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念及此,许慧心里又是无限感慨,往年岁月,全是自己家管别人借钱,如今不仅不用借钱了,甚至还有人给自己家借钱!
风云变幻,如今的生活,当真是像活在梦里一样!
回到自家院子里,窑洞的烟囱冒出缕缕青烟,灶房里面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
走进灶房一看,少平正在灶台上忙活,兰香则在后面烧火,两人的动作有模有样的。
“妈你回来了!?”两人看见她,当即高兴喊道,心里一下就有主心骨。
许慧笑着点点头,随口问道:“你爸你哥还在山里?”
少平点头,“爸和哥还没收工哩。”
这段时间,庄稼人收工起码都得擦黑,毕竟下午太热去不了山里,只能延后把时间补上。
许慧将手里的饭盒放在灶台上,打开说道:“呐,从食堂带回来的羊肉汤,今晚咱就吃这个。。。。。。”
第二百八十六章 羊肉汤
“好耶,羊肉汤!”
孙家灶房里传出了惊喜的喊声,少平打开饭盒,眼珠子直盯着浑浊的肉汤,里面隐隐约约还有几片羊肉。
兰香更是夸张,鼻子凑到饭盒上,使劲的闻着肉香,浑然不顾熏人的膻味。
许慧好笑的拍了一下他们的脑袋,“干甚呢,像是没吃过肉一样。”
少平笑嘻嘻的将饭盒里的羊肉汤倒进碗里面,“妈,你又不是每天都带肉回来,话说今天食堂咋吃这么好,居然还有羊肉。”
虽然许慧经常带饭盒回来,但大多数还是剩下没用的大锅饭,很少见荤腥。
就算有荤腥,也只是用了猪油或者羊油罢了,顶多撒点儿油渣。
根本不可能像后世一样,非要大鱼大肉才算是荤腥。
所以许慧今天居然拿了一碗肉汤回来,而且里面还有几片羊肉,这确实是相当罕见的事情。
少平和兰香很久都没去王满银家里了,所以确实很久没有吃肉,两张嘴早就馋的不行。
“今天你姐夫去公社了,两位主任就让你姐做了一桌子饭,还拿了两斤羊肉来做汤。”
说着,她指了指饭盒,“这可不是桌上吃剩的,是你姐弄好的时候专门盛出来的,新鲜着呢。”
少平咽了一下口水,有些犹豫的说道:“妈,你说咱天天带饭盒回来,别人会不会说闲话,公社的领导不管吗?”
许慧愣了一下,她还没想过这些深远的问题,迟疑回道:“应该没事儿吧,毕竟是你姐叫我带的,食堂的其他人都带的有饭盒。”
许慧说的是事实,带饭盒回家本来就是食堂工作人员的隐形福利之一。
毕竟每天的大锅饭不可能卖完,剩下的总不可能倒了浪费吧,所以众人分一分带走,也没人说什么,反正拿的都是剩菜剩饭。
当然,兰花自然不可能拿剩下的大锅饭,她几乎都是从小灶里盛新鲜的出来装在饭盒里。
当食堂组长,这点儿特权还是有的。
而许慧作为她的母亲,每天带回来的饭盒自然也不差。
少平恍然的点点头,不再多想,高高兴兴的问这羊肉汤该咋吃。
许慧想了想,“今晚做刀削面吧,把羊肉汤热一热洒在上面,每个人都能喝点儿。”
少平和兰香眼睛一亮,纷纷点头,“好,就吃刀削面,我们好久都没吃刀削面了。”
许慧笑着去栓上围裙,去挖了小半盆白面,掺水揉了起来,把面团准备好。
不知不觉,天色变得黑麻麻一片,远山只剩下模糊的轮廓,蚊子一群一群的嗡嗡嗡乱叫,扰的人心烦。
直到这时候,山里的庄稼汉才陆陆续续的从山里出来,肩上扛着锄头背篼,不少人身上还扛着一捆柴火。
这是庄稼人的习惯,在山里干这么久,走的时候顺便打一捆柴火回家。
少安和孙玉厚肩上同样扛着一捆柴火,两人的嘴里叼着香烟,拖着疲惫的身躯朝家里走去。
父子俩一路沉默不语,尽管眼下家里的光景越来越红火,但在地里滚爬这么久,两人都累的不行,着实不想再浪费力气说话。
回到院子,少安看到灶房里传出来的火光,黝黑的脸这才露出一抹笑容,心里一股暖流涌过,感觉疲惫的身躯又涌出些许力气。
每天这么累,还不就是为了让家人过上不出吃穿的生活,如今每天回家,都能有饱饭吃,这是以前再累都换不来的日子。
“少安,他爹,你们回来了,洗脸水在这儿,还有凉白开。”许慧见家里的两根顶梁柱回来了,赶紧招呼道。
少安先是喝了一大杯凉白开,然后去洗了一个手和脸,又听见许慧在旁边说道:“少安,晚上咱吃刀削面,面团妈已经揉好了,你休息会儿去削到锅里可行?”
