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齐磊这是真正的摧毁三观。
把一个人的观念打破重立,哪有那么简单?
当然,张路臣不是问齐磊他是怎么操作的,操作方法都是明摆着的。
他把所有人都激怒了,甚至刻意让他们感觉到羞辱。
是的,就是羞辱!
羞辱到,这辈子都不可能忘了今天这个大雷。
一想到齐磊,就会想到神经病儿。想到神经病儿,就想到自己有多蠢,被他耍的团团转。
这会形成一种应激反应,再遇到这种事儿,只要脑子不进水,就得稳一稳,避免自己再次陷入愚蠢的尴尬境地。
类似于自我保护意识。
但是,张路臣问的不是这个,不是这些表面的东西。
他问的是,齐磊到底利用了哪些学术原理。
“你摧毁了一个刻板印象,你是怎么办到的!?”
此时,齐磊笑了,“张伯伯,别急。”
想了想道:“我没有摧毁一个【刻板印象】,摧毁一个潜意识里的观念太难了,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儿就是一个人试图说服另外一个人。”
“我只是重新建立了一个【刻板印象】,把人们原有的刻板印象挡在了后面。”
“……”
“……”
“……”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是一滞。
尤其是那些搞心理学的,搞传播学的,瞪着眼珠子,像是听懂了,又像是没听懂。
“建立……”
“对!”齐磊点头,“摧毁一个【刻板印象】很难,但是,建立一个【刻板印象】却相对容易。”
“这个【刻板印象】就是:再遇到类似问题,别让自己犯蠢!”
“……”
“……”
“……”
众人再次窒息,这倒是一个非常新奇的思路。
而齐磊则是严肃起来。
“各位长辈,请你们不要拘泥于这个单一的事件!建立这个刻板印象的方法,其实是不可取的。”
“如果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面对公众事件的理性思维,咱们没法把全国人民都嘲讽激怒一遍吧?”
“哈!!”
众人一笑,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齐磊激怒一个学校没什么,可要是把全国都激怒,那他们这个媒体人就不用干了。
庞清方道:“不过,这个思路是对了!我们很难推翻一个刻板印象,但可以建立起另外一个刻板印象来防御。”
“防御……”庞清方突然一怔,“防御!!”
“守门人?”
看向齐磊,“这不就是网络时代的一种【守门人】方法吗?不是具体的人,而是用理论守门。”
只见齐磊点头,“对的!网络时代的守门人难题,确实可以用思维壁垒来实现一定的防御。”
“但是……”话锋一转,“其实,今天这么做,我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廖凡义抬头,“什么目的?”
齐磊,“我其实是想借这件事,给大伙儿提个醒。”
“?????”
齐磊,“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
“二班事件也好,齐磊事件也罢,都属于小概率事情的信息偏差。”
“也就是说,像二班这种侵吞集体财产的事件不常有,像齐磊这种个人污名化事件也不常有。”
“可是,万一这些不常见的事件换成普世的,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事件呢?”
“万一形成的【刻板印象】破坏力超出想像呢?”
众人疑惑,突然有此一问,大伙儿没反应过来。
齐磊见状,“我来举个例子吧!”
“就拿刚刚张伯伯给我举刻板印象的例子来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是一个两性间的【刻板印象】,那我们做一个延伸推演怎么样?”
此言一出,廖凡义一下就精神了起来,“你说!”
他可是见识过的,齐磊的逻辑推演,很牛叉。
齐磊,“就比如说,一对男女朋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而在我国,很多地方民俗是要收彩礼的,对吧?”
“这种现象,在农村最普遍,南方的小城镇也有,北方农村也好,数额不一,有的地方要的多,有的地方要的少。”
“不过,好在大部分城市的婚姻观没有彩礼一说。这是几十年,国家提倡自由恋爱、勤俭节约、祛除陋习的结果。”
众人点头,不知道齐磊接下来要说什么。
齐磊,“也就是说,现在的普世价值观,大多数人是不提倡彩礼制度的。两个小年轻从恋爱到结婚,大多数也不需要考虑彩礼问题,对吧?”
