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八零-第6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气凉了。
  陆怀安点点头,轻轻吁出一口气,在空中形成了淡淡的白雾:“慢慢来吧。”
  做不了沿海城市那般蓬勃发展的大城市,好歹能做内陆城市里的一颗明珠也是好的。
  旧的体制的逐渐解体,新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让整个南坪的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陆怀安说到的,就会去努力做到。
  灿腾汽车负责人再次过来考察的时候,陆怀安拉着他们,在整个南坪转了一大圈。
  他给他们讲南坪的未来,讲新安的发展,讲园区的逐步完善。
  这一切的一切,对灿腾来说,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他们现在的厂房,已经不够用了。
  尤其是想研发一款新车型,需要跟别的企业合作,对方对厂房的要求挺高的,但新建的话,当地实在跟不上他们的脚步。
  如果能搬来南坪的话,他们的新项目,也可以立刻上线开始着手准备动工。
  并且,基本上不需要太大的资金投入进来。
  他们更省事,更省心,连运输都能省不少钱。
  这些省下来的钱,都是可以放到他们研发成本里面去的。
  无形之中,可以节约很多资源。
  “这个快运……”
  见他们对运输感兴趣,陆怀安笑了笑,给他们介绍起快运公司来:“这边的是新安快运,但是我们的快运公司,遍布全国……”
  在运输上,绝对是最方便快捷的。
  灿腾代表听了之后,挺心动。
  尤其在陆怀安说,在研发方面,他们的研发人员可以给予一定技术支持后,他们立刻就动摇了。
  真的,现在大家都知道,新安集团有两个大实验室。
  一个在北丰,一个在南坪。
  而南坪的这个实验室,那当真是,笼络了无数精英人士,专业人才。
  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指点,项目里很多难点没准以后还能共同研究……
  想到这一点,灿腾代表当即就点了头:“好的,我回去开个会,商量商量,认真考虑一下。”
  这位代表,其实就是灿腾的总经理。
  上回来的那个,是他们灿腾的副总来的,回去大概是宣传了一番,这才特地约了第二次考察。
  这些内容,他们都给查得清清楚楚了的。
  陆怀安也没拆穿他,一点也不催他不着急,微笑着送他上了车。
  身后的侯尚伟上前一步,低声道:“我看他们刚才交换的眼神,应该胜算挺大的。”
  “嗯。”陆怀安笑了一声,对于把灿腾拉来南坪还是挺有信心的:“你做一下资料,如果他们有意向的话,确认好把哪一处划给他们。”
  “好的。”
  侯尚伟回了办公室,陆怀安却径直去了办公厅这边。
  找着孙华,他把刚才的事说了。
  “真的?”孙华眼睛一亮,高兴坏了:“如果真能行的话,讲真的,他们的租金完全可以免三年!”
  这笔钱,省里非常乐意掏的!
  陆怀安笑了一声,点点头:“也行。”
  他也不会跟省里客气。
  “如果是这样的话……”孙华琢磨着,若有所思地道:“我们或许,可以成立一个特别招商区。”
  在新安园区内,让他们园区划分为两大类。
  一边是现有的产业,一边是新招商。
  “现有产业我们也得大力扶持。”孙华觉得,不能厚此薄彼,不然会容易寒了人的心:“新产业,我们则给予各种优惠。”
  双管齐下!
  陆怀安对这一点没有意见,无所谓地点点头:“我都行。”
  反正,现在的政策对他们新安的扶持力度已经够大的了,给不给更多的资源,他都可以。
  只要新产业能顺利入驻,他们园区肯定能再提一级。
  “对了,你之前说,新安准备搞个机床厂?”
  陆怀安嗯了一声,沉吟着:“其实之前建零件厂的时候,我就想过的。”
  但是当时确实是手头紧,加上资源不是很合适。
  现在不一样了。
  “亭阳机床厂的厂长,就之前跟我关系不错的那个,今年准备换一批设备了。”
  陆怀安听到消息,就立刻跟他联系了。
  听说南坪想要建立一个机床厂,亭阳厂长爽快地答应了带他们一下:“他们帮我们购设备,并且会派遣工程师过来帮我们安装,教我们运行……这也是他们现在出的一个服务项目,价格虽然不便宜,但比自己摸索要划算多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确实挺好。”孙华眉开眼笑。
  真好啊!
