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似水流年-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算一笔账。
  【30平台】估值25亿,《传奇》2000年利润保守估计5个亿左右,加上本身的价值,再加上其它业务的营收和资产。
  即便把导航网、榕树下进行一个骨折式的价。
  三石公司的资产总额也能达到45到50亿之间了。
  这是什么概念呢?
  1999年,第一期的胡润富豪榜。
  排名第50位的富豪,资产是5000万到1亿美元之间(1999年的胡润还没有准确财富数额。)
  也就是说,在99年,拥有5000万美元的资产,就可以进中国前50的富豪榜。
  三石公司如果按估值50亿来计算。
  齐磊一个人占了55%的股份,折合3亿美元左右。
  这个水平,应该可以进胡润前三十!
  其他几个小伙伴儿,也有3000万美元左右的身家。
  虽然99年胡润榜只排了前50名,但是3000万美元,进前百应该没什么问题。
  如果2000年的胡润榜水平和1999年差不多……
  那齐磊……妥妥的登榜!
  想像一下!
  十八岁啊!还有其他的那几个,这要是在榜上一挂,那会是什么样的轰动效应?
  反正齐磊就别想消停了,十八岁的胡润榜上富豪!!
  三石公司的创始人,十六岁创业的天才少年……
  这些光环,如果晚几年,等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哪怕只有二十岁爆出来也还能接受。
  可是这个时候,齐磊连保送北广的事儿还没定下来呢,他就是个高中生,其他那几个也是高中生。
  成了国内知名富豪?真不是什么好事儿!
  从各个方面来讲,都会带来无尽的麻烦。
  别的不说,十六岁的小孩创业上富豪榜是没人信的。
  不过,前高官的孙子上富豪榜,这倒是很多人愿意相信。
  又会造成多大的舆论影响?
  而且,这不仅仅是齐磊自己,还有其他几个人呢!
  所以,这事儿五个爹一商量,又找林晚箫做了详细的咨询。
  最后决定,五个爹以监护人的身份和齐国栋签了一份股权代持合同。
  也就是说,把齐磊他们的股份,以托管代持的方式转到齐国栋名下。
  这样的话,从纳税以及财报,还有公司的对外公示上,就看不到齐磊他们的存在了。
  等于是,齐国栋是三石公司的最大股东,而齐国栋本人私下里与五个创始人还有一份合同,不影响利益分配。
  然后……然后五小只落地了,齐国栋却飞了,而且飞的更高。
  他自己有5%的管理股,再代持齐磊、唐奕、吴宁、杨晓和徐倩的股份,他手里就相当于有77%的三石股份。
  齐老三回去好好算了一下:
  按公司50亿净资产来算,他名义上的财富应该是4个多亿美元。嗯,妥妥的胡润前二十!
  好特么爽啊!
  好吧!齐老三是不怕出名的,他还想出名呢!
  高干子弟怎么了?咱身正不怕影子斜啊!
  来啊!!来啊!
  让我出名儿吧!
  五个爹见齐老三这么美,也没说啥。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你既然愿意出这个风头,那就你出吧,反正得把几个孩子保护好。
  不过,说个插曲。
  唐爸、齐爸,还有吴爸,为了这个事儿,好几宿都没睡着觉。
  特么的!!小崽子先上富豪榜了!
  当爸的还得沾他们的光,丢人啊!
  随后,唐成刚做出一个决定,三年……不!两年!
  他也得去胡润上转一圈,不能输给小的。
  为了这个目标,三个爹拼了!
  ……
  ※※※
  总之,三石公司这边暂时不需要齐磊操心,有耿大爷管着,可以万事放心,齐磊可以踏踏实实地去京城了。
  所以,四号一早,齐国君、郭丽华,带着齐磊、徐小倩、唐奕、吴宁和杨晓,集体奔向京城。
  齐磊……
  在晨曦之中与生他养他的尚北道别,奔向大学生活。
  本来齐磊是不想让老爸老妈跟着的,让小伙伴儿们陪他过去就行了。
  可是,用郭丽华的话说,“你妈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上大学妈不得亲自送过去?”
  况且,郭丽华还有其它的打算呢!
