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怀安顿了顿,故作潇洒地一摆手:“这东西有什么难的,我跟着看了那么多年,早都会了,只是以前没机会动手罢了。”
真是这样吗?
第21章 买了悔一天,不买悔一年
沈如芸将信将疑。
她看过公公做的,自然也比较得出来好坏。
陆怀安年轻力壮的,做出来的箩筐细密紧致,尤其是形状,有些锐角特意做得很圆,看上去非常美观。
拿在手里,沈如芸有些爱不释手:“真好看。”
“等我做完这几个单子,给你编几个更好看的。”陆怀安歇够了,继续工作。
好在辛苦都是值得的,最后不仅赚了笔钱,还打出了名声。
至少,过来买箩筐的人都知道,他们这里要开家早餐店。
陆怀安甚至还找了块木板,自己拿笔写了早餐店三个大字上去,立在旁边,就算是招牌了。
什么都准备齐全,他们就开始用玉米面练手。
沈如芸不大会烙饼,但手很巧,捏饺子包子馒头捏得特别好看。
而陆怀安厨艺一般般,和面倒是有一手。
万事俱备,只欠钱叔这个东风。
好在钱叔动作利索,没让他们等太久。
他办了证回来,过来一瞧就乐了。
“嘿,你们这还真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哈。”他瞅着沈如芸小手一捏一提,一个漂亮的小包子就做成了,有点心痒:“我也试试。”
陆怀安也不阻止,只让他去洗手。
结果钱叔一包,包成了个大肚兜。
看看自己的,再看看沈如芸的,钱叔放弃了:“算了,我还是不糟蹋你们这面了。”
说着,他伸手戳了一下面:“哎,你这面和的可以啊。”
陆怀安一手的面粉,乐呵呵的:“等会蒸出来才知道到底怎么样。”
心里却知道,味道虽不抵后边那些千奇百怪的早点,但以现在来说,绝对算的上一流。
揉完面,他洗了手,让沈如芸先包着,他跟钱叔去看证。
“其实这个不难。”钱叔也洗了手,接过茶:“就是现在县里没地儿办,我是跑到市里头去弄到的。”
去了市里?
陆怀安心一动,露出诚恳的感激:“辛苦钱叔了。”
“还行。”钱叔呵呵一笑,想起来都觉得挺美:“而且也没走关系,这事吧,现在国家挺支持的,你这证啊,是咱县里头一份!”
他竖了个大拇指,很是高兴:“我就那么一说,哎,人家立刻欢欢喜喜给我办了,还拍了个照。”
陆怀安一听这个就笑了:“没准明天也登报,说您县思想先进。”
“哈哈哈哈那敢情好。”
俩人闲聊着,陆怀安目光停驻在个体经营许可证上,久久舍不得移开。
原来,如此简单。
或许世事皆如此吧,只要迈出第一步,后面的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刚好钱叔问到门面的事,他也就直说了。
“你把门面租下来了?你哪来那么多钱?”
陆怀安给他说了一下分开支付的方法,钱叔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平常办事,要是没钱就是直接赊着欠着,一有钱就得立马还上,不然说出去都不好听。
陆怀安呢?
钱没花,事办了,名头还好听得很,关键是双方都满意。
“闻所未闻。”钱叔目光复杂,颇为感慨:“还是你脑瓜子灵啊。”
他这会子是真服气了,甚至忍不住探询地看着陆怀安:“那你……以后就开这家店?”
陆怀安慢条斯理地喝茶,闻言也不反驳:“暂时。”
暂时?
那就是以后不会喽。
钱叔大喜过望,很是期待地看着他:“你有什么想法?”
