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年办了证下来,那做事是真的轻松又方便。
资金过手,全无阻碍。
要什么证明就有什么证明,往上递报告,两三天就能有回音。
兴许是太过顺风顺水了,许经业感觉自己有些放松警惕了。
“听你这么一分析,倒让我察觉到,最近的阻碍,可能不是我自己想多了。”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交上去的报告,开始签字慢了。
有些证明也打不下来了,帮人做的文件什么的,得三催四请。
陆怀安听了,也陷入了沉默。
俩人沉思片刻,陆怀安才沉声道:“你,或许可以查一查,或者请人吃一下饭,试探一下上头的想法。”
去年是因为定州资金紧缺,银行的资金流动无法满足那大大小小的商户,才有了些许放松。
倘若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些掣肘,这些放宽的条件很有可能会重新收紧。
许经业会感觉到阻碍,说明已经不是短时间才出现的问题。
“行,我去查一查。”许经业也深以为然,要不是跟陆怀安讨论,他还真没往这方面想过,只是琢磨着可能这些人胃口养大了。
他弹了弹烟灰,笑得也挺洒脱:“倘若真要干不了了,我大不了又把重心转到别的行业上去呗!”
一回生,两回熟。
这几年政策反反复复,他都已经习惯了。
他能这样想,是最好的了。
挂了电话,陆怀安沉沉叹了口气。
怕就怕,尝到了甜头,舍不得撒手,抱着金山一起沉。
不过,陆怀安很快就没时间替许经业操心了。
因为郭鸣七拐八绕的,还真打听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
郭鸣得到消息后,早饭都没顾得上吃,开车就跑过来找陆怀安:“有音讯了!”
他压低声音,比划了一个八字:“大概是在八月左右,有六成把握,会出这个政策。”
的确,现在拖了这些天,商河这边都已经在引入第二批冰箱。
不仅是商河南坪,全国上下都开始陷入了一种紧张肃穆的氛围。
国外的商品突然大量引进,稍有远见的都能觉察到,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陆怀安听着郭鸣分析,知道未来的路不大好走,但反倒是松了口气:“至少能有个政策缓冲一下,还好。”
国家不会放弃他们,总归是会出政策多多扶持的。
毕竟,也不可能直接让大水一波把他们全给冲垮了。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综合商场这边,吴综信居然会打电话给他。
郭鸣也在旁边呢,听到吴综信自报家门,还有些诧异:他们居然还有联系呢?
现在综合商场这边,生意都不怎么好了。
随着个体户越来越多,综合商场的优势也越来越少。
吴综信其实还是挺愿意跟陆怀安合作的,但这回也没有办法:“这边冰箱直接划了一千台的名额到我这边,我也没有办法……”
他挺为难的,因为上头也没有给他说,这冰箱供货,究竟是短期的还是长期。
跟陆怀安这边签过合同,可他们综合商场的销量终究有限,吃不下这么多的量。
他肯定不能拒绝上头的规定,但又不想得罪陆怀安,所以特地打了个电话过来跟他商量商量。
陆怀安哦了一声,倒也没生气:“没关系啊,你放嘛!是店铺不够吗?”
“哦,哦,那倒不是,店铺是够的。”
听出他没有生气,吴综信轻轻吁了口气,有些为难地道:“就是……仓库不大够了,所以可能需要你们搬一些回去……”
仓库还是从前的仓库,这些年并没有扩建过。
一下子多出一千台冰箱一千台收音机,他这边放不下了。
陆怀安爽快地答应了:“成,我等会叫人过来拉走一些就行……你店铺不会动我的吧?”
