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邱文燕很聪明,叶丽华刚刚说了个开头,就立马明白了叶丽华的意思。
“姐,要不把两个孩子放我家里,让平子,一块给带着,反正我也挺喜欢两个孩子。
尤其是燕子,和我重名,多有缘分。”邱文燕笑着说道。
许少民的闺女叫许玲燕,儿子叫许嘉浩。
“你说的倒是个办法,回头我和你许哥商量商量,关键还是老爷子和老太太那一关。
得他们二老同意了,才行。”叶丽华矜持的笑着说道。
其实,让孩子拜张俊平为师,并不是临时起意。
是早就有的想法。
不是为了学多少本事,单纯是因为张俊平的几个徒弟,叶丽华都见了,个顶个的优秀。
这才起了心思,让儿子和女儿拜师。
为了说服家里的老爷子和老太太,两口子可是没少费口舌。
好在许嘉浩来了个神助攻,跑出去和人掐架,被派出所送到了家里。
第三百四十八章 羊骨头炖鱼,褚大彪的宝贝
“嫂子,师娘,你们和燕子一块和点面,咱们一会贴饼子吃。”张俊平看三个人闲着,干脆给她们也安排了一个活。
用的面,自然是褚大彪的。
褚大彪在水库的靠近大堤的山坡上,盖了两间房子,这就是他的家。
平时都是住在这里。
偶尔,白天的时候会下山,回家看看。
“平子,和什么面的?”邱文燕在山坡上冲张俊平问道。
“用玉米面就行,玉米面的饼子泡了鱼汤更好吃。”
张俊平洗好羊肉,放到一边控水。
然后开始切葱姜蒜,弄自制的调味料汁。
时间短,单纯用葱姜蒜料酒,喂羊肉,这么短的时间,入不了味。
所以张俊平准备换个法子,用自制调味料汁,把羊肉腌起来。
腌上半个小时,绝对入味。
张俊平切好葱姜蒜,架起铁锅,开始熬制调味料汁。
调味料汁不仅要用葱姜蒜,还要放八角大茴等调料,放在热油里煸出香味之后,把残渣弄出来,加上料酒、酱油,就变成了调味料汁。
这个年代用的酱油,都是正儿八经的发酵酱油,而不是后世常吃的那种勾兑的酱油。
提到这个,就忍不住想吐槽。
后世,吃了三十多年的酱油,最后才知道自己吃的酱油,居然也有那么多的套路。
酱油分为两种,一种是最好的,发酵酱油,经过一百八十天的发酵,有一种独有的酯香气,香气丰富醇正。
第二种就是勾兑酱油,各种色素,加上香精,酵母菌等等一系列的工业原料,只需要短短几天时间,就能酿出酱油来。
张俊平用的自然是发酵酱油,正宗六必居出品的酱油。
有人说,六必居不是卖咸菜的吗?
其实,六必居的咸菜,都是二代产品。
六必居的龙头产品还是酱和酱油。
六必居的咸菜好吃,就是因为他用的是自己酿的酱和酱油。
熬制完料汁,张俊平把羊肉抓起来,又使劲攥了攥,把里面的水分挤出来。
这个办法,也就手劲大的人能用。
攥完之后,把料汁趁热倒进羊肉里,来回拌和均匀。
弄完之后,张俊平把铁锅刷干净。
坐等许少民那边的鱼。
“班长,你洗个鱼,也太慢了。
我这边羊肉都腌上了,你的鱼还没弄好?”张俊平坐在一块石头上,冲许少民喊道。
“着什么急,我不得洗干净啊?”许少民头也不回的喊道。
其实张俊平并不着急等鱼,只是逗逗许少民而已。
他等的是水。
刚刚最后的一点水,都让他刷锅用了,得等褚大彪他们打水回来,才能继续做饭。
刚刚看到羊骨头,张俊平突发奇想,准备做个羊骨头炖鱼。
有一种美食,叫做鱼吃羊肉,就是把羊肉剁碎之后,塞到鱼肚子里,然后放锅里炖,羊肉的鲜味和鱼肉是香味融合在一起,正好祛除了羊肉的膻味和鱼肉的腥味,是一道非常的美味的传统美食。
除了这种吃饭,其实还有一种吃饭,那就是羊肉炖鱼。
原理其实和鱼吃羊肉一样。
张俊平要做的是羊骨头炖鱼。
