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就数二牛回来得最快,因为他向来骑车就猛。
别人还在半道上呢,他就已经停好了自行车。
“哎哟,二牛,回来啦!”隔的老远,做汤圆的婶子就招呼着:“你今儿去了诺亚机械厂吧,咋样啊?吃饭没有哦?”
筒子楼嘛,一吆喝,整层都听得着。
声音大点的,整栋都能听到也不稀奇。
这会子,她这一嗓子喊的,楼上楼下不少人都暗挫挫探出头来。
先前二牛去的时候,她们可没少冷嘲热讽。
新厂子,哈!
有啥好待的?
估计钱都拿去建厂房进机子了,听说那机子都要百来万呢!
哎哟,那是多少钱。
这么多钱都花了,哪还有钱养他们这些工人嘛。
像淮扬,之前说得多好哇,何厂长在的时候,那福利不要钱一样地发。
就是后面进机器啊各种乱七八糟的,把钱都霍霍完了,一没钱,领导们嘴脸就变了。
现在他们逢年过节,屁都没得。
她们认定,诺亚机械厂肯定更惨。
结果二牛乐呵呵地应了,很高兴地:“吃饭了呢!食堂里吃的,饭菜可好吃了!”
食堂?
有没留意他们前边说啥的拉开门出来,打着呵欠:“二牛你可别唬我,我刚从食堂回来,今天还是水煮的。”
可难吃,他端着空碗过去,本来想打回来吃的,又空碗回来了。
二牛哦了一声,摇摇头:“我不是在这儿食堂吃的呢,我在诺亚机械厂的食堂吃的!哎哟,今天吃红烧肉嘞,打菜师傅一大勺子,哐嚓一大勺,一点都不抖!”
啥?
不抖?不抖那还叫打菜师傅?
可是瞅瞅他嘴角的油,众人又不由得不信。
红烧肉哇……
嘴里忍不住开始分泌口水……
终于,有人注意到了二牛手里提着的东西:“二牛,你手里提的什么玩意儿呀?”
这瞅着,咋那么像汤圆呐。
“你不是自己在外头买的吧!?”婶子忍不住笑了,拿起一颗自己做的汤圆扬了扬:“哎哟,这汤圆呐,还是得自己做,自己做才好吃!”
二牛挠了挠头,抬起手给他们看的更仔细:“没有呢,我这也是厂子里头发的,大汤圆!食堂师傅自己做的呐!”
他皱着眉,回忆着:“他们说是什么芝麻什么玩意儿的……”
说完他就进去了,也没管其他人什么表情。
“……一个新厂子,还给送福利?”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不敢相信。
可是事实由不得他们不信。
不多会儿,去诺亚机械厂的其他人也都回来了。
一个个喜气洋洋的,有夫妻俩一块去的,都高兴坏了,两大袋汤圆!
过节走亲戚一点都不慌!
而且他们这汤圆呐,个头大,馅儿足,看着都喜庆。
二牛是个单身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他也不走什么亲戚的,留了几个拿回去给老娘,晚上就煮了几个尝尝味。
哎哟,筷子一戳,里头馅就迫不及待地跑出来,香得哦!
“咋样?好吃不?”
二牛烫得龇牙咧嘴,却依然舍不得吐出来:“哎哟,哎哟,太香了,太甜了!真好吃!”
这咋个做的哟,怎么这么好吃的。
哪怕他这么大个青壮小伙子,煮了八个都没能吃完。
实在是这用料太太太太实诚了。
跟他玩的好的有些眼馋,瞅着碗里剩的两个汤圆咽了口口水:“那,二牛,这两你吃不完,我能尝尝不?”
二牛吃多了,有点撑。
这会子,他也吃不下了,明天他又回家里,还有汤圆吃。
瞅着兄弟这馋相,他咧嘴笑了,一挥手,很豪迈地:“能!你吃!哎哟,香死你。”
见他肯了,其他人也都忍不住了。
“我也试试。”
大师傅的手艺,那可真不是盖的。
众人虽然只是尝了个味儿,但这滋味,真是回味无穷。
夸完了汤圆,众人回头再想想自己厂里头,心里可真不得劲!
