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也就不在这里,充当电灯泡了。
………………
时间如白驹过隙,时钟也是滴答滴答的在走着。
日子也是照常的进行,刘金行家也是差不多,唯一有区别的,就是父亲回来了,家里的生气多了一些,热闹了一些。
李凤环的脸上,彻底的没了愁容,浑身都是散发着兴奋、开兴,和对生活的美好,毕竟现在生活好了,而且自己的依靠也回来了,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吗?
一家人都是一样,已经彻底的告别了,以前的状态。
时间很快,已经转到了夏天。
而刘金行已经初中毕业了。
刘金行也去参加高考,但是考试的成绩,不出意外的,不怎么好。
孙宏宇的考试成绩,倒是相当的不错,上县里的一中,是没问题的。
刘元山夫妻当然也知道了,刘金行的考试成绩,虽然已经预料到了,但是当结果摆在面前的时候,夫妻俩还是挺感伤的。
然后李凤环就问刘金行“儿子,你这考试成绩,已经下来了,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办?”
“爸妈,我考的也不怎么好,所以我不准备去上学了。”刘金行斟酌的说道,这个想法已经不是一两天了,但是当初想着,多学一些东西,还是把初中读完了,现在毕业了,自己的时间也会充沛一些。
而他们虽然早也要看出了,刘金行不想上学了,但还是劝说到“儿子,你现在也有一些钱了,考的不好,也可以自费去读书的。”
刘元山夫妻知道,刘金行是有钱的,对于自费读书的费用是没问题的,他们只是想让,刘金行有个长远的未来,因为他们深刻的知道,没有文化,真的是会吃亏的。
刘金行的中考成绩,县里的一中二中是上不去的,除非自费入学,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有钱还是能够办成很多事情的。
其实还有一种就是职高技校,就是带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中,直接为社会培养技术的地方,刘金行前世,就是读了这个,但刘金行今世也不可能去读了。
“我就不去了,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凭我的成绩,就算是读了高中,还是那个样子。”刘金行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根本不可能静下心,来安静的读书。
“你自己可想好了,这可是关乎于,你一辈子的大事。”刘元山夫妻最后,在问了一句。
“我想好了。”刘金行无比肯定的说道。
“唉……,那行吧。”刘元山夫妻,看见刘金行的这个样子,只能够勉强同意了。
主要是刘金行的变化太多了,要是以前的刘金行,就算是去读职高,他们也会让孩子去读书的。
其实刘金行也是挺想去读书的,特别是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对于大学都会有一种,特别的精神向往,刘金行也是如此。
而且刘金行也知道,文化低真的是有诸多的不方便,就说最起码的,一个公司的报表,你看的都费劲。
账你都算不明白,如何发展壮大?文化低也是可以发财的,但是有些时候,还是会吃亏的,为他人做嫁衣的,还在少数吗?
这就是知识的重要性,学历虽然不代表一切,但是你的文化水平不高,在一些方面,真的是吃亏的。
但是刘金行真的想要,迫切的改变,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虽然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家里吃喝不愁,然后余钱也有一些,但是也就这样了。
但是只要碰上什么大事情,自己家里的钱,根本什么也不够,在农村里,你感觉这些很多,但其实再有钱人眼里,这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而且他也想帮助,亲朋好友富裕一点,这不是刘金行是善人,而是你不可能自己富裕了,然后在看着一个个的亲朋,还生活在困难中吧,然后在因为看不起病而死亡,自己真的不想这样。
这或许也是给自己不上学,在心里给自己找个高大上的理由吧。
但是自己也是会,像这方面努力的。
“爸妈,你们放心吧,就算不读书,我也会赚很多的钱,然后生活的很好的。”刘金行无比肯定的说道,自己怎么说,也是有着外挂的男人。
刘元山看着刘金行,然后说“那你这不读书了,你准备干什么,去市里卖衣服吗?”