见陆怀安疑惑地看过去,他也没遮掩,落落大方地道:“叔给你撂句实话,你跟着我走一回水路,也就知道了,外头看我吧,挺光鲜的,到处跑,到处接活。”
“挺厉害的。”
“嗐。”钱叔摆摆手,笑道:“可别磕碜我了,我这叫啥啊,纯粹就是收点跑腿费,走的就是钢索的路子,我这命呐,是搁在阎王爷手心里头的,想收想留全凭他老人家一念之间。”
说着,他忍不住叹了口气:“也就因为我这没人正经营生,天天也没个固定地儿,媳妇都找不着,我看你确实是有点东西的,你要是有啥想法有啥机会,可千万捞老哥哥一把。”
这话说得陆怀安都感觉苦涩,还在琢磨怎么安慰来着,结果钱叔自己笑了。
“不过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以后再说哈。”
陆怀安不着痕迹地转移了话题,心里却将这件事记住了。
当天晚上,他们全吃的包子馒头。
因为不确定大家能接受什么程度的消费,所以陆怀安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全上白面的。
玉米面,荞麦面馒头,味道不一样,但价格比白面低廉些。
包子里头也不是肉,而是油渣,掺了些白菜啊酸菜什么的。
“哎,你这挺好,这挺好。”钱叔吃得很惊喜:“怎么想的?哎呀,这包子好吃。”
沈如芸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啃了口包子:“肉太贵了,还要票,我就想着,油渣也行的,很好吃,加点菜,便宜点卖好了。”
这倒是真的,钱叔肯定地点头:“说的在理,全肉的谁吃得起啊。”
陆怀安也笑:“吃的起的,也不一定会来我们店不是。”
他们的目标客户目前只有这些学生,偶尔买一次板栗可能正常,但买华而不实的肉包子,一两个尝尝还有可能,长久买那是绝对不现实的。
确定味道可以,咸淡适中后,他们的包子铺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开张了。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往外头搁了两张椅子,放块门板,就开了摊。
不同于卖板栗,这可是又香又甜的馒头包子。
顶饿,关键还好吃。
第一个凑上来的,竟然还是个老熟人。
“嘿,老板!”陈永明看到他就眼睛一亮,冲过来笑道:“嘿嘿,开店啦?恭喜恭喜!我那天还在后悔呢,没多买点,没想到你后面不摆摊了。”
“谢谢。”陆怀安还记得他,又惊喜又惊讶:“同学你来的可真早,是啊,我那时候是板栗压坏了,只能卖掉,本来也不多,卖两天就没了。”
陈永明看着白白胖胖的包子,口水都快淌下来了,随口敷衍着:“哦哦,原来是这样。”
旁的话都没往心里去,他满心满眼都是包子包子包子:“老板,这是啥包子?”
“这是白菜油渣包。”沈如芸有些不好意思,小小声地道:“下面这一笼是酸菜包,我从自家带过来的,下面的都是馒头了。”
“好香,给我来两个。”
陈永明正准备付钱,想了想又改口:“不,给我一样的来两个。”
虽然有点贵,虽然超出了他的早餐预算,但经验告诉他,买了悔一天,不买悔一年。
他一个人就买走了四个包子,这让沈如芸很惊喜。
第22章 昼伏夜出
尤其是等陈永明付了钱以后,沈如芸感觉整个人都轻飘飘的。
原来真的能赚到钱!
她实在欢喜,时不时低头瞅一眼。
陆怀安看得好笑,但还是提醒她:“正常卖就行,不要一直盯着看。”
“哦哦,好。”
开了个好头,后面就轻松起来了。
一上午,他们准备的三笼包子馒头基本都卖完了,最后只剩了三个包子。
卖得最快的,竟然还是馒头。
“这也是正常的。”陆怀安笑了笑:“毕竟馒头最便宜,又最划算。”
沈如芸嗯了一声:“也最能填饱肚子。”
俩人说说笑笑,把东西收拾进去。
陆怀安把东西都送到厨房,由沈如芸进行清洗,自己则出来把旁边的板子收了。
这可是他自己写的,是他们的招牌。
起的太早了,陆怀安提不起劲做午饭,提议直接吃包子。
沈如芸舍不得,还很迟疑:“而且只有三个,你吃不饱吧……”
“我还蒸了俩红薯,卖完馒头我塞里头的。”
陆怀安拿起一个包子,塞她手里:“有什么舍不得的,天气还热乎,搁一晚上,明天就馊了。”
说着,他也怀念起自家四开门的大冰箱。
不过没关系,日子会慢慢好起来,冰箱一定会有的。
沈如芸一听也在理,抱着包子小口小口地啃起来。
又香又软的包子,里面甚至还是香喷喷的油渣!
