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罪恶调查局-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可惜时代变化的太迅猛了,没过两年纺织企业纷纷倒闭破产,纺织工业局都不存在了,有本事的年轻人下海创业,没本事的就下岗待业,小叶是研究生学历,人又聪明肯干,按说是不愁的,可是……唉。”
  卢振宇问:“可是什么呢?她为何音讯全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陈老说:“我也不清楚,一夜之间就找不到这个人了,唉,厂子都垮了,都忙着找出路,谁还顾得上谁啊,我当时被调到其他单位去主持工作,也没精力关照这些年轻人,唉,可惜了……”
  陈老也不知道叶小冬的下落,卢振宇没招,回去上网看了《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被这部电影深深打动,又不禁浮想联翩,电影里女厂长最终和一个高级技工走到了一起,那么叶小冬最终会和谁走到一起呢。
  文讷给他发了一封邮件,是她听了古兰丹姆的语音微信之后整理出来的文字,原来准丈母娘事后打听了叶小冬的来历,然后告诉女儿,小文又转给卢振宇。
  在古兰丹姆的描述中,叶小冬是个很特殊的人,她是汉人,跳舞却比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还要强,据说她是知青子女,从小没有爸爸是个野种,在肖尔布拉克的地窝子里长大,是歌舞团领导下基层招演员时凭本事考上的,进团之后做伴舞,主修的还是民族舞,最令人称奇的是,她的芭蕾舞跳的比民族舞还好。
  叶小冬在歌舞团的时间很短,两年后就高考走了,辜负了歌舞团的培养,完全是把这儿当成了跳板,那么为什么叶小冬要走这样一条捷径呢,老老实实在中学里学习备考不是更加便捷么?卢振宇翻阅许多历史资料,知道当年的高考政策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尤其是在农村偏远地区,有一个预考政策,而这个预考是本地教育机关就能把持的,考得好也有可能被淘汰,不能参加真正的高考,当年具体是什么情况,卢振宇不能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叶小冬聪慧而且毅力过人,未雨绸缪规划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规避着一切艰难险阻,她的道路堪称一帆风顺,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子,有着名校的学历,有着美丽的外形和优雅的气质,甚至还会跳芭蕾舞和民族舞,这样的资本,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按说都不会走的太差。
  卢振宇回过头再去找李晗,想通过户籍系统寻找叶小冬的母亲,李晗很为难,毕竟动用内网查资料是违规的,卢振宇锲而不舍,好说歹说,又写了证明文件,是为了采访而申请查询,而不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私人目的,李晗才帮他找了人,顺利查到了叶小冬的母亲,一个叫做叶婵的女人。
  根据身份证号码显示,叶蝉今年七十多岁,尚在人世,资料上有她的住址和联系电话,老人家已经不在肖尔布拉克生活,而是回到了原籍上海。
  叶蝉的地址是上海市黄浦区巨鹿路某某号,卢振宇没有任何迟疑,立刻用手机买了一张近江去上海的高铁票,两个小时后就登上了复兴号。
  高速铁路时代,一个半小时之后,卢振宇就踏上了虹桥枢纽,他排队买了一张地铁票,搭乘十号线地铁坐了四十分钟,在陕西南路站下,出来之后用手机导航步行前进。
  这儿是上海的核心地段,原来的老法租界,路边时而可见民国时期的老建筑,卢振宇走走停停,终于来到巨鹿路上,对照一下门牌号码,就是这里。
  他仰头看去,这是一栋带院子的小别墅,法国梧桐树掩映下是西班牙风格的屋顶,窗子却又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韵味,黑色铁门上缀着蓝色搪瓷门牌,站在这里,有一种推开门即走进历史的感觉,采访过很多人很多事的卢振宇居然彷徨了,畏缩了,伸出的手不敢敲门。
  最终,他还是按响了门铃,这是对讲门铃,里面有个慈祥女声声问道:“侬寻撒拧?”
  卢振宇忙道:“打扰了,我叫卢振宇,是北泰晚报记者,我来是想采访叶婵女士。”
  那个声音回答道:“对不起,不接受采访。”这次换成了普通话,态度也生硬了许多。
  卢振宇急了:“我千里迢迢从近江赶过来的,您就回答几个问题好不好。”
  “实在不好意思,我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那您就告诉我一声,叶小冬在哪里!”
