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卢树在兴奋之余又有点紧张,紧张到手的钱又再吐给市场。
他不时望着交易大厅的门口张望着,又不时转头看着大屏幕上那让人心跳加速的数字。
终于,一个人影出现在了门口。
卢树连忙走过去问道。
“怎么现在才回来,又涨了。是不是先平两手。”
面对着连珠炮一样的问题,沈建南淡淡笑了下,他扫了一眼屏幕上疯狂闪烁的数字开口道。
“加仓。”
第四十一章 等
恐高症是一种本能。
在人体留下的基因中,如果不经过专门训练,大多数人本能都会有恐高症。
市场中也是一样。
人在常识逻辑养成的本能中一样有恐高或畏低症。
所以卢树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如果从这几天的最低点计算,恒生指数等于已经涨了快两百点。
近百分之五的涨幅。
这么大的涨幅傻子都知道肯定会有下滑的时候。
“加仓?”
望着那张异常平静的脸,卢树不确定道。
“有问题?”
“”
卢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正常来说,涨一点卖一点,才是最好的办法,这样既可以把握手里剩余的头寸,又可以避免因为市场波动下滑带来的利润回撤。
毕竟市场这东西,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跌。
但有一点很肯定,涨的越多那跌的肯定就越厉害。
从来不会有只涨不跌的行情,也从来不会有只跌不涨的行情。
按照本意,卢树真的不想再加仓。
现在涨这么高再去加,他总觉得特别别扭。
纠结、无限的纠结。
前两天可是才3600点的啊。
当然,卢树很清楚沈建南不会故意坑他,两人利益相连沈建南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只是明白是一回事,做到又是一回事。
卢树脸上只差写上了纠结两个大字。
这一次,沈建南没有怪卢树。
常识养成的思维逻辑会成为人的本能,而这种本能总会无意识影响着人的选择。
在市场面前,想要逆转这种价格带来的本能是很困难的。
拍了拍卢树的肩膀,沈建南安慰道。
“现在已经赚了钱,你还担心什么,从兵法上来说,咱们现在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把这笔利润再还回去。”
卢树眼睛眨了下。
“这么说吧,价格跟涨跌其实没有任何关系,就算恒指涨到一万点,你觉得做多和做空哪个胜算高?”
废话,肯定是做空胜算高。
三千多涨到一万点,七千点涨幅。
这么大的涨幅,跌起来不跟鬼一样。
不对!
卢树抬头对上了沈建南的眸子,他顿了片刻咬咬牙问道。
“加多少。”
“现价,满上。”
也许是沈建南的解释、也许是那双眸子中的自信,也或者是想到了昨晚的那句话。
卢树最终做出了选择。
加仓。
买入五手,价格3770。
累计十张合约。
“砰砰砰!”
大屏幕上,恒生指数的价格在无数比成交下疯狂跳动着,那肉眼看不清的数字让卢树的心脏也在跟着疯狂跳动着。
十手,意味着每一个跳动的价格是五百港币。
而五百港币的变动,快到肉眼都难以看清,在那一连串的密密麻麻的数字下,数据从屏幕传入到视网膜再到大脑反应过来有时候变动的总金额可能达到了三千港币。
终于,时间到了下午四点三十分。
随着收盘的铃声敲响后,交易中心大屏幕上的数字总算停止了跳动。
3788。
一个很吉利的数字。
赚钱了。
3770加仓的五手又赚钱了。3728开的五手赚了一万五,后面加的又挣了四千五,差五百就是两万块。
卢树一直狂跳着的心脏总算缓缓慢了下来。
只是卢树怎么也没想到,很快他感觉到的就不是紧张,而是恐惧。
3月8号,周三。
恒生指数指大涨百分之三,涨幅106点。
收盘后,国际消息爆出美军将于不久全面撤出波斯湾地区,海湾战争在行动上已经宣告终结。
3月8号,周四。
恒生指数再次大涨百分之三,涨幅108点。
收盘后,市场爆出消息,霓虹央行决定执行新的利率政策,霓虹宣告进入零利率时代。
有分析师指出,因为霓虹和香港的经济息息相关,在零利率时代,大量躺在霓虹银行睡大觉的热钱将会被动驱逐出银行,这将为香港股市提供新的血液注入,预计恒生指数将会继续再创新高。
