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似水流年-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式方法都不管用。”
  付长河也道:“郭厅,这让我们怎么办呢?不说实话,您骂我们。说了,好像我们尚北干部群体不懂事,给失职找理由,给省里添麻烦。”
  三人看似在对抗,其实是在把利害传达给徐文良。
  徐文良当然也听得懂三人的话外之音,但是心里不舒服。
  此时,管建民是最放得开的,因为郭昌存早年就是他的老领导,没那么多拘谨。
  “郭厅真想听实话?”
  郭昌存:“你敢说,我就敢汇报!”
  管建民:“我的实话就是,趁早回去得了,调研不出个啥结果。”
  “你!”郭昌存指着管建民半天说不出话,最后憋笑大骂,“你个管二愣子,治不了你了,是吧?”
  四人哈哈大笑,当个玩笑就过去了。
  见徐文良情绪有所舒缓,三人也都松了口气。
  还是那句话,中央和省里的决心是有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像尚北这种北方城镇只是一个缩影,问题非常复杂,不是一次调研就能解决的。
  当然,早晚要解决,但却应了郭厅的那句话,“要讲究方式方法。”
  而这种有方式,也有方法的机会不多,不是谁都能碰得到,至少现在时机未到。
  几个人聊了一会儿,郭昌存又把徐文良拉到一边,“老徐,你是不是也有意见?咱们毕竟是自己人,可以和我掏掏心窝子。”
  终究还是不太放心,在旁敲侧击的提醒他。
  徐文良哪里听不出了,苦笑一声,“郭厅,你要这么说,那可就是冤枉我了。省里把调研点定在尚北,咱可是一个不字都没说吧?只是,有些不甘心。”
  不甘心什么?
  不甘心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却是一点成效都没有。
  郭昌存一笑,拍了拍徐文良的胳膊,“你看,还是有情绪啊!”
  岔开话题,“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
  徐文良:“……”
  郭昌存,“我个人的意思是,这次确实委屈你们了,调研组如果有什么意见,查出什么问题,你做为尚北的一把手,要多体谅,多担待,要有担当,更要勇于挑担子!”
  徐文良:“……”
  话得用心眼去看,用心耳去听,表面上两人说了一堆的客套和废话,其实还是暗藏机锋的。
  而且,这个机锋,徐文良不认可。
  最后还是艰难点了头,“郭厅放心,我徐文良别的没有,这点担当还是有的。”
  郭昌存满意地点了点头,各忙各的去了。
  临走之前,还体恤了一下徐文良,“好像你家倩倩也来白河子了?”
  徐文良,“郭厅放心,孩子们瞎玩瞎闹,不会耽误工作。”
  郭昌存,“你啊,就是见外!我的意思是,工作是工作,家庭一样要兼顾。小家都照顾不好,你还怎么当这个父母官?”
  “有日子没陪女儿了吧?这样,今天不是要走访先进农户吗?让老管、老付盯着,放你半天假,好好陪陪女儿。”
  徐文良本来想拒绝,可是一想,正好借机见见那个叫齐磊的小孩,“好吧!”
  于是,郭厅心满意足的走了,不但给徐文良打了一剂预防针,同时也暂时支开了这个不确定的因素。
  起码是一个缓冲,调研组上午会到下河村的一个叫张贵林的农户家中走访,徐文良不在让他安心不少。
  而徐文良这边其实也明白郭厅的用心。
  他的目的地也是下河村,想着上午见一见齐磊,放松一下心情,顺便感谢一下齐磊姑姑齐玉华对徐倩的招待。下午可以直接归队,开展工作。
  只是,郭昌存和徐文良谁也没想到,张贵林和齐玉华其实是一家子。


第82章 位置
  徐文良下楼告诉徐倩,上午有时间陪陪她,徐倩自然高兴。
  让财政、付江他们先走,顺便给齐磊带话,晚一点再过去,先陪老爸。
  在楼下等徐文良去换了身运动服,随后父女俩骑上自行车,“Go!”
  爷俩晃晃悠悠的往下河村骑行,速度不快,沿途景色甚好,很是安逸。
  只是,徐文良心情依旧不大好,无心欣赏。
  徐小倩自然也看出父亲的沉闷,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爸,咱家还民主吗?”
