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厂长亲眼见过那个场面,回来都忍不住跟小蒋叹息:“怪不得,陆怀安会说那个话。”
他当时怎么说来着?
说如果他愿意,也可以做大做强,想超过锐铭,也不是难事。
“说实话,当时我以为他吹牛来着。”小蒋很诚恳地感慨:“可现在,我真的觉得,他说的是事实。”
这般严苛的查账手法,能让锐铭活活脱几层皮。
可是新安集团,毫发无伤。
“这不仅仅是一个冰箱厂呢。”
这是一整个的集团,那么多产业。
邹厂长愈发肯定,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在这一轮审查查税里,对新安集团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但是接下来第二步,让陆怀安开始操心了。
上头下发文件,开始清理整顿国营体系外的新兴企业。
听到这个消息后,龚皓简直都要无语了:“竟然说私人企业是国营企业争夺原材料、造成通货膨胀和市场失控的罪魁祸首!”
天呢,私营企业何德何能。
他们要真有这般本事,又怎么会一直被牵着鼻子走。
“这不是重点。”陆怀安点了点桌面,让他看下边的:“新兴的家电业,是这次整治的重点。”
其中,增长最快,前头出事最多的冰箱业,则是重中之重。
锐铭的倒下,还是让上头有些不满的。
尤其是在锐铭倒下之后,吃相有些难看的某些工厂。
他们迫不及待地脱离了锐铭,甚至不惜跟外资企业合作,转过头来啃噬锐铭。
前边不觉得,现在这后果反噬,显然不是他们承受得起的。
“可,可这会误伤啊。”
龚皓想想都有些头皮发麻。
真个要论起来,他们新安冰箱厂,也不是定点单位呢。
说起定点单位这个事,其实最开始源于保护国营企业的口号,还是八五年前后发起的。
当时是上头发的文件来着,全国二十个省市里,只选中了42个厂家作为定点冰箱的生产单位。
好处当然是有的,不过是仅针对这些定点生产单位。
压缩机不仅是进口的,最先进的,而且是由国家提供。
其他配件,自然是要什么,有什么,而且绝对都是最好的。
要贷款?要搞销路?
都没有问题,他们要什么,国家给什么。
甚至,非定点单位还会被压制并清理。
压缩机是没有的,零件也是没有的,原材料,那更加没有了。
贷款更是想都别想,打广告也是不允许的。
一如新安冰箱厂这般有点本事的,就会走自己的渠道,从国外进零件原材料。
其他有关系的,则绕点弯子,搞些国产的零件什么的。
因为上头虽然颁布了这些文件,但执行得并不严格。
算是,睁只眼闭只眼吧。
毕竟之前是要发展经济的,总不能扯人后腿。
总归三年多下来,这些私营企业竟然没死,还活得挺滋润。
当然了,很多人认为,这些企业之所以还活着,就是因为那些倒爷。
因为他们的倒卖,这些非定点的冰箱厂,才会不仅没有减少,还越建越多。
区区一个南坪,只有两三个冰箱厂,也不成气候,这并不算什么。
厉害的是余州市,就这么一个市里头,竟然有六十多家大大小小的冰箱厂。
他们位置好,从国外进货方便得很。
有个厂子发展得甚至比没倒之前的锐铭还要好,年产数十万台!
这规模,说出来着实有些吓人。
它倒是低调,还收购了一些小厂子,改头换面的,里头的设备甚至比某些定点单位还要来得庞大和先进。
只是,再怎么低调,也躲不过这一轮严查。
资金是查得到的,藏不了的。
这一番清账,这些厂子被查了个底朝天,老底都被掀开了。
这样的情况当然不是上边乐意见到的。
于是,这个工厂,被立为了典型。
它的产品,被打成了劣质产品,全部不合格,直接停产,关厂。
速度之快,手段之利落,直让不少人都感到胆寒。
原先占有不小市场份额的工厂,竟然一夕之间,直接就这么消失了。
消息传到南坪,不少人都瑟瑟发抖。
“完了,完了啊。”
“接下来,肯定就是我们了!”
