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平作为穿越者,最不缺的就是钱。
而且林平也明白,一旦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整个社会开始浮躁。
到时候,人们的奉献精神,远远不如现在这个年代。
在这八十年代,再伟大的科学家,吃着窝窝头就着咸菜,把科研工作干到了位。
而到了网络大爆炸的年代,科学家一直在抱怨大家待遇很差。
甚至以此为借口,很多人走到了大洋彼岸。
甚至眼睁睁看着那些明星网红,年入千万,年入过亿。
补交个税款都能以八亿,十三亿的规模进行补交。
而这些干实事的科学家,在这种嘈杂的环境背景下,有多少人能够真的坚持本心。
一个再老实的人,天天逼他,终有一天会爆发。
一个安心搞研发的科学家,如果家里的亲戚有那些浮躁的人,今天炫耀个豪车,明天炫耀个豪宅。
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或许还能坚持本心。
可是时间长了之后,难免会觉得自己的奉献精神不值得。
与其在这里挣着一点点工资,干脆跑到大洋彼岸挣得更多。
林平希望,在这个如金子一般的年代中,在人们还愿意无偿奉献一切的时候,希望能够取得更多的辉煌成就。
一旦在八十年代末尾九十年代初期,取得耀眼的辉煌成就。
或许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或许很多人就不会那么崇洋媚外。
就在林平无法把心中的这一番感慨讲给第二个人听时。
漫长的准备工作之后,第二枚火箭也进入到了十秒倒计时!
三!
二!
一!点火!
随着点火的命令下达,第二枚试验性火箭腾空而起。
远处观望的民众,看着再次腾空而起的火箭,一个个紧张万分。
大家纷纷祈祷,希望不要重蹈第一枚的结局!
“看,火箭开始自由落体了。说明火箭发动机已经处于关闭状态!几秒之后,就会发动机二次启动。”有了刚才的经验,大家紧张万分的等待着火箭发动机在空中二次启动。
“火箭发动机二次启动正常!”指令下达之后,火箭发动机在空中成功的点火。
上一枚火箭就是在点火之后,发生了以四十五度角旋转,直到坠落到地面。
此时,随着成功点火。
大家密切关注,会不会发生刚才的现象!
第459章 火箭双发失败
第二枚火箭成功点火之后,牵动着每一个人那揪起来的心。
不过这也仅仅是对于现场的普通观众来说。
对于那些专业的技术人员而言,他们只是又一次重复刚才的失败罢了。
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内心认定,二次点火之后火箭会重复刚才的失败。
甚至依旧保持四十五度角旋转的坠落。
毕竟两枚火箭所使用的技术跟材料,完全一模一样。
然而就在技术人员内心惋惜的时候,毕竟大家觉得,这第二枚火箭有更重要的使命。
第一枚火箭原因找到之后,可以迅速在第二枚火箭上做出更改。
然后再把更改过的火箭发射升空。
只可惜,地主家那个败家子,非要决定没有查明原因之前,便把这枚试验型火箭发射升空。
不过就在此时,整个指挥大厅里突然间爆发出一声整齐划一的呼喊!
“竖起来了,竖起来了!”大家惊讶的发现,第二枚火箭并没有出现陀螺仪问题,发动机的动力非常充沛。
火箭成功的在天空中保持垂直,并且缓缓的下落!