  徐文良回过魂来,皱眉想了想,“当然民主,否则你和那个叫齐磊的小子走那么近,爸爸就应该严厉地批评你!”
  徐小倩撇嘴,“可我怎么感觉不太像那么回事呢?”
  “怎么了?父母当到这个份儿上,你还不满意?”
  徐小倩,“至少您现在像个要去复仇的剑客,杀气有点重哦!”
  徐小倩半真半假,她还真怕老爸见了齐磊,为难他。
  徐文良再怔,不由笑了,“真是女生外相,你怎么就不担心爸爸被那个小男孩气出点毛病来?”
  “放心啦!”对于这一点,徐小倩还真挺放心,“那家伙可会哄人了。”
  徐小倩是努力在帮齐磊说好话。
  可惜,这并没有让徐文良的心情有所好转。长叹一声,不再纠结齐磊的事,也是为了让女儿放心,道出实情。
  “放心吧!咱们爷俩这点信任都没有了?你爸爸就算再看不上那小子,也不会拿他怎么样的,爸爸是工作上的事情有些烦恼。”
  “工作?”徐小倩这才知道自己会错了意,“工作怎么了?”
  徐文良,“小孩子问那么多干什么。”
  徐小倩撒娇,“说说嘛,帮你女儿长长见识。”
  徐小倩这么一说,徐文良就没办法了。
  “长见识”确实也是他和章南教育女儿的一种方式。
  想了想,“那就说说!”
  看向远处的山,近处的田,还有掩映其中的村庄,“闺女,你说咱尚北好不好?”
  徐小倩点头,“好呀!怎么不好?好山好水的,人也好,大书记也好!”
  “哈!”徐文良笑了,又渐渐敛去笑容,“大书记可不咋地,爸爸这个书记当的,不称职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
  徐文良没有正面回答,开始放飞心思,释放情绪。许是压抑太久,肩上的担子太重的缘故,他渐渐把这变成了一次对女儿的倾诉。
  “咱们尚北啊,就像民国贵妇,有些怀旧气息的优雅,更有着旧时代的盛世美名。然而,新时代已经向前跑了二十年,但尚北依然停在那里。想追,却裹着小脚,追不上去了。”
  徐文良所说的比喻,不仅仅适用于尚北,也适用于东北的任何一座小城。
  旧时代,指的是改革开放之前,是计划经济的时代。
  那时的东北举足轻重,如日中天。是重工业基地、粮食基地、石油基地、煤炭基地。
  而新时代,则是指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东南沿海的腾飞,东北林木资源的保护,煤炭石油的日渐枯竭,东北突然就跑不动了,掉队了,也不被国人所需要。
  举个例子,在九十代之前,从东北出山海关的火车平均每天有4000多个满载车皮,而从山海关以外进东北的只有一千多。每天都有这么多,而且不是一天两天,是几十年。
  但是现在呢?虽然东北还在向关里输血,但是没有从前那么满负荷运转了。
  当然,这不是邀功,国家战略所至,且在困难时期,每个地域有每个地域的贡献和职能,无分高下。
  但是,这侧面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如此庞大的产能输出,不管是资源,还是工业产品,需要多少人力成本?得多少人才能保障每天4000多车皮的输出?
  所以,东北在改革之前是全国城市化比重最高的地区。无数个围绕工厂、林场、油田、煤矿而形成的城市拔地而起,也养活了一大批的城市人口。
  可是突然之间,不需要东北再输血,或者输血输的少了,远超本地需求的产能无处释放,过度城市化的问题开始显现,原本满载负荷的工厂、工人,却成了制约东北发展的累赘。
  再加上东北的气候劣势、地域劣势、交通劣势,就如徐良所说的小脚贵妇,放不下包袱,也迈不开步子。
  身为一个东北人,徐文良是看着它一步步慢下来,甚至停下来的。而身为尚北的一把手,他着急,空有一身抱负,无处施展。
  可他不想迷迷糊糊的混完这一任,他想有所作为。
  但着急有什么用?尚北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或者一届领导班子就可以改变的。
  现在尚北,正如他所说,有些怀旧。
  你能从它身上,在临近二十一世纪的1998年,看到九十年代初,甚至八十年代的影子。
  不仅仅是城市面貌,更是百姓的精神面貌。
  然而,在这样一个大刀阔斧的改革年代,“怀旧”!可不是一个好字眼。与南方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东北是应该检讨的。
  诚然,这里面有一些政策因素,也有体制改革的余波未平。
  但是,徐文良始终认为,那只是一部分的客观原因,主要责任还是他们这父母官能力不够,魄力不够。
  就像现在,中央调研组下到基层,多好的机会?为什么就不能当一个会哭的孩子,要奶吃?