有人直接就去找厂长闹了,想要也发汤圆。
“要不就把我们也调机械厂去!”
尤其是原先本来就分到了机械厂,又自己闹腾着把名字删掉了的,这会子更是肠子都悔青了。
谁能想得到,这么个破厂子,居然待遇还这么好?
“肯定做不长!”
他们恶狠狠地诅咒着。
“听说机器都没得,肯定是个空架子。”
结果隔两天,就听说诺亚机械厂的机床到了。
最高兴的,就属机械厂的这些工人们了。
真好,不用闲着了,这天天好饭好菜地招待着,他们吃饭都不踏实。
机床到的这天,陆怀安也特地过去了一趟。
东西很多,包装得严严实实。
张猛拿着图纸和订单,跟他们一一核对:“这个是摆在这里的,那台摆在这边……”
每个零件,摆放的位置都有讲究,比如说更方便组装什么的。
后面还要调精度,刀片也需要仔细检查。
看得越久,陆怀安就越感叹。
果然内行人干内行事。
这活,他真干不来。
工人们帮着拆,跟着工程师一点点地看。
张猛一共花费了三天功夫,才把所有设备全部验收完成。
接下来就是组装了,他特地安排了人手跟进:“一定要学,多看,多问,不要不好意思,这等于是免费的教学课程,不学才是傻子。”
说的好有道理!
众人也担心自己对机械厂一窍不通,到时会被淘汰。
毕竟现在这么多人,明显是供过于求的。
他们学得越多,被淘汰的机会就会越小的!
工程师心态都快崩了,他第一次遇到,这种多人围着他跟他学个组装的。
“大家别急,啊,一个一个来……”
“这些只是组装,都是些基础,你们看图纸也能懂的。”
图纸?哦,对!还有图纸!
众人开始拿着图纸一一对应着零件,认真地研究。
搁他们这架势,怕是机器组装完,他们都能当场拆下来再装回去了。
工程师下了班回去,就给厂里打电话哭诉了:“他们简直不是人!问的可详细了!”
上司请求了厂长,得到了回复:“他们问啥你就回答啥吧,只要不涉密,帮着他们解答一下也是好的。”
这是张厂长的意思,陆怀安原就给他打过招呼,说了自己新招的这些工人,对机械厂一窍不通,肯定会想多了解一下的。
张厂长觉得,这有什么的,不过是了解一下机器而已嘛,这也是他们原本就有安排的服务部分。
工程师有苦难言:这根本不是一回事!
可是领导都这么说了,他只能捏着鼻子应了。
第290章 如履薄冰
把所有的机器全都组装完后,工程师又多待了几天。
因为要调适机器。
这几天工人也没闲着,操作上有什么不懂的,也直接问工程师。
混熟了嘛,工程师也没那么抵触了,任劳任怨地教一遍,但他也不白教:“哪,你中午的鸡腿,我的了。”
“没问题!”
一趟车间转下来,工程师都赚到了十几个鸡腿儿。
等他要走的时候,工人们还很多都舍不得他。
“以后我还会来的。”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工程师也觉得他们挺可爱的。
他咧着嘴笑,挥了挥手:“你们好好干,等陆厂长扩大规模,可以再找我们进机器呀,我一定来!”
陆怀安也笑了,扬声应道:“好,借你吉言哈哈。”
送走了工程师,陆怀安开始盯生产了。
原先签的几个单,也快到交货时间了。
只是,一提起生产,张猛的态度就不大对。
似乎有些难以启齿般,他犹豫良久,还是不知道怎么给陆怀安。
看他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字,陆怀安微微皱起了眉。
他想了想,有些迟疑地:“是不是还需要磨合一段时间?”
