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天峰亲自去了资料室,刚才就亲自视察一番,提出了一些整改和改进意见,对于保密工作,李天峰不敢有丝毫放松。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喝了一口茶,正准备打开电脑,刘薇就敲门进来了。
第二百章 首台航机总装
刘薇轻盈的走了进来,高兴的汇报道:“老板,好事情啊,普惠公司方面发来正式函,开价购买我们的叶片高速高精度磨削技术,报价整整八千万美元。”
八千万美元真不少,但李天峰知道,自己的这一项技术其价值远远大于八千万美元,另外,李天峰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将该项技术进行转让,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从长远考虑,如果以后天峰科技公司真的能挤身世界先进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之列,普惠可能就是一个自己有力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关键核心技术更加不能卖给普惠。
李天峰想都没有想:“刘总,回复普惠公司方面,我们没有转让这项技术的意思,如何他们的航空发动机叶片委托我们采用这项技术加工的话,我倒是十分欢迎。”
闻言,刘薇一愣,面对八千万美元的转让费用,李天峰居然一点都动心,不过李天峰是老板,李天峰怎么说,刘薇就怎么干,愣了愣之后,刘薇道:“老板,那我马上按照您的意思给普惠方面回复。”
刘薇点一点头,然后又向李天峰汇报了不少工作,如职工生活小区的建设工作,行政工作等等。
……
总装车间。
最近,丘文安跑总装车间是跑得最勤快的,原因无他,因为“TFWZ001”型涡轮轴发动机首台验证机开始全面进入装配工作,丘文安几乎每天都跑总装车间,亲自掌握装配情况。
另外,作为工艺技术部的部长,曾庆海也是隔五差三的往总装车间跑,工艺技术部对航空发动机的装配工艺把关,对于这第一台验证机,曾庆海也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
正巧,两人都在总装车间,一个是设计龙头,一个是工艺龙头,当然,最大的技术龙头是李天峰。
两人在总装车间见面,自然就聊到了这首台验证机的装配上,曾庆海道:“丘总,第一台验证机的装配,真是磕磕碰碰,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
丘文安道:“是啊,各类问题不少,幸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这些小问题,小毛病我们都一一详细记录下来了,一些问题在设计上可能还得进行微小的改动。”
曾庆海道:“装配的工艺问题,我们也记录了不少,我们也会马上抓紧改进和完善。”
两人先是聊了一些在装配过程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或设计问题,或装配工艺问题,渐渐地,就聊到了大局面上的一些东西,如这款发动机的总体性能,总体设计或总体工艺情况。
曾庆海道:“丘总,这款发动机的工艺性非常好,不管是零件加工的工艺性,还是现在装配的工艺性,都非常不错,不然,肯定不会这样顺手。”
丘文安道:“工艺性问题,李总有特别要求,在设计上就充分考虑了工艺性,不然,也不会这么顺利。”
两人都知道,如果不是这款发动机的工艺性极好,整个过程也不会这么顺畅,不然,哪能这么快就进入第一台验证机的装配。
说起李天峰,两人都是一脸的敬佩,这一款发动机,丘文安虽然是总设计师,但基本上是在李天峰的“手把手指导”下完成设计工作的。
曾庆海也基本一样,一些关键零件的工艺问题,最后也是李天峰指导,不然,这些零件的加工,肯定没有这么顺畅,搞不好,会在加工过程之中问题不断。
