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他有些好奇的是,白明川身为一个公社的主任,不应该很忙碌吗,咋有时间和他一起坐在办公室里闲聊。
不过这些事情与他求不相干,人家堂堂一个主任,做事还轮不到自己置喙。
不过一会儿,徐治功也来了,看到王满银之后,当即一拍大腿,“满银,你来了,正好,帮我写一份报告,内容我都想好了,就是我这手字拿不出去,写上去让领导看了笑话。”
白明川好笑的看着他,“治功,人家满银来是帮你工作的?”
徐治功笑了一声,“都是为人民服务,再说了,我管满银一顿中午饭还不成,今天中午没应酬,咱一起喝个酒,你说咋样,明川?”
白明川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叫兰花随便弄两个菜,咱中午一起喝两口。”
两位主任的兴致显然很不错,因为最近他们的工作得到了上面领导的高度认可,他两更是好好的出了个风头,心情当然很不错。
唯一让他们有些苦恼的是,有些领导吃了他们公社的饭菜以后,拐弯抹角问能不能把大厨给他们单位,他们哪舍得,现在石圪节公社名声最大的就是饭菜做的好,要是让兰花走了,他们咋招待领导?
徐治功拉着王满银起身去抄写报告,王满银为难的说道:“徐主任,这是不是工作机密?我一个外人。。。。。。”
不待他说完,徐治功便摆摆手,“害,不是啥看不得的东西,你放心吧,啥事有我担保。。。。。。”
第二百八十四章 让我当文书?
有徐治功的担保,王满银也不担心什么工作机密的问题了,他说啥,就在报告上写啥。
不一会儿,行云流水,赏心悦目的几百字便呈现出来,徐治功拿起来看了看,止不住的赞叹。
白明川走过来瞧了瞧,“嘿,治功,你这报告拿上去,上面的领导指定不能相信是你写的,就你写的那狗啃似的字,你那些老朋友还认不出来?”
徐治功来石圪节公社当主任之前,本身是在县城的单位上班,那时候也是当一个小领导,自然在县城认识不少人。
后来调到石圪节公社当副主任,虽然职位上是上升了,但是却来到这么一个偏远的地方。
当然,徐治功倒也不是嫌弃这些,只是他妻子孩子都在县城,自己一个人在这里怪孤独的。
所以他的事业心才这么强烈,对上面的领导及其讨好,就是想早点儿调回县城,哪怕职位不变都行。
徐治功不在意的一笑,“这有个甚,他们看的是报告内容,只要这内容没问题就行了。”
白明显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突然说道:“满银,要不你也帮我写一份报告算了,虽说面子工程要不得,但也不是个多大的事儿,给上面的领导留个好印象也是好的。”
王满银自然不会拒绝,两位主任待他们一家是很亲切的,不过写几个字罢了,不是啥大问题。
徐治功见状,搂着白明川的膀子说道:“明川,反正满银放假也没事儿,干脆让他来公社当个临时文书,给咱写写报告啥的。”
“咱也不让满银白干,每次都给补贴,你看咋样?”
白明川眼睛一亮,转头问道:“满银,你看咋样?”
王满银愣了一下,苦笑着摇摇头,“主任,多谢你们的好意了,当文书就算了,我可没这本事。”
“你们啥时候要写报告了,知会我一声,我立马来给你们写不就成了,也不是啥大事儿。”
“害,给你发补贴都不要?”徐治功略带责怪的说道,旁人谁不是想多挣几个钱,放到王满银这里却是不乐意了。
王满银给怀里的松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回道:“我当然理解两位主任是为了我好,但两孩子在家里没人看着不是,总不能带着他们天天来公社吧?”
