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满银眼皮抬了抬,“嘿,我婆姨给我做的,想要啊,也叫你婆姨给你做去。”
王中天诧异的看了兰花一眼,啧啧称赞道:“兰花还真是个有本事的,我家那位就只会扯农家衣服,中山装只有城里的那些裁缝才会。”
说完,他摆摆手离开,“好了,话我已经传到了,还得去招呼其他人,先走了。”
王中天离开后,王满银转身回到窑洞,将衣服脱下来,兰花顺势接过去,细心的给挂在衣架上。
“兰花,以后有什么好东西都藏着点儿,那位干部要是问你什么,你都说不清楚,不知道。”
兰花不知道为什么,但出于对男人的盲目信任,当即点点头。
王满银穿好之前的棉服,去检查了一下家里的粮食,白面还有一百多斤,玉米面两百多斤,鸡蛋三十多个,腊肉三块,腌鱼十条,粉条一袋。。。。。。
他思考了一下,以后还是不要在家里放太多粮食,白面更是有个十斤就行,大部分都得放玉米面和高粱面,还要放在窑洞最明显的地方。
多余的粮食,还是放在自己的签到空间里面,那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言罢,他就给兰花商量这些事,兰花虽然不知道他要把粮食藏到外面的什么地方,但肯定不会拒绝,还贴心问道:“那家里装钱的那个盒子呢,那个暗格可不怎么隐秘。”
确实不怎么隐秘,虽然说是暗格,其实也就是在碗柜后面的墙上扣了一个小洞罢了。
要是不小心把碗柜给碰倒了的话,什么所谓的暗格都是一个笑话。
“没事,我有时间把暗格给改造一下,叫别人看不出破绽来。”
兰花点点头,见王满银这么谨慎,她的心情也不由得有些沉重。
王满银叹了一口气,没办法,这几年可没法太显摆,反而越穷才越安全。
王满银也没说要别人觉得自己穷,只要在外面装成一个小学老师的正常模样便可。
中午做的吃食也很简单,蒸了一大锅白面馍馍,在煤炉上熬了一锅酸鱼粉条汤,就这么吃了。
就两个人,一个菜正合适,多了反而吃不完。
吃完饭,稍微休息了一会儿,锁上木门,带着黑仔就往小学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自然遇到很多熟人,两人都笑着打招呼,主要的话题就是开会干什么。
其中有些人家的父母看到王满银时,还会对自家的孩子吩咐,说这是以后的王老师,要尊敬。
有的孩子害羞一些,就只是怯生生的看了王满银一眼,有的孩子顽皮大胆,直接大喊一声,“王老师好,我叫周子昂!已经读三年级了!”
王满银连连点头,“你好,子昂,子昂?有子如此,器宇轩昂,好,你父母给您取了一个好名字啊。”
他们的父母有些受宠若惊,心想真不愧是文化人,当初随便取的一个名字,居然还能说出这么个寓意。
此时王满银心里也有些诧异,没想到还能遇到一个这么现代的名字。
“王老师,以后我家小孩就交给你了,也不求学个什么,能够识字算数就行,要是不听话,您就直接打,狠狠的打!”
周子昂父母恳切说道,这也是普遍父母的说法,不过相比较于其他农村人,这两口子的面容看上去更显沧桑,眉头也是紧锁,说话做事都略带拘谨。
王满银和蔼的笑了笑,“放心吧,我看子昂是一个很机灵的小伙子,绝对是块学习的好材料。”
父母两人对视一眼,苦笑的点点头,也没多说,驼着背落在后面,眼神里面带着一丝灰暗,但看到自己儿子时,又焕发出了光芒。。。。。。
第五十四章 轩然大波
踩着列石过了东拉河,小学操场里面已经是乌泱泱一片,人头攒动,庄稼汉们人手一根烟枪吞云吐雾。
操场的主席台上,已经拉上了一张横幅,哦不对,也不叫横幅,是一个字一张红纸贴在主席台上面。
上面写着:“欢迎刘义干部指导罐子村工作。”
主席台上,已经放好了几张用红布盖着的课桌,上面摆放着几个白色的茶缸,还有一个包着红纸的话筒。
此时上面空无一人,估计等时间到了才会出来。
王满银混入陈东河李栋梁那一群,和他们开始侃大山聊了起来,而兰花则混入胡月华那一群,不时掩嘴发出轻笑来。
不一会儿,穿着中山装,戴着明晃晃的手表,胸前别着钢笔的,满脸严肃的刘义一马当先走了出来,坐在最中间的那个位置。
身后跟着王柱国,王中天,张万三,副支书刘升民,还有二队三队队长,这些都是支委会的成员。
“砰砰!”