“陀螺仪没事儿,火箭发动机也没事儿!我们的设计完全正确,看到了吗我们的设计完全正确!”有人如疯魔了一般大声呼喊。
只是他呼喊的时候,似乎刚刚忘记了他是如何反对立即发射第二枚试验性火箭。
而且刚才做决定的时候,包括他在内的数名专家,一致认为陀螺仪一定出了问题。
而现在看到火箭成功竖起的画面,刚刚说的话早已经抛弃到了九霄云外。
此时此刻,国内的媒体正在疯狂的拍摄照片。
虽然这些媒体并非专业人士,但是能来到这里采访一定是做足了功课。
况且,现在可没有所谓的自媒体。
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的骨干记者,也更加明白这次发射的重要意义。
此时,这些记者犹如坐过山车一般。
刚刚的失败就发生在眼皮底下,这些记者们甚至已经在脑海中想好了稿子应该怎么写。
甚至想好了用一些委婉的词汇。
然而当林平坚持第二次发射的时候,这些记者们又打算把林平当成主角来报道。
甚至可以把这次失败的原因推到林平身上。
一个资本家,一个只会挣钱的人,一个全身被铜臭所污染的人。
怎么能够领导一家高科技的航空航天公司!
只不过,失败的低潮期还没有过去。
成功的喜悦已然来到面前!
甚至刚刚还想把所有责任推到林平身上,而现在又对了林平疯狂的拍照。
“一个爱国的资本家,用自己的所有积蓄,带领航空航天事业站上世界之巅!”前后不过一个多小时,标题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要说这些人,笔杆子能杀人毫不为过。
至于是不是墙头草,那要看刮起的风是不是很猛烈!
“一百米高度!”就在所有人无比兴奋的时候,现场广播中传出了指令员的声音。
此时的火箭离地面只有一百米,按照现在的下降速度,以及火箭的姿态。
只要最后十秒钟继续减速,并且平稳的落地,那么这次的发射就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很快,火箭一点点的下降高度。
九十米!
八十米!
六十米!
四十米!
当火箭来到四十米高度的时候,发动机的推力继续增大。
火箭下降的速度变得越来越缓慢。
在远处的人们看来,这火箭好像是被钉在空中一般。
“跟设定的程序一模一样,发动机没有任何问题。”林平的老爸,颤抖的用手摘掉眼镜,擦了擦早已模糊不清的双眼。
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取得成功,还有最关键的十几秒时间。
只不过,情绪太过于激动,导致眼泪喷涌而出,模糊的看不清一切!
三十米!
二十米!起落架张开正常!
当来到二十米高度时,火箭下降的速度降到了最低点。
而也就是在此时,火箭发动机功率减弱。
火箭开始了最为关键的着陆程序!
而且另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也完美的进行了执行。
那就是起落架全部伸展开来,就依靠着这些起落架,在落地的时候把火箭支撑住。
起落架像是一个四条腿的桌子,如果有一面没有支撑开,恐怕就会威胁到火箭的安全!毕竟一张桌子少了一条腿,那整张桌子就会发生重心不稳的现象。
一旦这一幕发生,火箭百分之百的会倾斜,重重的砸在地上。
甚至火箭还有残余燃料的话,还会发生爆炸。
万幸,四面的起落架全面展开到位!
十米!
当指令员把十米的高度报出来时,经常鸦雀无声。
大家静静的看着大屏幕中的火箭,缓缓的降落。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回收是否成功就在最后这二十米距离。
现在已经过了十米,代表着成功了一大半。
至少证明,之前的所有设计,完全是正确的成功!
九米!
八米!
七米!
随着高度缓缓下降,现场别说听到声音,甚至大家都屏住呼吸,紧张万分的等待着最后的降落。
五米!
四米!
三米!
起落架接触地面!缓冲机构运行正常!
两米!
一米!
火箭降落程序完成!
“啊…”当火箭稳稳的降落到地面时,全场所有人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咆哮。
压抑的心情得到了释放,人们疯狂的拥抱,欢呼,呐喊!
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技术,这是因为全尺寸的可发射卫星的火箭完成了回收降落!
目前来说,整个星球上只有种花家掌握了这技术。
记者们疯狂的记录着历史性的一面。
几公里外观看发射的民众们,也是山呼海啸的挥舞着自己的衣服!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
火箭突然间发生了倾斜,然后重重的砸落在地面。
一声爆炸,一个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
面对突然间发生的状况,所有人目瞪口呆。
“不是已经树立在那里了吗?”感情上无法接受,明明已经成功,明明大家已经开始了庆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是起落架的问题吗?”当人们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更倾向于是起落架的问题。
毕竟起落架有问题的话,这只是一些小毛病而已!