“不,接下来,肯定会是新安冰箱厂吧……”
到了这般时候,众人竟然没有了什么对手失利的欣喜兴奋。
有的,只是兔死狐悲。
他们甚至希望,新安冰箱厂能撑得更久一点点。
至少,不要倒得那么快……
陆怀安找了郭鸣,也有些感慨:“我没想到,这一次竟然会这般雷厉风行。”
实在是从前的手段太过温和,现在突然变了态度,他着实是有些意外的。
“这有什么。”郭鸣摇了摇头,看向他的眼神有些无奈:“这还只是个开始呢。”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次,新安集团这边没有查出什么。
“但是……”郭鸣叹了口气,虽然有些为难,但也不得不说:“你也不要放松警惕,不要以为自己就高枕无忧了……”
身在其位,有些事情,他不好说得太明白。
可是到底和他合作多年,他虽未明说,但陆怀安一点即通。
眉心微皱,陆怀安神色有些凝重。
就是说,后面手段可能会更加简单粗暴?
会做到什么程度呢?
直到回了新安村,他都一直在思考。
“总不至于,又回到三年前吧?”龚皓都有些不敢置信:“难道……他们会关掉那么多厂子,全国只剩四十几家?”
不可能的,这样的话,会大乱套的吧?
那谁还敢开厂啊。
而且,手里还有合同有订单呢,这一时半会的,想关都没法关吧?
“如果就是要这样呢?”陆怀安不抱有期待,他觉得,可能得把事情想到最坏的程度:“我们先看看,余州市的后续发展吧……”
接下来的事态发展,简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余州市那么多家冰箱厂,虽然有大有小,有些甚至只是个小作坊。
但是到底是量大,哪怕关掉一半,对于余州市来说,损失是有,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
后面这些天,审查越来越严格了。
几乎是,查三家,关两家。
幸存者寥寥。
就算不是直接关厂,也是以违反政策为由,要求停止生产。
工商局也不再发放执照。
执照,是有时间限制的。
仔细算算,也基本都到了时间。
在原来,这些执照续个期,一句话的事儿。
甚至饭都不用请,送条烟的功夫就解决了。
因此,所有人都没放在心上。
可到了现在,执照直接勘定了他们工厂的生死。
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余州市六十多家大大小小的冰箱厂,竟然锐减了四十多家。
龚皓难掩震惊,呼吸都有些困难了:“这,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看来,我们也得考虑考虑弃卒保车了。”陆怀安摩挲着杯沿,神色凝重:“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余州市的事情,恐怕还没完……”
还没完?
第577章 预感
“这……都关了三分之二了!”龚皓不敢置信地瞪着他:“这还不算完?还要怎么才能叫结束?”
淡淡瞥了他一眼,陆怀安摇摇头:“你不要轻视上头的决心。”
闯关失败带来的严重后果,会让上头狠下心的。
尤其是,当大部分人都认为失败的原因来自于这些私企,赞同这般处理手法的时候。
当天报纸上的论点,侧面证实了他的说法。
他们认为,这些私企利用国家控制其他省份的机会,迅速发展,获取了高额利润。
虽然发展得很好,但这是建立在损害国家利益上的行为,这是一种短期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
关掉这些私企,扶持定点企业,让一切走上正轨,从长远来看,对余州市其实是有利的。
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自有世人评说。
只是当前,的确是按照这个方向进行的。
余州市的幸存的这些厂子,一个个胆颤心惊。
生怕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
他们找关系,找朋友带话,甚至求助于新闻媒体。
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想问一问为什么。
“我们什么都没有做错,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
但当人问到他们的进货渠道的时候,他们又迟疑了。
为了自身的发展,他们的确有地方不合规。
因此,他们的诉求,并没有被刊登出来。
到了这个时候,哪怕只是剩下的这些幸存者,都有些害怕了。
有人甚至被吓到胆寒,咬咬牙,提出愿意挂靠。
哪怕是成为附属,至少还能存在呢?
