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罪恶之城”票房赢得佳绩的第二个门槛。
从“罪恶之城”此前发布的电影预告片以及相关活动的影像资料,就可以看出,这部电影风格化十分明显,任何一名好莱坞业内人士都知道,这就是一场冒险,而且是失败可能占据绝对上风的冒险。
以“杀死比尔”为例,昆汀·塔伦蒂诺的招牌作为后盾,风格化镜头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但电影最终的北美票房也只有七千万。当然,相对于其三千万的投资,再加上海外票房的出色表现,这部电影还是成功实现了盈利。可是单纯论北美票房的话,却远远无法令人满意。
这是“罪恶之城”票房获得成功的第三个障碍。
在多重消极因素的影响之下,即使有兰斯坐镇,即使有一众中坚演员加盟,即使宣传活动如火如荼,但媒体对“罪恶之城”的票房进行预测时,依旧显得小心谨慎。
“洛杉矶时报”在预测时就显得十分谨慎,认为这部电影能够取得一千三百万的首映票房就可以称之为一场胜利了。考虑到电影四千万的投资成本,还有超低成本的宣传费用,实现盈利可能比较困难,但回收成本却不成问题。
克里夫·罗宾森如此评价道,“这对于混沌影业发行的第一部作品来说,已经称得上是一场巨大的胜利。如此成绩,远远比‘上帝之城’要更加出色。”客观来说,克里夫说得也没错,许多小型发行公司在起步阶段都是小心谨慎,能够避免亏本、稳扎稳打地建立口碑,这才是正确的选择。不过,克里夫话里话外都充斥着对混沌影业的轻视和低估,却让人心生不快。
不过,“洛杉矶时报”还不是预测阶段的最低数据,“旧金山纪事报”的八百万首映周末数据更是触目惊心。布莱恩·巴洛在预测时认为,“兰斯洛特又一次在玩火,显然,这一次他的自信已经膨胀为自大。”他强调,如此影像风格化的作品很容易造成观众的心理不适,甚至逃出电影院。
当初“杀死比尔”在放映过程中就造成了不少观众因为血腥暴力镜头而呕吐的情况,大部分影评人都强调,昆汀已经尽可能将血腥画面拍摄得唯美而清新,甚至让暴力画面也成为了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刺激性没有那么强烈。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观众依旧承受不住。
布莱恩的潜台词就是:兰斯比起昆汀来说,差得远了。
由于“欢迎来到你的罪恶之城”活动吸引了大量瞩目视线,所以电影票房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足足有二十六家媒体对“罪恶之城”的首映票房做出了预测,这也是目前为止兰斯所有电影引发讨论热潮最高的一部作品——甚至超过了“后天”和“借刀杀人”。
在这二十六家媒体之中,预测最为乐观的赫然是“娱乐周刊”,克里斯·罗森认为这部作品的首映成绩可以达到三千万。如果“罪恶之城”首映数据真的达到了如此高度,那么在影史四月份首映票房之中,可以位居第三位,可见克里斯对这部作品的强大信心了。
另外,“芝加哥论坛报”的南茜·布莱克也认为电影首映成绩可以达到两千八百万,“兰斯洛特的号召力,别出心裁的创新,声势浩大的宣传”,南茜认为这是电影首映周末引爆票房的原因,这一成绩在影史榜单之中也同样是占据第三位,只是比起克里斯来说稍微精确、谨慎了一些。
除此之外,其他媒体的大部分预测都在两千万左右徘徊,整体而言就是在影史四月首映成绩榜单之中第十名前后的位置。可以看得出来,大家都不太有把握,无法确定这部电影的前景。当然,其中也不乏走向极端的例子,但比起首映式之后的盛况来说还是无法相提并论。
作为参考的是,“杀死比尔2”是在2004年四月上映的,首映周末票房是两千五百万。
现在,“罪恶之城”周五票房火热出炉之后,所有人都受到了惊吓,即使是“娱乐周刊”的克里斯都彻底傻眼了。周五一千七百万的票房数据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周末三天票房应该从三千万级别直接调整到四千万级别,而且还可能持续走高,这绝对是一个质的飞跃。
没有人预料到了如此局面,没有任何人敢做出如此疯狂的预测!
