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在电影世界里呼风唤雨。
所以,迪斯尼收购漫威的举动,许多人都并不看好。
现在仅仅只是2005年,除了两部“蜘蛛侠”和两部“X战警”之外,漫画改编电影依旧乏善可陈。华纳兄弟之所以愿意重启超人和蝙蝠侠项目,就是受到了启发,但却不意味着,他们想要敢于打破框架,彻底改变整个行业的规则和认知。
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部分都以死亡收场。
所以,兰斯早就预料到了巴里的反应,他唯一担心的是巴里根本不做任何思考,直接就拒绝,没有给他留下任何发挥空间;现在来看,巴里的情绪十分矛盾,有些期待有些好奇,同时却又有些排斥有些犹豫,这对兰斯来说,是好消息。
“所以,你认为漫画改编电影的价值可以与‘星球大战’相媲美?”巴里脑海里的思绪在翻涌着,但话语却没有太多的停顿,紧接着就继续追问到,视线落在兰斯的脸孔上,细细地打量着,不愿意错过兰斯表情的每一个细节。
“为什么不?”兰斯十分坦然,那笃定的眼神没有丝毫的动摇,“‘星球大战’问世时,不少人也认为这只是书呆子才会喜欢的电影,可谁又能想到,这已经成为了美国流行文化不可动摇的一部分呢?”兰斯根本不需要进一步介绍,每一个电影从业者都清楚地知道,“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重要意义,“‘星球大战’构建了一个神奇而完整的宇宙太空,将科幻的未知和神秘完整地展现了出来;而DC漫画也是如此,它构建了一个奇幻却又不失真实的世界,将我们对生活的不满、期待、幻想全部展现出来。就好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原力一样,每个人也都希望自己拥有超能力,‘蜘蛛侠’取得的成功,就是因为如此。”
“但是一部电影和一个世界,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巴里的思想依旧没有任何动摇。
兰斯并没有着急,而是认真思考了一番。他知道按照历史轨迹,华纳兄弟不仅制作了蝙蝠侠和超人,而且还制作了“康斯坦听”、“闪灵侠”、“绿灯侠”和“守望者”,这就说明了财大气粗的华纳兄弟并不介意把DC漫画全部开发出来,但问题就在于:这些都是单篇电影,这和系列电影是有严格区别的。
单篇电影意味着保持作品独立性,成功与失败都与其他作品无关。华纳兄弟愿意投资独立一部电影,却不愿意制作系列电影,理由很简单:他们对漫画改编电影还是存在疑虑,不想要一锅端,一部作品失败导致连锁失败,尤其是不想要波及到王牌项目——蝙蝠侠和超人。
所以,兰斯整理了一下思路,改变了一个角度来解释,“这不是本质区别,而是看待问题角度的区别。比如说我们要拍摄一部‘正义联盟’的电影,但由于正义联盟电影角色众多,直接投入拍摄,线索混乱、框架庞大、内容繁杂,十分难以掌控,稍不注意就容易失败。那么我们退后一步,先拍摄超人和蝙蝠侠的电影,然后再拍摄神奇女侠和闪电侠的作品,紧接着推出正义联盟。等正义联盟取得了票房大捷之后,再把绿灯侠、海王和钢骨的单独作品搬上大屏幕。当然,主要还是看观众的反应,哪一个角色受欢迎,我们就拍摄哪个角色的作品。”
巴里理解了兰斯的构思,但却依旧满脑子都是疑惑,“这样的区别在哪里?”
