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陆怀安没想到的,他一怔:“怎么会想这个?我以为你只是想研究数学。”
沈如芸笑了笑,调整了一下姿势,让自己靠得更舒适:“我是想研究数学,但我更希望自己能够有用。”
能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是许多人无法企及的。
她既然拥有了,自然要将这个机会紧紧抓住,运用到极致。
陆怀安想起自己的诺亚制衣厂,越来越扩大的收菜范围,胸中涌起一股豪气:“好,你想读到哪,我就送到哪。”
“哈哈,好。”沈如芸噗哧一声乐了,摸摸他的脸,心里很高兴。
虽然,校长已经给她说过,她这次考得特别好,高中的学费全免,学校和省里还会给她奖金,但他能这样说,她依然很开心。
靠在他怀里,听着他强有力的心跳,沈如芸感觉心里特别宁静。
那个梦,只是个梦。
怀安不会把她一个人扔在家里,他们也早就跟赵雪兰划清了关系。
梦里那个傻姑娘,与她不会再有联系。
摸了摸她的脸,陆怀安借着清风,轻轻吻上她的唇。
花瓣一样,又软又柔。
沈如芸很配合地仰起脸,星光映在她眼底,眼睛里满满当当的,全都是他。
“我确实是醉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这一晚,二楼的竹床吱呀响到天明。
第二天又有不少来祝贺的,俩人一一接待完,才收拾东西回烂坑村。
赵芬还要坐月子呢。
为了能让她更舒适,沈如芸请龚兰做了很多东西,衣服都是最柔软的,尤其是她外甥女的衣裳,做出来后她洗了一遍又一遍,晒得透透的才拿去给她穿。
瞧她这细心度,赵芬都忍不住打趣:“总感觉你做事,好像拿着尺子在量一样。”
特别严谨,做什么都是标准化,连叠衣服都是有棱有角的。
她妈也深深认同,点点头:“她啊,从小就讲究,麻烦!”
沈如芸哈哈一笑,她喜欢外甥女,也希望她嫂子能坐个好月子,也不想她妈那么累,所以力所能及的事就帮一点罢了。
只是这洗尿布的事,她是真做不得。
一闻这个味,她就受不住,想吐。
尤其是见了黄,那真是一天都吃不下饭。
因此,尿片都是沈茂实和他妈洗的。
他们家隔得不远,白天她来这边帮忙,闲时就做点题,看看书,晚上照常挨陆怀安的打。
日子一天天过,倒是颇为浓情蜜意。
等到进集训队这天,沈如芸还真舍不得。
这一去,又是一个月才能见两次。
陆怀安都已经习惯了,送她到门口:“有事就打电话,啊。”
“好。”
俩人依依不舍的,羡煞旁人。
等陆怀安走了,有同学忍不住好奇地问:“你们还没结婚吧?感情这么好。”
沈如芸羞红了脸,摆摆手:“我们都老夫老妻啦,结婚几年了。”
结婚几年了,感情还这么好啊,真难得。
送走了沈如芸,陆怀安一头扎进了制衣厂。
淮扬这边的生意,迎来了寒冬。
他们第一次,出现了货物积压的情况。
这是何厂长没有预料到的。
“不是往县里送?怎么可能会卖不掉?”
照他们的想法,县里衣服都那么差,比如余唐的衣服,拿回来连他们工人都看不上,当福利分发下去都嫌弃的。
这种情况下,淮扬的衣服往县里一送,应该会被人抢着买才对啊!
就是怕会跟不上销货速度,他们才特地等了一等,囤了一车的货才往县里拉的。
黑子一脸颓丧,狠狠地抽了口烟:“他们都有货源了。”
瞧着了他的眼神,邓部长一僵,试探地道:“哪来的货源?——诺亚?”
叹了口气,黑子无力地点了点头。
妈的。
邓部长都忍不住踢了椅子一脚,骂道:“晦气!该死的诺亚是跟我们过不去了是吧!”
不管什么事,他们都要插上一手。
听到诺亚两个字,何厂长就感觉眼前一黑。
他定了定神,问黑子细节:“他们送了哪个县?供销社还是商场?价格贵不贵?质量怎么样?”