果然,分析师的分析是正确的。
3月9号,周五。
延续之前的升势,恒生指数一开盘瞬间暴涨百分之五,涨幅155点。
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近369个点。
证券交易中心。
大屏幕上的数字在4157之间上下高速波动着。
但是对于卢树而言,他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恐惧。
不是因为亏钱。
卢树赚钱了。
十张扎多合约,369个点的涨幅,续赚十八万出头。
世间每个人都想赚钱,只是当真正赚钱后,其实又特别的恐怖。
原因,荒唐而又可笑。
赚的太多了。
三天,盈利二十万。
这种恐怖的赚钱速度让卢树本能的感觉恐惧。
连续几个交易的巨大阳线让恒生指数形成了一种几近九十度的恐怖走势,那笔直的走势下让人本能的有一种畏惧。
畏惧它会像山一样随时崩塌、畏惧他会将到手的利润再次吞没。
不由自主,卢树对身边那个年轻人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敬畏。
既有金钱产生的敬,也有一种心理上畏。
那古井无波的眼神、明明在笑却又极其淡漠的表情简直不像是一个人。
一个诡异的念头在心里浮现。
这家伙还是人么?
如果是人,为什么会面对着如此恐怖的利润而没有半点反应。
压下心中莫名其妙的想法,卢树恭敬道。
“先生,现在怎么办!”
“等。”
只有一个字。
但这次,卢树再也没有问为什么。
沈建南既然说等,那自然有等的理由。
卢树没有发现,不知不觉之中他已经忘掉了自己才是老板,或者说,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两人之间的身份在无声中发生了改变。
3月11号,周日。
铜锣湾一栋老旧的公寓楼。
还是那栋旧楼,还是楼中的一切。
“国际简讯。“告别沙漠行动”开始,美军于3月10号从波斯湾撤离54万军队,联合国安理会于今日受理关于海湾战争永久停火的687号决议”
“受海湾战争停止影响,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昨晚大涨近百分之三!”
“”
晚上八点,本港财经报。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它是对未来经济的直接预判。
香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势,经济产业支柱受到航运业和中转贸易的直接影响,随着中东地区的和平”
第四十二章 油麻地果栏
“本港台消息,据金管局以及劳工部门统计,本港1990年GDP总值769亿美元,同比上升百分之二十五,人均GDP为105050港元,上升”
利多,铺天盖地的利多。
有海湾战争正式结束的消息、有RB央行对利率决议的消息、也有香港年度GDP汇总的消息。
港岛分析师一致认为,在多项利多因素下恒生指数预计将会升至万点。
新闻结束后,卢树望向沈建南的眼神都变了。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沈建南让等了。
如果恒生指数真的升值万点,那周五沈建南说的那一个等字何止万金啊!
四千升到一万就是六千点的涨幅,一个点五十港币,那一张合约的利润就是三十万,现在他有十张合约,那就是三百万利润。
卢树的心跳开始加速着,脸上不由自主浮现起了一丝潮红,有点像是喝醉了的男人也有点像是高潮中的女人。因为他好歹也算做过一年的股票,以当下的消息刺激即便万点明天到不了,但明天百分之九十九股市会跳空高开。
为了确认自己心里的想法,卢树朝对面坐着的沈建南问道。
“先生,你说明天恒生会高开么?”
“八九不离十。”捧着杂志的沈建南头也每抬说道。
顿时,卢树的眼里浮现起一种兴奋。
现在沈建南都说明天会高开,那明天又能赚钱了。兴奋之余卢树又有一种无法控制的期待,他状若随意道。
“那些分析师说恒生以后能上万点,先生觉得有没有可能”
上万点?