对于这一点,陆怀安倒也不意外。
本来嘛,张猛对于冰箱生产就不大熟悉,这机床也是新进的,他原先没接触过,需要磨合才是正常的。
张猛抽着烟,眉头紧皱:“唔,是,是需要磨合……”
“成。”陆怀安盘算了一下,笑着拍了拍他的肩:“你也别有太大的压力,没事的,啊,这边的订单呢,时间都比较宽松,我当时谈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时限的问题。”
就是怕时间到了交不上货,他才特地把时间调得这么后,甚至签合同都是年后才签的。
张猛心事重重地点点头,叹着气:“对不起,陆哥。”
这有什么的,陆怀安笑了笑:“没事,慢慢来,啊。”
磨合期嘛,工人们也需要一个过渡和熟悉的时间。
每个操作都不得有误,每个程序也都要背得滚瓜熟练。
尤其有大型机械,跟淮扬的机器完全不同,也具备一定的操作危险性,安全是重中之重。
陆怀安特地从诺亚纺织厂这边,调了几个工人过来,给他们宣传了一下安全的重要。
其实这他倒是多虑了。
淮扬之前还出过安全案例,不少人都是亲眼目睹的。
那血淋淋的场面,多吓人哦。
很多人心里都有阴影,大半个月睡觉都做噩梦呢。
到了这边,操作的又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机器,他们自然更加注意。
毕竟,人都怕死嘛!
陆怀安听了这话,也就安心了。
龚皓他们最近都在整理资料,因为马上就是总结,陆怀安得写报告上去了。
关于诺亚纺织厂,从他接手到现在,从原先的承包制,改成合资制,也有了一定的时间。
他需要打报告,写明利弊,帐目要清楚明白。
毕竟,诺亚纺织厂,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个上边的实验。
他们也想知道,如原先濒临倒闭的纺织厂这般的厂子,是否真的大部分都是承包制的原因,改成合资制,是不是还有得救。
他们需要的,是效益,是成绩。
合资制的与否,他们其实并不太在意。
如果能让厂子起死回生,改成合资制也不是不可以。
陆怀安经过整理,写报告,折腾了足足一个星期,才把资料完整地交上去。
这一次,不再是郭鸣负责了。
接手的是市里省里的领导,直接接过去后,他们会先对这份资料进行审核审查,确认无误后,就会开始开会进行讨论和研究。
不过这后边的事,基本跟陆怀安没什么关系了。
陆怀安办完了这个事,心里也总算落下了一块大石。
只要上头认可他的工作能力,后面他做什么,都会轻松、容易很多。
他目前最需要操心的,还是永东县这边。
首先是人员裁减,需要一个个进行确认。
毛晃过来这些天,也不是吃干饭的,他回南坪市的时候,带了本笔记过来找陆怀安。
“这些,是我按照你的要求查出来的人员。”
手指一滑,满满当当的名字。
毛晃翻了一页,指着只多不少的名字:“这里是副厂长一队的。”
这些就都是支持副厂长的了,陆怀安哦了一声:“行,你做得很好。”
“这个……”毛晃看着他,有些迟疑:“陆厂长,这样的话,人数占比有点大啊……这个,真的没事吗?”
一下子减少这么多人,工人们肯定会有不小的动静……
陆怀安态度很坚决:“宁缺毋滥。”
“这个,副厂长同系的不要,我理解,但是这第一页……”
毛晃指着第一页,眉头紧锁。
陆怀安嗯了一声,笑了笑:“这些人,是绝对不能留的。”
“好吧。”见他如此坚定,毛晃没再说什么。
心里琢磨着,那笔钱还是退了吧,这事搞不成。
其实他是觉得这事,陆怀安没必要做的这么绝的。
毕竟都好久之前的事了,时过境迁,秋后算账总感觉……
只是陆怀安坚持如此,他也没办法。
余唐正式改名这天,陆怀安亲自到了现场。
他提前一天,特地叫上了龚皓。
故地重游的龚皓,心情也很复杂。
当初他从这里离开,满心都是愤恨。
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也觉得余唐对不住他。
想出来的办法,每次厂子都用上了,表彰的时候却永远没有他。
有一次,厂子被人骗了,他力挽狂澜,好歹把钱款追了回来。
结果钱交上去,不知道在哪个环节少了一部分,厂里非说数额对不上。
于是,明明是立了大功,领导却说他是戴罪立功。
有人甚至私传是他偷的钱,只是后面怕了,又交出来了。
他百口莫辩,谁也不当着他面说,问起来又都说没听过,可私下里的谣言一直没停过。
龚皓当时不理解:这事不是他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