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影巨匠-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也是如此,格林威治村的两间地标影院源源不断地聚集着人们,有人离开,又有人抵达,所有放映厅不间断地运转还是无法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期待感。就在曼哈顿岛,就在纽约市,就在美国东海岸小小的几条街区之内,“水果硬糖”却在释放出无穷无尽的能量,悄无声息地开始影响整个北美大陆,乃至于整个世界。
  “只要给我一个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整个地球。”
  “水果硬糖”点映结束了,但事实上,这部电影所制造的反思狂潮这才刚刚开始。由于电影仅仅只在两间艺术院线上映,即使影评人们也没有办法第一时间欣赏到作品,反而是那些狂热的电影爱好者们能够抢在前面,第一时间领略这部作品的风采。
  所以,点映结束之后,率先得到反馈的不是媒体,而是网络!
  “十分钟长镜头简直要爆炸了!兰斯洛特那个该死的混蛋真是太帅气了!”
  “一直到现在我的双手还在颤抖,因为恐惧,更因为激动!”
  “难以想象,兰斯这个混蛋又一次奉献了令人惊叹的佳作!”
  “比‘罪恶之城’精彩十倍,比‘借刀杀人’深刻十倍!今年秋天必看之作!”
  “这部作品绝对会让那些大男子主义的男人们感到绝望,哈哈!”
  “邪典!真正的邪典!施特雷洛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邪典电影:令人深恶痛绝,却又爱不释手!”
  “这绝对将会是一部被主流市场所唾弃的作品!但这恰恰也是一部足以载入史册的作品!”
  “观看完电影之后,你会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进入过电影院。”
  “极度的不适,强烈的反感,深深的痛恨。这就对了,这就是观看‘水果硬糖’的正确方法。”
  “不要观看!绝对不要观看!这就是一场噩梦,我怀疑永远醒不过来了!”
  “太他妈的变态了!请不要进入电影院,否则接下来一个月都不能睡好觉了。”
  ……
  网络上各大门户网站的论坛都已经爆炸了,IMDB的官方页面底下,仅仅一个夜晚就冒出了三百六十多条评论;而烂番茄的评论也达到了一百九十多条。但这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雅虎社区出现了七百多个相关帖子,而回帖数则达到了不可思议的两万多条,点击率更是突破了十万,这一切不过发生在十二小时之内,火爆程度轻而易举地就完爆了“晚安,好运”在两周之前所带来的讨论热潮。
  更为有趣的是,在这些评论之中,即使是赞美的评论也夹杂了大量粗口,话语之间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这部作品“不适合男人观看”,超过一半的评论在最后都强调,“强烈不推荐这部作品”;可是偏偏在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这部作品在他们大脑里引起的思想风暴,那种激动和亢奋透过电脑屏幕扑面而来,几乎让人按耐不住。
  不过,评论的真正主力只是一小群人,其他人都只是在凑热闹而已。可以看得出来,由于“水果硬糖”只是在两间院线电影,欣赏过作品的观众着实有限,能够参与到话题之中的观众不过尔尔;但这个话题却引发了网络上无数人的注意,尤其是那种痛苦之中夹杂着激动的情绪,更是令人好奇心倍增。
  与“晚安,好运”不同的是,目前为止全部都是网友们在讨论,主流媒体和专业影评人们几乎没有任何动静。点映结束的第二天,各大媒体报道的几乎都是兰斯和乔治“正式和解”的新闻,宣告剽窃门画上了句点,铺天盖地都是相关新闻。
  按道理来说,接下来后续报道继续锁定在乔治和兰斯身上,把焦点重新拉回“晚安,好运”,这才是正确的公关处理方式;但出人意料的是,似乎所有新闻媒体都在按兵不动,静悄悄地等待着“水果硬糖”的点映继续推动。
  毫不夸张地说,两间地标影院引发的观影狂潮已经在整个纽约蔓延了开来,而北美各地的新闻媒体也都得到了消息,驻扎在纽约的分部都纷纷派出了相关记者,希望第一时间能够观看到这部电影,但他们注定要失望了——因为根本抢不到门票!