是上三万点好不好。
懒得理会被刺激到的卢树,沈建南随口敷衍道。
“上万点还不是小意思。”
“砰砰砰!”
卢树的心脏狠狠收缩了几下。
几天就赚了二十万,他哪里还不知道沈建南的厉害,现在既然沈建南都说上万点是小意思,那
“老卢,这家杂志你了解过么?”
杂志,色情杂志。
一张凸凹有致若隐若现的佳人在杂志封面上,沈建南这几天捧着的都是这种杂志。
卢树嘿嘿一笑。
他一直觉得沈建南冷静的不像个人,现在,沈建南终于像个人了。
“看什么杂志啊,晚上咱们去钵兰街逛逛。”
钵兰街是什么地方?
香港的红灯区,遍地小姐姐。
再看卢树那猥琐的样子,沈建南哪里还不知道卢树什么意思。
“我说老卢,我是问你这家杂志社,你想哪里去了。”
“明白。明白。”
“老卢。你这么淫荡你老婆知道么?”
“”
卢树终于明白了。
沈建南不是因为兴奋想去找小姐姐,而是真在问杂志。
色情杂志,去掉色情之后还是杂志两个字。
风月书刊,在油麻地和铜锣湾一带销售最好的杂志,因为内容笔好又有来自采实的封面配图,这家杂志只要一到晚上就会卖的很火爆。
犯法么?
不算犯法。
同时期的香港成人电台今夜不设防甚至经常会邀请一些当红明星作为嘉宾,而色情杂志只要不收黑钱和写软就属于合法。
“这个钟健你了解么?”
“大概听过,中学在圣士提反书院上学”
“”
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是天生的么?
答案肯定是否。
选择从事什么工作基本都是通过后天努力的。
只是有时候后天努力未必就能决定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
很长一段时间里,彭三一直没明白沈建南说他屈才屈在哪里。
直到入港之后。
油麻地果栏。
栏,在白话里就是批发商。
除了果栏外,还有鸡栏、猪栏、鱼栏等。
油麻地果栏,正是香港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
明黄色的灯光下,建于二十世纪初的石头建筑似在无声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在城市化的建设中,这些只有一层、两层的师建筑成为了香港一种独特的建筑特色。
一辆辆装满水果的皮卡车停放在各个门店附近。
在门店老板的指挥下,不少光着膀子的汉子们推着手推车在来来回回着。
铁制手推车。
上面堆满一箱又一箱刚刚到港的水果。
“某得找。”
“好贵!”
“阿山,找零啊!”
“”
喧嚣的门店附近,商贩和批发商们在商讨着价格,装卸工们在门店老板的指挥下也在一筐一筐的卸着水果。
一家挂着和胜记招牌的水果店门口,谭耀炳朝着周围忙碌着的搬运工们喊着。
“弟兄们快点,早点收工晚上我请大家宵夜。”
“知道了,老大。”
在小弟们的应答中,谭耀炳露出一口黄牙笑了起来。
等这批新到的货走完,就又是几十万利润。
但下一刻,谭耀炳就笑不出来了。
几十名手拿砍刀、钢管的青年从窝打老道方向走了过来,那气势汹汹的样子一看就来者不善。
熙熙攘攘的市场顿时一乱,一些眼见不妙的人立刻远远躲了起来。
只是乱归乱,周围的人脸上倒没什么惧色。
油麻地果栏供应香港十八区的水果,可以想象的到这其中有多大的利润,同行之间你争我斗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这里讨饭,像这种小场面根本算不上什么。
一双双眼睛不由自主都扫向了和胜记水果店门口的谭耀炳。
不少人都知道,谭耀炳的和胜记最近正在跟连坤的云记抢上环几家购物商城的供货渠道,现在既然连坤带人找了过来,那就是要彻底解决这件事。
怎么解决?
很简单。
谁打赢了渠道就归谁。
在众人的注视下,谭耀炳眼里闪过一丝厉色,别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哪会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