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维尔看了看眼前的人潮,不由就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容,如果两百多人为了观看一部电影而前来排队,这还叫“少得可怜”的话,那么暑期档大片都要哭晕在厕所了。除了“星球大战”、“魔戒”这样的电影在首映周末会引来狂热粉丝的排队守候之外,几乎没有电影会出现排队购票的盛况,这可不是欧洲三大电影节。
“散场了,散场了……”眼前有观众陆陆续续从离开通道走了出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不同的表情,有惊愕、有恐惧、有亢奋、有雀跃、有困惑,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似乎都若有所思,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反思。
猛然一个人就推开了旁边的围观群众,整个人趴在了垃圾桶之上,开始疯狂地呕吐起来,“呕,呕……”那激烈的呕吐声彷佛要把胆汁都吐出来一般,等他从垃圾桶里重新站起来之后,整张脸都变得惨白,然后顺着墙角无力地滑落到地面上,四肢无力地瘫坐着。
立刻就有人上前询问,担心这个人是不是身体出问题了,哈维尔拍了拍肖恩的手臂,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就快步跑了上去——他虽然现在的身份更多是博主,但记者依旧是他的本职工作。
哈维尔拨开了人群,走了上前,试图安抚一下对方,可是右手还没有来得及触碰到,对方就警惕地抬起手,然后粗鲁地推开了哈维尔的右手,这让哈维尔一阵尴尬,“我……我没有恶意,只是看你不太舒服。”
“我很好!”对方斩钉截铁地说到,但那苍白的脸色却有另外一种说法,看到哈维尔欲言又止,他又一次重复到,“我说了,我很好!只是……”他摇了摇头,“只是这部电影真的太可怕了,我……”话来没有来得及说完,他又对着垃圾桶开始呕吐起来,可是他的胃部已经空了,根本没有东西可吐,只是吐出了一些酸水,“上帝,我真应该听罗杰·埃伯特的劝告,不要看这部电影的。相信我,你们不会想要看这部电影的!”
“所以,这部电影糟糕透顶吗?”哈维尔好奇地问到。
对方居然愣了愣,犹豫片刻,想要回答却又回答不出来,最后想了想,“是的,它真的是糟糕透顶,应该是我最糟糕的一次观影经历了。耶稣基督,我真的痛恨兰斯!他就是一个混蛋!”说完,他整个人虚弱地靠在墙角,摆了摆手,“走开,都走开吧。听我的,你们最好不要看这部电影,你们会后悔的。”
这个人只是反复地重复着这句话,旁边就有人嬉笑地调侃起来,“那么你看了‘电锯惊魂2’的话,不知道会不会直接昏死过去。”本周五,“电锯惊魂2”即将登场,这也是今年万圣节最备受瞩目的影片。不过,今年“电锯惊魂2”将会和“佐罗传奇”正面碰撞,孰胜孰负,充满了未知数。
“见鬼的上帝!不相信我的话,你们自己去看!”那人暴躁地说到,口沫飞溅。
哈维尔连忙举起了自己的双手,做出投降状,然后徐徐地后退,围观的人群陆陆续续都散了开来。
哈维尔重新回到肖恩身边,站到了肖恩的身后,继续排队。肖恩刚才也听到了那段咒骂——声音之大,想不听到都困难,“这个宣传效果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一句调侃让哈维尔扑哧一下就笑了起来。
越是如此,人们的好奇心就越旺盛: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居然让人如此憎恨又如此喜欢呢?
