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厂长,领取车间第1名的全额记件费,也就是陈汉生的140块。
车间正副主任他们领取第二名赵兰花同志的记件费115块钱。
所有质检负责的同志,保卫处的同志,库管的同志,领取车间最后一名工资的计件费,但前提是这名员工要满勤。如果最后一名员工有请假,则领取倒数第2名。这一次最后一名的员工是胡小兵40块。”
林平这一番话让所有跟三车间有联系的人都拿到了钱。
原本跑来看热闹的保卫处,没想到裤衩一声,上天洒了一笔钱砸在他们脑袋上。
当他们听到自己居然也有钱时,原本懒散的样子,瞬间腰杆挺得笔直,一个个仿佛再次回到了军营之中。
古人有云:君王视我如手足,我视君王如腹心!一想到别人待自己如此,而自己等人却在上班时间跑来看热闹。
“别在这看热闹了,赶紧回到各自岗位,立刻跑步走。。。”保卫科长此时脸色发烫的赶忙招呼手下去各处站岗,甚至三车间的库房甚至还多加了两条狗看大门。
甚至就是这两条狗,都被保卫处从食堂搞到了两块肉皮犒劳了一下。
这两条狗如果会说话,此时一定想问一下,你们这帮孙子平时拿我们都不当狗,怎么今天突然发善心了。该不会是想把我们狗兄弟给炖了,上路之前给一个管饱?
第82章 时代特产
三车间的工资发完后,其他各部门的工资则由会计在中午非工作时间再行发放。
其他部门的人听到自己有工资,而且中午就能领时,大家欢天喜地的回去上班。
然而当人们一个个腰包鼓鼓的回到自己岗位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刚刚领取记件费时,最后一名的胡小兵。此时在他的操作台上,原本只应该有他一个人。
可是仅仅领了一趟工资回来后发现,他的操作台上算上他本人,居然出现了三个人。
胡小兵的身边,一个是他的舅舅,一个是他的亲哥。
刚才胡小兵领钱的时候,他的舅舅跟亲哥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然而就在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他舅舅跟亲哥便快速从二车间请了假,跑过来要帮胡小兵。
大家都是亲戚好说话,再加上舅舅跟亲哥可比他的技术要过硬的多。
这计件费,顾名思义,自然是做的越多挣的也就越多。
古语有云,三个臭皮匠,干死打野的诸葛亮。
三个人就算做的再慢,也会比那个借调的工程师陈汉生多得多。
然而在三车间,虽然他们进来时没有遭到阻拦,这操作台上别说坐三个人,即便再多三个人也坐得下。
可是这明显是违反规定的事情,三个人也是内心非常忐忑啊,胡小兵更担心自己会不会被除名,毕竟林平可是当着他们所有人的面子开除了几十个人。
胡小兵的操作台居然有三个人,这一下让整个车间的人都向这边投来疑惑的目光。
大家并不是不会数数,所有人都能清清楚楚的看到那是三个人,而且另外两个人明显不是三车间的人,三车间所有人都要求穿白大褂戴帽子戴口罩。而另外两个人只是戴了口罩跟帽子而已。没有白色的大褂,大家瞬间就能分辨出他们不是本车间的人。
只是大家都是普通员工,而且没有上下从属关系,并没有人马上站出来指责。
此时所有人都知道胡小兵这种操作是为了挣钱。
然而就在大家疑惑的时候,林江再次出现在车间之中,他踱着方步一排又一排的,慢慢看着工人们组装产品。
看到林江出现后,胡小兵额头上的汗,简直像跑了10公里一样。
然而最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林江游走到胡小兵的操作台时,只是看了两眼便慢悠悠的飘走了。
“。。。”全场170号组装线职工,外加质监,还有在门口附近游走的安保都惊呆了。
这一幕,只有在这个激荡的年代才会发生。
只有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才能重复上演。
规则上说的没错,这明显是不被允许的事情。
可是即便领导发现,也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这个年代有太多这样的事情发生。
在这两年,个体户雇佣工人超过4人,便被认定为资本家时。仅仅几年之后,民营企业便出现了爆炸式增长。
这些事情并不是一夜突变,在有的地方明知道有的个体户雇佣了超过四个人,可是上级部门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直等到政策大变身的那一天到来。
当整个国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谁都不敢保证,他们说过的话,做出的事就一定是真理。
这一幕,没有大字报,没有喧闹,有的只是每一个人心里瞬间急变的思想。
胡小兵可以找人,那他们为什么不可以?
