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成刚也有绝的,租了十辆大巴车,几百号家长杀向省里。
李万才差点吓尿了,不得不把胡国为找来救场。
可是,想拦已经晚了。
三个爹是什么人?
有钱!有能力!还看的透!
最要命的是,他们还不怕事儿,你受得了吗?
什么李万才,什么胡国为啊,那是小鱼小虾,根儿在哪儿,在梁成!
不把梁成折磨的去了半条命,背后的董战林能跳出来吗?
只要他跳出来,那之前的那个连环坑,就能要了他的老命。
于是,小小尚北二中的校长问题,从省里闹到了尚北,这回又从尚北闹回了省里。
几百号人组团进城,那是什么效果?
虽然唐成刚有分寸,到省城就没在二中那么野性了,可是,也不是谁都接得住的。
先去的省JY厅,可把领导们吓坏了。
一边安抚学生家长,一边把负责二中问题的梁成叫过来骂了个狗血淋头。
最后。
“现在,立刻,马上,给我去尚北,驻点二中!不把问题给我解决了,就别回来了!”
于是乎,梁成又回到了尚北,不再趾高气昂,整个人像孙子似的,被家长们数落。
于此同时,齐磊在【未来】群里也叫嚷着:
“小马哥,三天!三天时间,把二中的事儿给我顶成全网最热的话题!!”
“宁村夫!!三天!!全站的作家千字二百,就以二中的事为话题,给我一人来一篇评论。”
“三叔!!三石网吧所有的开机链接给我挂上!”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到齐磊的张牙舞爪。
“奶奶的!给我打他!”
支使完那三个,齐磊似乎有点飘:“南老!!!您身份重,给我写个评论吧!”
【南光虹】:“没空!”
【小石头】:“哦……”
是真飘了……
下面登时一排的回复:
【小马哥】:“南老威武,就您能治他!”
【小村夫】:“南老威武,就您能治他!”
【小健健】:“南老威武,就您能治他!”
【南光虹】:“(傲娇)这小子总是摆不正位置,我也没办法啊!”
齐磊一瞅,都看我笑话是吧?
眉头一挑,打出一行字:
【小石头】:“每年追加100万经费!”
南老正老神哉哉的靠在椅子上,天天和小年轻在群里打趣,感觉自己都年轻了。
不过,小齐磊还想支使我?开什么玩笑?我是搞技术的,不是写稿子的!
结果,一看齐磊在群里说的话,噗!一口茶水喷出来。
一,一百万?
秒回!
“成交!”
“……”
“……”
“……”
“……”
小马哥、小村夫,还有小健健他们,感觉被深深的伤害了。
群里充斥着金钱的铜臭。
可惜南光虹为了经费,已经彻底不要节操了。
“再加100,我给你找家大报纸发出去。”
“成交!”
“……”
“……”
“……”
击碎三观,臭不可闻!
就这样,七月十五日。
国内某家知名纸媒,刊登了一篇国内顶尖计算机专家南光虹的评论文章——《科技的未来在教育,教育的未来在一颗真诚的心》
南老的水平还是有的,减负是国家大方向,他还没傻到对着干。
但是,南老选了一个侧面迂回的角度。
那就是,减负应该怎么减,是不是一刀切?是减轻课外负担,还是减轻课内知识?
借尚北二中的问题,南光虹字字珠玑,观点老道,让人信服。
只是观者都挺好奇,这南光虹……你不搞计算机的吗?怎么关心起教育了?
他们哪知道,钱到位了啊!
一篇稿子两百万呢!南老能不上心吗?
两百万啥概念?他能给研发中心再添几十个顶尖程序员了。
对于网上的舆论,还有南光虹的评论文章,章南也挺好奇。
什么情况?我这还没开始呢?怎么有种就要结束了的感觉?
谁在暗中帮忙?还这么大的能量?这可比省报,还有那家门户网站批她的那股舆论大太多了。
如果上回那个可以叫拿鞭子抽,那这回简直就是拿电线杆子抡。
章南都有点不淡定了,到底谁啊?
