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大时代之平凡岁月-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正想直接回家的时候,余光突然出现一盏煤油灯!
    他心里一紧,赶忙俯身蹲下,还好手电筒他早就关了,不然说不定就被发现。
    一阵,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脱裤子的细碎声和流水的哗啦声随之传来,让陈明昊心中浮想联翩。
    这是。。。。。。朝思暮想的巧珍起夜上厕所?
    一股邪念突然升起,他瞬间感觉口干舌燥,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天人交战之下,还是战胜了理智,让他悄悄撑起身子。
    只一眼,在煤油灯灯光照耀下,两瓣白花花就映入眼帘,让陈明昊有一种呼吸不上来的感觉。
    此时的田巧珍正在提裤子,栓好裤腰带后拿着煤油灯进了窑洞,浑然不知道围墙外面有一双贼眉鼠眼。
    陈明昊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他纠结的时间太长,因此只看大了一眼,但那白花花已经深深映入他的脑海。
    他只感觉下面胀的难受,快步回到家,将玉米面和粉条放好,然后来到院子外面,躲在一个山坡后面做着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他假装是在上厕所,但脑海里那一片白花花却是挥之不去,胸膛不断起伏,呼吸也逐渐沉重,但马上,他猛的给自己一巴掌。
    他不应该玷污心中的白月光,当即提上裤子,转身回到家,开始思考自己的终身大事。。。。。。


第八十五章 王家庄
    时间转眼来到清明节。
    这天的天气格外异常,黄风肆虐,黑云压地,大白天的在窑洞里面甚至还要点煤油灯才能看见,温度也是一降再降。
    有经验的老人提到,这场黄风过后,天气就要慢慢热起来了,庄稼人再也不能偷懒,要在庄稼地上狠狠下功夫。
    黄风刮了有半个上午,到中午的时候才逐渐平息下来,王满银心有余悸的看着一片狼藉的院子,他前世今生还没看过这么恐怖的场景,像是外面有大妖在肆虐一样。
    “满银,咱们走吧,别让你本家的那些人等急了。”穿戴整齐的兰花走了出来。
    他们今天要回王家庄去扫墓,本来一大早就该出发的,但是突然降临的黄风让他们不敢踏出家门一步。
    王满银点点头,转身对江大海说道:“儿子,干爹干妈走了,最迟晚上就回来,你在家好好的啊。”
    江大海点点头,王满银便从窑洞里推出自行车,兰花顺势坐上去,两人便骑上土公路朝王家庄的方向快速赶去。
    江大海直到他们的背影消失不见,才开始收拾被黄风刮的一片狼藉的院子,收拾完院子他准备随便吃点儿,就出山去找柴火。
    他发现虽然家里的粮食很多,但是柴火什么的却很少,主要是王满银平常也不喜欢在山坡上找柴火。
    王家庄距离米家镇比较近,里面大部分都是王家族人,其中夹杂着一些杂姓人家。
    因为是同一个宗族的原因,庄子的凝聚力很强,谁家有困难都是全族一起帮助,因此王家庄的光景过的还不错,很多女子都想嫁进来。
    按照血脉辈分来说,王满银这一支是王家的嫡脉,毕竟他先祖可是一名拔贡,也是王家祖辈最有出息的人物。
    不过,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王满银只是一个普通的王家族人,在王家庄沾着一点儿血缘关系罢了。
    王满银这次回王家庄扫墓,一方面是祭奠一下先人,另一方面也是感谢一下小时候照顾自己的叔叔伯伯们。
    这具身体的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死了,就只有一个老母亲含辛茹苦养大,其中王家族人可是照顾了王满银不少。
    特别是他们母子两远在罐子村,但是王家族人们同样挂念着他们,经常托人送来粮食,不然他能不能活到现在都要打一个问号。
    因此王满银这次回王家庄,也给王家庄准备好了礼物,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一些布料。
    家里剩下的残次布全部拿了出来,反正他现在又不缺布票,做衣服也没必要委屈自己,这些残次布用处不大。
    此外,对于那些特别照顾自己的王家族人,他还一家准备了两条酸鱼当做报答,以后更是要时常来往,与王家庄的感情还是不要断了。
    值得一提的是,偶然遇到的鱼头至今每次都要运来大量的冻鱼,每次少说都要两百斤,所以他自己也按成本价买了很多回家。
    现在家里的酸鱼已经整整有一个陶瓷大缸,每天都要拿一条出来炖汤,给大海补充营养,改善生活。
    所以拿一些出来维系关系也不心疼。
    两人骑自行车骑了有一个小时的样子,这才来到了一个山间圪捞。
    王家庄处在几座山的山脚位置,家家户户挨的很近,村子周围就是大量的水田,山上大多是旱地。
    这些水田让王家庄成为石圪节的一块香馍馍,因为这里是为数不多能种植水稻的地方,大米在黄土高原卖的可贵。
    来到村口,这里有几个小孩子正在滚铁环,看着有陌生人靠近,立马警惕的看着他们,最大的那个还有模有样的问道:“你们是谁,来王家庄干甚?”