  “砰”的一声轻响,黑铁门开了,卢振宇探头探脑,院子不算大,有个小花园,能停一辆车,墙上爬着藤蔓,墙角摆着花盆,地面铺的是砖红色的地砖,磨损严重,想必是被人踩踏了无数个年头。
  一个老妇人站在门口,虽然白苍苍,但眉眼间依稀能找到叶小冬的影子,毫无疑问,这就是叶小冬的生母叶婵了。
  “进来吧。”老妇人面无表情的转身进了客厅,卢振宇跟进去,忍不住东张西望,地板是柳桉木镶嵌的席纹,墙上有个维多利亚风格的壁炉,桌椅都是红木的西式家具,主人的格调可见一斑。
  “请坐。”老妇人招呼客人入座,“喝咖啡加糖么?”
  “谢谢,我带水了。”卢振宇举了举手中的脉动。
  “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老妇人戴上老花镜,看着卢振宇递上来的名片。
  “手机导航。”卢振宇说,他终于在柜子上看到一张合影,照片上的女孩应该就是年轻的叶小冬,另外两个老人应该是她的外祖父母。
  “小东已经不在了。”老妇人放下名片,神色淡然,“我很好奇,你为什么会对她感兴趣。”
  卢振宇挠挠头:“我也不知道,自从看到她的照片,我就觉得冥冥中有一股力量驱使着我,未必是查出什么真相,就是迫切的想知道关于她的一切。”
  老妇人笑了笑,对这个听起来很无厘头的原因并不反感。
  “巨鹿路以前叫巨籁达路,Rue Ratard。”老妇人的法语发音很地道,“陕西南路以前叫亚尔培路,1946年,我出生那一年,才改叫陕西南路,这儿是上只角,是法租界,我的祖父是有名的大资本家,我的父亲是个小开,而我的母亲……是个舞女。”
  卢振宇惊愕了,这只是一个故事的开头,就如此传奇了。
  “受我母亲熏陶,我从小就会跳舞,跳芭蕾,我的女儿也继承了这个特长,从小喜欢跳舞,在肖尔布拉克的田野里,我教她跳天鹅之死,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支舞,它表现了人与命运之神之间的抗争和战斗,表现了人对生命的渴望,没想到,我心爱的小天鹅,在她最灿烂的年华,竟然真的死了。”


第三十五章 小楼一夜听风雨
  听到叶小冬的死讯,虽然早有预料,但卢振宇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还是像被人扎了一刀般疼痛的近乎窒息。
  叶蝉继续讲述着他们家的故事,而且是从上一辈的恩怨情仇开始讲述,卢振宇悄悄打开了录音笔,在古稀老人的叙述中进入了四十年代的上海滩。
  叶蝉的祖父叫叶懋中,浙江宁波人,早在十九世纪末期就只身闯荡上海滩,踏踏实实做买卖,在光绪末年娶了一个贤惠的小脚女人,生了个胖儿子,在儿子十八岁那年,叶懋中斥资十三万银元,在法租界巨籁达路上买了块地皮,请著名洋人设计师邬达克设计了这座西式风格的小别墅,落成那天那是叶家最为风光的一刻。
  叶懋中的独子叫叶文灏,从小风流不羁,恃才放旷,是三十年代上海滩著名的小开,挥金如土,夜夜笙歌,尤其喜欢办行头,泡舞厅,夏天要穿凡尔丁的白西装,白皮鞋,春秋天穿驼色或者浅灰色西装,拼色皮鞋,冬天穿海军蓝的双排扣三件套,配黑皮鞋。
  彼时上海滩有四大舞厅之说,百乐门、大都会、仙乐斯、新仙林,叶小开最常去的是排名首位的百乐门,用现在的话说是VIP客户,每天大把时间泡在舞厅,在弹簧地板上搂着舞女砰砰擦,开香槟,吃茶点,午夜时分,百乐门上的霓虹灯会亮起668的数字,那是叶家的车牌号码,看到668汽车夫就会开着奥兹莫比尔小汽车过来接少爷和舞女去静安寺路上的国际饭店开房间,每天开销的铜钿高达数百大洋。
  抗战爆发,大量难民涌入租界,房价飞涨,本来住一家人的石库门房子往往挤进去四五家二三十口人,战乱时期的孤岛上海反而经济畸形的繁荣,尤其跑马跳舞等娱乐行业,人们在纸醉金迷中麻痹自己,叶文灏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叶婵的母亲,一个叫做茹梦的舞女。
  叶小开执意要娶红舞女,引发父子冲突,叶懋中和儿子断绝关系,不再供应开销,这儿子倒也硬气,在步高里租了个亭子间,学着别人做起了投机买卖,到底是有着叶家的基因,叶小开至少是饿不死自己,和茹梦结婚的那天,抗战胜利了。