她幸福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舍不得吞下去。
陆怀安几口吃了一个,看她这样子有些忍俊不禁,把另一个包子放她碗里,自己拿起煮好的红薯。
“你吃,我吃一个就够了!”沈如芸连忙推拒。
直接把红薯咬了一口,陆怀安摇摇头:“这包子太软了,不对我胃口,我还是喜欢这种饱肚子的。”
很软吗?
沈如芸又啃了一小口,唔,确实很软。
“那,我明天做的时候注意一下,多放点面粉。”
“那倒是不用了。”陆怀安笑了笑,解释道:“馒头扎实就行了,买得起包子的,都是喜欢精细食物的,给他们做软点香甜。”
他这一说,沈如芸就明白了:“对对,还有人夸我们这包子做得软和。”
不知不觉间,话题就一拐不回头。
沈如芸彻底忘了之前在说啥,思量间把另一个包子也吃完了。
等她吃完,陆怀安把碗收了拿去洗:“你洗了那么多东西,这些我来就行,你等等有空把钱清一下。”
“啊?”沈如芸震惊地看着他,眼睛瞪得溜圆:“我来吗?”
陆怀安嗯了一声,有些好笑地看着她:“会吗?”
“当然会!”沈如芸说起来还挺骄傲:“我数学最好了!”
那可不,回回考双百。
陆怀安一边洗碗,一边琢磨着,以沈如芸的资质,就这么卖点包子馒头简直是浪费,确实太可惜了,还是得想想法子,把她塞去读书。
只是……
他看了一眼把钱全摊在桌上,一点一点清算的沈如芸,心情有些复杂。
他和上辈子不一样了,也不知道,她的前路会如何。
“哇!”沈如芸惊喜地大笑,连连叫他:“你快来呀快来看!”
陆怀安擦干净手,走过去问道:“怎么了?”
沈如芸抬起头,惊喜交加地看着他:“我们赚了一块九呢!整整一块九!去掉成本后的,这是纯利润!”
一块九。
陆怀安听得有些想笑:“来,我给你一毛,治愈你的强迫症。”
“什么嘛。”沈如芸已经乐开了花,什么九不九的无所谓,主要是一块!
她笑着笑着,又哭了:“天哪,原来我们不仅能赚到钱,还能赚到这么多钱。”
整整一块九。
看着她欢喜的样子,陆怀安突然想起,她的学费,只要八毛钱。
就为了这八毛钱,她辍学了。
陆怀安看着她,有些心酸。
若是他来得更早些,更早些,就好了。
等她高兴完,陆怀安已经躺床上了:“休息一会吧,我们得改变一下作息了。”
别人是早出晚归,他们是昼伏夜出。
陆怀安实在是累了,倒床上就睡着了,沈如芸却翻来覆去久久睡不着。
一是因为作息没调整过来,二是因为太兴奋。
她看着阳光中陆怀安清晰的轮廓,心里忽然有了一个隐约的预感。
他们的未来,从此改写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生意愈加红火。
真材实料,有口皆碑的好名声,加上没有任何竞争对手,他们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有空的时候,沈如芸还会把馒头做成小兔子小猫咪的样子,哄得原本观望的爷爷奶奶们纷纷掏腰包。
还有不少是被自家小孙子小孙女拉过来,跺着脚想吃的。
“哎,你们这太会做生意了。”老人笑呵呵地掏钱,一脸疼爱与无奈:“就这一个啊!”
“嗯嗯,好哒!”小家伙欢喜极了,抱着小兔子到处炫耀。
于是第二天,更多的老人被拖了过来。
结果因为只是沈如芸一时兴起做的,压根没做多少,很快就卖完了。
没买到的小朋友哇地一嗓子就哭了,那声音,嗷嗷的。
陆怀安万万没想到,这馒头还被她卖出了花,被哭得头都大了。
“别哭了,明天婶婶还做,好不好?”沈如芸笑眯眯的哄着,但说出来的话却毫不留情:“明天早点来哦,每天小兔子和小猫咪都是卖完就没有了的呢!”
还别说,她这么一说,小家伙们都不哭了,互相瞪一眼:“我明天一定是最早的!”
“我一定一定会比你更早!”
“……”
等全部卖完后,陆怀安沉思片刻:“要不,咱这种馒头,加一笼吧。”
“别。”沈如芸收着东西,头也不抬地:“都是些小孩子买,不过就是吃个新鲜,吃两天就没兴趣了。”
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