    王满银仔细辨认了一下,笑着说道:“王老二,咋不认识你满银叔了?”
    那娃娃歪着脑袋仔细瞅了半天,这才高兴跳过来,“满银叔!原来是你,啊哈,都许久没有看到你,你咋突然回来了,哦对,今天是清明节。”
    王满银笑了笑,想了一下,从挎包里掏出一个弹弓递给他,又抓了一大把的鹅卵石糖,让他给周围的孩子们分一分。
    “大家都过来了,满银大哥回来了,还给我们带了鹅卵石糖,一人五颗,都不许抢,拿了记得说谢谢满银哥。”王松波大声说道,看起来是个像样的孩子王。
    王满银是“满”字辈,王松波是松字辈,前者要大一个辈分。
    王松波快速分完糖,喜爱的打量着做工精良的弹弓,突然感觉脑袋被敲了一下,抬起头来不解的看着满银叔。
    “臭小子,这是你兰花婶儿,快叫人。”
    王松波后知后觉的看着王满银身后俏丽的兰花,发现满银叔不仅人回来了,还带着一个漂亮婆姨,而且还是骑着自行车回来的!
    他咽了一口口水,喊了一声兰花婶子,然后迈着两条长腿就朝庄子里面走去,放声大喊道:“满银叔回来了,满银叔骑着自行车回来了,还带了一个漂亮婆姨回来。。。。。。”
    “这娃子。。。。。。”王满银好笑的摇摇头,推着自行车,“走吧兰花,我也带你去认识认识我的亲戚,他们都热情,你可能有点儿不适应。”
    兰花抿了抿嘴,“我可高兴了,这里可比咱罐子村热闹多了,到底咱们是杂姓村,每家每户都显得有些生分。”
    说着,她看着周围玩闹的孩子,嘴角轻扬,“不像这里,可热闹,我还听说你是吃这里的百家饭长大的嘞。”
    说着,一个流着鼻涕,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突然走到兰花面前,好奇问道:“你真是满银叔的婆姨?”
    兰花笑着点点头,掏出一块水果糖递过去。
    那小女孩儿眼睛一亮,当即大声喊道:“谢谢兰花婶子,婶子你人真好。”
    周围的小孩一见有这好事儿,连忙一涌而上,纷纷喊着兰花嫂子,小嘴儿像是抹了蜜一样!
    兰花乐的身体发颤,只要喊了她兰花婶子的,都发了几块水果糖,反正王满银和自己能挣到钱,她也变得大方起来。。。。。。


第八十六章 祭祀先祖
    王家庄热闹起来了,小孩子们都围着推着自行车的王满银打转,高兴的感受着嘴里的甜味。
    至于周围出来看的大人们,眼角都带着笑意,同时心里也是惊讶。
    没想到,这个二溜子族人,居然真有蜕变的一天。
    以前还靠着大家接济才能活下来,两年前听说出去逛大地方了,没想到现在一朝回来,不仅娶了一个这么俏丽的婆姨,居然还穿着中山装,推着自行车,步态沉稳,与印象中的人完全是两个样子。
    不过他们也高兴,王家庄的宗族观念很强,巴不得希望族人越来越好,这样说出去也有面子,王家也会越来越强盛。
    再说了,族人发达起来了,难不成还会忘了王家庄吗,他们还不是会得到好处。
    比如现在的王满银,眼看着是出息了,当即就回了王家庄,看着那个布袋子和竹编篮子,里面绝对是好东西,说不定就是回报给村里的。
    言归正传,王满银和兰花来到了村中心的打麦场,此时村里大部分人都在这里忙活,偌大的场坝上已经摆满了圆桌。
    王家庄一直有一个习俗,每逢大节日的时候,全村都会聚在一起热闹,比如清明就会一起喝清明酒。
    王满银的出现,立马引起了一阵骚动,相熟的哥哥姐姐叔叔婶婶都围着他,不断的说着话。
    有问他自行车是不是他的,有问他这两年在干什么,有问他如今是不是发达了,也有问兰花情况的。
    王满银都一一回答,说前两年在各个县城转悠,手里有了一点儿积蓄,就回到罐子村娶了兰花。
    巧合当上了老师,便买了一辆自行车,不算有出息,但也没丢王家人的脸,听的众人格外高兴。
    这时,一个面容严肃,约莫四五十岁的壮汉出现了,他便是王家庄的支书,同时也是村长,【宏】字辈领军人物,王宏山。
    王宏山看见王满银,又扫了一眼他的中山装和自行车,先是欣慰一笑,但立马就板起脸来,呵斥道:“臭小子,还有脸回来?!”
