到工地上去干活。”林平提出的要求,领导自然也不会拖延时间。
保证极短的时间内把人员送到工地。
“时间上倒是不着急,毕竟大量工作人员的进驻,最起码我们要先能保障这些人的生活。
而且重型的机械设备还没有到位,大面积的开工条件不成熟。
不过最多半个月,所有的重型机械设备就会到位。
而且在这段时间内,刚好可以帮这些工人们修建临时性的住房。”林平听到对方高兴过头,赶紧把时间放宽到15天。
听到林平的话,县长也明白自己有些太过于激动。
冷静下来想想,三天的时间或许的确着急了一些。
万一中间出现什么岔子,又或者时间紧迫,下面的各个村子评估特困惑的时候,难免会出些什么小问题。
万一闹僵起来,这件事儿只会变得越来越麻烦。
跟县长通完电话之后,林平通知李彩霞,这个冬天要帮姥姥看好后勤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