“我去上个厕所。。。”当发现领导对这件事不会那么古板时,聪明的人往往会瞬间把握住这个机会。
看到林江没有制止,一两个聪明的人选择了去上厕所。
在门口安保人员简单的查看了一下没有携带零件外出,没有问题后便选择了放行。
只不过这两个人上厕所居然花了30多分钟,按照上周他们的表现,即便是上大号也用不了10分钟,便会风风火火的跑回来。因为他们担心太长时间上厕所会被开除出去。
然而这一次他们回来时,每个人身后都跟着四五个人。
这四五个人每人都戴着口罩跟帽子。
刚才胡小兵带人进去安保没有发现,这属于重大失误,如果严格追查起来,他们门口值班的这几个安保可是要吃处分的。
好在林主任没有追究,他们这些人才把心放回到肚子里。
可是眼前这两个上厕所的王八蛋,明明两个人出去却带了十个人回来,你他妈真当我们瞎呀!
“这。。。”安保人员彻底犯了难,这到底是要放行。。。还是他妈的不放行?
然而就在此时,林主任居然再次神奇的出现。
林江没有看向穿着两个白大褂的职工,而是看了看那十个戴着口罩戴着帽子的年轻人。
此时大家被林江如此当面的截住,每个人心跳直接飙到了150以上。
林江仿佛没有认出这些人不是三车间的职工,而是直接说道:“看你们像什么样子,以后注意卫生,明白了吗?”
这10个人万万没想到林江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而就在这10个人发呆的瞬间,那两个上厕所的人赶忙点头说道:“主任,我们一定注意,我们一定注意!”
说完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带着这些人回到了车间之中。
安保看到林主任都没说什么,他们自然也没好再阻拦。
此时车间里的人们瞬间仿佛都得了传染病,一个又一个开始尿急。
只是当这些人跑出车间的时候,他们并非奔向最近的厕所方向,而是四面八方奔跑。
整整一个上午,三号车间凭空多出来100多号人。
凭空多出来这么多人,代表本车间的产量势必增加,而质检部门的那十几个人显然工作量会大大的增强。
而这个时候,林江再次神奇地出现在这些人身边。
“听说你妹妹也在咱们厂对吧!”林江作为一个领导,看着身边正在检验质量的小姑娘关心的问道。
如果这事发生在网络时代,人们一定会说老男人在调戏小姑娘。
可是此时此刻这位小姑娘瞬间明白了什么,还偷偷的抿着嘴笑了一会儿,当林江离开后她火速跑了出去,把自己的妹妹叫了过来,加入到质检组。
质检组的工作非常简单,只需要插电试玩,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即可。
第83章 变革之下的隐患
当中午食堂吃饭时,只要是三车间的人出现,势必会为许多人围阻。
“老乔,咱们这么多年兄弟,你难道就不帮一把吗?”三车间的人从最初的被一车间二车间抛弃,现在变成了香饽饽。只要是有点关系,所有人都来走后门,希望加入到三车间。
只是当初同样的话,老乔也对着眼前的兄弟说过。
只是那一刻兄弟推诿说跟新来的领导班子不熟,根本帮不了忙。
然而老乔知道,他不是帮不了忙,而是不帮自己。因为老乔清清楚楚的看到就是眼前这个人帮了别人却不愿意帮自己。
万幸的是他没有离开三车间,以前他恨过怨过,现在他内心之中只有感激。
“我跟林主任也不熟,说不上话。”老乔含含糊糊的说完一句后,只顾着低头吃饭。
“你。。。”来人显然被气的不轻,可是又无法发作。
曾经他瞧不起的憨厚老乔,在他眼中这样的人只能适合干农活,根本不适合做什么电子技术。可是就是这样的人,一个星期居然也拿了70块。
眼见老乔不卖人情,他只好快速寻找下一个目标,趁现在大家操作台上都有空位,赶紧给自己找一个容身之所。
这事一旦拖延,所有人的操作台都将人满为患。
而在食堂的另一边有人却试图用金钱这一招。
