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似水流年-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岗的可不是几万工人而已,而是河山屯林业局覆盖的白河子、向阳等好几个乡镇的几十万老百姓呢!”
  “!!!”陈副部一下惊的说不出话来,“这,这话怎么讲?”
  怎么讲,那就不是齐磊的任务了,他的作用其实只有一个,做根搅屎棍,也就是第一个敢开口的那个人。
  多说无益,到这儿就已经够用了。
  皱眉苦想:“反正我听我爸说的,具体咋回事,我也不知道。”
  陈副部听罢,不但不怪齐磊话说一半儿,反而会心一笑,这根棍子递的很舒服!
  本来还有几分轻松的神态,登时严肃了起来,看向郭昌存,“怎么回事?”
  郭昌存眼珠一转,“这个……这个这个……陈领导别听一个小孩子胡说,他能懂什么?”
  陈副部:“哦?他不懂?也对!那他爸爸应该懂啊!要不要把这位小同学的父亲也请过来聊一聊?”
  “这……”郭昌存知道今天过不去了,打了个太极,“这好像不光是林业系统的问题吧?涉及到全局,得让文良同志来发表看法了。”
  他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就坡下驴,最后把问题甩到徐文良这。
  而徐文良……突然看齐磊顺眼不少,这根棍子也递到了他的手里,很舒服!
  徐文良知道,他该发挥了。
  深吸口气,面色凝重,“小同学说的……没错!”
  陈副部至此也终于松了口气,这个口子打开了。
  “文良同志,你是党员,是父母官,请你本着对尚北百姓负责的态度,告诉我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
  徐文良,“是这样的,河山屯林业局覆盖两镇、七八个乡,林木资源管控确实影响的不仅仅是几万林业职工。”
  “各位领导也看到了,就拿白河子镇来说吧,地处山区与平原交界地,可耕种面积本来就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也小,农民光靠种粮食是无法保证基本收入的。”
  “所以,当地百姓更多的还是靠山吃山。”
  陈副部,“你的意思是,封林影响了百姓收入?可是封山只是禁止采伐,并不影响山林副业,像是山野菜、菌类、药材的采集,林业部门并没有阻止,反而在大力扶持嘛!”
  徐文良听罢,苦笑一声,豁出去了,“陈部长第一次来东北,可能不太了解情况。”
  陈副部一听,点了点头,“是啊,我一直负责南方工作,确实是第一次来东北,所以才需要你们这些父母官帮我来擦亮眼啊!”
  这是对徐文良的鼓励。
  至此,徐文良再也没了顾及,“里面的因素有很多,我向领导汇报一组数字吧!”
  “还是拿白河子为例,单白河子一个镇,交通部门注册在案的货运车辆就有近6千台!”
  “这些都是冬伐时,木材出镇,且铁路运力不够时的补充运力。是靠着林场养活,专门从事木材运输的运输户。”
  “而木材从山上采伐下来,也需要运力,要用骡马从山沟里运到楞场,再从楞场装车下山。”
  “老百姓管这叫拉套子,用马爬犁完成木材转运的第一步,这也是白河子普通农户的主要收入。每年冬季,白河子各村屯的男性劳力几乎是倾巢而出,上山拉套子。”
  “一个采伐季的个人平均收入都在4、5千元上下,非常可观。”
  “所以,白河子镇只要肯出力的,家家都不穷。”
  陈副部点头,“这倒是真的。这两天,我留意了一下白河子各村屯的情况,家家都是大瓦房,条件很好嘛!”
  徐文良道:“不光一个冬季的采伐,夏季林区百姓也有收入。林场的植树还林,经济林、保护林的杂木杂草清理,光靠木场职工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还是要雇佣地方百姓来实施大面积作业。而且无分男妇,一把镰刀,一把斧子就能上山,收入可观。”
  “白河子镇耕地虽然少,但是有副业收入,不但过得去,而且过的好。”
  “可是现在林场禁伐,等于是白河子全镇失业!”
  “不单单是收入变少的问题,而是过不下去的问题。百姓没了收入来源,在富裕状态下培植的工商业也不得不萎缩,甚至流通都是问题,几乎就是瘫痪状态。”
  全镇失业并非夸大其词,听的陈副部心跳都在加快。
  徐文良说的是白河子一个镇的崩盘,而他做为领导,想到的是东北上百个林场、下辖的上千个乡村。白河子如此,那别的地方能好到哪去?