殊不知,她那个没过门的女婿,论起舆论战,在这个时代,真的就是祖宗辈儿的。
一个二十年后搞新闻的,在这个信息化的鸿蒙时代,谁玩得过他?
但是不管怎么说,不管那个神秘人是谁,章南依旧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自己的计划。
也正是南光虹的品论登报的这一天,章南主动找上了胡正勋。在场的,还有尚北纪委主任刘长山。
只见章南从刘长山手里接过两个厚厚的文件袋,亲手递到胡正勋手中。
指着其中一个,“这是尚北二中所有老师的奖金明细、还有我个人出差的报销凭证,全在这里了。”
“是刘主任在你们来之前,亲自让尚北纪委的同志到二中提走的,当场封存。”
“这是我对组织的交代。”
指着第二个文案袋,“这一份是我正式实名举报梁成同志在二中调查期间,存在不符合程序的违规操作行为。”
“诱导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与胡国为同志、李万才同志,还有不法商人董战林,存在暗箱交易的行为。”
胡正勋……
胡正勋都傻了,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这位章大校长到底在干什么。
她是想全都引出来,一锅端啊!
胡正勋有些感激地接过两份材料,对章南由衷地说了一句表达私人情感的话。
“谢谢!”
是的,真的得说谢谢。尽管从他来尚北,章南就处处不合作,让他很恼火。
可是就凭这两份材料,胡正勋就得说谢谢。因为无论哪一份材料,如果不经过他的手,那胡正勋就完蛋了。
可他却不知道,更该说谢谢的还在后面呢!
十九号。
离正式公布高考成绩还有一天的时间,可是胡正勋已经从省里的渠道得知了二中的高考成绩。
炸了!
4个清华,3个北大,国内排名前十的高校录取了31个。
重本率15。4%。
一本率67。8%。
除去特长生,全校100%被二本以上录取,没有一个去专科院校混日子的。
一个小县城的高中,全省高中排名11。甚至干掉了哈市的两个市重点,包括省内其它地级市的重点高中。
这个成绩一公布出来,那尚北二中就是一战成名,惊艳省内,必然会引起轰动的。
胡正勋得知,却是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第一反应就是:梁成算是完了!
那个胡国为、李万才,也等着倒霉吧!
头皮一阵阵发麻,他甚至没法判断,这是章南的绝地反击,还是每一步都在她的计划之内。
……
……
第193章 别了,我的巴乔
一个县城的中学,本科率接近100%。
这是什么概念呢?
即便是在已经开始扩招的99年,也已经是足够骇人的成绩了。
正如章南所说,“你们已经惊艳了自己,去惊艳世界吧!”
高三做到了!
他们自己也没想到,他们真的做到了。
虽然还没到惊艳世界的程度,但是,起码惊艳了尚北。
伟哥也让自己吹过的牛皮成了现实,654分,全校第6,尚北第7。
按照往年北大的录取情况,基本上是稳了。
可是,财正林看到这个分数,却在家里训儿子。
好吧,不是训伟哥,而是训财政。
“你哥都上北大了,你咋就不争气呢!?咋就干不过那个齐磊,那个吴宁,那个周之洲呢?给我加把劲儿啊!”
财政老委屈了,拿我哥和我比啥呀?我又没他那么好胜,我就想当咸鱼而已。
管小北那个愣头青,本来真要报个使脑子的专业来着。因为他觉得,伟哥和齐磊那种特帅。
但在章南的极力阻拦下,小北哥最后报了哈工程。
离家近不说,而且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低调的王者。
分低好考,本省还优先,随便哪个专业基本都是铁饭碗。
……
大大咧咧的李玟玟,进考场之前没紧张,考完没多想,报志愿的时候也没犹豫。
可是,看到自己561分的最终成绩单,憨憨姐突然就控制不动了。
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又从沙发滑到地上,坐在地上抻着脖子,哇哇的哭啊!
谁也体会不到憨憨姐这一年是怎么过来的,一米七十多的个头儿,瘦的只有九十斤了。
“啊~~~~~!”