“不会不会。”他能答应,吴综信已经很高兴了:“回头如果店铺里边,你们的产品快卖完了,我就叫营业员打电话过去让厂里再送货。”
“行。”
陆怀安笑着挂了电话,和郭鸣对视一眼,看到了各自眼底的担忧。
这个电话,不会是最后一个。
一如他们所想的,接下来的两天里,好些客户都给陆怀安打来了电话。
各种各样的困难袭来,好在陆怀安向来人品不错,交际也还算广阔,客户们都是尽量保留了他们的销售位,只是……
经营的空间,到底是被挤压了。
冰箱是首当其冲,其他行业也无法避免。
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算是正式拉开了帷幕。
第497章 投石问路
接下来的几天里,陆怀安四处奔波。
好些地方,他都得请人吃饭,把事情敲定。
不求让他们全力支持,只希望能把损失缩小在最小的范围内。
这个时候,他们就发现,做农贸市场,真的是最明智的决定了。
无论是冰箱厂,还是制鞋厂,这些产品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冲击。
但是农贸市场却一点余波都没有涉及到。
从前怎么卖菜,现在还怎么卖。
生意不但没变坏,反而因为来商河来南坪的人多了而变好了一些。
尤其是新安大酒店,住酒店的人格外的多。
很大一部分,是国外来考察的。
因着新安大酒店名声在外,有些来商河考察的,都会特地跑远一些,过来住店。
毕竟现在的外国人都挺有钱的,花的也都是公司的钱,没必要省。
能过得舒服一些,花点钱也挺值。
陆怀安刚把这些事情敲定,还想着找龚皓了解一下资金的事情,商贸城这边就找上门来。
外国引进的这些产品,张德辉想在商贸城也弄个店铺。
毕竟光凭着综合市场什么的,想消耗掉这些分摊下来的产品,还是很有难度的。
陆怀安简直都要气笑了,直接去了办公厅:“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突然引进这么多产品,挤压了他的生存空间,某个程度上来说,是在跟他抢生意,抢客户。
这些,他都没说什么了。
现在居然还要入驻商贸城?
陆怀安手指在桌面重重一叩,扬眉:“你引进就算了,你还要给他们开店子?你是在搞笑吗?”
那还不如直接引进一个冰箱厂呢,明刀明枪地干,总好过这样扔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刀子。
搞的他想还手都不知道打谁,可憋气了。
张德辉皱着眉,有些不明白他生气的点在哪里:“进综合商场,你也是答应了的呀。”
既然综合商场都能进,商贸城又为什么不能进呢?
陆怀安冷嗤一声,直视着他的眼睛:“我就问你,你要在商贸城开店铺放这些外国货,那这店铺写什么名字?你难道要给这些洋品牌,单独开个店面做宣传吗?”
这个,张德辉还真没想过。
他只是想,把上头分派下来的这些产品,都出手罢了。
在他看来,综合商场和商贸城,其实都差不多。
反正都是个卖货的地方嘛!
他都不明白,陆怀安为什么能接受这些产品进综合商场卖,却不能接受它们放到商贸城里。
“这能一样吗?”
张德辉皱着眉头:“这有哪里不一样?”
看他不是在反讽,陆怀安深吸一口气:“当然不一样了!”
综合商场,那进去的东西,直接就是划了个摊位。
就像他制衣厂的衣服,进了综合商场,挂的牌子就是一个【服装区】。
不管是哪里的衣服,什么厂子,什么牌子,通通不重要。
反正规划的,全都是服装区。
人们买的,是综合商场的衣服,而不是某个品牌的服装。
冰箱也一样,在综合商场,新安冰箱厂和国外的这些冰箱都是摆在一处。
人家想买哪台就买哪台,全都是冰箱,不分什么品牌。
而商贸城呢?
“从一开始,我们打造的就是一个店铺,对应一个工厂,商贸城的建立,是为了宣传我们的品牌。”陆怀安定定地看着他,一字一顿:“但凡入驻商贸城的,都得通过我们的审核,到工厂进行考察,确认质量过关,生产能力达标,我们才会让他入驻。”
而现在呢?他轻飘飘一句搞个店铺,就让这些国外的产品进入商贸城?
这是搞个店铺吗?