“旧金山纪事报”一夜之间就成为了笑话,撇开影评不说——毕竟这是每个影评人的主观观点,有人喜欢自然就有人讨厌,无可厚非,但是布莱恩预测的八百万首映票房却顿时被完爆成渣渣。“罪恶之城”单日票房就已经达到了预测的两倍有余,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清脆地甩在了布莱恩的脸颊上。
一千七百万的单日票房有多么出色,布莱恩的处境就有多么狼狈。
“罪恶之城”以打破影史四月首映单日票房的成绩数据,轰轰烈烈地拉开了票房征战的序幕,在媒体“齐心协力”的炒作之下,进入周六之后,票房实现了喜人的上扬曲线,百分之十四的增涨幅度虽然不算惊世骇俗,但放在四月份却显然是一个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数据——“罪恶之城”在首日就已经创造历史记录的情况下,次日居然还迎来了涨幅,这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逆天表现,交出了令所有人都无比艳羡的周六峰值周末票房,让赞叹的语言都失去了色彩。
这着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在一片一百分与一堆零分的碰撞之下,“罪恶之城”的票房数据越战越勇,胜利者不是西海岸的惩戒者们,也不是东海岸的支持者们,同样不是那些冒出头来凑热闹的搅局者们,而是混沌影业。
周六,“罪恶之城”再接再厉,擒下一千九百三十万的单日票房,上映两天的累积票房就已经达到了三千五百万,这也意味着……“罪恶之城”的首映票房居然很有可能超过“借刀杀人”不久之前取得的四千五百万首映周末数据,震惊!
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借刀杀人”至少还有汤姆领衔,人们可以理解为,观众是因为汤姆的号召力才走入电影院的;但“罪恶之城”却什么都没有,即使是最为大牌的布鲁斯也早已经过了黄金岁月,他的观众号召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换而言之,人们是因为兰斯才走进电影院的。
果然,进入周日之后,“罪恶之城”的单日票房下跌百分之三十,取得了一千三百五十万的数据,再次迎来了一片惊呼声,这不仅正式标志着“罪恶之城”走出了周六大于周五大于周日的出色票房曲线,同时也意味着“罪恶之城”的首映周末取得了四千九百万美元的票房数据!
四千九百万美元!
“罪恶之城”不仅远远超越了“杀死比尔2”的成绩,更是轻松打破了“愤怒管理”在2003年创造的四千两百万美元四月首映票房记录,重新书写了北美的历史。更为不可思议的是,“罪恶之城”的上映院线仅仅只有两千七百间,单馆票房高达一万八千美元,在两千间院线以上全面公映的作品之中,顺利跻身了前二十名——
虽然前二十名听起来不是一个令人亢奋的记录,但“罪恶之城”却是前二十名之中唯一一部在春季档上映的作品,能够在暑期档、假期档云集的历史榜单之中占据一席之地,“罪恶之城”代表着四月如此清冷的档期实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突破!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三月和四月的春季档之中,“罪恶之城”的首映票房数据高居亚军宝座,仅仅落后于去年创造了票房奇迹的“耶稣受难记”。在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罪恶之城”发出了一记票房暴击,让整个北美所有新闻媒体都陷入了短暂的晕眩之中,哑口无言!
第552章 点燃四月
四千九百万美元!
“罪恶之城”在四月第一周发出了一记暴击,以打破影史记录的绝对强势宣告了自己的存在感,并且让所有媒体清一色地失去了声音——包括东海岸的支持者们,即使是最大胆最疯狂的预言家,他们也没有预料到电影的首映表现居然会如此强横,任何语言都失去了原本的魅力,只剩下一片心有余悸的震惊。
“新的记录:四千九百万!”这是来自“纽约时报”第二天的娱乐版头条,干净整洁,简单有力,没有任何修饰语言,仅仅只是将数字呈现出来,用最直接却最客观、最简洁却最有效的方式,宣告了“罪恶之城”的横空出世。
“纽约时报”的反应集中体现了美国所有媒体的态度,就连“纽约时报”都处于震惊的余韵之中缓不过神来,更何况是西海岸的反对者们呢?