“高大哥,你只要让我跟着你干,每台你只给我5毛钱就行。一天我能帮你做10个,这样每天你就净赚5块钱。”一上来就有人直接对折砍价,为的只是快速锁定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毕竟作为人,谁还没有个亲戚朋友,一旦三车间的人晚上回到家,相信会有很多亲戚朋友便会知道他们的待遇。到了那一天,谁还不优先照顾自己家的亲戚跟朋友。
而像他们这样的外人,除了在钱上面做出巨大让步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这事你容我考虑考虑,我不是推诿你,只是我现在心里还没底。只要领导们不说什么,大家伙都这样干的话,观察两天没什么事儿你就过来跟我一起干好了!”在这件事上有人极为冷静,只要他还是三车间的工人,自己的操作台上就是自己说了算。只要观察一两天,确定上面领导不会说些什么,那么他便为自己寻找适合的帮手。
在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领导要给他们每一个人发放一个小小的印章,这个印章就代表了权利。
但是这个小小的印章,上面并没有铭刻自己的名字,很有可能在将来某一天换成另一个人持有。
如果自己盲目招揽帮手,一旦不合格率达到四台,自己有可能会被清除出去。与其盲目的找帮手快速增加收入,还不如沉着冷静下来慢慢观察。钱永远挣不完,反到一个失误很可能让自己丢了这么好的机会。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儿,他是永远不会做的。
本厂职工之中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即使大家不在一个车间工作,可是整天生活在一个圈子里。即便稍微陌生一点,大家也能说得上话。
毕竟只要对方提起我跟谁谁谁是哥们,你跟某某某是好朋友,咱们之间自然也是朋友相称呼。
可是对于外调来的那些工程师而言,他们在这里甚至连同批次借调的人员都不熟悉,只有来自同厂的另一个同伴彼熟悉。
暂时没有什么人把目标锁定在这些人身上。
而外调来的工程师们看着其他人正在大肆招揽帮手,甚至把价格压到五毛,甚至四毛的都有。
这些人自然内心也是期待能够多挣一点钱。毕竟出门在外,如果不是为了钱,谁愿意甘心离开父母抛妻弃子出门奔波。
“刘工,你看这些人都疯了,你说咱们要不要跟厂里联系联系也派几个帮手过来?除了能让咱们厂里的职工挣到钱之外,每组装一个游戏机,厂里也能拿到一块钱。这样能挣到钱还能安置员工的好事,想必厂长他们不会拒绝。就上周,咱们这3号车间170名职工,就按每个人平均每天组装10台计算,这一个星期也差不多有12,000台。这三车间一周就能挣到12,000块,这样的盈利能力着实不低了。毕竟所有的原材料都不用工厂出,只是单纯的安排工人上组装线组装而已。”一起来的同伴看到所有人都在挣大钱而且拉帮结派,他也动了心思希望赶紧跟厂里联系。
如果厂里不放人的话,他打算把老婆孩子接到京城来住。
就只是组装一些电子零配件,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就自己老婆初中生的水平,只要自己在家给她训练3到5天绝对可以来工厂里帮自己打下手。
甚至一起前往的还可以多招来一些亲戚朋友,只要有初中水平,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你知道咱们厂里都是一些老古板,他们未必会信咱们的话,也未必愿意冒这样的风险。对于那些人来说,宁可一辈子碌碌无为,也不要担任任何的风险。”刘工一想到自己原来电子厂那些领导的作派便无奈的长叹一口气。
如果计划经济一直长盛不衰,他们这样的领导反而是会受到上级的喜欢与重视。毕竟对于家长而言,谁不喜欢自己家孩子更懂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