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似水流年-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老俩口哪歇得住?往大门口一站(贴着老杨家那一边)。
  “呀,老杨太太啊!可不有日子没过来了呗?”
  ……
  “没啥,我大孙子下厨,给我安排一桌。”
  ……
  “嗨!孩子懂事儿,那就没办法啊!你家那个呢?会做饭不?”
  把老杨太太气的啊,一下午没敢出屋。
  也就是杨金伟没在家,否则又得遭殃。
  不到四点,唐奕和吴宁晃荡回来,两人去电脑房了。
  这段时间,总叫齐磊去玩他也不去,总说等一段时间带他们去一家牛叉的电脑房,可一直没动静。
  今天,哥俩实在忍不了,去爽了一天。
  见齐磊成了家庭煮夫,也跟见了多新鲜的事儿一样。
  开始只是看热闹,说什么也不下手帮忙。可是没过多一会儿,就让齐磊忽悠的把厨房当战场了。
  期间,唐奕还问,“一会儿就出摊了,你折腾啥?”
  齐磊则来了句,“今天歇了,办正事!”
  “切!你能有啥正事?”唐小奕不信。
  不过,既然歇了,那就歇了吧!他得给老唐下个毒。
  不到六点,三家人陆续回来。
  郭丽华进院一看,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一直怀疑齐磊换品种了,现在完全可以确认了。他家石头都会做饭了,那啥事还不能发生?
  很有欲望地想进去阻止三个孩子胡闹,但是克星在呢,郭丽华得收敛。
  没错,老爷子今天就是工具人,用来压制郭丽华的独裁统治的。
  这捕快不是独裁吗?不是油盐不进吗?
  那就找个更独裁的!把县太爷抬出来,你还能怎么样?
  只要老爷子在,郭丽华就不敢太放肆。
  齐国君还有唐成刚他们虽然也吃不准这三小子要干啥,但总体上来说挺高兴。
  唐成刚特地拿出一瓶好酒,陪老爷子喝两盅儿。
  但也做好了只喝酒不吃菜的准备,毕竟三个小子做的东西能不能吃值得怀疑,没看唐小奕同学端出一盘黑乎乎的东西。
  到底是啥,唐成刚都没看出来。
  问过才知道,鸡蛋西红柿。
  特么鸡蛋西红柿,你能炒的像红烧煤球儿一样也是没谁了!
  倒是齐磊弄那一大桌子看着不错,老唐偷偷尝了一口,嗯,起码能入口。
  好吧,其实相当不错,他都不知道这小子哪学的。
  此时天还是亮的,大伙儿就在葡萄架下摆上大桌子,围坐一起。
  开席之前,齐磊像模像样地拿着饮料,提了一杯。
  “大家,吃好喝好,不用夸我!”
  大人们哈哈一笑,倍感欣慰。
  不过,家宴嘛,没那么正式,边吃边聊,气氛融洽。
  小哥仨到此时也成了透明人。大人们多围绕他们自己的话题展开讨论。
  聊着聊着,自然也就聊到了药厂、塑料厂,还有副食厂的这个话题。
  董秀华在财政,对药厂的事知道一些,也劝唐成刚别碰,那块地就算给你,将来开发也有麻烦。
  而副食厂就更别说了,都劝齐家俩口子别操那个心。
  至于齐老爷子则是傲娇的狠,虽然没明着揶揄齐国君,心里却骂,“总算开窍了。”
  只是又开始担心……老大在粮库憋了半辈子,到底是不是那块材料呢?
  隔壁老杨家也不知道这家人什么癖好,贴着墙根儿,闻着味儿,在那听。
  而且是老杨太太、杨大强、杨金伟祖孙三代,排的整整齐齐。
  老杨太太咬牙切齿,“从老到小,就没一个好玩意!”
  杨金伟一听奶奶骂人,舒爽到不行。
  瞥了眼杨大强,“爸,看看!我奶都说了,那家没好人,你还老因为他们打我。”
  杨大强瞪了儿子一眼,把耳朵又贴了上去,嘴角却是不由挂起了笑容。
  “这俩口子,家里这点破事儿都整不明白,还惦记承包副食厂呢?”
  老杨太太一听,登时一惊。
  刚刚那院聊天她都听见了,不是都不同意那俩口子接副食厂吗?
  “咋地?他们家还真有心思?”