原先他们鄙夷、想都未曾想过的挂靠,在此时看来,竟成了他们的唯一出路。
可是,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国营企业。
国营企业嗅觉比他们要灵敏得多,他们压根不愿意趟这混水。
私底下开会的时候,他们嗤笑着这些私企的天真。
“他们倒了,得利的是我们,我们为什么要去拉他们一把?”
“生意场上就是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今天救了他们,谁也不能保证,对方是不是东郭先生怀里的那条蛇。
既然如此,他们又何必多此一举。
上头现在是站在国企这边的,他们根本什么都不需要做。
只是静静地看着,看着这些企业不甘地咆哮,哀求,然后倒下。
吐出来的这些业务,这些订单,原本就该是属于他们的。
一时之间,就算找人请吃饭,也没有人应邀了。
这些消息都迅速递到了南坪这边。
不少人都有些动摇起来。
他们这样死犟着,真的有意义吗?
倘若今天被这般处理的是南坪,他们能不能逃得过这一劫?
不,他们躲不过。
就算账没问题的,也会直接断掉进货渠道。
没了原料,没了订单,企业根本走不长远的。
众人辗转反侧,私下一合计,又攒了个局,想请陆怀安吃饭。
没办法。
现在陆怀安简直成了他们的定海神针,有什么事情,总想寻他出来说说。
哪怕最后仍然是个不好的结局,但听陆怀安肯定地说没事,心里都会安定许多。
可是这一回,陆怀安沉思良久后,摇了摇头:“事情……有点棘手。”
众人震惊地对视一眼,急切地道:“不,不是吧?有多棘手?我们都会有事吗?”
“不用想着独善其身或者置身事外。”陆怀安点了支烟,浅嘬一口:“这一次来势汹汹,而且很明显,是一视同仁的。”
只是原先,南坪不太显眼,做事也中规中矩,也没有出现各种违规的企业扎堆现象。
所以这一次,上头最先处理的,是余州市。
“余州市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
陆怀安平静地看着他们,叹息着:“后面只是时间的问题,这就是钝刀子割肉,最后的话,我猜测,能留下的,不过十余。”
这话一出,很多人倒抽了一口冷气。
原先余州市的冰箱厂,可是足足有六十多家的啊!
先是腰斩,后面又削减了一些。
已经只剩二十多个了,现在陆怀安居然说,还会减半?
“这,会不会削减得太多了点?”
真不是他们不相信,就现在这情势,这事确实是干得出来的。
可是……
“他们就不想想,一下子出来吐出来这么大的市场,他们吃得下吗?”
真不是他们看不起国营企业,实在是有些厂子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啊!
私营企业拼命挣扎着,各种渠道手段全使上,总归是发展得还不错。
可他们拥有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条件,有些厂子甚至连条像样的生产线都没整出来!
习惯了懒散,突然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的订单,他们生产得过来吗?
一口可吃不成胖子。
“这就不需要我们操心了。”陆怀安弹了弹烟灰,摇了摇头:“而且,也未必会有这么多订单。”
这又是几个意思?
“呃,陆厂长……”左侧的厂长迟疑地看着他,眉头紧锁:“还望您说得更清楚一些……”
陆怀安倒也没有不耐烦,只是叹了口气:“查私营企业,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参与过倒卖的店铺、销售渠道,也都会一一清查的。”
他早就说过,不要低估上边的决心。
倒卖的场面闹得太大了,私营企业的壮大也远超上边的预期。
这些事情,平日里不过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可去年以来,已经动摇了国家的根基。
那么,原先是发展经济的好事,现在则成了阻碍国家发展的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