“区别在于两点,第一,这些角色分享同一个世界观,每一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铺垫,从而勾勒出一个完整统一的电影宇宙,角色之间可以互动,剧情之中可以互相增加彩蛋,互帮互助,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兰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翻阅所有DC漫画,现在所有的想法都是来自于上一世漫威宇宙的点子,但放在2005年,这一想法不仅大胆,而且超前,足以震撼每一个人对电影的理解。
“第二,我们可以形成系列电影,正义联盟里的角色可以退出,然后再加入新的成员,原有成员离开之后还可以重新回来客串。”兰斯没有详细解释,但他相信巴里迅速就可以理解了,这也是电影工业的特性之一:没有演员是不可取代的。
比如说蜘蛛侠的演员前后就更换了三代,再比如说“复仇者联盟”里淘汰了某些角色、添加了某些角色,保持系列的活力,所有一切都以电影为主、以公司利益为主。
巴里的瞳孔微微绽放开来,刚才这简短的对话,兰斯为他构建了一个恢弘庞大的世界,远远比“星球大战”要更加恢弘,远远比“哈利·波特”要更加庞大,远远比“蜘蛛侠”或者“X战警”要更加不可思议。
如果这一切成功了,完全可以构建起一个比迪斯尼更加庞大的漫画王国。但,这一切仅仅只是如果。作为华纳兄弟的首席执行官,巴里是好莱坞最大胆的高层之一,仅仅只是只言片语他就可以看出这个项目背后隐藏的利益,绝对是以百亿为单位来计算的;不过巴里更加清楚地知道,其中的风险有多么庞大。
按照兰斯所说,整个DC宇宙构建起来,至少需要五部电影来完成——这还仅仅只是第一阶段而已,每部电影平均投资一亿五千万美元,再加上宣传和相关策划费用,这就是一个十亿美元的项目。
当初巴里向兰斯提供了一个三亿的项目,他以为这就震撼了兰斯的世界,对于事业刚刚起步的混沌影业来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项目;但没有想到,作为回馈,兰斯却抛给他一个十亿的项目,那勃勃野心在举手投足之间令巴里叹为观止。
任何一家顶级公司,面对耗资十亿的项目,都不会轻举妄动,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成本十亿,但潜在的亏损可能性却是成倍上涨。君不见多少首席执行官因为一部作品亏损一亿美元就直接下岗,更何况是十倍的风险呢?
更何况,漫画改编电影到底是否值得长远投资,目前整个好莱坞都在观望状态,成功案例固然喜人,但失败案例层出不穷,风险之大几乎让每一个人都谨慎再谨慎。
华纳兄弟愿意重启超人和蝙蝠侠项目,在漫画改编电影才刚刚复苏的情况下,他们已经算是好莱坞的先驱者了,比起小心翼翼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和索尼哥伦比亚来说,华纳兄弟的步伐着实有些大。无论是超人还是蝙蝠侠,任何一个项目遭遇失败的话,都是华纳兄弟无法承担的后果——即使是巨鳄如华纳兄弟,也不可以随心所欲。
更近一步来说,兰斯的十亿项目,只要一个环节或者一部作品出错,那就是全军覆没!而且,“十亿”仅仅只是第一阶段的粗略预估而已,且不说之后还有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仅仅是第一阶段就可能因为各个项目的变动而导致成本进一步上涨,比如说“超人归来”的预算就是三亿。这也意味着,兰斯轻描淡写地提出了一个项目,很有可能在第一阶段就将消耗二十亿!
即使是巴里,此时也产生了一种荒谬的想法:难道兰斯是一个疯子?
第478章 蚂蚁撼树
从三亿到十亿,乃至二十亿或者更多。华纳兄弟原本打算下血本打造超人项目,影史最昂贵投资的名号已经显示出了他们的决心,但现在这个项目却在兰斯的推动下,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逐渐脱离了掌控范围,即使老道如巴里,此时心跳也不由开始加速。
巴里觉得自己的嗓子有些干涩,但毕竟内功深厚,他很好地掩饰住了,没有泄露出来,微笑地看着兰斯,“如果像你所说,我们现在就启动蝙蝠侠和超人的项目,作品成功了,再进行下一步。这不是很好吗?”
虽然巴里没有说,但后续意思就是:为什么还要冒着如此大的风险,构建整个DC宇宙呢?巴里之所以没有说出这句话,就是不想要露怯。但事实上,他的犹豫和踌躇,在兰斯的果敢和镇定面前,已经落了下风——至于兰斯到底是失去理智的疯子还是真正的枭雄,这就无从得知了。
“所以,这与我们正在讨论的合作项目,到底有什么区别?”巴里绕开了兰斯的宏伟计划,重新把话题绕回了超人重启项目,目光灼灼地打量着兰斯,彷佛试图找出一个答案:他到底是智者还是愚蠢?