  突然有些激动,目光渐冷:“这么大的问题,你们为什么不早说?”
  陈副部想想就后怕,做为一个南方干部,他真的不知道会是这么严重的情况。
  如果今天撬不开尚北干部的嘴,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回去了,那是什么后果?


第84章 还得是咱爷俩
  “这么大的问题,你们为什么不早说?”
  陈副部的喝问,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怎么说?说的轻巧,人都有顾虑,没法说的,一下又陷入了僵局。
  却是本以为可以退场的齐磊见状,眼珠子一转,崩出一句,“伯伯,他们是不敢说呗!”
  陈副部一怔,眉头再皱,手里又多根棍子,“为什么不敢说?有什么不敢说的?”
  眯眼看向徐文良,“文良同志,你来说,为什么要隐瞒?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徐文良被逼到了墙角,咬了咬牙,豁出去了。
  “就说昨天那个木材加工厂吧,我向领导坦白,加工厂违规开工的条子,是我徐文良亲手批的!”
  “什么!?”陈副部一怔。
  所有人都是一怔,那边付长河更是瞪了眼,“徐文良!”
  赶紧对陈副部道:“陈部长,别听他的,那加工厂是我的责任。我作为林业责任领导,没有尽到职责!”
  徐文良却阻止了他,“别争了,就是我的责任。是我徐文良点的头,还亲自给白河子镇政府、森警部门打的招呼。”
  陈副部眯眼看着徐文良,这个答案真的让他很意外。
  他知道那家加工厂肯定是有后台的,只是没想到,这个后台就是徐文良。
  严肃道:“理由?给我一个理由!”
  徐文良,“陈部长放心,加工厂的老板和我没有一点关系的没有。”
  陈副部:“……”
  徐文良,“是真的没办法!原本白河子像那样的木材加工厂有十几家,养活着几千号工人。现在只剩那么一家,最大的一家。”
  “再关了,三百多工人就得喝西北风,是要戳我们脊梁骨的啊!”
  “老百姓不管你什么天然林保护,什么生态平衡,他们没饭吃,怎么办!?”
  徐文良越说越激动,苦水甚多。
  “不是我们不作为,是实在没法作为。白河子、朝阳、河山屯崩盘了,其他的地方也好不到哪去。”
  “就拿尚北市区来说,十几万的城镇人口,有七成都是下岗职工。”
  “我们也想让白河子不崩盘,帮白河子度过难关。可是,全市都差不多,有心无力!”
  “都说拆东墙可以补西墙,可是我们就算把东西南北四面墙都拆了,也补不上这千疮百孔的窟窿!”
  ……
  这边,陈副部根本就没听徐文良倒苦水,心思都在徐文良前面说的那句,“七成下岗工人!”
  “七成……”陈副部彻底惊了,“怎么会到这个地步!?你这哪里是白河子崩盘了?你是全市崩盘啊!”
  “你们尚北对工商业就没有一点规划吗?领导干部就没有一点准备吗?我看你也不用找理由,就是你不尽责!”
  陈副部已经有些失态了,实在是太过触目惊心。他虽然只管农林,可是工商业如此糜烂也是忍不往责备。
  七成下岗!这个比例,哪能不出乱子?他都不知道尚北的领导班子到底在干什么。
  然而,话说到这个地步,郭昌存就不能再装听不见了,也豁出去了。
  “呵呵。”干笑一声,“陈部长是第一次来东北吧?”
  “您主管农业改革,不了解东北的工业结构,其实也正常。”
  陈副部皱眉,平复了一下心情:“怎么?有隐情?”
  郭昌存:“也算不上隐情。这么和您说吧,不光是尚北,整个龙江省,整个东北,只要是中小型以下的城镇,基本都是一个情况。而且,文良同志说七成,那都是保守的。”
  见陈副部长不解,郭厅解释道:“是这样的,在改革之前,东北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能源基地、粮食主产区。”
  “所以在改革前,东北的城市化人口全国第一,大量的工厂在计划经济体系内建立起来。”
  陈副部,“这一点,我是知道的。可是,你们就不能像南方学习吗?不能坐着等死啊,要想办法!”