  就成立了一个园区,就立刻提起来两个大厂,搞起了两个大项目。
  这投资,值了!
  他去做汇报的时候,那整个一春风满面。
  领导们听了,也很是高兴,大大地赞扬了他们这一举措。
  “其实当初你们弄这个园区的时候,大家都还挺担心。”
  毕竟是全国第一例,担心他们尾大不掉,担心他们资金不足,担心他们工程烂尾半路放弃。
  现在这才刚刚开始呢,就已经引入两个大项目。
  真的,让大家都增添了许多信心。
  尤其是另外两个园区,速度顿时就快了很多。
  接下来的几天里,陆续又有一批又一批的考察人员过来。
  陆怀安的开发区指挥部综合办公楼,最近基本都是人山人海。
  他很忙,但都是尽量协调好时间,一一洽谈。
  大企业大项目,占地面积不小的这些,他都是尽量留在新安园区里。
  毕竟他们要求更高,别的地方恐怕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最后如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导致项目失败,影响会很不好。
  但是有些是小企业小工厂,他们对整体的需求比较低。
  比如说:“我只是希望,运输能够方便一点,厂房不用我们自己建就行。”
  “我也是,我现在的工厂,就是运输太不方便了,还得自己修路,过来的话,就是希望不用自己修路。”
  他们小成本生意,哪里修得起路哦。
  一条路修下来,能直接把他们给耗死了。
  对于这些人,陆怀安直接把他们介绍去了南坪的另两个园区:“这两个园区呢,虽然没有新安园区大,但胜在精而细。”
  新安园区的优势,在于规模,在于研发。
  而这两个小园区的优势,则在于他们团结,在于他们对每个企业每个工厂,都非常的关注。
  这些小企业小工厂,过来之后,他们照样不需要自己修路,不需要自己修建厂房,却能得到更多的关心,甚至彼此之间可以形成紧密的联系,互相合作,共同进步。
  这样的条件,对于这些偏远地区的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诱惑力。
  他们两相权衡之后,觉得进了新安园区,他们肯定就是炮灰来的,毕竟这里头大部分都是大企业,大公司,他们进去连一点水花都不会有。
  可是进了小园区,他们却也能算是前几名了。
  做凤尾,还是做鸡头?
  考虑再三,这些小企业小工厂,最后都果断进了另外两个园区。
  凤尾当然也很不错,可是,他们更愿意做鸡头。
  没办法,他们的条件更适合他们。
  连孙华都没想到,陆怀安他们竟然还能顺便拉扯着另两个园区踉跄前进。
  要知道,设立龙头企业,最怕的,就是会形成虹吸效应,把其他的小公司小企业给吸干了吸死了。
  设立之初,连领导都觉得这个举动挺冒险。
  可是,陆怀安没有。
  他明明可以一举将园区其他公司全都给吸收了,直接扩充新安集团,可是他没有。
  甚至,他都没去抢其他企业,而是根据他们的需求,推荐了另外两个园区,甚至都不是随便推的,而是根据他们的类别他们的需要,逐一推荐的。
  听他这么说,陆怀安笑了笑:“不是都说好了的么?共同致富。”
  又不是前些年那时候,非要斗个你死我活的。
  如今外敌在前,内患在后。
  他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团结一切力量,共同发展。
  内讧,是最没必要的,除了互相消耗,对未来对经济发展,没一点作用。
  当然了,他也不是圣人,他也有私心的。


第919章 大项目
  他希望新安园区,能走高质量高端发展路线。
  小企业在他们这里面,扶持起来太浪费精力和资源了,太吃亏,不划算。
  陆怀安的做法,得到了省里领导的大力支持。
  他们迫切地希望,各大园区的这些“年轻派”企业能够迅速成长起来,逐渐靠拢龙头企业,最终成为南坪工业的“主心骨”。
