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娃女娃不都是咱的娃?”王满银无所谓的说道,他依旧是现代思想。
兰花嘴一噘,“不一样咧,我想生男娃娃,我喜欢男娃娃,还能给你王家传宗接代。”
王满银耸耸肩,兰花又不是穿越过来的,有这个时代的通病也正常,重男轻女相当常见。
“满银,你说咱的娃叫甚名字嘞?”兰花又问道。
王满银一愣,他还真没想过这些问题,他随口说道:“等孩子生下来以后再说吧。”
兰花也点点头,“对,生下来后拿去算一卦,看起什么样的名才合适。”
“起名还要算卦?”王满银惊讶问道。
兰花点点头。
“你们一家子的名字都是算过卦的?”
兰花摇摇头,“算卦可贵,我们家哪里有钱去算这个卦,但我们现在不是不差钱嘛。”
王满银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又没有说什么,他虽然不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但算一卦也无妨,左右也损失不了什么,当是给兰花求个心安了,因此就没有再多言语。
一路回到家,路上遇到的熟人也都热情打招呼,如今王满银和兰花在村里的人缘是越来越好了。
前者在教他们的娃娃,后者则经常给村里办事的人掌勺,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很多,村子里的人也羡慕着他们的光景。
男人女人都是有能力的,上面又没有需要赡养的老人,孩子也还没出生,这光景可不就闹的红红火火嘛。
王满银估计着,等今年冬天就可以着手箍新窑的事了,到时候村子里的人也应该能够接受。
回到家,王满银刚一进入家门,就看到大海蹲在鸡圈面前,愁眉苦脸。
“大海,看啥呢?”王满银问道。
大海转头,“干爹,今天鸡鸭怎没有下蛋,鸡窝里面一直都只有一个。”
王满银对鸡鸭什么的也不懂,当即回了句,“哦,或许是它们今天不想下吧。”
兰花却是一皱眉,走过去一边查看一边说道:“不可能,我家的鸡鸭我知道,那是每天都要下蛋的,今天的天气这么好,怎么可能不下蛋?”
但是兰花检查了半天,什么都没检查出来,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最终她猜测道:“你说会不会是哪家的兔崽子嘴馋了给咱偷了?”
王满银迟疑回道:“谁家的娃娃会这么不懂事?”
兰花耸耸肩,这年代又没监控,只能这么算了,不过兰花还是叮嘱了一句,让大海多注意外来的人。
晚上半夜,王满银悄悄起身,拿着手电筒朝鸽子市走去。
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清冷月光给大地披上一件银色纱衣,远方黑色山影模模糊糊,人的影子在黄土地上被拉的老长。
王满银将手电筒关掉,就这个月光,根本就不用照明的工具。
来到鸽子市,已经三点了,此时正是鸽子市最忙碌的时候,王满银也加入进去忙活起来。
估价商品,称重,结账,各个环节让人忙碌的不得了。
而就在这时,两个脸上围着羊肚子毛巾的人拎着一个竹编篮子走过来,问道:“鸡蛋怎么收?”
王满银回道:“三分钱一个。”
“我这人有一百个鸡蛋,全部换成钱。”
王满银打量了他一眼,卖鸡蛋的确实有,而且很常见,但一般最多卖二十个就差不多了,毕竟现在一个家庭里面也存不下太多鸡蛋。
没成想这个人居然拿了这么多鸡蛋来卖,但王满银也没想太多,一百个鸡蛋而已,对他来说只是一笔小交易,当即清点好鸡蛋数量,然后给了那两人三块钱。
那两人拿着三块钱激动老半天,然后鬼鬼祟祟的离开了,看上去心虚无比。
这一百个鸡蛋转手卖到县城的鸽子市里去,每个鸡蛋至少能有一分钱的利润,也就是说一百个鸡蛋能赚一块钱。
王满银将鸡蛋给放好,继续忙活起来,等到四点左右,小树林终于冷清下来,众人累的那是一个腰酸背痛,不过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毕竟越忙,就代表着下次分的钱更多。