    王满银下意识身体一颤,前身最畏惧的就是王家的族长,几乎每个小孩都被这位族长呵斥过。
    他转过身去,咧嘴一笑,“宏山叔,我回来了。”
    王宏山冷哼一声,问道:“这两年没丢我们王家人的脸?”
    王满银斩金截铁的说道:“没有。”
    王宏山的脸色缓和下来,点点头,“还算是个王家人,走吧,把你的自行车放好,正好来吃清明酒。”
    王满银点点头,将手里的布袋递过去,说道:“宏山叔,这是在外面淘到的残次布,你看着给村里人分点儿。”
    王宏山扫了一眼布袋里面的布匹,铜铃大眼里闪过一丝惊讶,这么多布,看样子每家都能分上一米布。
    大手笔!
    王宏山满意的点点头,他倒不是稀罕这点儿残次布,他王家庄还不缺这点儿布匹,主要是高兴王满银有这份心思,说明他们没有养出个白眼狼。
    周围的族人也听到了王满银的话,看向他的目光更和善了,当即就有几个人想要拉着他去喝酒。
    王宏山拍拍王满银的额肩膀,“好小子,干的不错,既然不出去鬼混了,那就常回王家庄看看,都怪你那个二溜子老爸,干什么不好非跑到罐子村躲债,简直丢尽了我王家的脸面!”
    前面已经说过,王满银爷爷抽大烟将家当败完了,父亲又是个二溜子,在外面欠下不少赌债,最终没有办法,只能离开王家庄来到罐子村躲债,然后就在罐子村安了家。
    王满银讪笑两声,过去的事还说他个甚。
    王宏山看上去是个急性子,帮着王满银将东西放好,就要召集每家每户的男人去后山祭祖。
    中途王满银也给王宏山悄悄说了酸鱼的事情,让他看着分给照顾自己最多的那几家,王宏山当即点头,说起来这酸鱼理所当然有他家一份。
    王家庄的后山是专门划分出来作为坟地的,所有王家族人死后都要入住后山,接受后人的祭祀。
    在历史的积累下,后山的坟地已经大大小小一眼看不清到底有多少,坟地里穿插着种的有高大的柏树,这样的环境也能让王家先人安息了。
    浩浩荡荡的王家男人拿着锄头砍刀,将后山的杂草杂物全部清理了一遍,然后拿出白酒纸钱什么的就开始祭祀先人。
    王满银对这些不是很懂,反正就跟着他们做就完了,别说,这场大型祭祀的场面还挺震撼人心。
    祭祀完毕,王宏山还站在最高处讲了一番话,主要内容就是向王家先人汇报如今王家庄的情况,让他们庇佑后世子孙,同时让村里人时刻谨记自己是个王家人,千万不敢丢了王家的脸面。
    这一番操作下来,就连王满银对王家也升起了一种莫名的认同感,宗族观念在莫名的作祟。
    不过也没什么不好,虽然人们提到宗族观念总是一种负面的感觉,但其实在农村,宗族就是自己最大的保护伞。
    平日里王家庄的人出去做事,别人一听是王家族人,都会慎重两分,不敢轻易招惹,不然王家人很快就会拿着锄头上门为族人做主。
    这种时候,宗族带来的安全感可比什么其他的要多多了。
    祭祀完毕,浩浩荡荡的王家男人又回到了打麦场,此时婆姨女子们已经准备好了香喷喷的饭菜。
    全部都是大锅饭菜,几个大桶的黄金玉米馒头,每桌一个搪瓷盆的白菜粉条,里面还飘着一星半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