  如果这里是圣丹斯电影节,那么媒体和专业影评人是有预留票的,他们可以凭借着请帖或者记者证直接入场,不需要担心没有门票的情况;但这里是纽约,“水果硬糖”完全按照小众实验电影的点映方式推出,换而言之,想要观看这部作品,唯一的方法就是购买门票入场,一张七美元的门票十分便宜,但记者们和影评人们却真正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一票难求。
  两间院线门口的排队长龙从昨晚八点开始之后就没有减少过,并且伴随着网络上的沸沸扬扬,不少居住在纽约的电影爱好者们都将“水果硬糖”列入了自己的日程表之中,比起其他城市来说,他们可是占据了先机。
  于是,地标影院门口就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盛况:平时那些眼高于顶的影评人和记者们,居然也出现在了排队队伍之中。
  混沌影业可以不在乎,因为实验电影本来就不是依靠影评人和记者吃饭的,它们往往是经过三周点映,在观众之间将口碑散播开来之后,再看情况安排扩映,影评人和记者的回馈固然重要,但更多时候,他们对这些实验电影都不会投以太多的瞩目。所以,混沌影业完全是打算按部就班,但影评人和记者们却不能不在乎,显然,“水果硬糖”就是这个周末最炙手可热的电影——即使只是一部艺术实验电影。
  地标影院已经把所有放映厅都排满了,但依旧供不应求。周五中午十二点不到,全天的门票都已经销售一空,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开始销售周末的门票,但这也仅仅只持续到了周五晚上十一点,很快周末两天的门票也全部售磐。这也意味着,如果想要观看这部电影,只能等待周一了。
  好消息是,周一也不过就是两天之后;坏消息是,下周“水果硬糖”的点映场馆数量仅仅只是七间。


第720章 偷跑评论
  由于供不应求的排队队伍,影评人们的评论迟迟无法出现,已经举行点映了的“水果硬糖”依旧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纽约地区之外的人们都迫切地想要知道:这部电影到底如何?即使看不到,至少可以从影评人的评论之中窥见到一些蛛丝马迹,但现在就连影评人的评论都看不到,对比网络上已经观影结束的评论,更是让人心痒难耐。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周五中午十一点时被打破,首个专业影评人评论正式放出。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首个专业评论并不是来自“纽约时报”,显然在汹涌的观影热潮之中“纽约时报”也没有获得特权,第一个评论由“纽约客”的资深影评人劳伦斯·托普曼奉上。
  “在大自然之中,弱肉强食的生物链是十分奇妙的环节,每个生物都可以成为猎人,每个生物也都可能成为猎物。在猎人和猎物的角色转换过程中,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同情弱者,但却认为这是大自然的法规,无法打破,就好像我们不可能让狮子放弃捕猎羚羊一般。但同样的生物链放入人类社会之中呢?
  道德情感上,我们总是会站在猎物的角度去审视批判猎人的血腥残忍;但在法律法规上,我们却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去审核判断猎人与猎物的对错。归根结底,我们试图公正,却始终在维护自己群体的利益,就好像自然界中一样,狮子维护狮子的利益,羚羊维护羚羊的利益,猎人和猎物的区分并不重要。所以,白人在歧视黑人,异性恋在歧视同性恋,男人在歧视女人。我们都是猎人,我们也都是猎物,但决定我们属性的,又到底是什么呢?
  ‘水果硬糖’以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探讨了这个深刻而复杂的问题。在整个故事之中,一共出现了五个角色,但核心人物只有两个,三十三岁的杰夫,十四岁的海莉。这讲述的是一个恋童癖的故事。
  杰夫是猎人,海莉是猎物,这是故事的基调,但伴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却猛然发现,天真无知的十四岁少女才是猎人,而成熟老道的三十三岁恋童癖变成了猎物,故事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为了不影响观看电影的乐趣,在这篇评论中我将放弃对剧情的进一步阐述,只是可以告诉每一位观众,猎人和猎物的角色在此后依旧不断变换着,以至于我们开始感到迷茫:到底谁才是猎人,到底谁才是猎物,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罪恶根源?