王满银在今天收的货物里面挑了一下,拿了五斤豆腐,五条鱼,还买了两斤绿豆糕。
这绿豆糕是一个蒙着面的农村妇女做的,用一个竹编篮子装着,就在木棚屋附近叫卖,生意还很不错的样子。
她还送了一个给王满银,确实挺好吃的,因此王满银也掏钱买了两斤,拿回去给兰花和大海尝尝。
值得一提的是,鱼头至今每次都会送来一百斤左右的鲜鱼,不过价格被王满银又打了下去,毕竟鲜鱼很难运输,要不是他有签到空间,根本就不会揽这个差事。
王满银分了上次鸽子市的红,拿了八十块钱放在签到空间里,怀里揣着一百块钱便悠哉悠哉回家。。。。。。
第九十四章 我给你寻个对象
回去路上,王满银和少安还有陈明昊结伴而行,少安一路上嘴里都在嘟哝一连串数字,王满银问他在干什么。
少安咧嘴笑了笑,扶正自己脑门上的羊肚子毛巾,说道:“我在算还了多少的账,现在就是俊海叔那一家没有还了。”
王满银笑了笑,“差钱就给我说,一家人可千万别客气。”
“可不敢再借钱了,我早受够了欠别人钱的感觉。”少安连忙摆手,这几年他感觉像是有一座大山压在心头一样,让他喘不过气来,现在还了一些钱才好过很多。
他现在一个月差不多能赚到一百块钱,除去买一些玉米面补贴家里以外,其他的钱全部都拿来还债。
三人在路上闲聊着回家,少安抽着王满银给的纸烟,吐出一口青色雾气说道:“这几天咱村里还发生了一些怪事,好多田姓人家都被偷了鸡蛋,也找不到是谁干的。”
王满银好奇的哦了一声,“好巧,我家里的两只母鸡和两只母鸭今天也没有下蛋,不会也是被偷了吧。”
少安耸耸肩,“谁知道呢,被偷的人都说是金家湾的人干的,因为他们金家一户也没少鸡蛋。”
“那还真有可能。”王满意抖掉烟灰,“这贼还真是有原则,自己家的东西分毫不动,专偷外人的。”
两人说着闲话,纯属打发时间,毕竟这些事情落不到他们身上,也就是当个笑料。
说着,少安继续说,“昨天润叶回来了,给我说县上的领导要到下面来检查情况,说不定会来我们这里。”
“田福军也会回来?”王满银问道。
少安摇摇头,“不知道,福军叔忙,一年都回不了几次村子,和咱们这些平头百姓可不一样。”
王满银哦了一声,开玩笑的说道:“少安,你这翻过身就十八岁了,还不着急给自己寻个婆姨?”
少安大笑一声,“我这个穷样谁看得起我?”
“嚯,你孙少安的名头都传到我罐子村来了,私底下不知道多少女子在议论你,你手指头一勾,她们就欢喜着来到你的怀里。”陈明昊也插嘴笑着说道。
少安继续大笑,摆摆手,“我还早嘞,先把债还清再说。”
“不早咯。”王满银促狭看了他一眼,“我倒瞅着有个不错的对象。”
“谁?”
“润叶。”
“甚?你说的是个谁?”少安一下顿住了脚。
“润叶!”王满银重复了一遍。
“姐夫,可不敢开这个玩笑,人润叶是支书家的子女,二爸还是县上的大领导,未来肯定要嫁一个干部的。”少安慌忙说道。
“你敢摸着你胸膛说你不中意她?”王满银反问。
“害呀,我一直把她当妹妹嘛。”少安不假思索的说出口。
王满银耸耸肩,“反正我瞅着你们挺合适,算了,你的事你自己做主,不喜欢就不喜欢罢了,我先走了。”
说着,王满银和陈明昊就拐进了罐子村的土路,少安继续朝前面的双水村走去。
少安低着脑袋独自走在土公路上,天上的明月已经消失不见了,周围黑森森一片,但是他天生胆气大,并不觉得有什么阴森。
他将手放到胸膛上,感受着搏动的心脏,心里回想起王满银说的话,他对润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感情。
真的只是妹妹这么简单吗?
他一时间倒想不明白这个事情。
但是他也突然发现,自己马上就要满十八了,在城市里,这个年龄还被人们当做孩子,但在农村却能顶起一片天,可以考虑娶妻生子的事情。
少安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殊,他是一个地道的庄稼人,自然也要娶妻生子传宗接代。
但是可以让他考虑的是,自己未来的婆姨该是个什么样子。
润叶的身影不由自主浮现在心头。
润叶吗?