  杨大强撇嘴吃味,“瞎折腾呗!听他吹破大天,就她和老齐能攒下几个钱?小石头还得上高中,我看他家没戏!”
  杨大强和齐家俩口子都是粮库的。
  而且,别看郭丽华是综合办公室主任,而他杨大强只是个检测员,但杨大强还真看不上郭大主任。
  一点油水都没有,当官还有啥意思?
  他是专门负责检测入库粮质量,给收购粮评级的。
  抬一抬手,压压手,老农民卖到粮库的粮定几等,是什么价格,全在他这个检测员的一念之间。
  所以,懂了吧?
  这一念之间可不便宜,说白了,就是受贿。
  不给检测的门神包个百八十块的红包,再好的粮食给你定低一个等级,哭都没处哭去。
  老农民管这叫“送西瓜”。
  只凭这一点,检测员这个职业在粮库里,就是仅次于财务的第一肥缺。
  每年光“送西瓜”的好处,那就不是个小数儿。
  杨大强的挣的也不是郭丽华能比的,甚至对门儿的吴连山都没法和他比。
  对于郭大主任要承包副食厂的事儿,杨大强不但知道,而且……他也盯着副食厂呢!
  不然,老杨太太能那么紧张吗?
  此时见儿子没当回事儿,猛锤了杨大强一拳,“你可别大意,人家再怎么说也是大主任,那当官儿的还不向着她?”
  副食厂的事儿老太太听儿子念叨两个月了,全套的糕点生产设备,还有冷库、肉食加工设备、山野菜洗选设备。
  5年的承包费用才20万,要是内部承包还能再便宜点。
  那得占公家多大便宜?
  而且,这还不是老太太最看重的,她看重的是副食厂自带的销售合同。
  老杨太太越想越不稳妥,连听墙根儿的兴致都没了。
  突然恶狠狠地计上心来,对杨大强道:“你去单位上把他家搞臭!”
  杨大强一怔,“搞什么臭?”
  老杨太太瞪眼,“他家石头不是处朋友吗?不是还偷家里钱吗?你就到单位上去说。”
  杨大强哭笑不得,“这算什么大事儿?妈,你可别瞎出主意了。”
  再说了,现在看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
  老杨太太不干,“大事小事儿看你闹多大,是真是假谁知道?现在不当事儿,可等真和咱家挣起来,那就是大事儿!”
  “到时,我去你们单位闹。闹不赢,我就去政府上闹。还就不信了,你们库领导不得注意影响?”
  “还有,那齐国君的工作不是她给弄到粮库去的?这是大事儿吧?她大主任以权谋私,我看政府给不给个说法!”
  杨大强好好想了想,突然觉得老太太说的有道理。
  要真闹起来,她大主任怎么了,一样得吃挂落。
  “行!”一咬牙,心说,也不是啥难办的事儿,嚼个舌根子的事儿,简单。
  “听妈的!”
  说完,还不忘怼了杨金伟一杵子,“学着点,别一天净琢磨处对象!老子丑话说在前头,你再和那郑小燕有来往,我打断你的腿!”
  杨金伟吓的一缩脖子,“没有,我就瞎玩,知道错了。”
  “怂玩意!”杨大强骂了一句,继续贴在墙根儿听。
  现在已经不是听个热闹的事儿了,兴许还能听到点不该听的,帮着齐家宣扬宣扬。
  齐家这边却不知道墙根还有人,继续吃饭聊天。
  又过了一会儿,郭丽华想起齐磊白天给她打电话的事儿了。
  “对了,你白天没事问那个精米机干啥?”
  齐磊心下一凛,心说,来了!
  笑道:“没事啊!就是上回去哈市,我看见超市里卖的那个泰国啥米的,挺老长,死老贵的。但是特别白净,卖相也好。今天想起来了,猜人家那个米就是用精米机加工出来的吧!”
  崔玉敏一听,接过话。
  “石头说的是泰国香米吧?是,就是那精洗机出来的。合十来块钱一斤呢,可贵了!”
  结果,齐磊来了一句,“好吃吗?”
  这回是郭丽华回了句,“好吃啥啊?上回你老姑回来,不是拿了一小袋吗?一点也不香,不如咱尚北米。可那一小袋就一百来块,坑人的!”