证明整个火箭系统没有任何的问题!
无非是把起落架的材质加强一些,各个连接点缓冲点,重新设计加固而已。
而且起落架的再次设计,跟冲击性试验,不用装载到火箭上去进行。
只需要造一个圆柱体,跟火箭的大小体积一样。
然后模拟降落地面的那一瞬间的冲击力,看看起落架到底有没有发生变形,又或者说承受不住的状况出现?
“不会!我们的起落架设计非常的完美。即便是超出火箭本体两倍的质量,起落架也能够承受那一刻的冲击力。
如果真有问题,或许是起落架跟火箭本身的连接点出现了状况。”毕竟火箭本身就是一个铁皮式的圆柱体。火箭之内全部是加载的燃料,用皮儿薄馅儿大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不要过于盲目自信,而且现在是研究问题,并不是有人给你们扣帽子!火箭刚刚已经完成了接地,而且发动机也已经程序熄火。
至少在程序上表现出来是熄火,毕竟那么多的烟雾肉眼也看不到,只能通过程序来判断。
如果不是发动机还在继续工作导致火箭发生倾斜,那么就百分之百是起落架的问题!
你们快速思考一下,如果不是发动机的原因,到底起落架的问题出在哪里?”火箭无论是发射起飞,还是降落到地面,都会有大量的烟雾喷出。
大家也只能通过计算机上面的程序来判断,火箭发动机在起落架接地的一瞬间,发动机就已经熄火并停止了燃料供应。
如果程序没有出现问题,那么就意味着一定是起落架的毛病。
如果发动机的程序传感器出现了问题,发动机没有关机,但是传感器却判定已经关机,这种可能性理论上并不是没有。
但是根据刚才火箭接地之后,浓烟喷射的状态来观察,应该是处于关机的状态。
如果发动机持续工作,跟关机之后的状态,那浓烟的流动速度便能够分辨。
听到这样的话,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定了负责起落架系统的负责人!
一时间,负责人的汗水就好像刚刚洗过头一样。
如山一样的压力瞬间涌现了过来。
这种压力,压的让人喘不过气。
然而就在这时,林平却突然间开始说话:“大家工作做的都很不错,至少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胜利的曙光。
永远超乎我的想象,我以为至少需要摔个六七枚火箭之后,才有可能看到火箭稳稳的矗立在地面的画面。
虽然这次以失败告终,但是功大于过,而且是无比巨大的功劳。
曾经,我在给电子行业开庆功会的时候就承诺过。
如果大家取得成功,我一定给你们开庆功会。
现在我正式宣布,这庆功会不但要开,还要开的热热闹闹。
说说看,对庆功会大家有什么想法?”
林平现在可没心情跟大家讨论技术问题,况且作为非技术人员,讨论技术也不是林平的专长。
两枚试验性火箭就能让火箭矗立在地面,这已经非常非常的难得。
毕竟马斯克做火箭回收的时候,那可是借助超级计算机,参与设计之后的结果。
而现在这个年代,再超级的计算机,也比不上网络大爆炸年代的一台普普通通的商务型笔记本电脑。
每一次的设计,每一次的验证,都是大量工作人员用原始的计算机计算出来的结果。
耗费时间不说,还要耗费科技工作者们大量的精力。
两枚火箭就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恨不得做梦都要笑醒。
而看看现场这些人,居然一个个哭丧着脸。
听到林平要开庆功会,这些人不但没有兴奋,反而感觉林平在羞辱他们一样。
项目发生了失败,而且是眼睁睁看着就要成功的一瞬间,一百八十度转变瞬间失败。
这就好像是一段长跑,如果跑到一半体力不支,眼看着身边的人超过自己夺得了第一名那也就罢了。
而自己经过了那么多努力付出,一只脚都要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