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大大帝”、“纳尼亚传奇”、“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等等,这也使得海外票房成为了各大电影公司实现救赎的阵地。
其实结果并不复杂。
一来,媒体综评本来就是北美媒体的评论,这些评论对海外市场的影响自然可以忽略不计;二来,美国是目前全球最繁荣的电影市场,每年都可以有成千上万部电影上映,其中票房在五千万以上的都可以超过五十之数,简而言之,美国观众的选择有很多很多,但海外市场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三来,在媒体综评糟糕、北美票房糟糕的情况下,却能够实现海外票房逆袭的作品,超过九成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视觉特效的狂暴体验,也就是北美电影产业的电脑技术优势所导致的结果。
对于“十二罗汉”来说,没有第三点,但却有着第一点和第二点的理论支持,尤其是第二点。美国观众会因为强大的卡司阵容走进电影院,但如果作品不尽如人意,他们也没有必要继续支持下去,选择还有很多,比如说他们放弃了乔治·克鲁尼的“十二罗汉”,可以选择汤姆·克鲁斯的“借刀杀人”;放弃了亚当·桑德勒的“西班牙女佣”,可以选择本·斯蒂勒“拜见岳父大人2”。但在海外市场,却不是如此。
“十二罗汉”的起跑线就和“借刀杀人”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即使如此,两部作品的票房表现还是折射了电影品质的深刻影响。
“十二罗汉”登陆全球五十七个国家地区,比起前作的二十三个国家地区翻了一倍有余,最终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市场给予了热烈的回应,四个地区的累积票房都迈过了两千万美元,其中日本以三千万的不俗成绩成为了“十二罗汉”的最大海外票仓。
但是这一成绩却远远无法令剧组满意,因为“十一罗汉”在日本的票房是五千一百万美元,而英国、德国和法国市场的票房表现也都相对应缩水了,下跌势头十分明显。可以直接感受到,糟糕的成品质量阻止了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这对于续集电影来说,无疑是一个噩梦——因为续集存在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前作累积的影迷基础,在撇开电影质量的情况下,也可以吸引足够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同时又依靠前作的口碑,吸引更多普通观众为续集捧场。但,显然“十二罗汉”的这些目标都破产了。
“十二罗汉”剧组在英国逗留了足足五天,日本也停留了三天,但可惜的是,票房表现都远远低于预期,辛勤的努力却没有能够赢得相对应的回报,这着实严重打击了剧组的士气。对布拉德来说,尤其如此。
仅仅不过数个月之前,布拉德为了宣传“特洛伊”,在全球各地频繁奔走,但收效甚微,“特洛伊”几乎是全面落后于“后天”,在各个方面都被完爆。如果说,当初“特洛伊”输给“后天”,还可以辩解说是“电脑视觉特效”的绝对优势导致了观众的偏差;那么“十二罗汉”在“借刀杀人”面前占据优势,却没有能够展现优势,反而还将前作累积起来的口碑都破坏了,这着实太让人气馁了。
先是“特洛伊”,然后是“十二罗汉”,再加上出轨门和离婚文件,布拉德被折磨得一点心气都不剩了,他甚至没有力气去生气,也没有心思去憎恨,只是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仅仅半年之前,布拉德还意气奋发,可是现在却意志消沉。
结束了“十二罗汉”的海外宣传之后,布拉德没有回美国,而是独自离开了剧组,寻找一个隐秘的地方休假去了。同时,布拉德在离婚协议书上完成了签名,随后寄给了詹妮弗。这对曾经羡煞旁人的金童玉女,最终还是劳燕分飞。