第724章 爱恨交加
“水果硬糖”的第二周点映之旅依旧沸沸扬扬,先是“纽约邮报”报道,纽约的四间院线依旧供不应求,电影在周一、周二、周三的单日纽约票房都创造了二十万的佳绩,这还仅仅只是纽约一座城市的票房而已,单日数据基本都与周末相差无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人们的观影热潮。
而后“洛杉矶周刊”报道,洛杉矶的三间院线也迎来了汹涌的观众,黄金时间八点档、十点档的门票完全是一票难求,即使是在午休时间十二点档的门票也全部销售一空。
紧接着“芝加哥论坛报”和“休斯顿纪事报”相继报道,中部地区的忠实电影爱好者们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他们支持“水果硬糖”的点映策略,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领略这部电影的精彩”,为了避免让电影沦为商业的炮灰,点映策略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要求美国各大城市都必须进行点映,“即使只有一间院线,我们也不介意等待。”
如火如荼的放映之中,媒体的专业影评终于姗姗来迟,影评人们终于陆陆续续地在大屏幕上欣赏到了这部作品,而后第一时间奉上了反馈意见。此前罗杰、劳伦斯等人的专业影评就可以窥见到他们的态度,即使是满分一百分,依旧采用了“折磨”、“酷刑”、“煎熬”这样的词汇,这让人们充满了疑惑——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而首批影评终于出炉之后,“水果硬糖”的神秘面纱这才缓缓揭开。
“大胆!冒险!刺激!惊悚!深刻!最重要的是,精彩!想要将这样一个故事拍摄具有吸引力,不会令人憎恨,同时还要具有深度,这绝对是对导演和编剧的一个严峻挑战。施特雷洛,他再一次保持了自我本色,奉献了今年目前为止最令人拍案叫绝的一部作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艾伦·佩姬、兰斯洛特·施特雷洛两位演员奉献了精彩绝伦的演出,尤其是后者,他的表演举重若轻,让奥斯卡级别的演出变得黯然失色。”一百分!
“糟糕透顶!惨不忍睹!整整一百二十分钟,无辜的人饱受折磨,电影里的每一个镜头都在挑战道德底线,并且试图伤害每一个无辜的旁观者,那看似社会批判的内核其实只是自大狂的自负在作祟而已,整部作品充斥着超越法律、超越道德的肆意妄为,每一分每一秒都让人身体不适,呕吐的冲动难以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无辜者们,就是电影的观众。”零分!
“令人印象深刻、回响深远!静下心来观看电影,观众就会发现,他们必须做出一个决定:到底正义的一方是谁?等电影结束之后,反思才刚刚开始。施特雷洛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对法律、对道德、对正义进行了振聋发聩地剖析,血腥,残忍,但却深刻。”一百分!
“冰冷!漠然!残酷!恐怖!惊悚!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带着不可一世的冷漠,没有任何的同情心,站在摄像机背后的视线带着一种戏谑、嗜血的残忍和冷漠,让故事充满了疏离感,充斥着‘连环杀手’般的快感。”零分!
“精彩至极!十分钟的长镜头气势磅礴,在有限格局之中将人物关系的化学反应和思想隐喻推向了极致,这是自1967年让·吕克·戈达尔(Jean Luc Godard)那部‘周末’以来,最为荒诞疯狂甚至是血腥残忍的长镜头,震撼着每一位观众的想象力!”九十五分。
“又是兰斯洛特·施特雷洛,他总是试图为电影注入更多悲天悯人的悲剧气息,但这种特性却显得矫情而琐碎,更不要说那冰冷至极的镜头将所有情感抽离,不具备任何唤起人们共鸣的能力。电影的角色无疑是荒谬的,但如果你热衷于这样的作品,也许你可以接受他们的愚蠢。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宁愿立刻把这部电影从记忆里删除。”十分。
“这是一个艰难的观影过程,但电影的强大吸引力却能够超过所有生理不适,汇集所有注意力。一旦它捕捉到了你的好奇,那么就不会轻易放手了。”九十分。
“显然,‘水果硬糖’坚信着,恋童癖都应该被切成无数个小块,埋葬在一个没有标记的坟墓里,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人感到恐惧。当然,这对于那些变态有着警示作用,惨除此之外,这就是浪费时间的一部作品。”二十分。