如果送货不广,他们还是有机会的,诺亚质量好,价格也高,他们走低端渠道,应该也可以。
结果黑子摇摇头:“几个县全都送了,连永东县都送了,供销社和商场都有,全面铺开,价格不贵……”
觑了眼两人的神色,他垂下头,压低声音:“比我们的定价还便宜。”
“不可能!”
何厂长大手一挥,果断地道:“他们价格怎么可能低得下来?”
比他们的价格还低,诺亚这是做善事吧!?
那还卖什么卖,直接送人不好吗?
黑子摇摇头,迟疑地道:“他们的布料,比我们的好,比综合商场的差……”
总而言之,就是刚刚好踩在他们头上,又不会亏本的范围。
走的,正是他们薄利多销的路子。
何厂长一凛,盯着黑子:“他们销量大不大?”
倘若诺亚真的走了他们的计划,那淮扬的货物,岂不是全部砸手里,卖不出去了?
“大。”
何厂长骤然抬头,语气冷厉:“陆怀安是怎么知道我们的计划的?”
每一步都踩得很准,和他们的计划没有丝毫出入。
这总不能是陆怀安掐指一算,自己琢磨出来的?
邓部长心有点慌,知道自己被怀疑了,连忙叫屈表忠心:“我绝对没有!真的,我谁都没说过……我给黑子说过。”
听出点意思,黑子烟都不抽了:“我恨陆怀安还来不及呢,我绝对不会透露任何消息的!”
那真是见了鬼了!
几个人商量来去,商量不出一个好的方案。
这些衣裳再降价的话,他们真的要亏本。
只得暂时堆放在仓库里,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出手。
不过……几个小纺织厂再送布料来,淮扬坚决不收了。
开玩笑,这批衣裳都已经砸在手里了,他们怎么可能还进,这不是把自己往死里坑。
这几个纺织厂可跟杜厂长那厂子不一样,他们规模小,好不容易攀上淮扬,都是拼了命地做布料。
谁想到,不过才出了两批货,淮扬竟然不收了!
第200章 厂子都会被拖垮
几个厂长当时就急了,求爷爷告奶奶,却连何厂长的面都见不着。
邓部长倒是见了他们一面,也是直言淮扬的难处,而且他们连合同都没签过的,也确实挑不出他们的理来。
话是这么说,纺织厂的厂长们还是不愿接受这个沉重的事实。
对于淮扬来说,这些是次品,但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他们举全厂之力,以最快速度提供的最好布料了。
有两家甚至是借钱买的原材料,赶工出的这批布料。
原想着只要稳定供应几批,跟淮扬签下合同,他们就能一步步做大做强,所以才咬了牙赌的这一把。
没想到淮扬竟然会半路撤,甚至都没给他们打声招呼。
卖给他们原有的客户又不现实,按照淮扬要求制作的布料,价格也比平常做的贵,以前的客户根本没这个能力接手。
这些布料卖不出去,他们整个厂子都会被拖垮的!
他们都是承包制,自负盈亏的,根本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有的索性都不回去了,跑到淮扬外头,裹床毯子就睡,誓要等到何厂长,跟他好好掰扯掰扯。
与此同时,诺亚这边也有不少压力。
龚皓翻着记录,眉头紧皱:“我们摊子铺得太开了。”
他们的衣服翻新快,上货也快,卖得更快。
新机子这边还好,好歹只供应综合商场这边,虽说揽了一部分淮扬的销量,但到底都是熟练工,还是跟得上趟的。
时不时的,赶完当月的工,她们还能抽点空去指点一下新人。
可是旧机器这边,对应的是几个县城的缺口。
一口吃下了纺织厂所有剩余的布料,还填不上这个窟窿。
工人更是紧缺。
陆怀安接过来看了看,也有些惊讶:“这两个县,都是他们谈的?”