除了上述四个市场之外,“十二罗汉”仅仅只在澳大利亚、意大利和西班牙突破了一千万门槛,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品在全球各个角落都遭遇到了冷落,虽然依靠着强大的明星阵容,还是在七个国家地区获得了一千万以上的票房数据,表现不俗;但对于“十二罗汉”来说,对于创造了辉煌的“十一罗汉”来说,这一成绩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最终,“十二罗汉”在海外收获了一亿八千万美元,北美方面则踉踉跄跄地突破了账面成本线,取得一亿一千万美元的成绩,这也使得电影的全球累积票房来到了两亿九千万,遗憾地在三亿票房面前停住了脚步,没有能够更进一步。
这区区的一步之遥,却如鲠在喉,让华纳兄弟憋屈不已。
三年前,“十一罗汉”在二十三个国家地区取得了两亿六千七百万的海外票房,而全球累积票房更是高达四亿五千万,仅仅八千五百万的投资为华纳兄弟和西洋镜影业赚得盆满钵盈;三年后,“十二罗汉”耗资一亿一千万,在五十八个国家地区——加上美国——却仅仅只取得了两亿九千万的全球票房,表现不仅退步了一大截,而且还差一点就要面临亏损的危险,表现确实糟糕得让任何借口都黯然失色。
另一方面,“借刀杀人”的海外票房表现自然远远没有北美来得惊艳,但对于一部投资六千万的作品来说,派拉蒙从最开始就没有把目标锁定在海外市场上,北美票房的优异表现就足以让派拉蒙喜出望外,现在更多的精力则要放在颁奖季的冲刺上。至于海外票房,这就算是额外奖励了,如果能够带来惊喜,那就再好不过了。
显然,“借刀杀人”没有让布拉德·格雷失望。
依靠着汤姆在全球范围内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借刀杀人”在五十四个国家地区上映,这一数字几乎可以与“十二罗汉”不相上下,可以看得出来,单论海外影响力的话,汤姆还是在乔治与布拉德之上。
可惜的是,这五十四个国家地区没有包括中国大陆,派拉蒙看到了“后天”在这片市场的优异表现,试图再次尝试一番,但可惜没有能够过审,使得这部作品与中国大陆市场无缘得见。
在这五十四个国家地区之中,日本成为了“借刀杀人”的海外最大票仓——与“十二罗汉”不谋而合,不过两千一百万美元的票房表现显然无法与“十二罗汉”相媲美;除此之外,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韩国和澳大利亚的票房也纷纷迈过了一千万门槛,表现之出色远远超出了预期,整体平均表现丝毫不落下风。
最大的意外惊喜来自于南美洲,墨西哥、巴西两个市场的票房数据居然都超过了五百万美元,显然依靠“上帝之城”打开局面的兰斯,在这片土地之上已经拥有了不少影迷;再加上瑞士、波兰、荷兰、比利时、俄罗斯和瑞典等国家地区也都有不俗表现,海外市场虽然爆发力不足,但却全面开花,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绩。
也许观众是因为汤姆而走进电影院的,也许观众以为这是“碟中谍”风格的作品,也许观众是被“十二罗汉”带动着购买电影票的……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借刀杀人”却出人意料地以扎实的品质和优秀的口碑,在海外市场打了漂亮的一战,让派拉蒙上上下下欢欣鼓舞。
最终“借刀杀人”在海外市场揽获一亿三千万,这一成绩远远逊色于“十二罗汉”,明星卡司阵容和娱乐效果的巨大差异导致了这一结果,但却没有人会说“借刀杀人”输了,相反,比起“十二罗汉”的成绩来说,能够赢得如此数据,“借刀杀人”再次迎来了一场难得的胜利,这部惊悚犯罪作品,在没有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却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叠加北美票房之后,“借刀杀人”的全球票房一举来到了三亿七千万,轻松完爆“十二罗汉”之余,也重新书写了犯罪电影的票房新历史,更为重要的是,这部作品在颁奖季的前景开始变得无比明朗起来,以一部商业电影的姿态,闯入了艺术电影的领域。
也许,惊喜才刚刚开始而已。
第425章 退无可退
曾经有人好奇过,为什么好莱坞电影公司对那些高投资的作品情有独钟,几乎每一年都会拍摄大量投资成本高于一亿,甚至是两亿的作品?难道,不是以小搏大更为喜人吗?比如说“灵动:鬼影实录”那样,一万五千美元的投资,却在全美席卷了一亿零七百万美元的票房,这才是真正的盆满钵盈。
原因很简单:概率。