“这里是为人民服务的地方,可不能让我给坏了规矩。”
徐治功和白明川对视一眼,点点头,“行吧,既然你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们也不勉强你,不过你可得常来公社。”
王满银应了一声,随后徐治功让他再写两幅字放在办公室里,以往王满银给他写的字全让他送人经营关系去了。
“要说,还是满银当老师舒服,隔三差五就放假,哪像我们,就没有正儿八经的放假。”写完字,徐治功一边欣赏,一边吐槽。
当公社主任虽然很风光,但是假期肯定是没有的,哪怕没有工作,也得待在公社,防止啥突发状况。
特别是最近,正是收玉米的时候,他们不时还得到各个村子,去督促村干部收粮食,上交储备粮。
白明川附和点点头,“确实是这个理,不过老师也不轻松,肩上的责任重啊,满银你还是班主任吧,心里装着七十多个孩子,哪里有什么轻松的说法。”
“旁人看着轻松,只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罢了,就像庄稼人,只需要使力气就行了,真让他们站上讲台,反而啥都不会。”
“所以啊,外行的人永远只能看个热闹,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众人说着话,一个上午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
烈阳悬挂在正空,毒辣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睛,烂泥街道上不见一个人影,全部缩在窑洞里,咒骂着老天爷。
“主任,满银,可以吃饭了。”栓着白色围裙,戴着白色高帽的兰花敲了敲办公室的大门,轻声说道。
“呵呵,饭做好了,那咱先去吃饭。”白明川掐灭手里的香烟,率先起身朝外面走去。
众人来到食堂的隔间,这里平常是招待领导的地方,王满银也没想到自己能有机会在这里吃饭。
桌子上也没有别人,就是两位领导,还有王满银一家人,另外就是刘根民和许慧。
许慧不用多说,能上桌吃饭,完全是靠着兰花这个食堂组长的关系,而刘根民,完全是靠着自己的能力。
不知不觉,刘根民来到公社已经整整两年的时间,从当初一个青涩的少年,现在看起来颇有威严。
下巴上蓄着胡须,一身白色衬衫,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的涤卡长裤,衬衫下摆插进裤子里面,用一条黄色的皮带束缚,走出去谁不恭敬的叫一声刘干部。
如今,刘根民有少安的支持,在石圪节公社算是第三号人物,地位崇高,前途一片光明。
估计,如果徐治功如愿以偿调回县城工作的话,大概率会是刘根民接替他的位置,当上这石圪节的主任。
“王大哥,你可是有好一阵子没来公社了。”刘根民举起酒杯,示意一下,笑着说道。
王满银和他碰了一下,和他说着闲话,两人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刘根民也乐意和他打好关系。
毕竟他是少安的姐夫,还是兰花的男人,自然是需要交好的。
桌子上欢笑声不断,许慧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偷偷瞧着这一幕,夹菜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内心止不住的感慨。
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能和公社的领导坐在一起吃饭,这可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他们这种平头老百姓,哪里攀得上这种大人物。
现在不仅能和这些领导吃饭,领导看见自己了,还会亲切的问一声大娘,自己的大女子更是能和这些领导谈笑风生,走出去人人讨好。
这等场面,是她以前完全不敢想的。
而且就连她出去赶集什么的,别人一听说她是兰花的母亲,态度完全不一样,让她不由有些飘飘然。
更让她感到好笑的是,有媒婆见她家的光景红火起来了,居然追打着要给少安闹腾婆姨。。。。。。
第二百八十五章 淳朴乡村?
想起这些好笑的事情,许慧也不由陷入深思。
仔细琢磨一下,少安实岁十八,虚岁十九,晃一晃就二十了!
确实到了闹腾婆姨的年龄!