绕了一大圈,巴里最后还是重新回到了超人重启项目,彷佛刚才所有的努力刹那间烟消云散,再次回到了原点。这让兰斯的心底有些着急,尤其是考虑到这个项目对混沌影业的意义,急切的心情就更加难以控制。
但,他还是不动声色地吐出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这件事情绝对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只会弄巧成拙。且不说构建DC宇宙的项目,将历史进程足足提前了五年,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不啻于地震海啸;单说如此庞大的一个项目,牵扯甚广,巴里也必须慎重思考才行。
既然上一世,华纳兄弟愿意一部一部地制作DC漫画改编作品,而且投入甚大;那么这一次,他就可以说服华纳兄弟将这些漫画改编作品串联起来,构建成一个宇宙,风险加倍的同时,利益却是无法估量。他可以做到!他坚信着这一点!
现在,他必须保持冷静。
嘴角保持着优雅的弧度,兰斯开口说到,“差别就在于眼界和细节。”巴里瞳孔微微收了收,兰斯居然轻轻地反讽了一番,这着实出乎了巴里的意料:眼界指的是大局观,而细节却是微缩观,兰斯仅仅用了一句话就讽刺了他的保守和短视。
不过,兰斯的语气并不尖锐,没有激怒巴里,反而是让巴里的好奇心开始浮动起来。
“如果想要构建这样一个庞大的世界,那么正在筹备中的蝙蝠侠和超人项目就要形成互动,为此后的项目进行铺垫。”兰斯的话语不紧不慢,彷佛所有想法都放在脑海里,只需要稍微一思考就可以呈现出来,那种成竹在胸的姿态让巴里越发感兴趣起来,“比如说,蝙蝠侠是处于一个什么时间节点,超人应该在这个节点之前还是之后,他们所面对的反派是否有联系,他们与反派之间的斗争对现实世界产生的影响,是否会彼此连动?最最重要的,蝙蝠侠和超人的人物设定处于一个什么阶段?这将会对剧本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对作品的风格设定也会截然不同!”
巴里一下就捕捉到了话语里的信息,轻轻点了点头,不是表示赞同,而是初步明白了兰斯的意思。不过,巴里依旧没有插话,这也意味着,他希望兰斯继续说下去。
“我们现在正在重新构建超人项目的剧本,按照原来剧本的构思,故事是衔接在二十年前那版电影之后的,超人的女友甚至和别人结婚生子了,所以超人背负着更加沉重的枷锁,导致了剧本里每一个角色都显得苦大仇深,却没有给出相对应的情感羁绊,导致超人的沉重显得有割裂感。其他超级英雄正在为了拯救世界而发愁,但超人却因为女友的疏远而多愁善感。”
兰斯的话语让巴里轻笑了起来,对于剧本,巴里没有太多了解,可是经过兰斯这一解释,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起来。“超人重启”的剧本不仅仅是格局太小,而且情感羁绊也显得小家子气。不是说英雄就不能家长里短了,而是这些鸡毛蒜皮的日常生活需要与一个更加庞大的主题结合在一起;或者成为调剂的手段,而不应该成为主线。
某个瞬间,巴里甚至怀疑,兰斯是不是看过“蝙蝠侠前传:侠影之谜”的剧本,因为克里斯托弗·诺兰就为蝙蝠侠注入了强大的情感支撑。布鲁斯·韦恩童年的梦魇始终挥之不去,这成为了他无法寻求情感归属的原因,也成为了他对正义与邪恶定义产生思考的动机。
“可是,如果剧本能够与蝙蝠侠故事互动,重新设定时间点。比如说,超人刚刚抵达地球,那么也许可以着重描写超人对地球的适应,以及对自己个人使命的困惑与觉悟;比如说,超人已经成长,接受了自己的责任,那么也许可以着重描写超人困在现实生活与英雄生活之间的迷茫,女友可以成为他生活醒悟的契机;当然,如果想要让电影基调变得轻松一些,那么完全可以设定超人懵懂时期,尝试用自己的能力去拯救地球,仅仅只是依靠本能去对抗邪恶势力,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
兰斯的解释简单却生动,如果巴里再不明白,他就枉为一家大型电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了。
根据不同的时机设定,这将会对整个电影的风格产生影响。比如说克里斯托弗版本的“蝙蝠侠”三部曲,通过层层推进的手法,将蝙蝠侠的蜕变完全呈现出来,当第三部完结时,布鲁斯·韦恩才真正地成为了蝙蝠侠,成为哥谭的守护者,这也使得系列的基调比较黑暗、深沉、厚重,增加了一丝哲学思考。
更近一步,“蝙蝠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