2015年有一份统计报告在业内人士之间流传,报告显示,在2000年之后,制作成本在一亿到一亿五千万之间的影片依然最为保险,比任何其他等级成本的电影都有可能营收在百分之两百或者更多;超出这一区间的,无论是高于区间还是低于区间的,都会承担更多的亏损风险。
换而言之,那些低于一亿投资的作品,也不见得能够赚钱——恰恰相反,2008年之后,小成本乃至中等成本制作的电影反而成为了一种挑战。要知道,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中低成本的电影作品往往能够创造票房奇迹,倍受青睐,但时代在改变,市场也在改变。
显然,“借刀杀人”幸运地搭上了“末班车”,仅仅六千万的中等投资,却取得了难以想象的出色成绩。北美两亿四千万,全球三亿七千万,“借刀杀人”的票房数据足以令任何一家大型电影公司竖起大拇指——对于混沌影业来说更是如此。
兰斯以分红的方式参与到了“借刀杀人”的制作之中,承担了巨大风险的同时,也赢得了巨大的回报,仅仅只是一部作品,就为混沌影业取得了八千四百万的收入——当然,这一数据还必须扣除电影制作成本、剧组成员支出、宣传费用以及高额税收——目前还没有进行详细计算,必须等各大院线把分红陆陆续续打给派拉蒙之后,混沌影业才可以得出最终的收益,但粗略估算之后,“借刀杀人”为混沌影业带来了至少四千万的纯利润收入,甚至比“后天”的盈利还要多,毕竟“借刀杀人”的分红比例更高,成本也更低。
仅仅不过一部作品的分红,就让混沌影业原始资本积累的速度赶上了大部分独立电影三年的努力。这就是高投资、高风险所换来的高回报。
不过,混沌影业仅仅只参与了北美票房的分红,海外票房分红却没有兰斯任何事。所以,比起混沌影业来说,派拉蒙才是真正的赢家,虽然他们没有公开内部盈利数字的打算,但伊恩预估,派拉蒙至少依靠“借刀杀人”收获了一亿美元以上的纯利润——这还是扣除成本和税收之后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借刀杀人”的附加价值还没有算上,录像带租赁和相关版权收入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才是派拉蒙盈利的大头;如果“借刀杀人”能够在金球奖、乃至奥斯卡上有所斩获,即使只是提名,派拉蒙的收入还将继续上涨,甚至翻倍。
比起派拉蒙来说,混沌影业这只小虾米,只不过窥见了一丝天机而已。这也是兰斯当初在西洋镜影业坚持想要参与大制作大投资的原因,一部电影的成功就足以将公司的地位整整提升一个档次,而且巨额收益将会为公司的下一部计划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想象一下,一部“借刀杀人”的收益,西洋镜影业可能需要拍摄出五部“迷失东京”才能赶得上——但不是五部作品都能成为“迷失东京”的,考虑到概率问题,那么这个数字还将继续上涨。也许稳扎稳打能够更加保险、更加扎实、更加沉稳,但在日新月异的好莱坞,这却意味着被超越、被淹没、被抛弃。
离开西洋镜影业,创建混沌影业之后,在追赶仇人的道路上,兰斯此时却已经悄无声息地隐隐占据先机,这仅仅只不过是两部作品的功劳,如此不可思议的结果,在好莱坞却显得如此普通,就如同一夜成名的演员一般,只不过一眨眼,世界就已经变换了模样。
当然,高风险所面对的不仅仅是高回报,同样还有高损失。“后天”和“借刀杀人”成功了,但“特洛伊”和“十二罗汉”却失败了。
对于华纳兄弟来说,2004年着实损失惨重,从“特洛伊”到“亚历山大大帝”再到“十二罗汉”,他们不得不一退再退,即使财大气粗如华纳兄弟,连续遭受打击之后也显露出了颓势,尤其是“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在暑期档取得的票房也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高度。
被寄予厚望的“十二罗汉”,最终全球收获了两亿九千万票房,经过精细盘算之后,华纳兄弟险之又险地避过了损失的危险,并且还小赚了一千万美元。主要还是海外票房的不俗表现,还有明星卡司的分担风险,再加上B计划影业和西洋镜影业的承担责任,这也避免了华纳兄弟陷入困境的可能。考虑到录像带市场的巨大潜力,华纳兄弟可能还可以小赚一笔,这就更是让巴里·梅耶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