没办法,羊肉都腌上了,一块烤着吃。
只剩下羊骨头,不能浪费了。
这可不是张俊平自己独创的美食,后世有好多专门做羊骨头炖鱼,羊蝎子炖鱼的饭店。
等了十几分钟,褚大彪带着一众小家伙,抬着水桶回来了。
看着两只水桶里,都只剩下半桶水,张俊平忍不住笑了起来。
还真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一群人,还不如褚大彪上次一个人挑的水多。
不过,张俊平也没说什么,小家伙们,能把水抬下山,已经是不容易的事,值得表扬。
“师父,还需要我们做什么?”几个小家伙,一点添乱的觉悟都没有,兴致勃勃的找张俊平要任务。
“你们再去捡点柴火回来,不允许进林子里面。”张俊平随手交代了一个任务。
然后看了褚大彪一眼,褚大彪立马明白,跟在几个小家伙身后,充当起了保镖的职责。
把小家伙们打发走,张俊平开始干活。
先把水往锅里倒了一些,然后把羊骨头放进去,点火开始煮羊骨头。
等水开了,张俊平开始往外撇沫子。
基本上没有多少沫子,撇完沫,张俊平开始往里面添加葱姜蒜,八角大茴以及料酒。
继续大火煮。
一直煮到骨头汤色变白,才转为小火,继续小火慢炖。
“鱼来了!”许少民终于姗姗来迟,把鱼洗好了。
“面也和好了,什么时候用?”这事师娘端着面盆走了过来。
“哎呦,师娘,怎么能让您端面盆?”张俊平假模假样的上前接过面盆。
“我不端,让你媳妇端?我还不舍得我徒弟媳妇呢!”师娘笑道。
张俊平嘿嘿一笑,没有接话。
邱文燕和叶丽华都是孕妇,确实不适合端着面盆走山路。
张俊平把鱼剁成块,直接放进锅里,去炖。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可是,炖出来的味道,就是好吃。
等到再次开锅之后,张俊平开始往锅沿上贴玉米饼子。
整个铁锅,贴了一圈玉米饼子。
然后加入一点水,继续炖。
千滚豆腐,万滚鱼,真正的好鱼,这种野生的鱼,不怕炖的时间长。
炖的时间越长,鱼肉越入味。
贴好饼子,让许少民她们看着锅,张俊平开始弄烧烤架。
点燃木炭,放到烧烤架里面。
拿出准备好的铁钎子。
这次张俊平可是早有准备,自行车条,改成的钎子,磨得蹭明瓦亮。
“师娘,还得麻烦你们一件事,把这些羊肉串到钎子上。”
“没问题,一会正好多吃点。”师娘笑着说道。
至于吴新平,还在那优哉游哉的钓鱼,仿佛这边忙活做饭的事,和他没有关系。
要不说,吴新平命好,一辈子都没下过厨房。
绝对做到了,君子远离庖厨。
直到张俊平这边开始烤羊肉串,吴新平才拎着水桶,慢悠悠的走了过来。
“这水库里的鱼是真多!
看看,你们做饭的这一会功夫,水桶都快满了。
就这,我还是扔了一些小鱼。”吴新平得意的炫耀道。
“你还好意思说,连小孩子都帮着干活,就你像大爷似的,坐在哪儿钓鱼。”别人不好意思说吴新平,师娘可是好意思说。
一句话,怼的吴新平有些老脸羞红。
刚刚他钓鱼的时候,看着水面琢磨山水画技法,琢磨的有点入迷。
那还顾得上这边做饭的事。
就连钓鱼,也都是机械式操作,要不是水库里鱼多,他空军的可能性更大。
“师父,尝尝我烤的羊肉串,看看味道怎么样。”张俊平笑着递给吴新平几串刚刚烤好的肉串,缓解了吴新平的尴尬。
“不错!这味道比你在法国烤的更好吃。”吴新平吃了一串,大声称赞道。
“主要是羊肉好,咱们今天买的羊肉,那是小山羊,一点饲料没喂。
天天在山上跑着吃草,味道吃起来自然更好。
另外,我改变了一下腌肉的方法,比以前那种办法,更容易入味。”
“师父,我们回来了!”