  可是,偏偏你就不能。
  这不是一个被查出毛病的责任官员应该哭的时候,更不是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
  谁都不想让徐文良开口,大家都怕,怕惹麻烦,怕当那个出头鸟。
  这是位置决定的。
  以至于他只能在空无一人的乡间公路上,向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倒出苦水。
  徐文良憋屈!
  然而,徐小倩听了父亲的这些工作苦恼,其实是似懂非懂的。
  她确实比较早熟,但还远没到父母那般通透,但有一点她听懂了。
  那就是,父亲所说的那些问题父亲是不能说的,说了会有麻烦。
  本能的抓紧了徐文良的衣角,“爸,我有点怕。”
  徐文良一怔,女儿这么一句话,比郭昌存、管建民他们劝一百句都要管用。
  徐文良脑袋嗡的一声,心说,我在干什么?我还有家人啊!
  安慰徐倩,“别怕,爸爸不会多这个嘴。”
  是的,徐文良最后还是放弃了希望,也许对女儿倒出苦水,就是他最后的倔强。
  “嗯!”徐小倩安心地应着,她是不希望父亲冒险的。
  不到十里的路,爷俩骑行了半个小时就快到了,和付江他们其实也没差多一会儿。
  只是徐文良没注意到,就在离齐磊四姑家还有不足两百米运的时候,一辆挂着哈市牌照,0字头的中巴车后来居上。
  此时,郭昌存坐在车里,离的老远就看到公路上骑行的徐文良,不由生疑,“那不是老徐吗?”
  车上付长河、管建民闻声望去,也是意外,“他不是去陪女儿了吗?”
  车在徐文良车边慢了下来,郭昌存拉开车窗,“文良同志,你怎么……”
  好吧,郭昌存可不知道徐文良的女儿是到下河村出游。
  而徐文良倒有几分镇定,指着村头第一家,“前面就是我家倩倩同学的亲戚。”
  此言一出,车上的郭昌存,还有中央调研组的同志都表情怪异起来。
  有人欢喜,有人愁了。
  因为,就在刚才,远远能看到下河村的时候,郭昌存就向他们介绍过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正是把着村口的第一家。
  这让郭昌存有点哭笑不得,半开玩笑道:“文良同志啊,看来你是没这个好运,休息这半天喽!”
  车上的人都在笑,倒是让徐文良有些莫名奇妙。
  ……
  调研行程徐文良是烂熟于心的,也知道今天调研组要到下河村的张贵林家进行走访。
  但他还真不知道,张贵林就是齐磊的姑父。
  本来还挺庆幸,上午过来感下齐磊四姑盛情款待,顺便看一看那个让他恼火的小男生。之后就可以直接归队,展开下午的工作。
  现在倒好,碰一块儿了。
  此时,徐文良也是苦笑,郭昌存说的对,他这个陪女儿的上午看来要泡汤了。
  其实,这也不是郭昌存想要看到的结果。
  当中巴停在村口,郭昌存下车,对上推车到近前的徐文良,两人相视一笑。
  意味深长。
  郭昌存沉吟了一下,“既然碰上了,那就一起吧,毕竟你在这个位置上。”
  语带双关,位置……更深层的意思是,你在这个位置,就要说这个位置的话,不要惹麻烦。
  对此,徐文良通过一路上女儿的开解,也想开了不少。
  给了郭昌存一个肯定的答复,“郭厅放心,本来休这半天就不合时宜。”
  郭昌存点了点头,拍了拍徐文良的走臂,引着众人迎向等在路边的齐玉华,还有下河村的干部。
  ……
  齐玉华作为白河子镇,乃至整个尚北市最大的农业承包大户,接受调研组走访是一个必然的行程。
  这可能也是尚北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成绩了。
  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