两人坐在总装车间现场休息区,聊了很久,然后,两人又一起去看了各部件的装配,在装配过程之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两人还耐心的给装配工人指导,客串了一把现场技术员。
“邱总,按照我们这个进度,再过十天半个月,我们的第一台验证机就要进入真正的总装阶段。”
丘文道:“应该是这速度,第一台验证机出来,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如果试车验证,没有发现重大问题的,那就太好了,后续整个研制和生产过程将很快。”
曾庆海道:“如果真如李总所说,三年之内设计定型,并研制出我们的第一台原型机,那我们就创造了国内航空工业的一个奇迹。”
丘文安赞同道:“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我们国内目前的现状,一个新型号航空发动机,从设计开始到第一台原型机,没有五、六年,甚至七、八年的时间,想都不要想。”
同时,丘文安心中暗暗幸庆,如果自己没有从以前的那家航空发动机设计所辞职,现在,可能还是默默无闻,哪里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曾庆海何尝不是,如果没有加入天峰科技公司,现在可能还是一个小技术员,哪里有今天的风光,年薪百万,工艺技术部部长,手底下管着数百名工艺技术人员。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点一点头,心中全是对李天峰的感激,对今天成就的自豪和高兴。
……
办公室之中。
李天峰拿着刘薇送过来的普惠公司的正式回复函,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李天峰回绝了普惠公司的技术转让,今天,普惠公司也进行了正式回复,暂不考虑将普惠公司各型号航机的叶片大量委托给天峰科技公司进行加工,只暂时先委托一种叶片进行加工。
回复函后面,附了一张简图,一张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简图,李天峰认真的看了看,这是普惠公司一款老式发动机的风扇叶片。
钛合金材质,实心风扇叶片,李天峰心中想道,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是普惠公司八十年代初开始批量生产的一种涡扇发动机的风扇叶片。
“还真是慎重。”看到这种三十年前就问世的叶片,李天峰知道,航空工业发展到今天,基本没有什么技术保密的需要。
同时,李天峰心中也想道,上次,和普惠公司虽然签订了一个近十亿美元的大订单,但普惠公司委托自己加工的,基本上是一些比较老式的航空发动机的一般性零件,甚至还有一部分船用燃气涡轮发动机零件。
作为一家世界性大型航空工业企业,保密可以理解,但也太慎重了,这次也是一样,只先让自己加工一种老式发动机的风扇叶片。
“先试一试再看,说不定以后有什么惊喜。”李天峰心中想道。
将刘薇叫进来,李天峰道:“给普惠方面发函,我们双方先签订这一种风扇叶片的加工合同。”
吩咐完刘薇,李天峰起身道:“我们第一台验证机已经进入总装,我去总装车间,有什么事情打我手机。”
“李总,要不要我陪你去。”刘薇问道。
李天峰挥一挥手道:“可以,带上相机。”
虽然不知道李天峰要求带上相机是为什么,但刘薇还是带着相机,和李天峰一起进了总装车间,进入车间之后,李天峰只奔总装区。
在总装区,尤其是一个发动机总装台架旁边,丘文安,曾庆海已经在那里,总装车间周文升也已经在那里。
周文升三十几岁,以前就是国内一家大型航空工业企业总装车间主任,能力不错,经验丰富,胡潇高薪挖过来的。
“老板好!”
大家看见李天峰和刘薇过来,纷纷问好。李天峰点一点头,“情况怎么样了?”
周文升作为总装车间主任,马上汇报道:“已经准备就绪,马上就可以开始进行第一台验证机的总装配。”
周文升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丝丝不可控制的高兴和激动,闻言,李天峰也基本差不多,第一台验证机,马上就要进行总装配了。
李天峰大手一挥:“马上开始装配!!!”