  郭昌存:“陈部长,听我把话说完。”
  “话是这么说,您也可以说我们东北人懒,东北人没脑子,东北人不上进,东北人干半年休半年,怎么说都行!”
  “可是,我们不懒啊,是真没办法!”
  陈副部皱眉,“不要扯那么远,说重点!”
  郭昌存:“重点就是,没有办法可想!”
  “东北有相当一部分工厂、林场、矿山有战备任务,每座工厂要备份一条军工生产线。不但机器要到位,配套人员也要到位,要保证战时随时可以转入军工产业。”
  “像尚北的农机厂、齿轮厂、纺织厂、药厂、化肥厂、酒厂等等,就都属于这种半生产半战备的情况。”
  “这就等于,不但自己要跑起来,还要背着一个人跑起来。改革大潮之初,东北又是大后方,要稳定,要给南方的兄弟省份托底,起步比南方就要晚。”
  “而这些战备工厂还要担负战备职能,转不了型,也破不了产。只能半死不活的一拖再拖,最后就都成了烂摊子。”
  郭昌存有些激动,一口气说完。
  这边,付长河也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我给陈部长说一个笑话吧!”
  陈副部现在哪有心情听笑话,但也看得出来,付长河这个笑话绝对不简单。
  只闻付长江道:“早五年前,尚北光公家的国营饭店就有三十多家,电影院有六个,文化宫有两个,就连体育馆也有两个。”
  陈副部,“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付长河,“都是没办法的办法,各个工厂有战备任务,好几条生产线要备出来,工人也要备出来。机器可以停着,可工人怎么办?总不能也闲着吧?所以,开饭店,开商店,搞厂内经济,就成了为数不多的出路。”
  “到最后,农机厂有机关酒楼,齿轮厂也有。纺织厂人多,不但有饭店,还有电影院。”
  “而林业系统这边,河山屯林业局最厉害,已经是镇中镇了。电影院、文化宫、饭店、商店,全套的城镇设施一样也不少!”
  “到了现在,全完了。”
  陈副部越听越心惊,越听越气愤,“都到这个地步了,你们怎么不早说!?”
  说实话,也许别人来,还能知道这些细节。可是,做为一个南方官员,做为一个第一次进东北的部级领导,他还真是头一回长这个见识。
  “我本以为,你们是有些困难,但拉不下脸面,不好意思自揭伤疤。”
  “现在看来,这就是愚蠢!到这个地步了,为什么不提?不反应?”
  却是管建民冲动地蹦出一句,“说啥啊?俺们就没有哭穷卖惨的习惯!”
  “管建民!”却是郭昌存一声呵斥,“你也是老同志了,注意一下言辞。”
  其实,管建民说出了最基础的底层逻辑。
  东北人在性格上确实有这个缺陷,大方的过头,爱面子,从老大哥变成小老弟儿,自己拉不下那个脸。
  别小看这种底层逻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一个地域的性格。
  郭昌存缓和语气,“其实,主要还是问题太复杂。就算反应上去,只会给国家添麻烦。”
  陈副部皱眉,“能有多复杂?再复杂也能解决!”
  郭昌存没话说了,前面是诉苦,是齐磊那个童言无忌引了个头儿。
  下面那却是另外一个阶段,再往下说,就是提要求,要好处了。
  郭昌存还得回归到自己的位置上去。说白了,老郭还是太保守,还有点肉。
  而徐文良这个着急啊!
  说这么多,等的就是这一刻啊,郭厅怎么还闭嘴了?
  一个劲儿的给郭昌存使眼色,你倒是说啊?
  没办法,只有郭昌存能开这个口,他没资格的。
  但是,直到最后,郭昌存也只憋出一句,“我们东北虽然穷了,但也得从全局的角度替国家考虑,有些问题不好给国家添麻烦。”
  “……”
  徐文良心都凉了,我女婿……啊呸!
  齐磊好不容易借童言无忌开了个头儿,铺了个垫,你就这么给我没当回事儿?
  急死了。
  正是无助之时,齐磊那边又嗷唠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