  国民党接收上海,流行五子登科,这五子里面就包括房子,接收大员们看中谁家的房子直接扣一顶汉奸帽子就名正言顺的没收霸占,叶家的别墅被一个军统特务强占了,万万没想到的是,已经是孕妇的茹梦出面,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手段,居然把别墅讨了回来,这也是叶家父子和解的原因,时候才知道,茹梦是花了自己的私房钱五百两黄金把别墅赎回来的。
  1946年,叶婵出世,小囡三岁的时候,母亲就教她跳芭蕾,原来茹梦并非那种自甘堕落的舞女,她也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小姐,自小学习艺术,只是因为家破人亡才沦落风尘,当小叶婵在铺满柚木地板的别墅房间里跳舞的时候,新中国成立了,转眼抗美援朝爆发了,公私合营开始了,叶家积极响应号召,捐飞机大炮,把公司献给国家,但也无法避免每一次的政治风波冲击。
  1964年,十八岁的叶婵自愿上山下乡,奔赴新疆支边,三年后,叶家别墅被没收,一家人住进了步高里的亭子间,叶懋中在一个冬夜上吊自杀了,没过多久,祖母也因病去世。
  叶婵的脾气随母亲,倔强而坚韧,她高傲,不合群,自然在知青中受到孤立,她的美貌也受到不怀好意之人的觊觎,有一天,连长套了马车,说要带她去团部办事,不明所以的叶婵上了马车,也踏上了人生的另一条道路。
  听到这里的时候,卢振宇瞬间想到叶小冬的父亲大概就是这个连长,叶婵是被强暴的,他毕竟是文学系毕业,读过八十年代初的伤痕文学,这种故事比比皆是,但是叶婵讲述的却是另外一种故事。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他风尘仆仆,像个迷路的旅者,他眼神清澈,似乎不像是那个年代的人,起初我猜他是逃跑的劳改犯,但是又不像,因为劳改犯总是面黄肌瘦的,胆小怯懦的,而他胆大包天,面对枪口也无所畏惧。”古稀之年的叶婵回忆起五十年前的场景,依旧像个少女般羞怯。
  连长确实对叶婵起了歹意,故意制造机会想生米煮成熟饭,通往团部的路漫长而荒凉,非常适合下手,而且连长有枪,他背了一支装了实弹的七九步枪。
  “我拼死抵抗,筋疲力尽,就在我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他出现了,一把就将连长拽开,连长去拿枪想杀人灭口,却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在打斗中被杀死,杀了人,他居然一点都不怕,还问我今年是哪一年,这是什么地方。”
  卢振宇此时已经猜到,这个英雄救美的主角才是叶小冬的生父。
  “我告诉他,今年是1967年,这儿是肖尔布拉克,他沉默了,然后说要带我走,可是没有介绍信,天下之大寸步难行,连长死了,我一个资本主义坏分子,资本家的小姐,毫无疑问会背上杀人凶手的罪名。”
  说到这里,叶婵顿了顿,不知道该不该在这个陌生的记者面前讲述自己最珍贵的一段回忆,最终她还是决定说出来,如果再不说,也许这个故事就要被带入坟墓了。
  “我跟他走了,我们一路向东,怀揣着梦想和幸福,是的,那个风雪交加的晚上我们在一起了,除了他,我这一生没有爱过其他人……很快,连长的尸体被发现了,师里出动了大部队搜捕我们,眼看逃不出去,我让他先走,因为我不想拖累他,他是一个英雄,一个果断的人,临走前他说让我等他,不论多久,他总归会回来,一个人一支枪,四发子弹,天知道他是怎样冲破重重包围的,总之他消失了,就像来的时候那样神秘,那样突兀,我被抓了起来关在地牢里,他们让我供认他是苏修特务,我打死都不承认,当然我也没那么傻,我一口咬定,我是被他裹挟的,后来兵团派人调查,死连长被认定为革命烈士,而我也无罪释放了,那时候小冬刚出世,是的,她是在最冷的季节,1968年的一月份出生在牢房里,我想过把她送回上海,让父母抚养,可是一来没脸说,二来父母住在狭窄的亭子间里,身体也不好,上海虽然是大城市,但吃食上还不如新疆丰富,所以我一个人咬着牙,把小冬带大,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