  大伙儿是坐飞机过去的,齐磊除了几件常穿的衣服,一把吉他,还有墙上那副黑白画作之外,什么都没带,准备到了京城再买。
  离九月开学还有一个月,这么早过来,也是郭丽华的决定。
  两个原因:
  第一,临近九月,粮库也好,还是副食厂那边也罢,都要为秋季收新粮做准备,夫妻俩再过半个月就没时间了。
  第二,俩人要给齐磊买房。
  好吧,尽管齐磊一再强调他要住寝室,上一回大学,不体验大寝室的脚丫子味那还叫上大学吗?
  可是,夫妻俩也有夫妻俩的考虑。
  老听说大学寝室遭罪,没有空调,京城的夏天还难熬的很。
  所以,还是有一个自己的落脚点好一点。
  再者就是,齐磊不仅仅是个学生,他还有事业,在京城还有王振东这些合作伙伴。
  大学寝室随便住住就行了,真校外有点什么事儿,还是有个家方便些。
  只能说,当父母的考虑的还是周全些的。
  所以,到了京城之后,夫妻俩都没来得及到北广看看儿子的学校怎么样,让齐磊他们自己玩去。
  “房子的事儿,你别管了,我和你爸张罗。买完再给你装修好,一点不用你操心!”
  说的齐磊心里怎么这么没底呢?后世见过太多家长的魔改装修范本。
  这两口子不会也弄个龙凤呈祥、万里山河图之类的瓷砖儿贴上去吧?
  “妈!饶命!”想到这儿,齐磊慌了,“装修这个事儿,还是我自己来吧!”
  这郭丽华能惯着你?
  “小孩家家你会装修啊?”
  “别管了!”
  于是,夫妻俩开始围绕着北广找房子。
  要求也不高,此时的北广周边和大农村没啥两样,也就朝阳路沿线还算繁华,新楼盘的选择也不多,只要离学校近的,方便上学的就行。
  不过,这种就更少了。
  转了两天,最后只好又盯上了二手房。北广周边二手房的选择还是多些。
  在报纸上找了一家中介公司,结果电话里张嘴就要好几千的中介费。
  把郭丽华气够呛,你就牵个线就收好几千?真黑啊!还是自己来吧!
  不得不说,这夫妻俩也是能人,为了省几千块钱的中介费也是拼了。
  先是把北广周边的小区转了好几遍,彻底了清楚。
  哪个小区是哪年的房子,哪个小区是哪个单位的房子,比中介还门清。
  然后,两人就开始各个单位、各个小区的乱转,专门找树阴底下下棋的京城大爷,小区门口坐着的京城大妈,还有各个单位的看门大爷、进出职工闲聊。
  三天的工夫,聊出了七八套房源。
  齐磊都惊了!!
  “妈,你干中介去得了,中介都没你效率高啊!”
  郭丽华还挺得意,一个个给齐磊讲呢!
  “这是齿轮厂的家属院,我看了,房型太差,又老又小,咱不要。”
  “这个是……是花园闸南里的,楼层挺好,就是老了点,90年的房子,算了。”
  “这个叫什么福怡园的小区?98年的新房,就是有点太远了,在那个那个……定福庄北街最里头,再看看!”
  “这个是定福庄南里的!这个不错,94年的房,离你们北广新建的女生宿舍挺近的。”
  齐磊汗都下来了,心说,那哪是近啊,就是挨着,窗户对着窗户!
  如果齐磊没记错的话,可以在阳台和女寝聊天。
  “算了!”齐磊主动放弃,“太近,容易犯错误!”
  你想嘛,天天对着中蓝公寓的百美图,能消停了才怪。
  对此,徐小倩挺满意,算你识相!
  郭丽华一听,这个也不行?
  “那就这套吧!”
  “电建北院,顶层复式房,107平米,98年的新房。离学校近,还是朝阳路边上,出小区就是车站。嗯,就这个,这个好!”
  说完,又有点不甘心,“就是有点太贵了,不太划算。”
  齐磊好奇,“有多贵啊?”
  郭丽华一脸肉疼,“107平米,房主要咱18万,合1700多一平呢!”
  齐磊,“……”
  “妈,那院里还有卖房的吗?我都要了。”
  郭丽华一愣,“这老贵,你要那么多干啥?浪费钱呢!”
  这……
  这就没法说了啊!