“平子叔叔,我们回来了。”
几个小家伙,一人抱着一捆木柴,跑了回来。
“回来的正好,羊肉串烤好了。
来,一人两串,先尝尝。”张俊平笑着把手里的羊肉串分给几个孩子。
“嗯,好吃!”
“真好吃!”
“师父烤的羊肉串太好吃了。”
几个小家伙就连吴昕也是一样,吃的满嘴流油。
作为厨师,最开心的就是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获得好评。
“鱼我看着差不多了吧?
我尝了一下,玉米饼熟了。”许少民在旁边喊道。
“稍等!”张俊平放下羊肉串,刚要过去起锅。
“小张,你继续烤串,这边我来。”师娘主动揽下起锅的任务。
褚大彪把自己家里的碗全部抱了过来。
“首长,班长,这些碗和盘子,都是干净的,我刚刷了。”褚大彪把碗放到面盆旁边,笑着对张俊平和许少民说道。
“哎呦我的天哪!”张俊平扫了一眼,顿时惊叫一声。
扔下手里的羊肉串跑了过去,小心的把碗拿起来,仔细看了一下。
“大彪,这些碗和盘子从哪来的?”
“我从家里拿的,这是刚解放那会,分东西分给我家的。”褚大彪憨厚的笑着说道。
“大彪啊!你知道这些碗还有这些盘子值多少钱吗?”
“班长,这东西值啥钱?我去公社看过,新碗才卖几分钱一个。”
“你这是古董,奶奶个头的。
你小子运气真不错,多亏遇到我,不然照你这个用法,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给萃了。”张俊平摇摇头道。
刚刚他瞄了一眼,就看出这些碗不一般,后面褚大彪那么奔放的把碗往地上一顿。
张俊平的心都揪起来了。
“大彪,你看到这碗底下的字了吗?”张俊平指着碗底下字问道。
“看到了,我知道碗底下,还有盘子底下都有字。
只是不认识。”褚大彪憨厚的挠挠头。
褚大彪最吃亏的就是文化不高,只上过扫盲班。
不认识碗底的隶书,这很正常。
第三百四十九章 79年的第一场雪
“这底下的字叫作底款。
上面写的是大清康熙年制六个字。
这是康熙年间的古董,JDZ青瓷。”张俊平也不得不感慨褚大彪的运气。
当年解放的时候,分到的碗盘子,居然都是康熙官窑青瓷。
说青瓷,可能很多人都很陌生。
康熙年比较出名的瓷器就是粉彩,康熙粉彩是康熙晚年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到乾隆年间,粉彩烧制工艺才进入巅峰。
而青瓷,又叫色釉瓷,单色瓷。
汝窑天青釉就是色釉瓷中比较出名的一种瓷器。
色釉瓷的历史比青花瓷,比斗彩瓷,比粉彩瓷都要悠久,仅次于玲珑瓷。
是JDZ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这些瓷器真的很值钱?”师娘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看地上不怎么起眼的瓷碗。
“很值钱!大家小心一点,咱们今天也体验一把用金碗吃饭的感觉。”张俊平笑道。
反正这些碗都已经用了几十年了,也不差这一次。
话又说回来了,他车里可没准备碗盘子什么的。
这会变出来,也没办法解释。
干脆,再用一次吧。
看着众人端着碗小心翼翼的样子,张俊平笑着说道:“我说你们不至于这么小心。
这一个碗,品相完好的,现在市场价也就是千把块钱。
他这个,到文物商店里也就能卖几十块钱。
到潘家园,能卖个一二百块钱。”
“一二百块钱?你早说啊?
吓得我这端碗的手都不得劲,生怕给摔了。”一听才值一二百块钱,邱文燕气呼呼的说道。
“就是,让你吓得我们,刚才都没吃出鱼味来。”叶丽华也跟着讨伐张俊平。
“班长,这些碗盘子,你喜欢就送给你吧!”吃完饭,褚大彪小心翼翼的把碗和盘子刷干净,递给张俊平。
“大彪,这碗和盘子,你自己留着吧。
回家看看,还有没有别的物件。
我告诉你,只要底下带着款的,你都好好收起来。
这东西,现在不值钱。
但是,等过个七八年,你这些碗盘子,一个都能卖几十万。
要是再过个十几二十年,低于一百万,不能卖。
好好留着吧,当个传家宝也不错。”张俊平没有接,使劲拍了拍褚大彪的肩膀交代道。
一行人留恋不舍的离开了密云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