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吊车,运装备用导弹的车辆很快就向着发射光了的导弹发射车靠拢,开始忙碌起来,而试验数据检测,依然在继续。试验并没有结束。
“三号监测位报告……”
500公里的最大射程,从导弹发射点火时候开始计算,一共15个监测位置,地面雷达跟空中雷达基本上是全程跟踪整个飞行轨迹。
一直到最后导弹攻击目标,所有的监测数据获得。
两分钟之后,第二枚导弹在目标处落下,由于没有装上战斗部,仅仅是用相同重量的其他物体代替战斗部,所以并没有取得攻击效果,但是导弹的各种性能却已经测试出来了。
“根据我们第二次试射的两枚导弹测试数据来看,新型导弹最大飞行速度分别为1723米每秒、1696米每秒,最高飞行高度18000米、18027米,命中精度分别为173米,87米……符合设计技术要求……”在晚上的总结会上面,各种监测数据统计结果出来,杜仲坤把这个结果向着整个团队所有人进行公布。
使用末端制导,惯性制导的导弹,命中精度比设计的250米圆周半径范围落点要高了不少。
但是离更高精度的精确打击范围,还是差的很远。
“如果我们的制导卫星发射成功,采用卫星定位,我们的这种导弹命中精度会控制在二十米的范围之内!”梁思礼也是非常高兴,如此先进的导弹,对于中国来说,已经是性能非常高的了。
“之前第一批次试射发生爆炸的原因找到没有?”刘一九对于这个性能表现,也是非常满意。
在这方面,九院已经开始追上世界先进军工科技的脚步了。
不过,之前的问题,必须得解决。
“经过这次试验,已经我们监测数据得出的结果,问题出现在控制系统,动力系统也有一点小的问题,这是设计方面的一些缺陷,另外,精密加工方面,也有问题。这次的设计修改,是避开了这个问题。具体是不是这样,需要经过进一步的试验才行!”对于这样的问题,杜仲坤虽然敢下结论,只有大量的试验才能完全确定。
“对,控制系统确实有点小问题,主要是在一开始设计的时候,线路安排方面,为了节省空间,发动机的控制线路跟内部燃料系统没有考虑到高温情况下的短路问题,发动机点火,尾部气温急剧升高,从而造成线路短路,引起爆炸……”梁思礼有些尴尬。
作为一名优秀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这样的问题,本来应该不会出现的。
“计算机模拟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考虑到发射场地空气密度等问题……”
“找到原因就好。”刘一九深呼吸了一口气,这样的技术水平在这样短的时间弄出如此先进的导弹,应该知足了。
第1093章 激光制导,精度20米
“我们的目标,是发展精确打击,虽然目前的打击精度范围在我们的设计范围之内,不过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继续提高导弹的性能,让我们的导弹非得更快,非得更远,炸得更加精准。外科手术式精确打击,将会是下一步整个世界各国军事科技的发展主流。我希望,我们的导弹,飞行速度能够达到6马赫以上,飞行高度更低,命中精度,能够达到50米,10米,甚至5米以内!”