传闻,“旧金山纪事报”的布莱恩·巴洛听到消息时,正在卫生间解手,因为太过震惊,小便直接淋到了裤子上,随后又被地板滑了一下,整个人摔到了小便池里,浑身湿哒哒地好不狼狈;“洛杉矶时报”的编辑部更是阴云密布,前往收发室发送邮件的邮递员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但,传闻就是传闻,没有经过证实,更多是调侃大于事实的绯言绯语。
不过,至少从“旧金山纪事报”和“洛杉矶时报”的新闻报道就可以窥见一丝内幕,二者都采用了官方新闻报道的方式,“‘罪恶之城’创造四月首映票房新记录”,没有过多的修饰,也没有多余的渲染,仅仅只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最大程度地削弱了这次打破记录的影响力,而且也没有放在娱乐版头条——二者的头条都选择了相同的话题:“撒哈拉骑兵”要来了!
这从侧面也证明了一个事实:所有人都清晰地意识到,“罪恶之城”的杰出表现将会彻底改变整个市场接下来的走向。
在“罪恶之城”的调动之下,人们早早地走出了家门,虽然暑期档没有完全提前,但也相差无几了,四千九百万的首映数据即使放在五月、六月也有强大的竞争力,甚至足以夺冠,这是否意味着四月份接下来几周的票房表现都会超过往年呢?
同样,在“罪恶之城”的出色表现面前,接下来数周相继登场的作品势必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罪恶之城”就像是一个不定时炸弹,由于两极化的媒体综评,专家们也无法准确预料观众的反应——到底是支持者占据上风还是反对者取得优势,这也使得电影后续票房依旧处于不可预见的状态中,所以,随后上映的作品到底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必须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尤其是紧随其后闪亮登场的“撒哈拉骑兵”,这两强相遇,到底是两败俱伤,还是实现双赢,亦或者是东方压倒西风,这也将成为接下来一周最具话题性的看点。
“洛杉矶时报”和“旧金山纪事报”的瞩目,恰恰证明了四千九百万这个首映票房的强大杀伤力,已经具备了改变市场走向的能力,原本就充满诸多不确定的票房,现在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当然,这也意味着:人们可以期待更多意外惊喜的到来。
不管媒体是否愿意承认,“罪恶之城”这只巨兽已经来了,人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它强大的威胁和压迫,就好像金刚来到纽约一般。
继“后天”、“借刀杀人”之后,兰斯执导的作品连续第三次取得了首映四千万级别的票房,如此壮举令人咋舌,悄然之间,“兰斯洛特·施特雷洛”这块招牌已经对北美市场产生了无法忽略的深远影响。如果说连续两部作品票房破两亿让人们认识到了兰斯的导演能力,那么连续三部作品首映票房破四千万,这就让人们感受到了兰斯的号召力——兰斯执导的电影,就是质量的保证,就好像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样。
携带着骇人的强大声势,“罪恶之城”轻轻松松地加冕了2005年四月第一周的北美周末票房冠军!这也使得兰斯连续三部作品都成功地在首映周末问鼎冠军,不仅强势,而且稳定,确实是好莱坞最为亮眼的一道风景线。
面对“罪恶之城”的绝对优势,本周其他作品根本没有一挡之力,冠军的归属更是毫无疑问。
同样在四月一日正式上映的“哈啦美发师”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周五上映的第一天就被压制地喘不过气来,从媒体关注程度到宣传规模,从影评人反馈数量到观众口碑,电影全面落于下风,不要说展开反击了,就连招架之力都腾不出功夫来,最终电影在周末三天仅仅拿下了一千两百八十万美元的票房,将将达到了同期上映竞争对手成绩的四分之一。虽然成功位列本周榜单的亚军,但却没有人会准备庆祝。
上周的周末票房冠军“男生女生黑白配”同样承受到了强有力的狙击,票房暴跌百分之四十,在三千两百间院线上映的情况下,仅仅收获了一千两百万周末票房,落后“哈啦美发师”不到十万美元的差距,占据本周的季军宝座。
之所以说“罪恶之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