  这,恰恰也是电影留下的反思。
  之于海莉来说,杰夫这样的恋童癖就是罪恶,她代表了千千万万的受害少女,发起了反击,用双手来抗击自己的命运;之于杰夫来说,海莉试图扮演法官进行私下审判,他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被判了死刑,海莉才是罪恶的化身,他为了求生必须发起反抗;但更深层次的是,为什么海莉没有选择诉诸法律?为什么杰夫会形成恋童癖的恶习?之于海莉和杰夫来说,他们背负着沉重的过去走到了现在,他们曾经也都是猎物,而今变成了猎人,而隐藏在过去的那些猎人,代表的就是曾经的罪恶。
  甚至于,电影里出现的其他三个角色,也都分别代表着猎人和猎物,形成一个庞大的生物链。
  这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
  在犯罪三部曲之中,兰斯洛特探讨了一个十分深刻而现实的话题,到底是什么铸就了罪恶?在‘水果硬糖’之中,兰斯洛特又探讨了另外一个十分严肃而沉重的话题,到底是什么让人们放弃了正规的法律正义手段,选择了罪恶?
  这是两个十分相似的话题,但却导向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后果。‘水果硬糖’揭示了一个残酷而血腥的答案:如果法律正义手段无法达到惩戒的目的,那该怎么办?
  为什么无数罪犯走出了监狱之后,还会选择再犯、三犯?甚至许多罪犯被判终身监禁之后,却依旧没有办法摆脱犯罪的习惯?犯罪三部曲里,兰斯洛特阐述了他的观点,人之初性本善,导致犯罪的根本原因是来自社会的冷漠和环境的影响;但‘水果硬糖’里,兰斯洛特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人之初性本恶呢?那么我们又应该怎么办?
  打破猎人与猎物之间的恶性循环,就好像打破大自然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一样,看起来像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杀戮是狮子的本能,那善与恶之间,到底什么才是人类的本能呢?如果人类和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杀戮和犯罪又应该如何制止?
  这不仅仅是一个电影核心思想,更是一个哲学命题,如此恢弘庞大的主题,兰斯洛特在人性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电影里的细节十分值得深思。
  海莉曾经有机会逃走,但她选择了留下来;杰夫曾经有机会报警,但他选择了放弃;咖啡店店员曾经有机会识破危险,但他选择了调侃;隔壁邻居曾经有机会打断犯罪,但她选择了沉默;吉奈尔曾经有机会终结犯罪,但她选择了不告而别。
  每个人都有选择,准确来说,每个人在面对善与恶时,都拥有选择的权利,这也是人类和动物的最大区别,思考和动手的能力让我们成为了所谓的‘高级动物’,但讽刺的地方就在这里,每个人都会做出相似的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那一个决定。
  在犯罪三部曲之中,兰斯洛特将这种行为定义为‘社会冷漠’,可以理解为自私,也可以理解为自我保护;但在‘水果硬糖’之中,兰斯洛特将这种行为定义为‘性本恶’的根源,当自私成为保护自我的借口,当懦弱成为逃避伤害的避风港,当恐惧成为放弃对抗的理由,我们已经在用这样的方式犯下了罪恶,犹如蝴蝶效应一般,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这种悲观到绝望的情绪贯穿了整部电影,也成为了作品绽放人性光芒的根本来源。值得注意的是,海莉在电影里的每一次选择都具有深意,这也是兰斯洛特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谴责的一种手段,我相信,每一个观众都可以从海莉的选择之中品味到不同的意义,而这种‘差异’,恰恰是性本善、性本恶的区别,又或者说,这也是我们如何定义自己的区别。
  观看完‘水果硬糖’之后,属于这部电影的精彩才刚刚开始,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这也是兰斯洛特作品之中最为美好的部分。
  在奉献了叫好又叫座的犯罪三部曲之后,兰斯洛特再次带来惊喜。尤其是小格局的剧本,将兰斯洛特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人物都拥有自己的使命和隐喻,每一个情节都饱含着反思的余韵,每一句台词都具有相对应的意义,甚至就连每一个画面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看似平淡无奇的小格局之中,却迸发出了令大部分作品都黯然失色的人性光辉。
  难以想象,这位天才导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