在刘元山夫妻的心里,刘金行市里的服装店,真的挺赚钱的,在他们心里就是这样,至少他们种地一年,都不如刘金行一个月的收入,那刘金行也就是,去市里发展了。
毕竟在农村,他们真的感觉,没有什么出息,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城市里正是农村的人向往的生活。
所以才会想让孩子读书,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城里人,摆脱这种风吹日晒,吃苦遭罪,最主要的是,赚不到钱的日子。
这是到了后世,也一直没有改变的,但也是正确的道路。
虽然城里的生活,也未必是那么好,工作竞争、勾心斗角、生活压力等等,比农村要惨烈的多。
可是问问刘元山这种人,向往的其实还是,高级白领的生活,太高的那已经不敢奢望了。
而且你问问,那些整天说着累、然后操心的,高级白领们,又有几人愿意放弃工作,去农村去过他们说的平凡的生活?
风吹日晒,辛苦受累,归根结底还是钱,回到农村,真的是非常难挣到钱的。
在农村你没有钱,不管生活的多么的轻松,空气多么的清新。
你根本就不可能有,随心所欲的生活。
所以那真的,不是向往的生活。
“我暂时,是不会去市里的,而且服装店,也不缺我一个,所以我还是想,在家里面发展。”刘金行是有随身空间的人。
刘金行的产业核心,其实早就已经确定了,那就是空间,虽然这样发展的上线,肯定没有搞经济、股票、公司等等,发展的迅猛和庞大,但是重在稳定。
当然了,等刘金行有钱以后,也会买一下一些股票,和开大公司的,毕竟谁也不嫌弃钱多,有钱为什么不赚?
不过以空间为主的话,也是有非常大的好处,因为不管未来的,经济走势如何,金融危机等等。
对于刘金行的商业核心,受到的打击,会小上很多,对刘金行的商业影响,也是最小的,毕竟空间是有储存功能,价格走低,完全可以不卖,也不用担心过期的问题。
而且如果不是有,空间存在的话,刘金行完全是可以,去市里面继续读书的,有钱是可以办到的,这样又有时间继续学习生活,又可以创业,何乐而不为呢?
只不过,刘金行是有外挂存在的,况且上天给了刘金行这个外挂,那当然要利用起来了。
………………………………
第八十二章发展规划
刘元山是怎么也没想到,刘金行竟然会,选择在农村发展,但还是问道
“那你在家准备干什么?种地?还是跟你妈一样,养些东西?”
在村子里发展,也就这两样,其它的真的没有了。
特色经济,没有庞大的经济实力,还有合适的地理位置,真的不适合刘金行这里的农村。
“我妈应该跟你说过,我们去年冬天,卖青菜的事情了吧?”刘金行说了一下。
“是说过,可这有什么关系,难道你又要卖青菜?”在刘元山的心里,这个还没有卖衣服赚钱呢,所以他感觉刘金行,有些本末倒置了。
“是的,但还是有区别的。”刘金行说完,又说“我准备承包块地,然后建造蔬菜大棚。”
这是刘金行早就想好的,为了应对空间,这个是非常有搞头的,主要的是,刘金行是完全不用担心,赔钱的问题。
“建造蔬菜大棚能挣钱吗?而且这个可需要的本钱,也不在少数。”刘元山说道。
刘元山可是知道,蔬菜大棚可光是本钱投资,那就不是小数目了,挣不到钱的话,真的是让人头疼的。
“赚钱是肯定赚钱的,现在道路不发达,而东北冬天,北方也是需要青菜的,所以咱们只要能种植出来,销路的问题,是完全不用愁的。”刘金行解释了一下。
现在也确实如此,在冬季北方,你只要又新鲜的蔬菜,是完全不愁销路的,然后又说“至于钱的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我身上还有三万多,而且服装店也是一直在赚钱的。”
这几个月下来,刘金行卖兔子。身上的钱肯定又增长了。
刘元山夫妻也没想到,刘金行竟然又有这么多钱了,但是他们也习惯了。
李凤环又在旁边说道“不过扣蔬菜大棚,真的挺累的,还不如你去,卖衣服轻松呢?”