军工科技追求顶峰,永无止境。
“刘主任,这方面是我们未来的工作,不过目前是继续启动射程1000公里的新型导弹研制工作,还是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性能提升研究?”杜仲坤对于目前的导弹性能并不是非常满意。
尤其是命中精度。
基地里面有了红旗2改造而成的射程两百多三百公里的8208导弹,现在有了射程500公里的地对地导弹。
按照目前国内的配备,战略导弹都有了,缺乏的就是射程千公里左右的战术支援导弹。
然而,以目前的情况跟技术,可不是仅仅把导弹加长,加粗就能够达到1000公里射程的,研发新型号,这将会需要他们投入更大的精力。
“我个人觉得,我们需要研制射程1000公里或者1200公里的战术支援导弹,这是国内的一项空白。用中程战略导弹执行战术支援任务,成本太高,射程太近,无法进行支援……”梁思礼觉得,应该更进一步地研究战术支援导弹。
国内缺什么,就应该研究什么。
大多数的科研人员,以及国内高层,他们的态度,都是先解决有无问题,然后再去提升性能。
国内的军工科技发展,一直也都是秉承着这样的思路。
刘一九在这方面也是有些为难,射程1000或者1200公里的战术导弹,研发难度更大,而且目前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现在九院的研究范围太广,项目太多,如果继续增加项目,对于人才的需求更高,而且,如果什么项目都插手,真的让别的军工单位没有项目研究了。太多的型号,虽然对于科技发展是好事情,但是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目前,我们应该考虑的是继续提高精度。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的科研战线已经拉的够长了。开设新的项目,还得继续提升现在的技术性能,我们的人手不够,资金方面也会有更大的需求……”最终,刘一九还是决定暂时不搞射程更远的战术导弹。
提高目前的这种导弹性能,应该来说比较符合当前的情况的。
不过梁思礼接下来的话,却让刘一九有些动摇了,“目前,咱们国内正在研究的有两种型号射程都是600公里左右的导弹,分别是东风…11,东风…15,加上我们这个没有命名的就已经有了三种。而在射程1000公里左右的导弹,国内有立项,不过都没有什么进展……”
这对于刘一九来说,变得更加困难。
不管是东风…11还是东风…15,射程基本上都是分成300公里跟600公里两种,精度范围,得等到卫星定位技术运用上去才能提高。他们的情况,跟九院方面差的不多。
“所以,我个人建议,在提高目前导弹精度范围的工作进行的同时,开启1000公里射程的导弹项目,先填补国内的空白。”
“这个回去之后再讨论吧。”刘一九在这事情上面,真的有些拿不定主意。
很多时候,都必须得考虑到一些相关的情况。
九院的目的,虽然就是填补空白,但是更大的目的是促使国内的科研单位技术更快进步。
作为共和国射程1000公里的战术导弹,东风…16项目目前尚未启动。
“可是我们这导弹的精确射击精度还是很差的!”杜仲坤也知道刘一九的为难,目前在这边,说下一步工作,有些不合适。“而且,立项的事情,需要整个院里面讨论研究,综合考虑才行。”
“提高精度的问题在没有卫星定位制导的技术前提下,以九院现在的技术条件,倒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梁思礼并不希望九院投入太多的精力去研究这种国内有好几个项目的导弹。
同类型的导弹型号太多,对于后勤等方面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刘一九看着梁思礼,有些奇怪他的反应,这老头子现在好像是一直在把九院关于导弹方面的研究向着他们需要的方向引啊。“航天那边具体什么情况?如果可以,咱们跟他们合作也不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的目的,都是让国防实力变得更强。”
“航天那边虽然因为东风…3的出口获得了一部分的研发资金,但是系统庞大,项目多,而且还承担了北斗计划,研究最大射程的近程导弹方面并没有立项。而东风…11,东风…15都已经立项,现在裁撤,投入的资金也回收不回来了。所以,院里面希望九院能够把精力放在我们暂时无法涉及的1000公里射程的战术支援导弹上面。”梁思礼并没有隐瞒。
航天现在跟九院的合作非常密切,双方关系也非常好。
“如果是这样,咱们还是可以考虑的。不过提高我们导弹的精度的事情,也需要进行考虑了。”
“采用激光制导跟惯性制导多种制导方式。以目前你们给蓝军定位的发展方向,有着特种部队,完全可以在开战初期派出特种部队深入敌后,在重要目标位置安排激光发射装置,以此来指引导弹攻击位置。这样的技术,航天方面已经有了,并且获得了成功,设计精度,可以控制在20米圆周误差范围内。同时,为了加强导弹的性能,可以在气动布局方面进行修改……”梁思礼好像对于这些有着完整的建议。
在座的所有人,几乎都是有些诧异地看着他。
这仅仅只是火箭控制系统方面的专家?