负责总装配的几名工人,都是熟练装配工人,有丰富的航机总装经验,显然,“TFWZ001”型涡轮轴发动机的总装配工艺规程也仔细消化过了,随着李天峰一声令下,马上开工。
“TFWZ001”型涡轮轴发动机的几大部件已经前期装配完成,总装就是将这几大部件装配在一起,然后进行附件装配,包括控制部分,油路,电路等等。
航空发动机的装配,一般有一个装配平面基准,一个装配中心轴标准,首先就要确定这两个基准。
“TFWZ001”型涡轮轴发动机的燃烧室机匣与涡轮机匣相装配的安装边平面就是装配平面基准,燃烧室机匣中心的主轴承安装孔就是中心轴安装基准。
装配工人们技术水平很不错,将燃烧室部件安装在总装台架之上,仔细的找正这两个基准,这两个基准找正之后,安装中介机匣,安装离心叶轮,安装导流罩……
李天峰在旁边,看到几名装配工人配合默契,水平都不错,李天峰点一点头,心中想道,这是第一台航机装配,周文升肯定安排了最好的技术工人,那些水平稍微低一点的装配工人都没有安排参与。
李天峰道:“刘总,你负责拍照,将每一个装配细节全部拍下来。”
第二百零一章 张海平风风火火
这几名装配工人,虽然是第一次进行这款发动机的装配,但配合还算默契,没有碍手碍脚的感觉,装配也显得比较顺利。
装配完一个部件,要进行尺寸和相关技术要求测量的时候,大家会停下来,将相关的装配尺寸和技术要求测定出来,一一记录。
如将中介机匣装上燃烧室机匣之后,要进行中介机匣端面和内孔的跳动测定,将测量值测量出来之后,如果没有达到装配要求,还有进行微调。
“老李,跳动有点偏大,大了一丝。”
“往这边再敲一点点,轻一点,轻一点,好,达到要求。”
“……”
这几名装配工人,在装配的过程之中,并不是埋头干活,而是不停的交流,相互配合。
王师傅显然是总装班的班长,见中介机匣装配达到要求,马上道:“小张,你负责将螺钉拧紧,老刘,你负责装轴承。”
小张点一点头,拿着已经调好力矩的力矩扳手,按照拧紧顺序,一一的将螺钉拧紧到位,达到力矩要求。
航空发动机装配,绝大部分的螺钉都有拧紧力矩要求,工艺上有明确规定,必须严格执行,且螺钉拧紧顺序也有严格要求,并不是你想拧紧哪一个螺钉就拧紧哪一个。
如中介机匣,安装到燃烧机匣之上,通过三个精密定位孔定位,检查中介机匣跳动,然后要求拧紧22个均布的螺钉螺母。
这些螺钉所用的螺母,全是天峰科技自己研制和生产的新型自锁螺母,不用再像其他航空发动机一样,螺钉螺母按要求拧紧之后,还有将锁片折弯,锁紧螺母,防止螺母以后松动失效。
“老板,这样的螺钉真不错,少了繁琐的螺母锁片折弯锁紧工序,装配起来顺利很多。”
李天峰点一点头,这一款发动机,基本上都采用这样的自锁螺母,另外,这样先进的自锁螺母,在国内也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去年就有两千余万的销售额,随着大家渐渐的接受这一款自锁螺母,市场肯定会渐渐扩大,今年的销售额肯定会倍增,甚至数倍的增长。
刘薇在一旁,显得非常专注,拿着数码相机,从各个角度,将每一步装配都拍摄下来。
中介机匣装完,接着安装相关零件,然后装离心叶轮,以及离心叶轮上的外罩……
李天峰等人在总装车间呆了两、三个小时,看了很久,见装配过程比较顺利,李天峰才满意的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现在,李天峰没有强调进度,而是将装配质量摆在首位,这第一台发动机的总装配估计要用五到七天时间左右。
李天峰当初答应张海平,第一台验证机总装配的时候通知张海平过来,于是,李天峰拿起电话,拨通张海平的电话。
“张主任,有一件事情要告诉您。”
张海平声音很低,可能是在开会,小声的道:“李总,什么事情?”
李天峰道:“张主任,我们第一台验证机已经开始总装了,预计五至七天左右完成首台验证机装配。”
“什么,这么快!”张海平的声音一下子就高了好几度,且带着明显的喜悦,和刚才那小声的模样完全不同。
张海平大声的,激动的道:“李总,这是大喜事啊,我马上过来,明天我就买飞机票过来。”
李天峰热情的道:“张主任,到时告诉我航班班次,我派车去机场接你。”
张海平:“李总,不用,我下机就打车过来,你们用心将这一台发动机装配好就成了。”
张海平确实是在参加一个会议,现在,声音这么大,不少人都纷纷看了过来,好在张海平级别摆在那里,也不用担心大家不满,此外,张海平正高兴呢,哪会在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