刘升民带着掐媚的笑容拍了拍话筒,大声说道:“安静,安静,大家都安静下来,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可惜,刘升民的威望并不重,有些人根本就不鸟他,操场还是吵闹一片。
刘升民脸色有些难看,厉声喝道:“民兵小分队给我严查周围,
众人一听,这才安静下来,看向他的目光中都带着不屑,包括民兵小队的人在内。
民兵还不都是自己村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谁也不会把事情做的太过难看。
别看他们背着一杆唬人的枪,但谁也不会往里面装上实弹,要是走火了可不是小事情。
会场安静下来,刘升民捏着嗓子扯着官腔说道:“同志们,首先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上面为了将我们罐子村建设成一个先进的集体,于是派了刘义同志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刘义同志可是上面的先进榜样,高中毕业,见识丰富,我相信,在刘义干部的带领下,我们罐子村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一定要认真执行刘义干部的决定。。。。。。”
刘升民对着刘义一阵吹捧,众人听的是浑身起鸡皮疙瘩,反而那位刘义倒是老神自在,满脸享受的样子。
“现在,有请刘义干部讲话,大家掌声欢迎。”
“啪啪啪。。。。。。”
不算热情也不断冷淡的掌声响起,刘义伸手压了压空气,清了清嗓子,对着话筒说道:“父老乡亲们大家好,我叫刘义,是上面派下来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罐子村建设为先进集体。”
“先进集体并不是那么容易建成的,需要克服的困难有很多,但是我相信乡亲们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工作。”
“那么有人想问了,什么是先进集体,如何来建造先进集体呢?”
“我个人认为,先进的集体,那就是属于贫下中农的集体,是人人都一样,没有贫富差距的集体!”
王满银听了心里顿时一怔,心里有了一股不好的语感。
同时,操场里面突然埋下了十多刻脑袋,他们的成分都不是贫下中农。
刘义继续说:“我接受到上面派给我的任务后,苦思冥想,又结合咱们罐子村的实际,终于想到了几个方向。”
他伸出食指,“我在此向大家提出几个要求,希望大家一定做到。”
“第一,提高生产,粮食永远是农村的重中之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拥有更多的粮食。”
众人不由自主的点点头,这句话倒是没说错,心中对这位洋气的干部也有了期待,希望他能有什么好主意。
“为了提高粮食,我要求大家发挥集体的力量,统一劳作,科学种地,当然,这点大家已经做到了,要补充的是以下几点。”
“第一,扩大耕地,大力进行农田基建,改造梯田,有更多的地,就有更多的粮食。”
“第二,科学种地,每块田种多少必须全部一样,插秧的深度也必须一样,施肥数量必须精准到克,翻种次数也必须一样!”
“第三,严禁家里的鸡鸭到农田上去,以免破坏农作物。”
“第四。。。。。。”
刘义的话像是在平静的潭水里抛下一块巨石一样,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多庄稼人顿时议论纷纷,这分明就是乱来嘛,种地哪里能够这么搞,怎么种地难道他们还不知道吗?
这完全就是乱来!
王满银也是紧锁眉头,虽然他不知道怎么种地,但是也明白完全的一样是不可取的,科学种地也根本不是这个科学!
“安静安静!”
刘升民见会场逐渐失去控制,立马大声喝道:“你们懂个什么,刘义同志是在学校里面学习过的,这叫做科学种地,是更先进的生产方式,你们不懂不要瞎吼!”