  1700还贵!?白捡的一样啊!
  好吧,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当然便宜,北广这块儿的房价都到三万多了,还得是不靠地铁主路的二手房。
  可是,2000年,五环外,1700多一平米还真就不便宜。
  要知道,18万就买个一百平米的楼房?
  在尚北,可以买十个院子!
  ……
  ※※※
  电建北院其实就是“京城电力建设公司”的北家属院,和南院一样,都是电力建设公司的职工福利房。
  像北广周边,基本都是这种家属院。
  比如,“齿轮厂家属院”、“五建集团家属院”等等。
  电建北院算是电力建设公司最早的一个家属院,一水的6层板楼。
  而且不是一批建成的,最早有90年代初的家属楼,越往深处的房子越新。
  郭丽华说的那套在最里面,98年才建的,六层跃七层的复式结构,一百多平米,四室两厅两卫。
  在这个年代,房型都比较紧凑,而且公摊面积很小,所以100平米的房子其实已经算很大的了。
  第二天,俩口子带齐磊,还有小伙伴儿们又去看了一次房。
  总体上来说,齐磊挺满意,大伙儿也都挺满意。
  家属院别看没有那些商品楼盘来的新潮,可是优势也是极为明显的。
  首先就是物业费,供暖费这些生活成本低。
  在这都不叫物业费,叫卫生管理费,一平米两毛钱。
  100平米的房子,一年才交二百块钱的物业费。
  供暖费也是按电建的职工福利走,象征性的收一点,一平米8块钱。
  但是,别看便宜,小区的管理和绿化却非常好。
  一来,都是本单位的人员,很少有外来的住户,要么就是学生租客,人员比较单一,安全性很好。
  搞卫生的,还有门卫、保安都是电建公司的编制,很放心。
  房子也是毛坯简装房,没住过人的。
  户主是电建的一个科室主管,不怕被中介坑。
  怎么说呢?在这个年代,有个好单位就代表着衣食无忧。
  电力建设公司就不用说了,好的不能再好的单位。
  总公司这边一共也没多少员工,可是家属楼却前前后后建了二十来栋。
  盖的时候,职工按小产权房买入,还有折合工龄,就跟白送一样。
  只要手里有点闲钱,再要个单位的住房指标,就能买。
  都不用贷款(也不用贷款)。
  然后,重点就来了。
  买完之后,等一波政策。
  公司把土地出让金一交,摇身一变,一下就变成有房本,可以过户的大产权房了。
  而且,这个土地出让金也是有的单位象征性收一点,有的单位富,直接就当员工福利了。
  像这位户主是个小主管,住房指标随便拿,福利房有好几套。
  儿子结婚住一套,再卖一套办婚礼,听说老俩口自己的住一套就在北院前面那栋楼。
  还有两套租给北广和二外语的学生,就是这么豪横。
  郭丽华虽然觉得有点贵,可是来了两趟了,越看越喜欢,齐磊也点头了,干脆当场就订了下来。
  给了三千块钱的订金,打了个收条。
  房主也是实在人,约定周末到房管所过户,这几天他还得上班。
  不过,当场就把钥匙给了郭丽华。而且,今年的物业、水费、取暖他都交过了,也不让郭丽华退了,就算是送给这一家子了。
  郭丽华一听,那房主敞亮,她比房主更敞亮。
  “谢谢大哥哈!啥也别说了,回头让石头给你送点我们哈市的红肠啥的,尝个新鲜。等过段时间的,咱给你整点正经的尚北大米。”
  “以后咱都是邻居了,我们当大人的不在,大哥大嫂,多照顾着点。”
  房主大哥一听,哈市红肠、尚北大米?也没客气,笑着道:“不瞒你们说,我也是哈市人,这一口儿还真想!”
  嘴里虽然是京片子,可是说的却也是实情。
  其实,京城人分好几种,四九城里的是一个样儿,四九城外的又是一个样儿。
  还有第三种,就是这种国字头的大单位职工,来自全国各地。
  工作原因,留在京城,有京城户口,也是京腔京韵。可是,骨子里的行事作风却不太一样,没有四九城里老京城人的那股子傲劲儿。
  像是电建公司就是这种情况。
  郭丽华一听是老乡,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