  这一批企业考察结束之后,陆怀安也终于得以喘口气。
  基本上,有意向的,都来过一轮了。
  他们也确实引进了不少企业。
  比如灿腾,比如新项目,比如其他的小工厂。
  新企业的涌入,加上机床厂的成立,顿时整个南坪都热闹起来。
  不过,陆怀安也没忘记两所学校。
  这日沈如芸也过来了,说有个项目把她调来南坪,可能会在这边留半年到一年的样子。
  陆怀安便带了她一起过去看,笑着道:“那倒是挺好的,刚好马上要过年了,咱们今年就留在南坪过年好了。”
  等她这边的项目结束,回北丰的话,正好可以入住新房子。
  “嗯呐。”沈如芸也很开心,倚在他身边:“孩子们都安排好了,等他们考完期末考试,到时直接坐火车过来。”
  如今孩子都大了,有婶子他们陪着,保镖跟着,倒也可以放心。
  “左右是要让他们慢慢独立的。”陆怀安揽了下她的肩,微微皱起眉头:“怎么就穿这么点,不是说了变天了。”
  沈如芸笑了笑,有些无奈:“北丰这边天气太冷的,我就想着,外头穿件厚点的,里边穿件薄些的……”
  进可防寒,退可解热。
  谁成想,北丰比南坪冷太多了。
  到了南坪之后,穿那厚衣裳太热了,脱掉又太冷了。
  哎,真是难搞哦!
  “赶紧去换一件吧,等会去看完学校,晚上回村里吃饭。”
  因为都知道沈如芸是今天回来,村里早早就热闹起来了。
  村长早都说好了的,全都得去吃饭,一个都不能少。
  “好。”沈如芸披着他的西装外套就下了车,确实是冷。
  下了点儿毛毛雨,南坪的冷和北丰的冷完全不是一个路数的。
  北丰是干冷,穿得厚些就行了。
  南坪的冷是带着风的,能吹到骨头里去。
  她换了衣服下来,把陆怀安的外套也带了下来:“你不冷吗?”
  里头就一件衬衫的,外头套件西装外套也挺冷的吧。
  陆怀安笑了笑,摇摇头:“我还好。”
  捏了捏她的手臂,发现穿得还算厚实,满意地点点头:“走吧。”
  知道他在看什么的,沈如芸嘻嘻一笑:“我在里头穿了件薄薄的毛衣。”
  热起来可以脱掉外套,有毛衣在也不会太冷。
  “嗯,挺好。”
  他们到学校的时候,杜校长和吴校长早都到了。
  看到沈如芸,两人都颇为感慨。
  说真的,当年不过是惜才,吴校长才想着拉她一把。
  但是真的没有想到,她能这么争气。
  “校长,杜老师。”沈如芸很感动地看着他们,真挚地道:“一直想好好地谢谢你们……”
  “好,好孩子,好啊。”吴校长用力地握了握她的手,拍了又拍:“好,真好。”
  真要说起来的话,倒是他们要好好谢谢沈如芸。
  “你是不知道,你的那个助学教学……真的帮了大忙了。”
  好多穷人家的孩子,一股脑的想上学,却因家庭贫困,求助无门。
  他们这些老师也想帮他们,可是能力有限。
  沈如芸和陆怀安他们推出这个方法之后,这些学习好却家庭贫困的孩子,也终于有了一个门路。
  他们可以过来教人读书识字,教学并不难,但是却可以包吃包住还能拿工资。
  过来干一个暑假,就可以赚够他们一年的生活费。
  寒假过来赚的钱,还可以帮衬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如此一来,家长们也非常乐意他们来。
  不仅不要钱,还能往家里赚钱呢!
  这可比回去家里做饭烧火强太多了。
  沈如芸垂眸,微微地笑了:“我也只是想,不让他们走我的老路。”
  她是穷过来的,更切身地体会得到,穷人家的孩子读书有多难。
  难不在知识难学,而在环境困苦。
  她能做的,也不过是提供一点便利。
  毕竟,他们也是靠自己双手挣钱的。
  “就是你这个办法好。”吴校长连连点头,非常高兴:“你都不知道,咱们县里啊,那成绩,杠杠的!”
  个个卯足了劲儿,想要往上爬,成绩越来越好。
  因为能来教学的就那么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