王柱国和王中天他们全程冷眼相待,既不说话,也不反对,仿佛早就知道会有这个结果。
刘义脸上还是带着笑容,伸手安抚道:“大家不用着急,我知道你们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新的先进的方式,但大家请相信我,我是专业的。”
“我在书上学习过专业的知识,只有规模化的生产,才能将劳动力利用最大化,粮食的产量也一定会提高,我相信,书上的知识是绝对不会骗人的。”
随后,他又说了一些其他很不可思议的要求。
比如,一个富农家里面最多养一只鸭和一只鸡,不允许养猪,一天的工分最多按照八分计算,而满工分是十分。
第五十五章 开学了
“这明显是乱来嘛,怎么可以这么搞。”
李栋梁皱眉小声抱怨,大会已经结束,他们此时在回去的路上。
刘义颁布一系列他自以为很科学和先进的规定,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他从其他地方学过来的。
“可不是嘛,这哪里是来帮我们的,简直就是来添乱嘛。”陈东河附和道。
“万三,柱国支书有没说咋办,难道真就让他这么瞎搞?”李栋梁问道。
张万三叹了一口气,“我们商量过了,也劝过刘义干部,但是他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还说其他地方也是这样的做法,罐子村要是不这样做就是落后。”
“再有,如今这个世道你们也不是不知道,实在是太乱了,政策说变就变,报纸上那些反对的人的后果你们也不是不知道,所以我们也只有听他的安排。”
众人唉声叹气的回到家,兰花看大家都愁眉苦脸,小心翼翼的问道:“满银,那按照规定,我们家是不是也最多只能养三只鸡三只鸭,还有一头猪或者一头羊。”
他们的成分是贫农,中农是两只鸡两只鸭,最多的是雇农,家里可以养五只鸡五只鸭,还可以养两头猪和两头羊。
因为雇农比贫农还要穷,还要光荣!
刘义的打算就是,让成分越好的人,生活的更好,这样就能体现出罐子村的先进。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雇农之所以为雇农,那就是穷的不能再穷了,根本养不起这么多牲畜。
所以,别以为听着好听,他们的生活与之前还是没什么变化,甚至更差!
王满银点点头,“猪就不用养了,养三只鸡和三只鸭就够了,自留地再种点儿菜,刘义干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兰花点点头,“那我明天就去村里问哪户人家有鸡仔和鸭仔。”
第二天,艳阳高照,天空一碧如洗,阳光撒在罐子村的土地上,路旁的树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了芽。
王满银穿着中山装,把胡子刮的干干净净,打理了一下头发,拿着一张报纸就走出家门。
“满银,去学校了啊,今后可就是王老师了。”
“哟,这一身可真精神,花了不少钱吧,哪个裁缝做的?”
在众人的招呼声,王满银早早来到了小学学校里面。
罐子村的小学一样有五个窑洞,一个是储物室,一个办公室,三个是教室,看上去就是一线五孔大石窑。
窑洞外面就是大操场,也是昨天举办大会的地方。
王满银到学校的时候,另外两个老师也刚刚到。
两个老师一男一女,男老师叫刘武,罐子村人,他的二爸就是副支书刘升民。
女老师是石圪节调过来的,叫唐春秋,没办法,村子里能够教书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要不然也轮不到给王满银。
“刘老师好,唐老师好,我是王满银,咱们学校新来的小学老师,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王老师好,以后互相学习。”
“对,咱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办公室里面,三人初次会面,气氛还算友好,其他两人身上都有一股书卷气息,看起来都彬彬有礼。
王满银心中松了一口气,没有哪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就好,他拿出两支钢笔递过去,笑着说道:“在外面带回来的,不值什么钱,希望别嫌弃。”
“不不不,王老师你这是干什么,我们之间可不兴这套,快收回去。”唐春秋连忙拒绝。
刘武也点点头,伸手扶了扶自己的眼镜,认真说道:“王老师大可不必这样,咱们的学校应该纯粹一些。”
王满银摇头笑了笑,“刘老师唐老师,你们实在是想多了,我可没想要给你们送礼,只是希望借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