这件事,还真的好好琢磨,她得早点儿让孩子他爹给少安找个媳妇儿回来,生个大胖小子,让她也抱抱大孙子。
中午吃完饭,许慧也迎来了中午的休息时间,她没有回双水村,就在兰花的办公室里休息了一会儿。
这大热天的,来回走这么久,太不值当,女婿虽然有三轮车,但是让人家去双水村接送自己的话,未免太不像话。
在办公室里度过整个午休时间,许慧按照时间又起来在食堂忙活。
这时候食堂是比较悠闲的,晚饭时间还早,可以慢慢筹备,卫生中午就打扫完了的。
趁着这个悠闲的时间,食堂的工作人员大多都聚在一起,接受思想教育,完成上面领导要求的任务。
“现在大家安静,我给大家宣读一下最新一期的报纸,后面那几个别说话了,这是个很严肃的事情。”兰花站在众人面前,面无表情的说道。
只有在这时候,你才能真切感受到兰花食堂组长的威严。
平常时候兰花逢人都是笑脸,给人相处的感觉如沐春风,虽然很难让人讨厌,但却是少了一分严肃。
在家里就更别说了,一副家庭主妇的模样,从小被熏陶感染的她,天真以为家里的事情都应该让她来操持。
不过,兰花在公社也待了不少时间,耳濡目染下,慢慢改变了自己的风格,学着怎样去当一个领导。
她日常照样温温柔柔,但该严肃的时候,她也会板着脸,让别人知道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那几个说话的人见到兰花严厉的眼神,当即噤若寒蝉,老老实实的站在原地不说话。
兰花微不可查的轻轻点头,带头给大家学习报纸,接受思想教育。
还好兰花跟着王满银学习,认字早就不是问题,而且经常听王满银描述外面的世界,加上收音机的功劳,让她有底气带着大家一起学习报纸。
只不过,她宣读报纸自然没有王满银这么生动,更别谈吸引下方众人的兴趣了。
看看吧,那些人百无聊赖的站在原地,两眼无神,心思不知道都飘在哪里去了。
不过兰花也不介意,反正完成上面的任务就行了,她自己对报纸什么的也是无感。
学习完报纸,兰花开始给每个人布置接下来的任务,择菜,削皮,切菜等等。
别看食堂不大,但该有的工作一分不少,每个人都很忙碌。
时间很快来到傍晚,食堂打完晚饭,收拾好卫生后,就可以下班了。
“妈,到家里去吃饭嘛。”土公路上,许慧正要从三轮车下来,王满银便随口说道。
许慧动作不停,手里提着饭盒麻利的从车斗上下来,“你爸还有少安他们还等着我回去哩。”
和女婿女儿分别,许慧一个人走在土公路上,不紧不慢朝双水村走去。
夕阳完全隐入山头,余晖渲染了一大片火烧云,大地依旧热气蒸腾,许慧没走两步就热的满头大汗。
“许大姐,下班了啊。”刚回双水村,迎面就碰到一个熟人热情的打着招呼。
许慧含笑点头,“下班了,你这是在弄个甚?”
“害,这天气晒的很,我给自留地浇点儿水,还是你舒服,风不吹日不晒的,一天下来又是一天的工资。”说着,那人的眼神不自觉就停留在许慧手里的饭盒上,眼里满是羡慕。
这里面,可是吃的东西呀!
为一口吃食,这个年代的庄稼汉不知道要留下多少汗水。
许慧和那人寒暄了几句,继续朝家里走去。
一路上自然遇到了不少熟人,大多数都热情的和她打招呼,目光有意无意都在看她手上的饭盒上。
交谈的时候,他们话里话外都是对她能在公社食堂工作表达羡慕,不过也没多说什么。
不过也有一两个过分的人,居然问道:“许大姐,最近家里揭不开锅,你看能不能借几块钱周转一下。”
许慧对这场面似乎已经很熟悉了,当即笑着回道:“家里的钱都是他爸和少安在管,我说了不做数的,要不你跟我到家里去,我问问他爸和少安?”
开口的那两人顿时就怔住了,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随便找个理由就离开了。
人们印象中,农村总是与淳朴这个词相挂钩,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农村人的心思同样很多。
淳朴也有!
心机也有!
许慧看着那两人的背影,好笑的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以前她刚去公社工作不久,旁人知道她有工资拿了以后,当即就来借钱。
许慧也不懂得拒绝,正巧当时发了工资,当即就借了出去,结果回家后叫孙玉厚好一顿臭骂!
借钱肯定是可以的,但不能什么人都借,借钱的那几人,恰好都是一些白眼狼,吃了就别想吐出来的那种。
从此以后,许慧就学聪敏了,但凡有人借钱,不管是谁,都让他们去找他爸和少安,他们两个机灵,知道该借还是不借。
一念及此,许慧心里又是无限感慨,往年岁月,全是自己家管别人借钱,如今不仅不用借钱了,甚至还有人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