“对啊!”
齐磊,“那么,这算是一个【刻板印象】,对吧?”
“如果就当下的民风添加两个条件呢?”
“哪两个!?”
齐磊,“第一,国家高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加入城市建设,各省份人口流通总量增大。”
“第二,网络高度发达,自媒体和个人信息端口开放。”
众人暗自记下这两个条件,只是还没发现这两个条件有什么关联。
齐磊,“那么问题来了,随着农村人口进城和南方高彩礼地区的人口走向全国各地,会不会把农村和南方一些习俗、生活方式,包括嫁娶习俗,也代入全国的城市?”
“这……”大伙儿略一思考,“会!”
“一定会!”
就不说别的,常兰芳马上想到一种情况,假如一个城市小伙儿娶个农村姑娘,必然要按农村的习俗来,这一点大伙儿还是知道的。
很多地方,非常看重嫁娶彩礼的问题,那是一个家庭的脸面。
只闻齐磊继续道:“那么问题又来了,一个四川的穷小伙儿,在家乡是不需要多少彩礼的。可是,要娶一个张嘴就要五十万的姑娘,小伙给不起,分手了,或者闹出了悲剧。”
“在网络时代,个人端口开放的情况下,能不能成为热点?”
廖凡义:“能!”
齐磊,“好!!”
“一个热点也许是偶发,要是很多个热点呢?会不会形成现象?”
“最后会不会演变成,结婚就需要高额彩礼的【刻板印象】?”
“人们一提到结婚,第一反应就是简单化的问需要多少彩礼?”
廖凡义:“……”
众人,“!!!!”
齐磊,“别急,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如果,这样的【刻板印象】持续发酵,而我们做为媒体人和社会观念的制定者、掌舵人的反应迟钝了!”
“会不会形成更可怕的,比如,没钱或者钱少就娶不上媳妇的【刻板印象】?”
“!!!”
“!!!”
众人说不出话来了,会!一定会!!这种【刻板印象】不是未来会形成,而是当下的农村已经形成了。
齐磊继续,“如果,在这样的前提下。”
“有商家,或者女性代表,把婚姻和房子、车子、票子,这些物质需求绑定,结婚就一定得有房子、车子和票子,这个印象也形成了,又是什么后果?”
“如果,结婚之后,面临生育的问题。”
“那么婴幼用品食品的商家,还有‘私人教育机构’、‘海外留学机构’、‘贵族教育观念’,这些存在价值利益的资本和个人,甚至干脆雇佣教育家、婴幼儿专家。”
“开始鼓吹要精细育儿,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恨不得上初中了还得接送,老师不能打不能骂,学校不能管不能控,还要花大钱培养孩子个人技能,兴趣爱好。”
“当这一切发生了,生育变成了一个高成本的、普通人很难负担得起的【刻板印象】!”
“也就是提起生育,人们想到的全都是负面情绪,以及高额的支出。”
“而像我们这一代,您们那一代那种放养式的、粗犷式育儿成了原罪。”
“孩子这个词就得是捧着怕碎了,含着怕化了的【刻板印象】!!!”
“会是……什么后果!?”
大伙儿汗都下来了。
常兰芳脱口而出,“日韩的生育危机!”
是的,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那就是导致低生育率的根本原因了。而这些在日韩正在发生。
齐磊继续,“如、果!!”
“如果,这个时候,再跳出来一批高喊女权,煽动男女对立的呢?”
“把女人不是生育机器,男人没钱就是没本事、就不配结婚生子的【刻板印象】建立起来,后果又是什么!?”
常兰芳听到这儿,只觉天旋地转,“你别说了!”
齐磊,“不!!还没完呢!请您让我说完!”
“如果!!”