“不,这是在给他们做宣传。”陆怀安手指摩挲着杯沿,他不相信张德辉不知道这其中深浅:“并且,是直接给他们一个对应的平台。”
他们当初建立商贸城的出发点,是为了利于商河南坪的这些工厂,可不是为了方便这些外国企业的。
张德辉眸光微闪,他其实也想过,但总感觉,不是什么大事。
但陆怀安现在把事情摊到明面上来说了,他也不好再坚持:“那这些产品,要怎么才能……”
总不能全塞综合商场,才给塞了一千台而已,吴综信就说仓库放不下了:“这你也是知道的吧?他还说跟你沟通过,挤占了新安冰箱厂的库存……”
“对。”陆怀安顿了顿,果断摇头:“我不管你是怎么处理,你是塞供销社也好,放它们下乡也罢,反正,商贸城,不可以。”
跟张德辉的相处经验看来,这人素来是吃硬不吃软的。
你一退,他就进。
得寸进尺的,陆怀安态度索性放硬了些,寸步不让。
张德辉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按了按额角:“那行吧……我再考虑考虑。”
毕竟现在陆怀安是商贸城的统筹,这事还是必须得经过陆怀安同意才行的。
尤其是经过前几次的交锋,他着实不想跟陆怀安搞得水火不容。
他退了一步,陆怀安也见好就收。
反正,他亮出了自己的底线,只要张德辉不去踩,他们还是能好好交流的。
商贸城这边,陆怀安盯得紧了些。
不少厂长得到消息,还特地跑到商贸城这边来问他:“那我们的店铺不会有事吧?”
“不会的。”陆怀安给他们一颗定心丸:“只要你们做得下去,按照缴费,商贸城这边的店铺不会有问题。”
厂长们都放下了心,他们都是小厂子,可没胆子跟人较劲。
其实最近这波国外的产品冲击,他们也或多或少受到了波及。
但这时候,就体现出商贸城的好处了。
因为商贸城开业后,他们签订了不少订单。
有些甚至是国外的订单,价格虽然不高,但至少,维持半年还是没问题的。
这个时候,稳定,就是最难得的机遇。
邻近的城市,不少工厂都因为订单不够,平时不影响什么,做出了产品,偶尔积压,总能慢慢卖出去。
可现在,国外的产品引进国内,价格不高,质量上乘,一下子,就让他们积压的产品堵死在了仓库里头。
不少人急得上蹿下跳,到处找人,托关系的,想把积压的货品清一清。
哪怕不能全清掉,好歹脱手一些库存,能回点款,也能多撑几个月。
大家都不傻,知道国家肯定不会看着事情发生而毫无动静的。
但是现在关键是,这波冲击来得太出乎意料,动静太大了,超出了他们承受范围,不说半年,恐怕两三月他们都撑不下去。
可现在大家都挺难,想帮忙也爱莫能助啊!
不少人都暗暗感叹着:“幸好,我们在南坪。”
“幸好,我们有商贸城。”
“也幸好,陆厂长坚持让商贸城提前开业。”
真要顺着西区那些人的想法,一拖再拖,恐怕现在都不一定开业了。
没有这些新增的订单,这些厂子的窘境,他们也会遇到。
东区的厂长们,内心更是充满了感激。
不仅是他们,就连西区不少厂长们,也对这个情况感到颇为意外。
对这次的冲击,他们倒是没什么太大反应,反正他们是不怕的,这种竞争也习惯了。
他们意外的是,陆怀安之前坚持让商贸城提前开业,好像是早有预料一般。
“倒是可惜了呢。”
有人叹息着:“若是没有商贸城……”
这一波,没准能让东区不少厂子都倒闭。
最好是连着陆怀安的厂子一起完蛋,他们好渔翁得利。
可惜了……
消息传到陆怀安耳朵里,他冷笑一声:“果然,他们就没打什么好主意。”
一肚子坏水儿。
“可不是嘛,非我族类。”钱叔可还记得他这句话呢:“不过也没什么事,我算过了,我们现在的订单,基本还能撑个一年半载的。”
真是多亏了夏桃,谈的那个童鞋的订单,那位老板靠着他们鞋厂的这批货,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帐。
也因为国内童桃产品的短缺,他赚了不少,又加着下了好些个订单。
这样一来,倒是让鞋厂这边压力小了很多。
陆怀安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好,也不用撑很久,大概三五月,就有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