“我考上了……”
“我太不容易了……”
“累死老娘了!!!”
“啊啊啊啊……”
憨憨姐拼赢了……
李纲、魏洪波、李岚岚三个人也不去劝,而是跟着她一起哭。
高三一年,哪个家庭不是脱层皮?
李纲也哭了,是真的哭,眼睛里进陨石一样的止不住的掉泪。
“我一个小学没上几天文盲……养出一个大学生来,咋地吧?厉害不厉害吧?”
这一刻,比他挣多少钱都来得幸福。
这样的场景在尚北,在龙江,在全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上演。
这一刻,从高三的行尸走肉化身天使,万物都仿佛在阳光里升华。
而胡正勋却没那么轻松,真真的惊出了一身冷汗。
现在,他无比感激章南。
原因很明了,章南让尚北纪检委封存的报销凭证和明细已经过了尚北纪委的手,按程序也应该是尚北纪委向上提交。
那样的话,胡正勋就被动了。
在二中的问题上,他是联合调查组的组长,也是他下的结论。
材料不在他手里,那就是他办事草率;在他手里,就是发现新情况,及时修正。
性质是不一样的。
而第二份的举报材料,则是让胡正勋撇清了关系。
否则,同样的道理,他是组长,他有责任。
现在好了,章南举报梁成,问题都出在梁成那边,胡正勋逃过一劫。
好吧,胡正勋其实也清楚,这回是被章南耍的团团转。可是,你还不得不感激她。
只能说,这老娘们儿有点惹不起!
至于梁成、胡国为,还有李万才……
呵呵,如果尚北二中的高考成绩一般,哪怕是没这么炸,那还有余地。
可是现在,章南有一句话说的太好了,学校没那么多花里胡哨,成绩就是一切!
那三个人,基本凉了。
……
章南的两份材料是十五号交到胡正勋手上的,老胡是一分钟都不怕耽误,亲自把材料送回了省里。
之后的几天,省里都没动作,多半是在调查取证,但这已经不是胡正勋能关心的了。
可是,十九号,尚北二中的成绩一出来,都没过中午,省里相关部门的文件就下来了。
梁成因为工作不当,存在诱导调查的嫌疑,被省厅停职监察,后续调查工作,另行通报。
胡国为因工作需要,调任尚北市拉林镇教育办公室副主任。
尚北市实验中学校长、尚北市第二中学代理校长李万才,调任河山屯镇一中校长。
原尚北市第二中学校长章南,解除调查程序,恢复职位,继续领导二中教学以及建设工作。
原河山屯一中校长王兴业,调任实验中学,出任校长职务。
该查的查、该调的调,一点没含糊。
实在是拖不起的,二中的成绩一出,那就不是几百个家长雇着大巴来省里市了,整个尚北的家长都要坐不住。
也只有中国人才了解中国家长,不给他们解决问题,他们敢包火车告到京城去。
至于二中是否有教育不当,是否存在负担过重的问题……
没人提了。
之前的结论没人推翻,却是也再没人提了。
二十号,成绩公布,憨憨姐在坐地大哭。
而好巧不巧,这天下午,出差一个多月的徐文良终于在哈市下了飞机。
财正林带着车,载着章南和徐倩亲自去机场接人。
看到他们大老远来接人,徐文良还挺不高兴。
“又搞什么形势主义,怎么还跑到省城来接了?这样不好。”
财正林都懒得搭理他,你出去潇洒一个多月,知道家里发生多大的事儿?
有些阴阳怪气,“考察的……怎么样啊?”
就见徐文良一脸的兴奋,“不错!看到了不少,也学到了不少,收获很大啊!”
回尚北的一路上,徐文良滔滔不绝,把在外面的所见所闻,详详细细地说给财正林,并且对发展集团的超市、快递业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
财正林几次想打断他,却是章南笑呵呵地对财正林道:“让他说吧,憋了一个多月,想法一定很多。”
财正林翻着白眼,瞪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