  大伙儿纷纷点头,泰国香米还真比不了平时吃的尚北大米。
  要说尚北这个地方,真没啥特色,但大米却是最值得骄傲的。
  无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再加上独有的气候条件,使得尚北自古就是最优良稻米的产地之一。
  不但是国宴用米,全世界比尚北大米好的产地都屈指可数。
  这么说吧,你要说尚北人土气没见过世面,那一点没错,尚北人自己都不否认,唐小奕号称富家公子长这么大他也没吃过麦当劳,没见过啥世面。
  但要单说大米,那全世界可能也没几个地方比尚北人更有口福……
  什么泰国米,RB米的,都不够看。
  而且是二十年后享誉全国,可在现在没有任何商业运作的大米品牌……
  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夸尚北米好。说的正起劲,却是齐磊突然又冒出一句,“那粮库有精米机,就做不了吗?为啥不把尚北米做的和泰国米一样,不也能卖十来块一斤了?”
  随后又补了一句,“那泰国米都能卖那么贵,还卖那么好,咱们的米差啥?”
  “……”
  “……”
  “……”
  餐桌上为之一滞。
  郭丽华第一反映是,齐磊今天话真多!
  而其他人则是淡然一笑,小孩脑子确实快,但都天真,问的有些不切实际。
  ……
  ……


第54章 醍醐灌顶
  齐磊的问题说到了点子上,但对大人来说,也不是什么醍醐灌顶的豁然开朗。
  尚北大米为什么不能卖到泰国米的高价,其实很好解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时代的局限性。
  毕竟还是九十年代,国家开放商品粮政策没多久,尤其是粮食主要产区的东北。
  直到九八年,尚北粮食市场管控也是极严的,粮商来当地收粮需要的手续不是一般繁琐。
  不但需要粮食口各级部门的批文和手续,连交通机关都得有通行证。
  当然,这也只是一部分原因。真有心为之也不是不能克服。
  此时,郭丽华开口道:“其实吧,能做!”
  “那套设备是RB进口的,专门就是干这个的。但是运营成本高,当初买来就是走个政绩。”
  “也不是没人想,就是没那个胆子做。再说,这事只能粮食口牵头儿,谁来操这个心呢?”
  “再有就是,包装和营销的问题。泰国香米都是从国外做的包装,一搭眼就上档次。咱们的米只是用大编织袋子一装,怎么卖那么高的价?”
  “你想做那种精致包装,咱北方都没地方做去!”
  归根结底还是落后,观念落后、体制落后、技术也落后。
  吴连山接过话头,“其实说白了,还是咱们国内没有粮食精加工的概念。”
  “哦。”齐磊就像个受教的孩子,认真听着。
  等着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完,这才接了一句,“那还挺可惜,咱尚北大米才一块钱,要是也能卖泰国米的价,可是不少挣呢!”
  大人们当乐子听,郭丽华还揶揄他,“卖几天袜子瞅把你能的,哪那么简单?”
  然而,这话说者无心,却是听者却有意。
  别忘了,唐成刚这个算得上企业家的精明商人还在这儿坐着呢!
  别人听个乐儿,吐槽一下体制的僵硬。齐磊异想天开,可唐成刚却从中看出了生意。
  不由得多看了齐磊一眼,说了句,“小石头是块好料啊,这脑子转的快!”
  放在平时,郭丽华肯定就压制下来了。就不能夸他,会飘。
  但是,今天老爷子在,谁敢说他大孙子?只能忍了。
  唐成刚也只是说了一句,就不提了。算得上生意的多了,他又不能把全天下的生意都做了。
  齐磊也不着急,继续边吃边掺合大人们的聊天,郭丽华不乐意也没办法。
  再说到药厂,齐磊来精神了。
  “爷,老药厂那些药,我记得小时候总见你吃,都是好药吧?”
  齐海庭点头,“那药不赖。现在想找那么好的肝药、胃药都难喽!”
  一咧嘴,“现在医院开的那些西药都啥玩意,吃完肠子疼!”
  老爷子肝不太好,胃也不好,老年间的病根儿,一直吃药维持。也始终固执地认为,他那个结肠癌就是吃西药吃的。
  “可是,没招儿啊!再好的药他卖不出去,有啥用?”
  齐磊,“为啥卖不出去啊?”
  郭丽华听的直皱眉,这孩子今天话怎么这么多?
  给齐磊夹了点菜,“吃你的!话多呢?”
  那边,唐成刚却觉得挺好,聊天嘛,小孩多参与是种锻炼,是好事。
  这回亲自出马,给齐磊解释道:“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