最主要的是,她不想刘金行太过于劳累,不种地是不知道那份辛苦的,她不想儿子受这份罪,能轻松一些,儿子为什么不选择轻松一些呢。
“妈,累我是知道的,但是为了赚钱,这也没办法的事情。”刘金行也知道这份辛苦,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而且严格说起来,刘金行感觉,这怎么也比种水稻轻松一点,记住是一点,为了赚钱也是值得的。
刘元山夫妻相互看了一眼,也知道刘金行,现在绝不是小孩心性了,现在既然把事情已经定了,那显然就不是,随便想的。
他们也不说什么了,毕竟他们说起来,还真的没有刘金行有主意。
所以刘元山就说“行吧,你自己看着办吧,你要有什么需要,你就跟我们说。”
“好的,爸妈你们放心吧,我一定把事情办好。”刘金行看见父母,彻底同意了,所以就安慰了一句。
之后一家三口,又商量了一下,具体的怎么实施,扣大棚也不是简单的,也是需要一些准备的。
…………
第二天,刘金行就开始行动起来。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要把,土地承包下来,然后才可以后续的准备工作。
刘金行家自己也有土地,但是离家太远了,真的不方便,刘金行还是想在家的附近,把地承包下来。
但是现在现在,有些土地都已经种完了,就等着除草收割了,所以承包土地,还是有些麻烦的。
不过在金钱的作用下,刘金行还是在家前面,还是承包了二十亩土地,直接承包了三年,这些土地,可不是小数目了。
不过离家差不多,有个八九百米距离,就在刘金行家的南面,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但还是挺方便的。
地租好了以后,也没有直接开始动工,一个是土地里的庄稼,现在刚种植没多久,另一个,现在时间还早,还不到扣大棚的时间,所以还是不用着急的。
其实大规模扣大棚,在后世是需要,手续和批文的,而且是要县里的批文,镇子上的批文都不好使。
但是现在,只要你能把土地承包下来,然后跟村上说一下,就完全没问题了,毕竟这不是改变耕地性质,只是把种植的时间,给改变而已。
但是,刘金行还是到镇上,特意的问了一下,然后还托人,搞了一个批文,其实也就是,镇上发了个文件,同意刘金行搞蔬菜大棚,然后扣刻个章而已。
但是有了这个,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刘金行真的烦一些事情,省的过后有麻烦。
至于材料什么的,也都是联系好了,就等着收拾庄稼以后,开始动工了。
但是等这忙完了以后,刘金行又去了一趟市里,照常的上店铺里面去看一下,然后刘金行又买了,一些东西回来。
刘金行这回终于,把彩电搬回来了,二十四寸电视机,在这个时代真的不小了。
刘元山夫妻看到了,也没有说什么,毕竟他们也知道,刘金行应该不差这点钱。
林玉楠和刘金朗,看到彩色电视机,倒是非常的开心,有时间就会过来看电视。
这个时代,看彩色电视对于农村的孩子,那真的就是一种幸福了。
刘元山夫妻对于两人来看电视,也只是说,他们要以学习为主,要是因为自己的电视,导致两人成绩下降,他们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倒不是嫌浪费和闹腾什么的,毕竟现在家里也差这点电费,至于说闹腾,他们白天大部分,都是不在屋里的。
晚上的话,有两人在这,还热闹一些。
刘金行还找到村子里,在家里面安装了一个座机,花的钱还挺多的,但刘金行认为是值得的,这样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联系到家里了。
之后刘金行就没有事情干了,每天就是帮母亲养养猪,然后也就是跟着在屋子里看电视。
猪现在养殖的说少不少,但是说多其实也不多,母亲自己就搞定了,根本不让刘金行伸手。
至于家里的土地,刘金行也跟着父亲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