不过,还没有说完,也就停止了下来。
见到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自己的身上,这位技术大牛并没有丝毫的尴尬,而是笑着解释,“你们不用这样看着我。对于九院的项目,尤其是关系到航天方面的项目,我们都是比较重视的。为了节省资源,咱们应该相互避开对方的项目,免得造成重复建设。这些改进方式,是整个航天系统的专家根据九院的设计改进的。有些技术,他们准备引用,就是等这次试验完成之后再跟你们进行商量……”
杜仲坤听到这话,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航天方面这摆明了就是来摘他们的桃子。
刘一九的脸色,同样也不是很好看,难怪航天方面过来帮忙的专家团队从到了九院之后,一直都没有提回去的事情。感情是为了这个!
不过想想,倒也觉得没有什么。
之前他就想过这个问题,只是一直没有去认真地思考的。
“他们的建议,是在导弹弹头跟后面推进部分加装小翼片,以此让导弹在再入段拥有再次修正的能力?”刘一九突然想到东风…11弹头部分的那四个小翼片。
九院在这方面的研究,比东风…11跟东风…15都要早,很可能,航天研究这个,就是利用九院的一些技术再弄,这样可以节省大笔的经费,尤其是上次已经试射了一次,一个月的时间,拿出改进方案,也不是困难的事情。
毕竟,航天是专门研究这个的。
“对,还有其他的一些改进。另外,关于导弹发射车的问题,航天方面也可以帮忙解决,不过我们希望能够在这方面的导弹进行技术共享。”梁思礼很是期待地对着刘一九说道。
九院在经费方面,比任何一个单位都充足,而且一些电子技术跟自动化控制技术,也是比国内要领先很多的。
只不过,这些技术,他们没有涉及到,也很难从九院弄到。
“这怎么可能!不能我们弄出来的技术,最终便宜了你们!”杜仲坤当即就怒了。
这可是他们花了五年的时间才弄出来的导弹!
技术难道就这样无偿给了航天?
“咱们都是国家的单位,发展也都是为了国防事业。当然,技术还是归属你们。”梁思礼没有理会杜仲坤,而是看着刘一九。
杜仲坤作为总设计师,根本就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任何人,遇到这样的事情都是无法正确面对的。“小刘,咱们不能同意他们的,我们可以自己继续改进设计……”
刘一九叹了一口气。
如同杜仲坤说的那样,确实没有必要让航天方面再去浪费多的资金,他们需要尽快把北斗系统搞出来,否则自己的众多计划都无法实施。至少,需要发射两颗卫星,利用双星定位,才能让他们研制的导弹精度更高,天网计划才能启动。
“就这样办吧。性能提升方面,交由航天,我们以目前的技术为基础,并且让航天那边个支援部分技术,搞1000公里射程的战术导弹。”
第1094章 首长不相信的先进性能
“那咱们这个项目就废了?”杜仲坤很是不满地问着刘一九。
刘一九苦笑,“杜总,咱们这个项目怎么会废了呢?我们有了技术储备,九院因为这个项目也培养了一批人,不过,不管我们怎么发展,在技术方面,肯定比不上航天系统,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的。”
“那又如何呢?他们立项,跟我们可不一样,而且效率不如我们高。”杜仲坤显然是非常不满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需要航天方面研究卫星通讯定位系统。尤其是军用方面,咱们的很多武器装备设置的有卫星信号数据连接交换系统,没有卫星,咱们的这些功能都是无法体现出来的。所以,在这些方面,能够帮助航天节省一些资金,咱们就不要太计较了不是?不管怎么说,都是国家的军工系统,而且,他们并没有直接把我们的项目成果全部拿过去,这一点,就足够了。”
刘一九劝慰着杜仲坤。
在这方面,航天并没有什么不厚道,虽然说从他们这边弄走他们辛苦研究出来的技术,有些不厚道,但是航天至少承认九院这边的技术成果,而且九院的后续工作由他们接手,到时候双方继续共享技术。
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