“把这些【刻板印象】挑唆成【议程设置】,如果议程的争论不休,使大多数人开始闭嘴,变成了【沉默的螺旋】,让叫嚣着‘普信男’的观点成了主流。”
“如果,我们入眼都是这些,都是糟心的抱怨,媒体贩卖的都是焦虑……”
“那得有多少个【镜中我】?多少个因镜中的我有缺陷,而造就的极端【个人主义】?”
常兰芳,“……”
这已经不仅仅是传播学问题了,还涉及到经济,以及政策。
此时,齐磊深吸了一口气:“如果……”
“如果从90后、00后开始,就形成了,房子代表贵,结婚代表不自由、代表负担,爱情代表奢望,男人代表大男子主义,女人代表女权、矫情……”
“如果这些【刻板印象】像高墙一样立起来,我们要怎么去防范?怎么去摧毁?怎么去再建一个【刻板印象】来把它他拦在后面呢?”
“那咱们还谈什么幸福感!!”
……
※※※
齐磊从会议室出来的时候,里面鸦雀无声。
对于这些老专家来说,齐磊“推演”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堪称严峻。
会发生吗?
有可能!因为确实符合逻辑和高速发展的大环境。
然而,只有齐磊明白,他是亲眼见过的。
二十年的高速发展,遗留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最后形成了痼疾,想根除都无从下手。
当然,这不怪传媒人,也不怪国家。
我们闷头搞经济,还要抵御外部阻力,已经是身心俱疲。
而且,最主要的是,你根本想不到这些!
没有齐磊这个挂逼,没有人能推断出这么多的社会问题。
所谓自然规律、社会规律,那就是没有规律的规律。
有点像,屁股挨了一脚,却腮帮子疼;左手挨了一刀,右脚后跟在流血。
社会系统是一个庞大、且无限复杂的体系,这里出了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谁也不知道哪一天会在哪体现出来。
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因为已经超出了能力范围了。
只有齐磊这种重生者才知道,而且必须是搞传播学的,才能注意到这些问题,然后进行防御。
没错,防御!
这些社会问题,在后世已成事实的情况下,难以解决。
可是在发生之前,或者发生的过程中,如果加以干预,很多问题,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就比如,育婴,还有教育成本的问题。
如果能在成为社会普遍认知之前,就加以干预、制止,再配合媒体宣传,就能改变后世的状态。也不至于要花大力度,强制性的关停培训机构等等。
老师管教孩子的问题,如果早发现,早解决,早倡导,也就不会出现老师不敢管的那种尴尬了。
在后世,普通人认为压力大,来自房价,来自结婚难、育儿难,来自市侩的婚前财产要求。
说白了,就是没钱!
可说心里话,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只是时代发展的盲区,以及商家刻意营造出来的焦虑罢了。
没房就不能结婚?租房就不能过日子吗?不是!
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把房子看的最重,也只有中国人买房的平均年龄最早。
不给彩礼就不行吗?行!
育儿真的难吗?难!很难!但这却是做为一个人的基本责任。
而这些还真不是需求问题,而是传播学上的社会引导问题。
普通人是无法构架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观念和体系的,需要有人替他们建立一个健康、理性的价值观。
如果【刻板印象】不是没房不能结婚,彩礼不能少,育儿难。
而是,相爱就应该在一起、彩礼可有可无、育儿难但那是身为父母的责任,如果是这样的【刻板印象】……
如果商家,还有别有用心的,在贩卖焦虑时,传播学可以警觉,即时叫停。
那么,也许在物质上后世不会有什么改变,但在精神上起码可以放松一点。
咱们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从古到今,靠双手创造世界,工作上的压力真的不叫压力,祖传的抗压。
很多吐槽生活的不如意,也不是真的就是工作累的。而是工作很累,却换不来应有的幸福和快乐。
原因就是,“杂音”太多了。
想像一下:
〖我喜欢的Nike,污蔑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