“电影充满了睿智和狡黠,让一个猎人伪装成为猎物,并且完成了捕猎,真正地挑战了每一个人的道德底线,这是过去十年里都无法看到的角色。拍摄这部作品时,艾伦·佩姬仅仅只是十六岁,毋庸置疑,一个小孩可以在大人那烦人而无聊的游戏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赢得这场游戏。另,难道兰斯洛特·施特雷洛不是历史上最性感的坏人了吗?”八十八分。
“整部电影充斥着不愉快的负面情绪和残忍的视觉冲击力(毫无意义的特写和炫技卖弄的长镜头),海莉对杰夫那一系列可怕的折磨,到底意味着……什么?尽管两位演员奉献了颁奖季目前为止最精彩的表演,但除此之外,很难说。”三十分。
从“纽约时报”的一百分,到“旧金山纪事报”的零分;从“华尔街日报”的九十五分,到“洛杉矶时报”的十分;从“华盛顿邮报”的八十八分,到“西雅图邮报”的二十分……可以清晰地看得出来,媒体对于这部电影的情绪着实错杂,甚至是难以用一个准确的词汇进行描述。
人们至今难以忘记,“罪恶之城”上映时,一百分和零分齐飞的壮观场面,争议混乱的格局之下,这部电影也成就了邪典作品的票房神话,那令人热血沸腾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现在“水果硬糖”又一次横空出世,再一次陷入了爱恨交织的议论之中。但“罪恶之城”是特别的,喜欢的人为之疯狂,憎恨的人深恶痛绝,而“水果硬糖”的情况又截然不同。
即使是赞誉这部电影的人都不会否认,观影过程是一种折磨,尤其是那十分钟的长镜头,真实而血腥地记录下了“阉割”过程,虽然后面证实了所有一切都只是假象而已,但在当下,观众却不知道,那种深入骨髓的真实感几乎让每一个人感到颤栗,男人尤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男人会希望看到这样一部电影以这样的方式来记录那令人不愉快的过程,那种胯下受到威胁的剧透足以让每一个男人都毛骨悚然。
就算把这一部分撇开不说,电影里海莉的冷血和漠然,几乎是一步一步地将杰夫逼向崩溃边缘,这对于观众的道德底线来说也是严峻考验。和“电锯惊魂”类似的是,电影对于那些卫道士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电影点映才不过仅仅五天时间,洛杉矶和纽约两地就至少有十三个人因为身体不适而中途离场,而导致呕吐的观众数量已经超过了三十名——其中大部分都是男人。另外,在周三的放映之中,两名牧师在纽约的地标影院扰乱了电影的正常放映,他们直接站起来对着屏幕破口大骂,导致全场观众都无法继续观影,最后还是影院的保安人员出马,将两名牧师强制带走,这才平息了骚乱。
这些消息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水果硬糖”不是一部“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作品。
可是,换一个角度来说,电影能够把这种惊悚和恐惧表述得如此到位,甚至让人情绪失控,就好像恐怖电影的终极任务就是把观众吓死一般,这无疑是一种成功,电影里的氛围营造、节奏把控、心理暗示等环节都堪称顶尖。最重要的是,包裹在这个惊悚故事底下的,却是兰斯对犯罪、对正义、对道德的拷问和思考,让那些卫道士们胃部灼热,这本来就是目标之一,真正地引发每个人的深刻反思。
小格局之中透露出来的深刻考量,这也是电影最出色的部分。更何况,没有人能够否认这部电影的巧具匠心和精心构思,在两位演员的精彩演绎之下,更是让人身临其境,每一分每一秒都跌宕起伏。
所以说,“水果硬糖”就是这样一部令人厌恶,却又让人喜爱的作品,就好像美味的甜品一般,冲了负罪感却根本无法拒绝。这才是电影最神奇的魅力,不是吗?
伴随着点映次周的推进,影评人的专业影评开始陆陆续续出现,终于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这才让人们放心下来——作为目前北美风头最劲的导演,兰斯的作品总是能够引爆影评人的关注度,更何况这部作品自点映以来热度就始终居高不下,但专业影评却始终不曾出现,着实有些怪异,现在,影评人的反馈总算是在视线里渐渐丰富了起来。
“水果硬糖”的首批评论之中足足出现了四十家,对于一部艺术电影来说,难能可贵,其中二十三家给予了好评,九家给予了混合情感的评论,八家给予了差评。仅仅是这一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来,爱恨交加之中,影评人们的理性终究还是战胜了感性,纷纷送上了好评。
最终,媒体综评达到了七十八分!
第725章 风头正劲
四十家媒体为“水果硬糖”打出的媒体综评达到了七十八分,严格来说,这一分数并不算高,根本无法和“借刀杀人”相媲美,仅仅只是比“罪恶之城”高了一分而已,而且这还不是一部商业电影,这是一部艺术作品,如此分数似乎就宣告了它与颁奖季无缘。但没有人应该忘记,这是一部惊悚电影,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