“不是。”龚皓笑了笑,从上划到中间:“这这这,这几个,都是钱叔去谈的。”
村里没什么事,钱叔也跑惯了,索性跟着车到处转悠。
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生谈下来好几个订单。
“然后……”龚皓叹了口气,甜蜜又烦恼地道:“学校去年订的书包反响不错,今年又下了订单,小兰她们还得制作书包。”
虽说这个是明年的订单,不是那么急,但也得提上日程。
陆怀安都忍不住苦笑:“怎么全堆一块儿了。”
“可不是。”
如果不加紧处理,后面只会越堆越多。
“速度出不来倒没什么,大不了我们再进些机器就是了……”龚皓叹了口气,犯愁:“最麻烦的是,人手不够,纺织厂这边也开始吃紧了。”
杜厂长做梦都没想到,他居然会有一天被客户催单。
而且都不是新机器的新布料,而是旧机器的普通料子。
要知道,这些旧机器,平日里哼哧哼哧开一天,晚上还得好好保养,不然分分钟坏给你看。
搞急了冒烟都是常有的事。
所以他们速度是真的起不来,上回堆积布料,也是淮扬突然拒收导致的。
旧布料出事,他索性将重心移到了新布料,工人也都调到了新生产线。
结果,诺亚又催他普通布料出货?
杜厂长都熬不住,怕工人理解错了意思,电话都没打了,亲自跑了过来:“陆厂长,你们这,咋个回事啊!”
他到的时候,陆怀安和龚皓还没商量出个结果来呢。
闻言也是无奈了:“如你所见,就是这么回事。”
突然爆单,他们有什么办法嘛!
“这……”
杜厂长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愣了半晌:“那,这,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正在商量呢。”陆怀安点了支烟,也没办法:“都接了,那肯定只能做。”
拿着算盘一顿算,龚皓给出个大概的数字:“书包这边要加些新布料,质量要好,去年我们让你们制作的加厚加密防水的布料,可以量产了。”
“……行。”反正是新机子,加人手就好了。
“普通布料要翻倍加量。”龚皓也没客气,这已经是很保守的量了:“毕竟新加了几个县的订单,时间得抓紧。”
杜厂长刚还琢磨着,一听这个就无语了:“我这,就算全力跑起来也做不出这么多……”
而且,他迟疑地看着陆怀安:“你们就做得过来?刚不还说人手不够。”
“我会想办法的。”
行吧,杜厂长叹口气,头都快挠秃了:“那我也回去想想辙。”
诺亚这边先要解决的是人手问题。
招人。
可附近村里的适龄女工都被招了,太远的人也不乐意来。
市里淮扬正式工还是铁饭碗呢,诺亚可不是,他们也不分配房子。
陆怀安也想不出办法来,只能是先提升机器了。
找张正奇进缝纫机,他也很为难,说近几个月卡得很死,旧机子真的找不着,只能到处买,好歹给他们凑够了十台新机子。
拉回来以后,立马安排上。
速度一时提升了,质量也上来了一些,但人手不足,导致不少旧机子根本排不上号。
“暂时先这样。”
机子问题解决了,纺织厂这边布料却迟迟未送。
陆怀安亲自打了电话过去,杜厂长都快急死了:“……连夜赶工,赶了两天机子烧了,正在修呢,下午就能修好了。”
但这耽误的一天功夫,算是彻底补不上县里这边的订单窟窿了。
龚兰抽出空,说可以帮着赶工,女工们纷纷提出加班帮忙。
可是没布料啊!
正商量着,刚送完一车货的崔二兴冲冲跑了回来:“安哥!我找到了一批货!”
什么货?
崔二车都没停坪里去,直接停在正门口,从拖斗里拿了一块布过来:“我看这布,和咱们做衣裳的料子差不多,这种能行不?他们拖了很多,摆在淮扬外头卖呢!”
淮扬不收布料,小纺织厂也没办法,逮不到何厂长,他们索性就地销货。
蚊子腿再小,它也是肉啊!
总比全部压在手里发霉要好。
陆怀安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又递给龚兰她们看了一下。
“是差不多,甚至还稍微好一点。”
也是旧机子做出来的效果,说不上特别好,但发给县城已经足够。
“大概有多少?”
崔二是个机灵的,买布的时候就顺便问了一嘴。
纺织厂对淮扬可谓深恶痛绝,恨不能逢人便说,他这一问,他们直接滔滔不绝。
这个中恩怨,简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不签合同,借厂子大就压人一头,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