吃刀削面也不容易,要拿着一个面团,一直往热水里削,算是个力气活。
少安笑了笑,“吃刀削面?好啊,确实好久都没吃了,不用休息了,我现在就去。”
说着,少安大步流星朝灶台走去,用一块湿布顶在头上,将面团放上去,拿起刀就往热水里削。
他天生聪慧,而且动手能力极强,家里家外的活路都会两手,刀削面更是不在话下。
少安将面团全部削完,放下刀,接过少平递过来的毛巾,擦了一下额头上的热汗,余光突然看到灶台上的羊肉汤。
“嗬,这羊肉汤哪里搞来的,里面还有羊肉!”他的肚子不争气的咕咕叫唤起来。
少平赶紧说是妈从公社食堂带回来的饭盒,还说了姐夫中午和公社主任一起吃饭。
少安随意点头表示知道了,突然发觉许久都没和姐夫联系了,还怪想姐夫的。
面条在热水的翻滚,不一会儿就被许慧捞起来放在碗里。
每个人的分量自然是不一样的,少安和孙玉厚老汉都是满满一大碗,至于其他几人的分量则差不多。
倒羊肉汤的时候,优先照顾的肯定是瘫在床上的奶奶,老人家一辈子吃了太多苦,年老了是该吃些好东西。
连羊肉汤里不多的几片羊肉,也捞了一半放进奶奶的碗里。
剩下的羊肉许慧犹豫一下,还是准备放进少安和孩子他爸的碗里,孙玉厚见状敲了一下烟枪,淡淡道:“我不吃肉,给兰香吃。”
少安也赶紧说给两个娃娃吃,他们还得长身体,于是许慧把剩下的羊肉平分给了少平和兰香。
“少平,把面给奶奶端过去。”
少平将面端起来,小心翼翼的送到炕床山的八仙桌上,叫奶奶吃饭。
奶奶瞪着一双老红眼看着桌子上的刀削面,面上更是有两片羊肉。
“平平?今晚吃刀削面?”奶奶一个字一个字迟缓问道。
少平笑着凑到奶奶耳朵旁,大声道:“奶奶,今晚吃刀削面,还浇了一层羊肉汤哩。”
少安他们也蹲着面走进来,他们要陪着奶奶一起吃,让老人觉得热闹一些。
奶奶含笑点头,叫兰香和少平过来,用筷子夹起碗里的羊肉就要往他们碗里放去。。。。。。
第二百八十七章 给我闹腾个婆姨?
奶奶刚刚拿起筷子,还没夹起碗里的羊肉,少平和兰香瞬间就把碗藏到后面,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异口同声的说道:
“奶奶,我们就知道你要这样,我们自己有肉吃,您自己吃就行了。”
一家人相处这么久,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以往奶奶但凡有好吃的,基本上都要给家里的两个小孩留着。
少安坐在门槛上,吸溜了一口香喷喷的面条,抬头扫了一眼,说道:“奶奶,您自己吃,少平和兰香碗里有肉。”
奶奶愣了一下,淡淡笑着说道:“我牙口不好,嚼不动,还是给安安吃吧,安安每天在地里滚爬,得好好补补身子。”
少安无奈的摇头,“奶奶,这肉炖的烂,肯定嚼得动,您吃就行了。”
奶奶看着固执的几个后辈,乐呵呵的点头,用筷子一根一根的将面条叼进嘴里,但碗里得羊肉始终没动。
桌子上的煤油灯照亮窑洞的一角,众人的吸溜声不绝于耳,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满足的神色,吃一顿面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改善生活了。
换做兰花没出嫁的时候,他们每天都是黑馍馍和疙瘩汤,就这还吃不饱。
众人吃完饭,许慧将碗拿到灶台上去刷干净,兰香在一旁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将灶台收拾好,将一块干柴放进灶火里烧洗澡水,许慧走出窑洞,来到蹲在石碾上抽旱烟的孙玉厚老汉旁边。
“孩他爸。”
孙玉厚吐出一口青烟,头也不抬的回道:“咋?”