倒确实可以,润叶知书达理,待人热情,又吃苦耐劳,两人一起长大,绝对是最适合娶回家过一辈子了。
但是,少安好笑的摇了摇头,立马抛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他可不敢高攀支书家的女子,不然田福堂怕死要活剥了自己。
除去了润叶,他继续思考几个村子里还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女子,一个个身影在脑海中闪过,但是又快速排除。
想了半天,少安惊讶的发现,除了润叶,他竟然想不出这周围村子还有谁适合和自己搭伙过日子!
少安莫名的惆怅起来,看着前方庙坪山模糊的山影,沉思一会儿,摇摇脑袋,压下心中的沉重。
这些事还是不想了,先把家里的债给还清,然后再瞅着能不能箍孔新窑,总不能让弟弟和妹妹一直借宿在俊海叔家吧。
打开门,悄声走进自己的土窑洞,将肩上抗着的二十斤玉米面和五斤白面给放好,直接躺在床上就睡了。
旁边的土窑洞里,孙玉厚老汉听着少安传来的轻微动静,这才把一颗心放回肚子里,合眼入睡。
早上,少安盯着一双黑眼圈醒来,正在洗脸的时候,就听见弟弟少平问道:“咋今早又是吃玉米馍馍?”
少安将洗脸的黑毛巾放好,一边戴羊肚子毛巾,一边笑着说道:“怎,你娃想吃黑馍馍了?”
少平轻轻摇头,轻皱着眉头说道:“哥,咱家最近一直吃玉米馍馍,妈说是你带回来的,你从哪儿带回来的?”
“你姐夫给的。”少安随意敷衍了一句,然后拿着水桶就要去挑水。
刚一出院子,二爸孙玉亭就袒胸露怀的拖着一双烂鞋走了过来。
他的那件工人衣服纽扣早就坏了,何凤英也不给他缝上一颗,也没钱买件汗衫,因此经常露出那两排肋骨。
“二爸。”少安招呼一句。
孙玉亭答应一声,然后走进院子,当即开始喊道:“哥,哥,我来了。”
许慧先迎了出来,笑着说道:“玉亭来了,还没吃早饭吧,一起吃点儿吧。”
孙玉亭自五岁开始就是被许慧和玉厚老汉儿养大的,因此许慧一直将孙玉亭当做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
孙玉亭咧嘴笑了笑,“还没吃嘞,家里没粮食了,凤英叫我来借点儿。。。。。。”
第九十五章 偶遇润叶
“轰。。。。。。”
一声春雷炸响,但却没有降雨,微风轻拂,早晨的罐子村笼罩在一片浓雾之下。
“鞭腿,肘击,右摆拳,飞踢。。。。。。”王满银沉稳有力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江大海随着他的指令上下翻滚。
算算时间,大海来到他们家也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小伙子在充足的营养供给下,又跟着王满银锻炼身体,身高那是蹭蹭蹭的往上蹿,现在跟班上的男同学们差不多高了。
王满银和江大海锻炼了大概有半个小时,这才收起架子,回到窑洞里,兰花已经把早餐准备好了。
一人一个白鸡蛋,一碗小米粥,还有昨晚剩下的几个二合面馒头,将就点儿腌菜就将早餐解决。
现在他们每人每天早上都会吃一个一个鸡蛋,大海正是长身体的年龄,营养一定不能亏了,兰花怀孕了也要补充营养。
至于王满银,按照兰花的话来说,那就是一家之主,当然要吃最好的。
三人吃好早餐,穿上自己最体面的衣服,王满银自然是一身中山装,兰花是一件碎花长袖,大海则是一身绿色小军装,这是上次去米家镇的时候给他买的。
当时据那个老板说这件绿色小军装是上海货,还花了不少钱,足足五块。
将自行车从窑洞里面推出来,兰花坐在后座上,大海则横坐在前面的铁杠上,这个年代一辆自行车坐两三个人完全不是问题。
随后,王满银便用力一蹬,自行车便又快又稳的驶出院子,来到了土公路上。
“汪,汪汪!”
一身肌肉的黑仔狗叫两声,琥珀般的双眼里满是幽怨,又是自己一只狗孤独看家。
待王满银的身影消失不见后,黑仔歪头原地转了两圈,突然仰天发出几声更响亮的狗叫,不远处立马就有几声狗叫回应。
过了一会儿,十多条狗颜色体型各不相同的土狗便来到了王满银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