许慧看了一眼窑洞,低声道:“我给你琢磨个事,少安也快十八岁了,别人家的后生都开始讨婆姨,你们我们是不是也给少安闹腾闹腾?”
孙玉厚愣了一下,将烟枪放在手里,沉思一下,点点头,“是这个理,但这事儿还得问一下少安的意见。”
说着,老汉眼里闪过润叶的身影,不由深深叹了一口气,自家儿子的人生大事还不好解决哟。
许慧还想说什么,这时少安从窑洞走出来,好奇的看了他们一眼,问道:“爸妈,你们在说甚?”
孙玉厚哦了一声,淡淡道:“你妈寻思给你闹腾一个婆姨。”
少安瞬间石化在原地,反应过来后,无奈笑着回道:“吗,你瞎操心个甚么,我还年轻的很嘞。”
说着,他看了一眼身后的破烂窑洞,惆怅道:“再说了,咱好歹应该先把光景闹红火,再琢磨这等事情,不然把人家姑娘娶过来遭罪吗?”
“咱家现在的光景也不是好差,咋可能委屈人姑娘?”许慧反驳道。
他们虽然没有箍新窑,但是少安在鸽子市办事,她在公社食堂上班,家里的生活条件在双水村起码都是中上。
在她看来,他们家的条件还是不差的,也敢让媒婆给少安说个媳妇儿。
少安扭扭捏捏的说不出话,他们家现在的生活条件确实不错,娶个本地的农村姑娘肯定不是问题。
但是娶润叶的话,他心里还是不太愿意。
别误会,润叶肯定不会介意的,他了解润叶的品性,哪怕他再穷再苦,润叶也愿意跟着自己。
但是他孙少安也有自己的倔强,绝对不能让润叶跟着自己受苦,更不能住在这个破烂的窑洞里。
他要让田福堂心甘情愿将闺女嫁给自己!
只不过,以他们家现在的情况,怕是还入不得田福堂的眼,起码得箍孔新窑。
许慧疑惑的看着他,问道:“少安,你咋不说话?”
孙玉厚重新将烟枪叼在嘴里,犹豫再三,还是试探问道:“少安,你给爸说说,是不是心里有中意的对象了?”
少安愣了一下,一张黑脸胀的通红,不好意思的挠挠后脑勺,沉默的点点头。
许慧眼里冒出惊喜的光芒,拉着他的手说道:“我的少安哟,原本是有心上人了啊,怪不得一副不想闹腾婆姨的样子。”
说着,她凑近问道:“是哪家的女子,给妈说说,妈给你琢磨琢磨。”
少安抬头看了一眼二老,掏出一张作业纸,一边卷着旱烟一边说道:“哎呀,这让我咋好说嘛,羞死个人。”
许慧拍了一下他的手,“有甚好害羞的,你不说啊,妈这心里就没底,孩他爸,你就不想知道?”
孙玉厚皱着眉头,也不说话,只是抽着旱烟,心里也有些无奈。
怪自己这个爸爸没本事啊,要是自己能和田福堂一样有本事,哪里还需要想这么多有的没的,让少安娶了润叶又咋地?
一时间,孙玉厚老汉的心里满是自责,只能期望少安自己有本事,将他孙家给发达起来。
少安点燃旱烟,抽了好大一口,犹豫半饷这才说道:“你们也熟悉,就是润叶嘛。”
润叶!
许慧嘴角疯狂上扬,掩饰不住的高兴说道:“润叶好啊,是个好女子,还是咱家少安有福分,居然能和润叶搞对象!”
在县城当老师的润叶,在双水村就是第一好的姑娘,十里八乡的后生心里都有娶她为婆姨的想法。
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和润叶的差距,所以都没有付诸行动。
就连许慧之前也没有想到润叶的身上,毕竟以人家的工作性质,以后大概率会在县城找一个干部成立家庭。
许慧高兴了一会儿,这才回过神来,有些担忧的说道:“润叶好是好,可是你福堂支书要同意这件事儿不?”
少安惆怅的抽了一根烟,摇摇头,“这事儿先不慌,把家里的光景闹腾起来再说吧,总能让福堂叔同意的。”
许慧沉默不语,心里想着该咋帮助自家儿子,脑海里不由自主浮现出女婿的身影。
她眼睛一亮,赶忙问道:“这事儿你姐夫知道不?你姐夫见识多,脑子灵光,说不定他有啥好主意?”
少安摆了摆手,“姐夫知道这事儿,不过这是我自己的事儿,姐夫能帮个啥忙,福堂叔得认可我才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